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赣南土家特产直播间 赣南农家土特产直播带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赣南土家特产直播间 赣南农家土特产直播带货更新时间:2024-04-16 13:00:56

一.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 土家根雕、树根造型、卵石造型艺术系列

张家界境内群山连绵,溶洞密布,溪河纵横,蕴藏着丰富的树根艺术及卵石艺术制作原材料。本境出品的根雕、树根造型、卵石造型艺术品,有其独特的艺术品位,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获奖,是旅游者收藏佳品。

二.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赣南客家擂茶

赣南客家盛行饮食擂茶,尤其常见于妇女之间的交往。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细茶或粗茶之叶用擂钵捣碎,加入油、盐、生姜、芝麻、花生仁等果品,视多寡配制而定,然后炒香碾碎,制成茶泥,俗称“飨料”。饮用时取茶泥少许冲入开水,有的将做熟剁碎的大蒜、青菜、煎豆腐、肉丁、香菇丁、粉干、粉皮以及油炸并碾碎了的花生米、豆子、糍酥等添入茶碗内。制成后色、香、味俱佳。

三.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 土家糍粑

糯米洗净,泡上一个对时后,滤干后用甑子蒸熟。然后把糯米饭盛在粑槽内用锤打烂,再捏成大小均匀的坨子,压薄成形,这便是糍粑。待成形的粑阴干后,泡在坛子里,十天半月换一次水。这样,可以放到端午节,经久不坏。

四. 江西省 吉安 万安县 赣南小炒鱼

赣南小炒鱼是明朝凌厨子首创的地方风味菜。王守仁在赣州任巡抚时曾聘用凌厨子做菜。凌得知王爱鱼,为显示自己的烹饪技艺,经常变换烹饪鱼的做法,深得王的赏识。有一次,凌炒鱼放醋,别具风味,王吃后十分高兴,就把凌叫来,问道:“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凌灵机一动,心想这是小酒(赣州习惯称醋为小酒)炒鱼,为何不称其为小炒鱼呢!于是随口应道:“小炒鱼”。这道菜也因而得名。

小炒鱼选用鲜草鱼,去头去尾,批成块状,配以生姜、四季葱、红椒、酱油、小酒等佐料烹饪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味鲜嫩滑、略带醋香。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保靖县 土家酸菜

土家族的酸菜,有青菜酸、洋姜酸、罗卜酸、大蔸菜酸、豇豆酸、苞谷渣辣酸等等。也有用野菜做酸菜的,如野伏葱酸、鱼腥草酸等。由于酸菜开胃助消化,深受土家族人喜食。故而在土家山寨,家家户户有做酸菜的习惯。一进农家门,谁家都可看到大大小小的几口酸菜坛子,有的人家,做有十多坛酸菜,作为常用的大宗菜。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土家织锦

土家族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一代又一代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使其在土家族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包括土家织锦、挑花、刺绣、制陶、印染、雕刻、编织等多种门类。它们既为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创造,又为其所享用。从而,深深植根于土家族风俗习惯之中,默默地与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现着土家族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

在土家族人聚居地区,姑娘出嫁,娘家除打发一套木器嫁妆外,还要打发铺盖。这些铺盖中最珍贵的是土家织锦被盖。这些织锦被盖既有长辈亲属陪送的,也有姑娘自己学会织锦后,在织机上一线一梭亲手创作攒积下来的。这种姑娘自己手织的织锦被盖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爱征,更是土家族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聪明、勤劳的标记,一种人品价值的尺度。因此,织土家锦就成为土家族姑娘们一种普遍习惯。在一些地区,很早以前出现的“女勤手织,户多机声”的情形,现在,有了新的发展。

土家织锦是在木制斜腰机式织机上织成的。这种织机由机架、机杼、滚子、坐板等主要部件组成。织锦姑娘坐在坐板上手拿牛骨或银、铜等金属挑刀,旁边摆一只麻篮,麻篮里摆好彩线便开始织锦。土家织锦讲究配色,一般以红、蓝、青色棉线为经线,自由选择各色棉线、丝线或者毛线作纬线,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

土家族姑娘长到十二、三岁便坐上了织机坐板,系上了腰带,在大人的传授下开始学织锦了。少则三五个月,多则年余,小姑娘便成了基本掌握织锦技巧,能单独上机的小织女。至于技艺的娴熟精妙,掌握传统图案的多少,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的体现,就全靠织女本人的灵敏性和刻苦研磨精神了。

织锦姑娘们通过辛苦劳动,世代淘选积累,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二百余种,其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土家织锦与土家族人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的依承交融,土家族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成了土家织锦的题材范围。

一、表现动物的题材

土家族人大都世代居住山区的,因而,对于栖息山林的飞禽走兽同饲养的家禽家畜几乎一样的熟悉。于是表现各种动物的图案成了土家织锦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石必(小兽)花、猴手花、野鸡尾巴花、阳雀花、大小狗牙齿花、猫脚迹花、马必(小马)花、虎头花等。

二、表现植物的题材

土家族人爱美,爱自然,爱绿色生命,喜爱种植与丰获,并在劳动中,把自己的创造与大自然的杰作融为一体。土家织锦传统图案中,出现大量的表现植物的画幅,就是土家族人这一习惯的体现。如梅花、藤藤花、韭菜花、玫瑰花、月月红、金勾莲花、臭牡丹花、各种菊花、八角香花、刺花、梭罗树、胭脂花等等,在织锦姑娘的巧手编织下,美丽鲜艳得使蝶恋蜂惑。

三、表现生活用具的题材

土家族人热爱生活,也善于生活。走进土家木屋,你见到一件件既平常又实用的家具用器,表现在土家织锦图案中绝妙得耐人寻味。如桌子花、椅子花、粑粑架花、棋盘花、桶盖花、箱子花、豆腐架子花等等,样样织进了织锦图案。

四、表现了土家族风俗习惯的题材

如每到秋收过后,土家族山寨常常看见在弯曲的山道上,走着的迎亲队伍中,新娘的花花轿子和督官、送亲客、打旗帜的、打镏子的、吹唢呐的、骑马的、牵马的、抬嫁妆的(箱子、柜子、桌子、椅子子、被盖、花瓶、梳妆台)等等形象却进入了土家织锦《迎亲图》的画面,把土家织锦巧妙地植根于民俗之中。

五、表现土家族历史政治的题材

历史上,土家族长期受治于土司制度,封建土司也分大小等级,土家族人把土司王看作是权利与统治的中心,于是土家织锦中就有了“四凤抬印”、“土王五颗印”等图案。印是统治权利的象征,对印的认可与畏惧是土家族人的一种文化心里。“四凤抬印”是四只生气勃勃的凤凰拱抬着一颗方形大印。“土王五颗印”,是土王的中间一颗大印连着四方的四颗小印,寓意着权利的核心是土王,土王辖四方小土司。这种层次意识在许多土家族习俗中都有表现。比如长幼有序、看重家族等等习惯。

六、深受汉文化影响和启迪的题材

无论从心里状态还是处世习惯来看,土家族人是开放型的民族,因而,受汉文化影响较快。比如,土家族人的喜欢吉祥、功名意识等等习惯与汉文化是同一的。于是“福禄寿喜”、“长命富贵”、“鲤鱼跳龙门”、“二龙抢宝”、“一品当朝”、“双凤朝阳”、“狮子滚绣球”、“喜子花”、“龙船花”、“龙云图”等等进入了土家织锦的传统图案。

摘自《中国土家族习俗》

七. 江西省 赣州 安远县 赣南密瓜

原名马兰瓜,安远马兰瓜,以其外形椭圆、花纹清晰、皮薄肉厚、瓤红籽少、汁多味甜、清脆爽口的独特风格于1969年开始,跻身港、澳市场。1984年在江西省西瓜品种鉴定会上获总分第一
( 赣州)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宣恩县 土家腊肉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是:

(1)将猪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块,便于入味和加工储藏;

(2)把盐炒黄,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锅;

(3)把肉用温盐抹匀,放入盆中,将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层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齐,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沥干水分挂到熏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月余后待肉变棕红时即可。

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名曰“腊肉”,也称“土家腊肉”、“恩施熏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食用时,取肉在火上将肉皮烧焦黄,放在温水中将皮泡软,刮洗干净备用。

腊肉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猪蹄一般用来炖,制作火锅;其它部位一般用来与鲊广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

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

九.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印江绿豆粉

印江绿豆粉是以大米和绿豆作原料,特殊加工而成,具粉丝绵,颜色翠,煮不烂,泡不溶,口味好,扑鼻香等特点。

绿豆粉又称锅巴粉,顾名思义,定是用绿豆做原料,且在锅中烙成锅巴而得名。烫好的锅巴粉色泽金黄,十分诱人,再配以肉末软臊,贵州酸辣椒,口味独特,香辣美味。锅巴粉加进绿豆作原料,其作用是能清火解热,爽心提神。

在多数食客选择的过程中,绿豆粉有很高的人气,这是因为绿豆营养价值高,有美容、保健等功效,因此人们也把绿豆称为“绿色珍珠”或“穷人的肉食品”。

据研究,绿豆粉中的多糖成分能促进体内胆固醇在肝脏中的分解,从而可以防治冠心病和心绞痛等诸多疾病,用绿豆和大米等原料制作而成的绿豆粉,因此也倍受食客的青睐,自然而然地成为多数人的佳选。

绿豆粉,就是用绿豆和大米做原料,磨成浆,把浆放在大锅里烙成饼状,然后用刀切成细条而成。

如今,我们吃的大多数绿豆粉,由于配料和磨制过程,在要求操作、材料简化方面都有所变化,但主要的制作过程,还是通过利用“选、泡、磨、烙、烫”等五道传统工序,最后再加上各种佐料,香气诱人的绿豆粉就算大功告成了。

十.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糯米包子

这种包子的独特之处是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细末为馅,蒸熟后滋味丰满、甜香鲜酥。吃时最好用碗盛着吃,以免油馅漏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