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荆门全部特产有哪些 荆门的特产有哪些东西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荆门全部特产有哪些 荆门的特产有哪些东西呢更新时间:2023-09-04 02:59:06

一. 湖北省 荆门 掇刀区 尚香风干鸡

尚香风干鸡为荆门传统腌腊制品,其源流可追溯到屈原《招魂》中的“露鸡”,以三国时刘备夫人孙尚香制作而出名。

此鸡采用低温冷风干燥技术,表面呈酱黄色,肉质爽口,回味悠长。曾获“中国市场名牌产品”称号,食法多样,尤以“原味沿香鸡”味佳。此菜将风干鸡洗净皮朝下入盘,加料酒、葱姜入笼蒸至熟透取出景闵,斩件上桌。其色泽美观大方,鸡肉干香韧爽,油而不腻,回味悠长,愈嚼愈香。

二.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朝廷桥米

京山县孙桥镇余家沙坡村六组与蒋家大堰村六组之间,有一蒋家大堰,灌溉着附近一条山冲的一百二十多亩稻田,出产的稻谷颗粒园实,米白质重,或蒸米饭,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喷香馋人,食之似糯不腻口,如粳不稀软,较“691”中稻为糍,比“国际稻”见香,能开脾胃,增食欲,营养丰富,且出米率非常高,能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历史上曾是朝贡皇帝的御米。
据传嘉靖降世时,啼哭不止,老兴王一家惊恐万状,出榜招医。恰好武当山真武大帝云游到此,揭榜进府,伏在嘉靖耳边说:“莫愁,莫愁!贫道为你去寻粮食。”嘉靖当即止住了哭声。真武大帝走遍了承关府衙(即今钟祥县城)周围山头田地,皆不如意,最后选定了京山城西的这条山冲,用脚板踏了踏,手指按了按,成了几十块田。当嘉靖开始吃饭时,果然只吃这山冲产的大米,以后进京当了皇帝,仍一直吃这里的米。这几十块田无论风调雨顺,还是旱涝灾害,总产增不过五石,减不过十石,据说是由于皇宫中添人减人的原因。人们觉得巧,将它取名“巧米”。因产地孙桥与此谐音,被叫成了“桥米”。
桥米的生长,要求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它只能以“阳西早”高杆稻种进行繁衍,任何其它良种繁殖的后代都会发生变异。它还有产地不扩散的特性,哪怕是在桥米之外的一箭之地,经过严格挑选的桥米种子也生长不出桥米。一九七二年,桥米在广州交易会上展览,受到国际客商的青睐。
近年来,京山县抓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引导当地农民大力推广优质稻的发展种植,其米质与桥米相差无几,朝廷桥米公司选择地理、水土条件好的地域,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了8万亩专用原料基地,基地农户按照公司指定的品种,按照统一的操作规程进行种植。使这一专为皇帝贡米的桥米,走进了千普通百姓家。

三.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楚小鸭皮蛋

沙洋楚小鸭食品厂成立于2005年12月,位于沙洋县拾桥镇汉宜路128号,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企业目前总资产59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62万元,拥有员工28人,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年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并注册了“楚小鸭”“十里坊”两个商标,并申报了6个无公害产品,其生产的“楚小鸭”系列风干产品,是将传统的腊制品,采用现代最先进的低温冷风干燥技术,精心加工而成,其产品最大优点是:使肉制品全中营养保持不变,风味独特,表面呈酱黄色,肉质滑嫩爽口,回味悠长,企业常年生产风干鱼、风干鸡、风干鸭、风干鹅等畜禽肉制品。

地址:拾桥镇汉宜路128号

经理:叶家雄

电话:15908666266

四.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龙池米

湖北龙池米业有限公司是由沙洋国家粮食储备库投资2000万元组建的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固定资产1.5亿元,流动资金1亿元,总仓容30万吨。公司于2007年兴建、改建了工艺精湛,计算机全程控制精制大米自动化精加工生产线,可日处理稻谷600吨/,年加工稻谷50万吨,是沙洋县粮食应急预案定点加工企业和沙洋县军粮供应定点加工企业,并于2007年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主导产品有:龙池桥晚优米、龙池桥香米、龙池桥粒粒精米、龙池桥粒粒精贡米。配有1-50公斤各种不同计量标准的真空包装和精品包装。所生产的大米米粒细长,晶莹玉润,天然清香,纯天然,无污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香软可口等特点,是健康、安全的主食佳品。龙池桥系列大米分别被省、市、县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油”称号,荣获荆门市知名商标、荆门市最受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影响荆门市民生活100品牌称号,沙洋县技术监督局授予“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单位”称号。并荣获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畅销农产品”奖、第十七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广州、深圳、茂名、贵阳、六盘水、昆明、重庆、武汉等城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经理:禾国文

电话:13886921088

地址:官当镇

五. 湖北省 荆门 东宝区 茶花点心太师饼

太师饼,又名茶花点心,是湖北省荆门的传统点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为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任荆门知军时所喜爱。

此饼以精粉、熟猪油揉合为皮,面粉、熟猪油为酥,再用熟面粉、砂糖、桂花、桔饼、桃仁、冬瓜糖为馅,经擀皮包馅成形后,入温油中氽炸而成。吃口酥松清香,绵软不腻,风味别具一格,曾多次获“优质产品”称号,被有关专家评品为“正宗茶点”。

六.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马良石头鱼

生长于马良山潜伸汉江河底的石缝中,马良八景之一的“万石撑坡石鱼窝”就是指该鱼的出处。相传,在远古时代,百义与轩辕黄帝在今马良镇一带发生争战,一个用水攻,一个用石挡,打得难解难分。争战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泛滥,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怨声载道。此事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降旨派雷神劈山炸石,疏凿河道。

雷鸣电闪之际,山石如暴雨倾洒江中,碎石一掉进水里竟都化为游鱼,百姓捕食充饥,因此人们管这种鱼叫石头鱼。石头鱼光滑无鳞,嘴形弯若新月,鱼脊灰石色,隐约露出石头般的斑纹;圆鼓鼓的鱼腹白里泛红,尾部扁侧稍窄。

石头鱼肉质鲜嫩,无细刺,脂肪肥厚但油而不腻。历朝历代被列为贡品。清同治年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派人专程来马良采办石头鱼,宴请各国驻华使节,英法租界的外侨不惜以 10块银圆 1斤的高价购食石头鱼。石头鱼因而蜚声海外。

七. 湖北省 荆门 东宝区 栗溪香菇

产自湖北省荆门市栗溪镇,因其生长环境适宜,远离工厂和城市,无污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它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纤维素等,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份,并含有一般蔬菜缺乏的高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博会上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为合格,符合一级品的技术要求,其感官和理化卫生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2004年3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

栗溪是荆门市“香菇专业镇”,全镇种植袋料香菇500万袋,椴木菇500万筒,黑木耳200万筒,年产香菇、木耳1200吨,栗溪香菇市场占地5000平方米,是湖北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之一,常年吸引河南、当阳、远安、随州等周边省市的菇商前来交易,年交易香菇3000多吨,成交易额过亿元。

八.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米粉

【沙洋米粉】

将粘米用水泡后磨成稀湿粉,用带筛眼的模具将粉置其中,用木榨挤压,呈丝状挤出,下入沸水锅内成米粉丝,捞起后置于冷水中待用。用面粉在水中搅匀,加盐、味精煮沸成糊状待用,食时用竹窝子将粉置其中,在沸水内烫滚,将糊舀于碗中,撒少许白糊椒粉,再加上少许码子(有鸡片、肉片、鳝鱼焦片等),味软、香,落口即化。

九.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矮子馅饼

【矮子馅饼】

由沙洋县曾集镇蔡庙人李延富兄弟创制,馅饼选用优质面粉作主料,配植物油、红糖、各种果仁等辅料,做成杯盖大小的饼状,置烤箱烤制而成。馅饼酥松脆软,香甜可口。投入市场后,深受各地顾客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创始人将产品注册为“矮子馅饼”商标,并随后注册了“矮子馅饼”公司,先后在宜昌、十堰、武汉、上海建立分公司。

十.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毛李荸荠

产于沙洋县毛李镇,因其形如马蹄和栗子,俗称马蹄、地栗。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食品。

荸荠中含有的磷是根茎蔬菜中最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促进代谢,预防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急性传染病。同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毛李荸荠以个大、质脆、味甜、皮薄、水分足等特点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特制的蜜饯荸荠行销湖南、武汉、荆州地区和美国市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