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聊城侯营镇特产 山东聊城特产在哪里可以买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聊城侯营镇特产 山东聊城特产在哪里可以买到更新时间:2024-01-21 00:58:12

一.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辣椒

冠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冠县辣椒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冠县辣椒鲜嫩,含有丰富的的钙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常食能驱寒温胃、减肥美容,并可提取植物色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冠县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冠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冠县自然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

冠县辣椒鲜嫩,含有丰富的的钙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常食能驱寒温胃、减肥美容,并可提取植物色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全县年种植面积上万亩,年产7000—9000吨,品种有益都红、新一代、三樱椒、金塔、亚平、二金条、8819线椒等。所产辣椒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是北方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冠县辣椒”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运河贡汤宴

古往今来,会通河流经临清,它没有辜负“会通”二字的含义,使临清称为运河上远近闻名的商业都会和漕运咽喉,而且它还使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种风味小吃和南北菜系在临清汇集沟通。“临清汤”就是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创新发展起来的一朵饮食奇葩。

“临清汤”百样选料、百法烹调、百种味道、百方滋补,真可谓品种繁多、一汤一味,决不重样、重味,因此临清汤远近闻名。外地客人称赞“到了临清不喝汤,枉自费力跑一趟,”“临清汤喝一口,真是不想走。”“临清汤”品之初淡而渐浓,乍薄而转厚,余味无穷,饮过酒或吃过油水大的菜肴后,再食用临清汤,去油腻、清口提神、助消化,深受官家富商的喜爱。清乾隆帝六过临清,每次都对“临清汤”大加赞赏,后形成以汤为主的“贡汤宴”。这也是临清历代厨师对形成运河文化菜系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汤类

太极宏运汤

主料是蕃茄酱、山楂酱、黑芝麻糊,挂芡成浓汤,而后作成太极图形,盛入圆平盘,此汤酸甜可口,开胃助消化,同时又以太极图形祝天地交泰,吉祥和谐。愿人心畅顺、胃开体健,相传是临清玉山楼老厨师去碧霞宫道观看八卦图样而创新的一道传统开胃汤品。

玉露双白汤(俗称“奶汤萝卜”)

传乾隆帝七下江南,一次微服来临清码头小饭馆吃饭,提名要喝“碎剪冰霜白玉汤”。厨师知道此人不凡,急中生智,以临清的传统“奶汤萝卜”的做法,切下萝卜细丝,再用猪板油炒面,而沏成雪白的汤,而后加上咸淡,用芫荽点缀,再用洁白汤盘盛上,此汤鲜香玉白,浓淡可口,乾隆尝后,脱口称赞“好一个玉露双白”,于是此汤就定名为“玉露双白汤”。

天地一家春汤(俗称香椿烩鸡丝)

肉丝雪白、汤清沏见底,几片香椿叶漂在汤中,宛若春意,清香溢口。相传乾隆微服临清巡察,偶遇村姑孙碧玉,该女曾为其做此汤,后该女被钞关税监之子所害,乾隆为其报了仇,当地为避名讳建一“避雨亭”,后故宫仿样建此亭,御赐雅名,“天地一家春”。为纪念村姑特将此汤命名为“天地一家春汤”。

陈三两疙瘩汤(俗称面疙瘩汤)

《陈三两爬堂》是一出临清的名剧目,“陈三两”是因每张字画卖三两银子而得名,她含辛茹苦供养弟弟和义弟陈奎进学,以图报仇雪恨,家穷没吃的,只能以水滚面疙瘩充饥,此做法流传至今。当官后,亲弟弟不认穷姐姐,义弟陈奎官拜八府巡按,将其罢职,因剧中有其姐沦为艺伎情节,因此剧目拒绝在临清上演。

秀才双清汤(俗称黄瓜鱼丝汤或萝卜鱼汤)

传说临清两个秀才,在“清和桥”上遇上一个挑着黄瓜、萝卜和鲜鱼和少妇。二人腹饥,欲讨吃,少妇道:三人各用清、和、桥为题作诗答对,一举人曰:有水也念清,无水也念青,去了清边水,添米便成精。另一举人曰:有口也念和,无口也念禾,去了和边口,添斗便成科。少妇曰:有木也念桥,无木也念乔,去了桥边木,添女便成娇。一厨师根据此传说偶生灵感,便用黄瓜、萝卜搭配鱼做成了两道味道各异的可口汤品,黄瓜、萝卜是青色,汤清亮,谓“秀才双清汤”流传至今。

霜花白玉汤(俗称天花烩鸽蛋)

“天花”系猪脑子(可用内脂豆腐代替),打碎后如片片剪碎的霜花,熟鸽子蛋或鹌鹑蛋洁白如玉,用烹制的高汤调制而成,用芫荽略作点缀,汤清如水,味美爽口,此为临清应乐园饭店的拿手绝活。

云锦蛋花羹(发菜蛋花羹)

细如发丝的发菜、鸡蛋花和烹制的高汤,白、黑、黄相间,翻卷如云绵,色、香、味、形俱佳,使人胃口大开,此为“六聚饭店”的拿手绝活。

鸡血豆腐汤

此为“四美村饭店”的拿手汤品,用龙山野山鸡血和临清古楼豆腐坊做的水豆腐切条,再配以精心烹制的高汤,挂薄芡而成,一般吃“三鲜锅贴”必配此汤,其汤中鸡血和豆腐条红白相间,再配上绿色芫荽点缀,很是出彩。

纹丝豆腐汤

此汤是在“鸡血豆腐汤”的基础上,临清市宾馆的厨师大胆采用现代化的工具和工艺制作而成的一道创新汤品,豆腐细如发丝,红白色彩相间,形佳汤美,大快朵颐。

苦瓜里脊汤

苦瓜碧绿清火,里脊肉用油划过雪白如玉,再配以烹制好的上好高汤,从视觉上看,绿白相间,汤清见底,初品清香满口,再品微苦肉香,味美、清火、去油腻,此为临清宾馆厨师的拿手汤品。

红花玉丸金汤(俗称红花鱼丸汤)

此汤用藏红花、鱼丸、上好的高汤烹制而成。汤成金黄色,海鱼做成的鱼丸洁白无瑕,淡淡的藏红花药香,淡淡的鱼丸香,令人百喝不厌,而滋补身体,是食补的上好汤品,此汤为临清宾馆厨师所创。

酸辣醒酒汤

此汤在普通鸡蛋汤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关键就在于烹胡椒面和烹醋上,其量可根据口味的轻重来定,此汤胡椒面的糊香和烹醋香浓宜可口、除油腻、提神、助消化,酸辣醒酒,是临清厨师刻意独特改进的一道名汤。

回鱼汤

是临清的传统名汤,吃鱼时不破头尾,尽量保持鱼骨架的完整,以示对厨师的尊敬,厨师便即兴免费为客人加工一道可口的鱼汤,以示回敬,此风俗为临清仅有。此汤鲜、酸、清口、去油腻是为酒席终了的佳汤。

二、热菜

花椒扣肉

此菜为临清官府菜,也是临清传统蒸碗之一(临清蒸碗有:粉蒸肉、花椒肉、腐乳肉、辣子肉、黄焖鸡等),用上等的五花肉、花椒等其它佐料上笼蒸制而成,肥而不腻,老少皆宜,具有养颜美容、滋补之效。抗日名将张自忠犹爱食之,所部每与日寇决战或将士凯旋,将军必用家乡花椒扣肉犒赏官兵,从而传为佳话。

辣爆龙山野鸽

龙山是明清时期运河清淤堆积而成,为临清八景之一“龙山远眺”之所在,山上树木苍翠,常有野鸽栖息,城中居民多捉其母鸽进行饲养,繁育雏鸽作为滋补佳肴,为临清名菜之一。乾隆年,纪晓岚微服来临清,调查御药案,食后难忘,后向乾隆推荐,而享名一时。

酥炸运河虾

临清居漕运咽喉,地势高亢,为保运畅,置闸河以节水势。城内水网遍布,水清草茂,多产鱼虾,因地处北方,故生长缓慢,品质更为细嫩。1948年,陈毅元帅过临清在祥兴楼品尝炸虾后,道:味美胜江南。

红烧猪手

明万历年间,税监马堂体态肥胖,督理临清税务。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产业工人恨其伸手太长,便购买廉价猪手烧制食之,寓意“烧猪手、减税赋”。后激发“民变”火烧马堂署。此菜品做工益精,软烂脱骨,入口即化,有健身美容功效,成为地方特色菜品。

金钩玉牌

此菜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相传乾隆皇帝南巡途经临清,路遇一船夫之女,此女长的如花似玉,武艺高强,惩恶扬善,深得乾隆赏识。乾隆亲自去此女家做客,船夫之女下厨制作美食款待皇上,席间端上此菜,乾隆帝品尝后,赞不绝口,随即取名金钩玉牌。

锅烧牛肉

为临清特有的名吃之一。用上等的精肉作原料,经复杂加工,做出外酥里嫩,香美可口的佳肴。历经四百多年的传承,深受食客欢迎。运河砂锅海参

临清明清时期堪称商业都会,漕运咽喉,军事重镇,货物集散,海鲜干货亦从临清运往中国腹地。丰足的材料能够使厨师研究海味的制作,运河砂锅海参即是代表作之一,是滋补养生之佳品。

炸熘卫水鱼(或叫鱼跃龙门)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流经临清。卫河河曲流急,河槽窄深,水美鱼鲜。乾隆皇帝南巡,途径临清,河内一条鲤鱼跳到船上,侍卫便说:“鲤鱼也识龙颜,前来叩见。”皇帝大悦,以此赏给随从,他们便拿到考棚酒家精心烹饪。这道菜外酥里嫩,味道鲜美,得到了皇帝和随从们的大加赞赏。

琉璃丸子

临清砖城永清门外运河岸边有一元代“琉璃井”,井边一小酒肆,用面粉做成丸子过油炸,再用清油熬糖,裹于丸子之外,色泽晶莹剔透,味道甜香酥脆,即可当菜肴,又是美味点心,是临清走亲访友宴请宾客之佳品。

三、主食

油酥火烧

临清风味小吃。将面团剂子,抹上香油,芝麻盐.精油(动物油最佳),擀成长圆形烙后,炉内烧烤而成,即可食用,外酥里嫩.香咸可口,香而不腻,勘称一绝。

素合子

韭菜(时鲜蔬菜)、木耳加盐、精油、香油调成馅,面粉加水调成面团,下剂,擀皮、包馅,加鸡蛋液,成合子形状,下锅烙熟即成。特点:口味咸鲜,色泽金黄,老少咸宜。

菜蟒

临清特色主食之一。把菜馅均匀摊在面皮上,卷成蟒状,蒸8分钟即成。成品透明,隐约可见绿色的韭菜,整体看象蟒蛇的颜色花纹和形状,故名为“菜蟒”

三鲜锅贴

临清特色风味小吃之一。可荤可素。调馅,和面,擀成铰子皮,包入三鲜馅成月牙形,在铛上煎制、焖煮而成。成品底酥里嫩,香鲜可口。

糊子饼

为临清大众喜爱的主食。面粉加水加鸡蛋加精盐,和成糊,锅烧热,加入少量植物油,依量放入糊,转锅摊成薄饼,两面烙熟即将,搭配临清特色汤食之,回味无穷。

云卷

为临清宾馆独创特色主食之一。优质面粉发酵,卷成生坯,用旺火蒸熟,即可食用。

三. 山东省 聊城 东阿县 四喜鸭子

“四喜鸭子”源于民间,常用于喜庆宴席作大菜,流行于山东半岛各地,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取名“四喜”,即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载《四喜诗》所云人生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诗明朝年间被编人通俗塾书中,故民间广为传诵,并取以为肴馔之名。此菜制作考究,工艺较为复杂,鸭子经腌渍后,再入热油中炸过,除净腥臊恶味,并使其上色,然后入砂锅煨炖而成。成菜富含营养,尤宜老年人食用。

“四喜鸭子”源于民间,常用于喜庆宴席作大菜,流行于山东半岛各地,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取名“四喜”,即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载《四喜诗》所云人生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诗明朝年间被编人通俗塾书中,故民间广为传诵,并取以为肴馔之名。

此菜制作考究,工艺较为复杂,鸭子经腌渍后,再入热油中炸过,除净腥臊恶味,并使其上色,然后入砂锅煨炖而成。口味咸鲜,鸭肉酥烂,醇厚浓郁,入口软烂不腻。成菜富含营养,尤宜老年人食用。

四. 山东省 聊城 茌平县 茌平乌枣

茌平乌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茌平在山东省西部,西滨大运河。茌平乌枣除了保持大枣的风味外,还有乌紫明亮的色泽,细密如花的纹质和甘甜鲜明的口味,是干果中的佳品。茌平乌枣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了。

1979年,乌枣产量达 330多万斤,近年来,茌平乌枣向亚洲、欧洲、北美等几十个国家出口,受到各国人民特别是旅外侨胞的欢迎。茌平故有“乌枣之乡”的美誉。

乌枣亦称熏枣、焦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1道工序,就要反复3次,历时6天,经“三次窑子六遍水”方可。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旧县志记载:“邑为产枣之区。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产品不仅供应当地,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五. 山东省 聊城 高唐县 高唐桑葚

高唐桑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唐桑葚

高唐桑葚产业技术研发服务中心

桑葚所含的大量水分、糖类、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等能有效扩充人体血液容量,能迅速补充营养促进造血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桑葚含鞣酸、脂肪酸、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帮助脂肪、蛋白质、淀粉消化吸收,健脾胃,增强肠蠕动。

桑葚含大量的乌发素,能使头发变得黑而亮泽。

桑葚与枸杞子或何首乌配用,可治肾虚、须发早白、眼目昏花等。贫血、慢性肝肾疾病者亦可常服桑葚或桑葚蜜。桑葚所含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硬脂酸、油酸组成,可抑制脂肪合成,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阻止脂质在血管内沉积,防止血管硬化等。

桑葚所含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硬脂酸、油酸组成,可抑制脂肪合成,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阻止脂质在血管内沉积,防止血管硬化等。

桑葚所含多种物质成分都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预防肿瘤细胞扩散,避免肿瘤的生成。

桑葚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具体药方是:桑椹子30克,酸枣仁15克。水煎服。每晚1次。

六.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许营西瓜

许营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许营西瓜是山东省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的。许营西瓜凭着个大皮薄、质脆瓤红、糖度高的品质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全国各地。许营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许营镇由于土壤含矿物质丰富,适于西瓜生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种植西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西瓜个大、皮薄、质脆、瓤红、糖度高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许营镇从1996年开始种西瓜,十几年间规模不断壮大,如今全镇大棚西瓜种植达2.3万亩,利用西瓜大棚套种和接茬种植蔬菜达1万亩,特优品种种植达1300亩,成为鲁西地区西瓜种植面积最大、交易市场最大、成熟期最早的西瓜种植基地,形成了带动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支撑许营发展的主导产业。

聊城高新区科学引导许营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操作中,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栽培方案、统一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无公害西瓜生产操作规范”执行,积极实现由传统种植模式向绿色无害化种植方向转变。户与户之间签订“五户联保”责任书,切实保证不施用高残留化肥、禁用高毒农药、有污染水源、不腐熟的农家肥等。

2014年,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绿色农产品协会申报的“许营西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许营西瓜基地现有瓜园面积2000公顷,东至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营镇后王村;西至许营镇杨庄村;南至许营镇崔庄村;北至许营镇店子村;辖4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2′01.95″~116°09′06.80″,北纬36°21′53.18″~36°26′23.94″;地域保护总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12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许营西瓜果实为圆球形,果面平滑,表皮墨绿,间有细网纹或条带。瓜重一般2.5~5kg左右。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淡红,肉质为紧肉型,汁多味甜、口感好的品质特征。含总酸0.08~0.1%,可溶性固形物10~13%,锌8~15mg/kg,钙20~30mg/100g,磷15~22mg/100g。 3、安全要求:西瓜种植生产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七.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熏鸽

鸽子,又称白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辅助医疗作用,故俗称“一鸽胜九鸡”。熏鸽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先用花椒等二十余种配料炖煮后,再用砂木进行熏蒸。加工好的熏鸽为金黄色,色泽鲜嫩、香气诱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而且价廉物美,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并作为康庄名吃于1996年参加由政府组织的青岛广交会,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八.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琉璃丸子

“琉璃丸子”这道菜,在阳谷民间喜庆宴席中都少不了。它的做法与众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菜来评价厨师技术的高低。此菜不加任何发泡剂,纯用淀粉的糊化原理加工而成,待丸坯炸成金黄色,放入熬制好的糖液中颠翻均匀,冷凉后盛入盘中,犹如颗颗珍珠落玉盘,玲珑剔透,金光闪闪,入口酥脆香甜,令人口味生津。(文/阳谷县志办)

九.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樱桃

冠县樱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冠县樱桃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冠县已发展大樱桃2万亩,年产量600万公斤,成为全国三大樱桃生产地之一。冠县樱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樱桃是北方果树果实成熟上市最早的树种,素有“果中珍品”、“春果第一枝”的美称,主产区在烟台、大连等环渤海湾地区,内陆少有栽培。1995年冠县开始引进试种了100亩大樱桃,2000年形成产量进入市场。由于冠县春季气温回升快,樱桃开花结果早,果实成熟比烟台等地早半个多月,此时樱桃价格比平时高出近一倍。

冠县加快产业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扶持发展壮大了樱桃产业栽培,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樱桃栽培面积已达两万余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早熟大樱桃栽培基地,涌现出东古城田马园、万善崔王段等特色产业村,亩均收益1.5万元以上。

2013年,冠县优质农产品协会申报的“冠县樱桃”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370638。

十.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运河风情宴

临清作为发达的运河城市,多种饮食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帝王出巡、官宦讲究、富商奢侈,刺激了餐饮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独具临清特色的回汉运河文化风情饮食。菜品用料考究、做工精致、汇集八方风味,小吃花样繁多,临清汤闻名遐尔,有“临清汤、喝一口、不想走”之说。清乾隆皇帝南巡途中多次在临清驻留,观看了繁华的市井,品尝了运河美食,留下了“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的佳句。

近年来,临清餐饮界人士,对传统餐饮技术进行了继承、挖掘、创新,并借鉴外地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风情宴菜系,在周边地区素有“吃在临清”的美誉。

运河风情宴

热菜十六道:

1.运河佛跳墙:佛跳墙是广东名菜,运河佛跳墙则起源于钞关满坛香。钞关主事品尝关丁的满坛香之后,感觉味美,后又放入海鲜山珍,用炭火煨制,遂成美味。一广东人来临做知州,品尝此菜后,不禁道:佛跳墙。因味道厚重,不同广东,称运河佛跳墙。乾隆帝食后赞不绝口。

2.考棚熏鱼:临清有考棚,平时为书院,闲暇之余学子们就在岸边垂钓,得到新鲜鲢鱼交给酒家用杉木锯末熏制,因鲜香受仕人赞赏。时有“吃熏鱼,去考棚”,菜品流传至今,成为临清运河名菜。

3.谢家熏鸽:“天上飞禽鸽子鹌鹑”,鸽子本身就是一美味,明代大文学家谢榛是临清人,享有“后七子”之一的美誉。犹爱食鸽子,他以布衣诗人身份游历天下,得到熏鸽制作工艺,成为谢家酒楼招牌菜。后人称谢榛熏鸽。在临清,用“谢家熏鸽”宴请贵宾和亲朋一直沿用至今。

4.会通烩里脊:永乐年间清浚会通河,白礼老人来临考察,为提高漕运运力开挖运河南支,因其年高牙齿不好,最爱吃烩里脊。后运河开通惟白礼老人出力最多,带来临清的繁荣,他常吃的烩里脊称为会通烩里脊,是取其万事会通之意而流传至今。

5.清渊布袋鸡:清乾隆皇帝曾广招天下名厨进京,贡献拿手菜品,来自山东临清的沈姓厨师做此菜,得到了乾隆帝的赞赏。临清古称清渊,又因馅料在鸡腹内,乾隆称此菜名为“清渊布袋鸡”。抗战初期,国民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往南京时路过临清,在玉山楼特点此菜,食后称赞不已,并携带南行。

6、书院小炒:为时令蔬菜清炒而成。俗语说“穷文富武”,在学院读书之人多为贫寒之士,但受圣人“食不厌精”的影响,素菜也讲究烹制工艺,做出色、形、味俱佳的菜肴,逐渐流传开来,书院小炒成为地方特色。

7.蕙莲扒猪脸:临清是《-》故事背景地,书中提及宋蕙莲只用一根柴禾就能把一个整猪头烧得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受到西门家的欢迎。现代科学表明,猪肉脂肪-火长炖,能产生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有软化血管之功效。从而扒猪脸亦成一道名菜。

8、独占楼捶虾:鳌头矶旁有餐馆曰独占楼,取独占鳌头之意,果然生意兴隆,其捶虾做工独到、软滑嫩鲜具佳,成为临清名菜。

9、钞关满坛香:炖菜,创始于临清钞关守关兵丁。当时,兵丁收入丰厚,讲究吃喝,但验货放船受时间限制,常吃冷饭,兵丁即把鸡鸭鱼肉等放入瓦罐之中煨置炭火之上,随时就可吃上热饭菜,后来用料、配菜不断改进,逐渐流传开来,称钞关满坛香。

10、锅烧鸡子:为临清特有的名吃之一,它是用最简单的原料--鸡蛋,经复杂加工,做出外酥里嫩最为美味的佳肴,历经四百多年的传承,深受食客的欢迎。用最简单的原料做出最美味的食品,是临清人能吃会吃的具体体现。

11、卫水鸭:明清之季临清运河水质清澈见底,城中坑池遍布,鱼虾成群,水草丰美,盛行养鸭,鸭子在中医上性甘味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四季宜食,清炖卫水鸭成为仕农工商的滋补佳品。

12、汶水秋蟹:明永乐年间,会通河引汶水河水重新开通漕运,会通又有汶水别称。每年秋季万里晴空、白帆如林、粮船云集,汶水秋帆成为临清一景,这时河中螃蟹便到了最肥美的时刻,汶水秋蟹也成为当时的一道的美味,不过因当时没有人工饲养,大蟹只有达官贵人、大商巨贾才得享用,“临清傍运河、富庶家齐郡”就是清乾隆皇帝在食秋蟹后对临清的赞赏,虽然运河水断流,但汶水秋蟹的做法却流传了下来。

13、五松大拌菜:临清城东有一明代古松,叶为五样,堪称一绝,是临清十六景之一“东郊古松”之所在。清代后人仿其树叶形状,制作此菜,是临清酒席间清口之名菜。

14、金裹银:百姓菜品,临清用运河水制豆腐白嫩甘甜营养丰富,托板豆腐驰名天下。豆腐切片加鸡蛋烹制后,外焦黄似金,里白嫩如银,菜即名金裹银,取金玉满堂之意,是临清老少皆宜的菜肴。

15、金元藕合:明清时期临清水源充足,多种莲藕,用莲藕夹肉馅制作的炸藕合,是老百姓年节必备佳肴,象征团圆美满富足。喜宴必备藕合,取佳偶天合之意。炸藕合后来进入高档宴席,临清独占楼厨师金元擅做此菜闻名,且藕合如金元故名。

16、琉璃馒头:临清砖城永清门外运河岸边有一元代古井“琉璃井”,井边一小店,用馒头切条过油,再用清油熬糖,裹于馒头之外,凉后因其色泽晶莹剔透似琉璃,店又居琉璃井旁,就称其为“琉璃馒头”。味道甜香酥脆,既可当菜肴,又是美味点心,是临清走亲访友宴请宾客之佳品。

17、临清汤:在临清的宴席上,汤是必不可少的。临清汤清鲜爽口,回味无穷。凡是到过我们临清的海内宾客,品尝了临清汤后,无不叫绝称奇。有的宾客就这样称赞临清汤:“到临清,没汤喝,太冤枉!临清汤,尝一口,不想走。”

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在《故乡行》中就对临清汤大加赞赏。季老过90大寿时就曾经品尝过这六道汤:奶汤萝卜、清汤核桃腰、清汤黄瓜、豆腐汤、冬瓜海米汤、柿子疙瘩汤。

主食类

临清什香面源于临清大众喜爱的主食,即《-》小说中提到的“温面”。临清宾馆所创什香面在继承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作工艺流程讲究,菜码品种多,用料达十八样以上,且随季节变换菜蔬,面条滑嫩,爽口,维生素含量较高、较全,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的饮食习惯。原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感叹:把面条做得如此可口,惟有临清。目前,临清宾馆的运河什香面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品牌注册。

手撕饼为临清宾馆独创特色面食之一。以本地所产优质面粉为原料,制作时用油和面,醒好后,分剂子。擀成圆形,上面刷油,撒芝麻盐,葱花,把饼沿一个方向卷起,盘成螺旋形,用手压扁,擀成圆饼。重复一次后入烤箱烤至外皮金黄即成。用手一抖(撕)后上桌即成。成品色泽金黄,香酥脆爽,百吃不厌。

焖面条为临清独具特色的主食之一,制作方法多种,可荤可素。宾馆制作时,选用优质面条,下锅六成熟时,急速捞出放入清水,抄水后控干水份,过油备用。

时鲜蔬菜适量,常规炒后放入面条,焖3-5分钟后,加入预先制作好的蒜未、醋、香油,调匀后装盘上桌即可。面条滑嫩不粘、咸香适口,营养丰富。

黑米馒头选用优质黑米粉为主要原料,搭配少量面粉,经发酵蒸制而成。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控制血压的作用,长期食用可以治疗贫血、头昏、视物不清、头发早白等多种病症,营养与保健功能十分明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