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土特产专卖店上海 贵州特产店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土特产专卖店上海 贵州特产店哪里最好更新时间:2023-08-08 00:14:11

一. 上海市 黄浦区 上海小吃

上海小吃

二. 上海市 崇明 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华绒螯蟹,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故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

世界上各大江湖中,共有300多种螃蟹,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约20来种,而最负盛名的要数我国的中华绒螯蟹。在中华绒螯蟹中最有声誉的是白洋淀的胜芳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胜芳蟹和清水蟹,因其个大、壳硬、色绿而受人青睐,但美中不足的是肉质较粗松而欠香。唯崇明老毛蟹独具风味,它个小、壳薄,肉质细密而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更受人们喜爱,驰名海内外。

崇明老毛蟹所以有此特色,主要由于亲蟹繁殖的蟹苗,出身地就在崇明岛的长江口水域。蟹苗随潮水进入岛上的内河水域后,除水质的盐度有降低外,其它因受长江通潮水的制约,长江口水质相近。而长江口水质富含多种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能满足蟹苗的生长需要,使其肌肉组织紧密而不疏松。岛上还孳生田螺、河蚌及底栖生物,这些又是河蟹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为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肉质格外细嫩,这是崇明老毛蟹优于胜芳蟹和清水蟹的天然有利条件。

崇明老毛蟹很好吃,但也得注意吃法,要做到“三去”:一是去鳃,鳃位于壳内背部两侧,呈乳白色,有大量病菌寄生,且性寒,不宜食用;二是去胃,因胃内残留动物尸体和未消化的植物碎屑,三是去肠,肠内也有消化过程中未排出体外的粪便。蟹的吃法有多种,除清蒸外。还可做成许多菜肴,如清炖蟹黄狮子头、蟹肉苹果沙粒、蟹黄一元、蟹粉汤等等,都是色香味具佳的上乘菜肴。此外,醉蟹虽然有少数人不敢吃,但多数人却十分喜爱,奉为佳品。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含热量139千卡,是水产品中的珍品。

三. 上海市 闵行区 上海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是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传统名菜。最早闻名于江浙两地。上海从清末开始,首见于苏州风味和扬州风味菜馆经营此菜,颇受吃客青睐。如今,以沪上老半斋酒楼和扬州饭店烹制的为佳,驰名中外。凡品尝过此菜的中外食者,无不赞赏。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来上海视察工作时,上海大厦曾邀请莫有庚和莫有财等三兄弟烹制“蜜汁火方”,毛主席品尝后,非常满意,跟随毛主席的工作人员,还特地找莫氏兄弟询问具体的制作方法。近几年来外国来宾在该店品尝了“蜜汁火方”,也称赞其:“菜式新颖,花样逼真,调味佳美,不愧为古国精美艺术。”

蜜汁火方用火腿上方煮、煨而成。成菜色泽火红,卤汁透明,火腿酥烂,滋味鲜甜,深有回味。其具体做法是将火腿上方的净精肉一整块洗净。入汤锅煮,至八成酥取出,除去筒骨,有盆子压平。冷却后,入冰箱冰一下,取出,切成厚片(精肉仍然连在皮上)。砂锅内下火腿肉厚片、鸡汤煨煮,拔去咸味,如味仍过咸,滗去原汤,另加清鸡汤再拔咸味,至火腿肉厚片咸味拔净,取出,放入另一锅内,加清水50克、白糖200,用小火煨烤1小时,至卤汁稠浓,色泽光亮即成。

四. 上海市 徐汇区 上海富春小笼

上海富春小笼

许多店有很久远的历史,但已经逐步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甚至被人遗忘。

朋友介绍,徐总是富春小笼的老板,他聊起自己的小笼和点心信心实足。他的信心让人有冲动想去尝试一下,这件事一直在心里搁着。

终于有一天,晚上什么事也没有,就去了。在店门口正犯愁停车的事,正好看到徐总出来,在他的指引下,倒车三十米,开进一条弄堂,看门老伯伯的热情让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到店里,徐总已经离开,正合吾意。一楼小吃大厅全都坐满,几乎每个桌子都会有小笼的影子,二楼炒菜还有位子。

该点菜了,问服务员:还有什么点心?炒菜有什么特色?回答让人有点啼笑皆非:我们的点心都不错,炒菜以家常菜为主。呵呵,等于没回答。看来还是0话有道理:靠人不如靠己。

小笼点了,别的点心也点了,确实只有家常菜,顺便就点了几个,有时候家常菜也能显出真功夫,这样就开始了富春小笼之旅。

小笼(3元/6个)和咖喱角(5元/3个)是最快到桌子上的。

五. 上海市 青浦区 银鱼羹

鱼羹为青浦区的名菜,做法:水烧开,先将银鱼用滤网在热心中快速川烫去腥,捞出香菇、红萝卜切丝、将葱、姜以热油爆香,放入香菇丝及红萝卜丝翻炒后,加入高汤煮开,加入银鱼煮开,太白粉调水后加入勾芡,加入盐及白胡椒调味,食用时滴数滴麻油及香菜末即可

六. 上海市 长宁区 上海玉雕

上海玉雕主要有四大类:炉瓶、人物、飞禽、走兽。其中以炉瓶最为著名,它造型稳重典雅,纹饰古朴精美,富有浓厚的青铜器趣味,在玉雕行业中独树一帜。上海玉雕炉瓶种类 很多,有炉、瓶、鼎、卣、爵、熏、杯、盒、灯等。造型多种多样:有三脚炉、四脚炉、鹤炉、凤炉、鹰炉等;也有双鸡尊、双牛尊、双象尊、双羊尊,以及各种链条瓶等。

上海玉雕不仅制作小件装饰品和中件陈列品,而且还制作出几件世界罕见的大型玉雕。1962 年,由魏正荣、关盛春两位老艺人主持,制作了重达4000多斤的大型玉雕《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刻画了中国41名登山队员征服世界屋脊的英雄姿态。1979年,上海玉石雕刻厂在工艺师黄德荣主持下,由数十名艺人合作,用一块重7300公斤的大青玉,设计制作 了高2.6,宽1.4米的《万水千山图》。在制作这一巨型玉雕的过程中,艺人们采用圆雕、 深浅浮雕、透雕,以及镂雕结合运用的各种技艺,历时经年,才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玉雕产品。

七. 上海市 徐汇区 上海漆器

上海镶嵌漆器,分骨石镶嵌、玉石镶嵌和手磨螺甸三种。艺人们利用象牙、牙板骨、青田 石、寿山石、蒙古石、云母、蚌壳或翡翠、白玉、珊瑚、绿檀、金星石等不同色彩的天然 材料,根据画稿上人物、花鸟的神情形态,加工细刻,然后拼装,镶嵌在各种漆器上,再 辅之描金技法,刻成图案背景,加以衬托,使画面色彩鲜艳,并富有立体感,如骨石镶嵌 《祝您长寿》挂屏,作品画面构思富有情趣,整幅画面巧妙地选用20多种彩色,突出了 “老寿星”的特有形态,脸的表情,手的动作,形象逼真,寿星和小孩的衣纹,用彩色螺 甸描金修饰,画面古朴端庄.刻漆是以刀代笔,在磨光后的漆器上,根据设计的画稿,用刀 刻去漆皮,填上各种绚丽古雅的色彩,表现出各种美丽的画面。上海刻漆具有刀法流畅, 线条优美的特点。它以精刻楼阁亭台和古装人物见长,并以准确地复制中国古典名画和创 作设计。

八.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的擂沙汤圆,已有70多年历史,旧时是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的缸瓦土沙盆,再用一支质地坚硬的石榴木作为磨粉浆的“擂浆棍”,往沙盆中放入炒香的干豆,如花生、芝麻或黄豆,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最后,煮熟的汤圆在“香沙”里滚来滚去,于是粘粘的糯米丸子粘满了盈香扑鼻的“香沙”,故名为擂沙汤圆。有的食肆把它作为即点即做的点心,要吃的就是一咬馅料就有如流沙般涌出的新鲜感觉。

九. 上海市 闵行区 老街汤团

老街汤团

七宝古镇“老街汤团”店的汤团有鲜肉、豆沙、芝麻和枣泥四种口味,六角一只。食客们规矩地在大锅前排好队,汤团是早就在锅里煮着备着的,这样的客流,不用担心汤团煮烂到卖不出去。

鲜肉的汤团,咬一口淌出一包汤,一边喊烫一边还赶紧啜嘴去接,生怕流失了这最鲜美的汤汁。软软的糯米皮子,牙齿不用费力,肉蓉则细腻鲜嫩,咬过便松成细小的颗粒状,显然没有淀粉的痕迹。枣泥的汤团,用嘴一抿便觉察到了那股特殊的枣香,只在上下两瓣糯米团中看到中间一线的枣泥痕迹,面皮真不是一般的糯!枣泥的馅是用干枣去核后切碎加糖蒸烂做成,吃口幼滑,细腻掠过舌尖之后,枣香犹在。

十. 上海市 虹口区 炝虾

稍有年纪的生活在过江南水乡或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大都知道“炝虾”。这是一只风味独特而又十分有趣的菜。

此菜又名“醉虾”,须用活大虾剪须,洗净,然后盛在容器中(最好用广口的玻璃瓶),再放入适量的烧酒、胡椒粉、姜末、白糖、盐、酱油、醋,盖上盖子,将容器晃荡一番,于是这道佳肴就制作成功了。由于放入多种调料,这“炝虾”的味道很是奇妙:麻辣酸成甜俱全。又由于虾肉几乎是生的,所以又格外的鲜嫩,吃到嘴里,还有甜腻腻的感觉。不过,更逗人兴趣的,就是那“炝”过的虾似“醉”还“醒”,稍不留神,它就会从碗盘中蹦起,或从筷子头上“飞”走,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笔者三十年前曾吃过“炝虾”,但那时不知品味,只觉得“好玩”,甚至还幼稚地认为:这“炝虾”是咱们江苏人的发明。

现在看来,不对了。我国岂止江苏有“炝虾”呢?又岂止近代才能“炝虾”呢?

据唐代刘恂著的《岭表录异》记载:“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然以热饮复其上,就口跑之,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广州一带,我国就有“炝虾”了,并且被普通老百性(鄙俚)当成“异馔”。到了宋代,临安(杭州)的市场上也有“炝虾”出售。及至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及顾仲的《养小录》中仍收有“醉虾”。制法如下:“鲜虾拣净,入瓶,椒、姜末拌匀,用好酒炖滚泼过。食时加盐、酱”(《食宪鸿秘》)。从中又可以看到,我国食“炝虾”之风是千年而不断的。

如今,由于河、湖之水污染的关系,吃“炝虾”的人不多了。不过,如果在水质较好的湖中取活虾,加之制作得法(主要有灭菌措施),这“炝虾”还是能为今人及旅游事业服务的。据报道,江南有些城市的宾馆中恢复制作了“炝虾”,博得了一些酷嗜生鱼、生虾的日本友人的热烈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