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宁市烨圳土特产 南宁三塘镇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宁市烨圳土特产 南宁三塘镇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7 16:09:03

一.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兰豆

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2.2万吨,收获期在1-4月份,主要分布在四塘、五塘、苏圩、良庆等镇,主要品种是白花荷兰豆、大荚豌豆及甜豌豆,属软荚、脆荚类型,豆荚脆嫩,纤维少,味甜(甜豌豆),品质优良,嫩荚供食用。( 邕宁)

二.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南宁瓦煲饭

瓦煲饭是用瓦煲或瓦煮熟的米饭,它比用金属饭锅做出来的米饭更香。瓦煲饭源自广东,后传入南宁。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形成南宁瓦煲饭独有的特色:一是气纯。选用优质粘米,放入合浦沙煲,倒入一定比例的水,采用转炉煮饭,炉的一半有火,一半无火,开始先用猛火烧沸瓦煲,然后转到无火处,让其自行熟。由于瓦煲较厚,传热受热较慢,受热较均匀,故煮出的饭不硬、不烂、不焦,软度适宜,饭香纯正,能保持饭食的“本味”。二是味佳。饭时,将不同风味的配菜、佐料铺于饭面,饭熟菜香,味道鲜美。三是型美。铺菜时,可根据配菜特点摆出不同形状或花纹图案。四是多样。有香菇瘦肉饭、鱿鱼猪肉饭、猪肝饭、排骨饭、腊肠饭、虾米饭等10余种。特色是饭热菜香、软硬适中。

制作方法:

1、沙煲在底部抹薄薄的一层油,米洗干净。米和水的比例:1:1.5 (这个比例很重要,关系到饭的生熟程度!太烂不好吃,夹生则根本没法吃!) 将米和水放入沙煲,用大火烧开;

2、大概十分钟不到,饭开始收水。可以看到饭表面有一个个的洞,这个时候赶快把肉放进去;

3、打蛋。盖上盖,换最小火,再煮三四分钟,关掉火,让瓦煲饭焗十五分钟。这时切忌在打开锅盖,这是瓦煲饭最关键的时候,焗的时间不够饭就生了,且很难再挽回;

4、耐心地等待十五分钟后,香喷喷的瓦煲饭就做好了!

三.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糯米饼

糯米饼

以上等优质糯米为原料,淘净后,先用水泡好新鲜糯米磨成米浆,装入布袋中沥去水分得到米粉团,然后捣成米糊,再经充分揉和,放入特制的模型后得出各种造型的米饼,后放入锅中蒸熟。具有柔软、细腻的特点。

四.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隆安荔枝

         荔枝果实色丽质柔,甜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补血,理气、散结、止痛之功效。隆安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于清嘉庆年间引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隆安的荔枝主要分布在那桐、乔建、古潭、丁当等乡镇。目前隆安荔枝总面积为7560亩,主要品种有黑叶、红皮、四月红、青皮、金钟、福建、三月红等。

广西隆安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隆安于清嘉庆年间大规模引进荔枝品种,距今已有三百多年。隆安的荔枝主要分布在那桐、乔建、古潭、丁当等乡镇。2006年隆安荔枝总面积为7560亩,2011年为8000亩左右。主要品种有黑叶、红皮、四月红、青皮、金钟、福建、三月红等。其中隆安县那桐镇那门村是隆安著名的荔枝村,80年代隆安县的荔枝与板栗一度成为国宴水果中的佳品。

那门村是隆安县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全村水果面积6600亩,其中荔枝4300亩。近年来,该村提出了以“发展两头,优化中间,走优质高产高价荔枝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导荔枝种植和优化品种结构,使全村新种植水果1100亩,其中种植优良品种“鸡嘴荔”约600亩,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该村每年都主动邀请区、市、县的水果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尤其注重在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实行一条龙服务。每年荔枝收获季节,联系邀请湖北、福建、云南、南宁、玉林、钦州等地的客商到村设点收购,保证了全村荔枝的销路及价格,打响了那门荔枝的品牌,使其成为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五.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宾阳壮锦

壮锦是以棉纱为经线,多种颜色的丝绒为纬线交织制作,具有浓厚民族色彩,意寓团结和友谊的民族产品。壮锦民明于西汉以前,以其优美复杂的图案和精湛的工世而著称。《岭外代答》中载:"邕明左右江峒峦,有织白,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城南方之上服也。"汉武帝曾因穿壮锦过于奢侈而下令禁止。

    宾阳壮锦作为桂西各县壮锦的代表,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更加精湛细致。其图案花纹具有古朴的艺术风格,从宾阳县韦坡村出土的战国墓群青铜器上的几何图案,可以窥见壮锦几何纹的发展轨迹。宾阳壮锦上的图案有"双凤朝阳"、"鱼龙戏水"、"双狮抢绣球"、"桂林山水"、"花山壁画"等,品种繁多,享有盛誉。1964年,宾阳壮锦开始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地区,以其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泽绚丽多姿,质地耐用,深受顾客欢迎。宾阳壮锦工艺大师梁树英曾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壮花"牌壮锦,素负盛名,以其织工精巧,图案别致,民族风格浓厚,色彩绚丽,质地耐用而闻名遐迩。该产品质量上乘,花色品种繁多(一百多种),在国内旅游产品市场上非常畅销,并远销欧美、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壮花"牌壮锦的生产厂家--广西宾阳民族织锦厂是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是中国织锦工艺科研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生产民族用品较大规模的五大企业之一。设计生产的壮锦多次荣获国家轻工部、广西自治区优秀设计奖、百花奖,并有几种珍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历年来,该厂多次为各种大型活动生产指定产品。1958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庆典制作"龙凤台布"和锦旗,1985年,生产的清朝贡品"瑞气呈祥"#字花、毯道条壮锦被面仿制品被送往日本展出。"八凤朝阳壁挂"被选为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专用产品。1991年又为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生产"吉祥物""会徽"图案壮锦背包6000套作为大会礼品。1995年,为国家生产两万套绣有"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字样壮锦包作为大会指定专用文件袋礼品。

六.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邹圩鱼

宾阳县邹圩镇位于宾阳北部喀斯特地形区,发源于大明山的清水河蜿蜒穿流,那里山水秀美,奇山、幽洞、绿水引人入胜。在清水河附近的饭店、酒楼,皆以鱼餐而著名,俗称"鱼餐馆"。来往于宾阳的游人、客商,莫不以品尝"邹圩鱼"为美事。但最吸引人的还是清水河鲶鱼。

清水河鲶鱼膘肥肉美,经过名厨的精心烹制,色、香、味俱全,令人垂诞欲滴。怪不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常住人口不足7000人的小集镇,竟然会有三十多家鱼餐馆,而且常常是座无虚席的。许多的食客都说:清水河鲶鱼,肉质细嫩,味道清新。

许多食客专程从南宁、柳州等地前来,特地品尝"清水河鲶鱼"。在逛完八仙岩,拜了娘娘庙,并坐船欣赏清水河两岸旖旎的风光(或下水游泳亲身感受清水河的妩媚)之后,最后说出的仍然是"山好水好鱼更好!"的感叹。

七. 广西 南宁 横县 马山蜜梨

横县——蜜梨

主要产于马山乡,故又称马山蜜梨,果色橙黄,肉细嫩,质脆味甜如蜜,食时不用削皮。年产量约100万公斤。

八.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黄花饭

在广西桂西北地区,黄花饭是当地民众季节性的主食,每年必须食用一至两次。他们认为,黄花是吸取天地灵气而绽放,摘来作饭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免除灾厄。

黄花饭壮语叫“挨花迈”。有种开小白花的植物叫“迷蒙花”,有特异的花香,可入药,能清肝明目。壮语叫“花迈”,蒸饭前,先将“花迈”放入锅里煮沸,然后停火浸泡,待水变黄后滤出渣,用其水浸泡糯米或大米,一个小时后,淘出米放入甑中蒸熟,便得黄花饭,香气四溢,一家煮饭,左邻右舍皆可闻到香味。吃黄花饭的季节在农历二、三月,此时天气回暖,多雨潮湿,万物复苏,很容易得病,但连吃几餐黄花饭后,就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黄花除了拿来煮黄花饭外,还大量地运用于清明扫墓时制作五色糯饭。

黄花在壮乡代表着两种植物,一种是藤状的,藤皮及茎叶几近墨绿,开着星星点点的黄花,香气四溢。人们若是将这种花香闻得久了,就会出现精神恍惚及睡意。这种黄花有一定毒素,不能食用,当地人主要拿来医治皮肤骚痒方面的疾病,疗效显著。另一种黄花是树状的,细分为正宗黄花树和马黄花树两类。马黄花树也是有毒的,不能食用,它墨绿的茎叶以及娇艳的白色花朵连牛羊都不感兴趣。正宗黄花树的叶子显得有些灰头土脸,但马牛羊都争抢进食,想必味道一定鲜美。如果你身上不小心碰伤了,有轻微的出血,可以将黄花的叶子嚼碎后敷到上面,血很快就能止住。它枝头盛开的花朵也显得有些灰头土脸,是一种很朴实无华的灰白色,看不出黄的成分,但它的芳香清新扑鼻,闻了之后不但没有睡意,而且让人清醒,让人有一种进食的欲望。

九.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马山黑豆

  马山黑豆属本地特有品种,全县年产约2.5万公斤。黑豆属营养滋补型豆类,具有强身抗寒、补血宁神,滋补肝肾,改善体质的功效。 

十. 广西 南宁 青秀区 刘圩香芋

刘圩香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刘圩香芋主产地在刘圩镇一带,是引进荔浦香芋试种、改良,逐步发展而成。母芋呈纺锤形,单个重0.5~1公斤,剖切面具有明显而细密的槟榔花纹,肉质细嫩,味粉而香。年种植面积533.33公顷,产量1.2万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收获。

粮食

广西

南宁市青秀区农业服务中心

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南阳镇、长塘镇、伶俐镇共4个镇27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1′~108°50′,北纬22°39′~22°51′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