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关于介绍宁夏特产的手抄报 宁夏特产手抄报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关于介绍宁夏特产的手抄报 宁夏特产手抄报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4-05-19 15:27:49

一.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盐池糜子

盐池糜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盐池糜子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的。盐池县每年利用无污染35万亩耕地种植以糜子为主的有机小杂粮,打造无公害、绿色健康小杂粮产业品牌。盐池糜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盐池县利用40%的耕地种植的荞麦、谷子、糜子、绿豆、豌豆等小杂粮,受益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等自然禀赋,品质优良,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

2014年,盐池县种子管理站申报的“盐池糜子”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宁夏

申请人: 盐池县种子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盐池糜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盐池县花马池镇、大水坑镇、惠安堡镇、高沙窝镇、冯记沟乡、青山乡、王乐井乡、麻黄山乡8个乡镇 98个行政村组。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6°33′-107°47′,北纬37°04′-38°10′,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 66 公里。区域总种植面积 5000 公顷,年产量1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盐池糜子是一年生草本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茎直立,绿色,分为主茎、分蘖茎和分支茎;叶为绿色,糜子穗为圆锥花序,由主轴和分支组成。糜子籽粒有球形、长圆形、卵圆形3种。粒长2.5~3.2mm,宽2.0~2.6mm,厚1.4~2.0mm,千粒重3~10g。粒色有黄、红、白、黑、褐、灰、复色等,米色有深黄、浅黄等色。去掉内外稃后,俗称黄米。 2、内在的品质特征:盐池糜子的营养价值很高,糜子去皮后为黄米,其粗脂肪含量1.7-2.0%,粗纤维含量0.4-0.6%。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5332-2006)标准。 ①磷化物、氰化物、氮化物、二氧化碳按GB/T5009.36有关规定执行。 ②黄曲霉毒素B1按GB/T5009.22有关规定执行。 ③汞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④砷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⑤卫生标准按GB2715-81;GB2761-81执行。

二.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宁夏清炖羊肉

美食原料:羊肉500克,葱25克,清萝卜少许,香菜25克,味精、盐、姜、醋、胡椒粉适量,香油5克。



美食做法



1、将羊肉剁成2.5厘米见方的块,将用刀拍破,葱一部分切丝,一部分切断;清萝卜切两半;



2、羊肉用开水汆去血污,倒入陶制盆内,加入姜、葱段、萝卜、开水(以没过羊肉为限),再放在锅内的小铁架上,锅内加适量的水(盆的下部分应跑在水中),盖紧锅盖,烧至肉烂时撇去浮油,捞去葱、姜、萝卜,吃时加入葱丝、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盐等调味。



美食特色:口味清淡宜人。

三.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贺兰砚

贺兰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贺兰砚是宁夏五宝之一,因其砚石产自银川市区以西40公里处的贺兰山小滚钟口而得名。早在清乾隆45年(公元1780年)编撰的《宁夏府志》地理山川部中就有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自清朝乾隆年间被发现后,一直开采至今。贺兰石是水成岩,形成于13亿年前,在古贺兰海中沉淀形成,后经造山运动而推出。其结构细密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济,有豆绿、深紫两色相互交错叠加,相互衬托辉映,中间还镶有石眼、玉带、朱砂带、云纹、眉子、银线、石眼、绿豆点等,自然纹理妙趣天成,形成各种象形图案。石质硬度为3度,是一种很好的砚材,用它制成的砚台,色彩对比清晰明快,古雅莹润,端庄秀丽,叩之有金玉之声,呵气可以生水,具有发墨快,墨汁细,不损笔毫等特点,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清末已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因石材天然两色,有别于端、歙、洮等砚,故历来制砚艺人都非常注重运用两种颜色即“俏彩”雕刻图案,自成一格。1963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1同志视察宁夏时给贺兰砚以很高的评价:“色如端砚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如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嶙性相宜。”上百年来,凡到过宁夏的人士莫不以能得到一方贺兰砚或贺兰石雕艺术品为乐事。

在贺兰砚雕刻历史上石雕艺人辈出。到了清光绪年间,当时任宁夏知府的湖南人谢威凤擅长书法绘画,对笔墨纸砚很是喜爱。当时随谢知府当兵来宁夏的湖北人张云亭心灵手巧,擅雕刻,会制砚,后落户银川,娶了年轻丧夫的闫吴氏为妻,闫家遗孤闫万庆、闫万年兄弟俩幼年随母进入张家跟随继父学习制砚,二人成年后,由于砚台刻得好, 在古城银川有一定名气,也制作出不少代表时代风格的好作品,为后人发展贺兰砚雕刻艺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后张云亭、闫万年相继去世,闫万庆继续从事制砚行业,闫万庆生有三子,分别是闫子江、闫子洋、闫子海,建国前,享誉银川的“闫家砚”都出自闫氏父子之手,其中闫子江技艺最为精湛。新中国成立后,闫氏三兄弟继续从事制砚工作。1960年至1963年间,闫子江、闫子洋受宁夏政府委派,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的建设工作,在此期间创作了大型浮雕挂屏毛泽东主席手书诗词《清平乐·六盘山》、人物浮雕《红军长征过六盘》、山水插屏《塞上江南》等许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贺兰石刻厂多次合并,期间闫子江所带的三位徒弟:陈梅荣、施克俭、闫森林都能独立设计制作贺兰砚,已成为第一批工艺美术师,后期又增加了闫淑英、杨武、樊庆云、张凤灵、马继红等徒工。此外,闫子洋所带徒弟石飚、王文华、王屹也陆续成为工艺美术师,至此,贺兰砚制作技艺传承到第四代,也由此形成了以闫氏家传为主的一批传承群体。

贺兰砚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旅游产品展,获得了许多荣誉,取得了一定成绩,闫子江于1979年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在1984年出版的《当代的中国工艺美术》一书中作为全国82位有特殊贡献的工艺美术家作了专题介绍。2007年闫森林、陈美荣、施克俭被评为自治区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陈梅荣的九龙砚享誉京城,远播海外;闫森林、施克俭的传统题材《葫芦砚》《秋韵》等作品在区内外多次获奖。由于以上传承群体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宁夏贺兰砚品牌形象。

古老的传承历史和优秀的精湛技艺,贺兰砚制作技艺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贺兰砚制作技艺进入银川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进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四.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彭阳杏脯

彭阳县林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果品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企业,以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两杏一果”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0亩,其中果脯加工生产占地面积10亩,经果林种植(林场)占地60亩。现有总资产300万元,投资安装生产用蒸汽锅炉一台,夹层锅两口,浸糖罐4口,自动化控制烘干室两间(90平方米)等机械果脯生产线设备一套,年平均产量500吨。

公司现有职工近百人,主要产品有杏脯、干草杏、话梅、奶油杏肉、五香杏仁、梨脯、桃脯、山楂脯、雪花片、苹果脯等以果脯系列产品,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清真休闲食品。产品远销西北五省及广州、深圳和香港地区。公司2001年9月在中国(西安)第二届食品节中获名优品牌称号;2003年月11月被评为固原市首届“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并连续6年被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抽检为合格产品;多次被彭阳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

彭阳县林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杏产业名优品牌,以中国农大食品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积极合作,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杏子冷冻保鲜储存项目和杏仁综合深加工项目进行引资,为把彭阳杏产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而努力。

五.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滩羊裘皮

滩羊裘皮是宁夏毛皮,滩羊以产自银川平原黄河两岸水草丰美的滩地而得名。滩羊裘皮俗称“二毛皮”,是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宰杀取得的羔皮,经过精心加工而成。二毛皮毛长2寸左右,毛穗柔软洁白,质地细润,波浪弯曲,皮板柔韧,轻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称,是国家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之一。

宁夏滩羊裘皮,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多为纯白色。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象一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品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六.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宁夏粉汤饺子

粉汤饺子是一道宁夏特色的小食,也称为“皮条拉石头”,皮条指的其实就是凉粉,这种凉粉是选用粉质丰盈的扁豆,制成粉坨,这种粉坨放在锅里有弹性,略透明,久滚不糊。而石头指的是饺子,将凉粉,饺子加上木耳黄花等配料倒入鲜美的羊肉汤中煮熟,临出锅时,调放食盐、生葱、醋、油泼辣面子、味精等。就制成了酸辣可口的特色小吃。其味酸辣可口,有发热去寒之效,颇适寒冷地区人们食用。

原料:羊肉馅水饺、凉粉、菠菜、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香菜葱、姜、蒜、精盐、味精、醋、植物油。

制法:炒勺内放少量植物油,用葱、姜、蒜炝锅后,依次放进羊肉汤、凉粉、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菠菜、香菜等。锅开后,将汤带料一起倒入盛煮熟的羊肉馅水饺的汤碗里即成。

特点:汤鲜味香,民间风味。

信息来源:宁夏新闻网

七. 宁夏 银川 灵武市 葡萄美酒

葡萄美酒是银川的酒。贺兰山脚下有一座新兴的“葡萄城”,堪称宁夏的“吐鲁番”,这就是宁夏的葡萄王国—玉泉营农场和玉泉葡萄酒厂。

葡萄是一种美味的水果。魏文帝曹丕说:“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照曹丕看来,葡萄是比南方的龙眼荔枝更好的果类。曹丕在一篇诏令中专门讲到葡萄:“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葡萄说。当其朱夏涉秋,上有余属。醉酒宿醒,掩露而食,脆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宫御苑大种葡萄,士大夫也在园林别墅中广为种植。葡萄,还是一种补药。《本草》上说:“葡萄益气强志,令人肌健,耐饥忍风寒,久事轻身延年。”葡萄还有益气补血健胃利尿等功效。葡萄用处很广,可以酿酒、制罐头、制果酱、制果汁,还可以从皮渣中提酒石酸、制白兰地,种子可榨油。特别是用葡萄酿酒,自唐太宗以后,我国内地逐渐推广,葡萄酒也成了中国名酒之一。唐代诗人王维赞颂葡萄酒的名诗:“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中国葡萄酒专家李华来宁夏考察后指出,贺兰山东麓适宜酿酒葡萄生长,堪称“中国的波尔多”,宁夏正在这里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业。

八.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鱼尾剑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1的民族性格与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凡回民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练武风尚很浓,他们每天在做完晨礼和晚上吃完饭后,“齐集到院,弹腿打拳,舞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宁夏回族民间武术在传习发展中形成了诸多流派:“张家的枪,何家的棍,马家的软功,赵家的劲”,内容非常丰富,说明回族民间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鱼尾剑是一种兵器,也是武术套路的名称。“鱼尾剑”在《古兰经》中就有记载,历史悠久。相传,先知穆罕默德为了自由与平等,带领武士南征北战,功绩累累。大天使哲布勒伊来为其颂功,将宝剑“祖勒飞卡尔”殷殷插入巨石中,立誓:谁能力排众雄,拔出宝剑,便为圣婿,娶法蒂玛为妻。群雄并起,尽智尽力,宝剑岿然未动。轮至阿里,踟蹰上前。其人一心立业,无心婚娶,欲了事可矣,遂使微力,草草而止。岂料宝剑如有神助,迸然出石。情急之下阿里欲复插宝剑于石中,二物相较,金石相撞,剑尖锵然开裂,分成两岔,状如鱼尾。此后,阿里执此剑驰骋沙场,勇猛异常,屡建奇功,被众人赞为“安拉的雄狮”。后人为颂扬其神通,将此剑敬称为“鱼尾剑”,历世纪念。鱼尾剑从此便成为穆斯林尚武精神的象征。

鱼尾剑武术套路的创编主要基于三个因素:第一,鱼尾剑的历史传说、剑器实物图形以及后期的构思改编,其核心套路在创编之初传承人父子之间进行过深入的研讨;第二,由于家庭的熏陶磨砺,王樑先生不仅刻苦进行武术实践活动,而且从理论上深入细致地研究武术套路内在的精髓;第三,不甘于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和油然而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责任感促使王樑挖掘、整理鱼尾剑,并在原有的套路基础上加以变化。

古时鱼尾剑为士兵所用,与汉族剑器型制不同,为双手使用,剑柄8寸,剑身长4尺4寸,剑顶宽3点5寸,剑穗短,一根线两个穗,线穗是骆驼绒制的,与其他剑最大的不同点是剑前有两个叉。剑法的特点是劈、剁、刺、绞、穿、撩,它的招势没有一般剑法多,但比一般剑法灵利,前后左右中撩、劈剑法较多。

现在鱼尾剑的外观型制是分岔剑尖取自沙鱼流线形的尾翼,加长剑柄长度至1.3米,既增强攻击性,同时又强化了视觉感观,剑柄护手取自鱼鳞外形,护柄处做成鱼鳍的形状,双手把握增强攻击力度。在动作套路上,鱼尾剑传承人王樑继承回族传统武术精华,招式多取自回族群众生活中的日常动作,如汤瓶式、楔形式、跪拜式等。此套剑法柔中带刚,摒除零散招式,力求根底稳健,注重砍、刺、劈,阵式多变。剑锋稳健多变,既强健体魄、历练心智,又强调团队协作、众志排险,具由很高的武学价值,是中华民族武道文化中精湛武技与武德的完美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武术在军事上的运用已失去其原有意义,现代的武术运动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健身、防身、竞技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传承久远,而回族武术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能彰显回族武术的独特价值,为研究回族穆斯林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传统提供直接素材。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九. 宁夏 吴忠 青铜峡市 大青葡萄

大青葡萄是宁夏特色的葡萄品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鲜食中晚熟葡萄品种之一,且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果粒大、果皮薄、果肉甜、多汁、含糖量高、有清香味、产量高,在全区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是宁夏青铜峡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该村土壤属于沙壤土,透气性好,是栽植大青葡萄的理想土地,先锋村的种植户通过套袋、蔬果等技术加强普通的田间管护的同时,还使用油饼、香油、农家肥等特殊技术,生产出的大青葡萄晶莹剔透、皮薄肉厚、香甜可口。去年,该村注册“先锋大青”葡萄商标,产出的葡萄受到银川、内蒙等周边县市客商的青睐。

功效:

1、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4、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十.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红宝--枸杞

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之一,居"五宝"之首。长期以来,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明弘治年间即被列为"贡果"。编纂于清乾隆时的《中卫县志》称:"宁安一带(今宁夏中宁县)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时人曾赋诗赞曰:"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朔方道志》也有"枸杞宁安堡者佳"的记载

枸杞,在植物分类中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枸杞属。落叶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植物,树龄可达百年以上。由于其"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得枸杞名。枸杞浑身都是宝,子、花、叶、根、皮都可入药,苏东坡在《小圃五咏·枸杞》中就有"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之句

经过我国中医学两千余年的实践验证,枸杞实为滋补扶正之良药。其主要功能是: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明目。以枸杞或以枸杞配伍的古方颇多,如"枸杞膏"、"枸菊地黄丸"、"龟鹿二仙胶"、"龟龄寿"、"左归饮"、"小营煎"等。这些经世延传的古方,或作为体弱虚赢、精血亏损者的强壮滋补药,或作为润肝益肾、疗虚补阴的良剂,或作为祛邪健身、延年益寿的营养品

枸杞子营养丰富,药效显著,且服用方便。枸杞子的服法有四种:一是可鲜食,新摘的枸杞子晶莹红润,汁浓充盈,嘴嚼味甘润口,每日可食十克左右;二是将枸杞子单独或加入复方,遵医嘱煎服;三是置酒中浸泡,通常一市斤枸杞子加高级酒三市斤,浸泡两周即可饮用;四是将枸杞子烹调入菜

我国栽种枸杞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小雅》中就有"陡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神农本草经》是首部将枸杞列入中药的古籍。两千多年来,枸杞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其功效传闻颇广。北宋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一位终年服用枸杞叶、花、子、根而寿达三百七十多岁的妇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四味配伍成丸,有一长者常服之,"寿百岁,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津强健"

上述传闻未必可靠,但枸杞之"滋补疗虚"的功效,经千年临床实践确已得到证明。正如古书《本草汇言》所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誉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在宁夏,民间俗称枸杞为"茨",枸杞园为"茨园",种植枸杞的农民为"茨农"。相传,宁夏枸杞先是在中卫县黄河边上的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等处自然繁殖,后来经过回汉族"茨农"世代选育改良,培育成功了很多优良品种,并逐步被引种到全国各地。现今,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北美、前苏联等地栽种的枸杞,其祖先多为"宁夏枸杞"

宁夏枸杞现虽已遍布各地,但唯有宁夏所产盛誉久持,蜚声中外,被称为枸杞之绝品。其根本原因是得厚于天时地利,功就于人勤艺精。宁夏茨园土壤谐和,温寒兼容,排灌适时,光照充沛,这种自然地理条件极宜枸杞的生长,再辅以宁夏茨农父授子嗣、世代相传的几百年栽培枸杞的的经验,从而使宁夏枸杞得已品正久袭,名压群芳

旧时,宁夏枸杞品分"朝玉、贡果、大栋、魁元"四等。这些带有封建色彩的等级名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旧社会宁夏枸杞概为达官贵人所享。今天,人民可以尽情地享用宁夏枸杞,不仅可用于医治疾病,而且还可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

宁夏枸杞通常每年开花两次,夏采者称"夏果",秋采者谓"秋果"。鲜枸杞子色泽艳红,似纺锤形,状如枣核。经传统工艺加工后的干枸杞子久贮不腐。宁夏枸杞子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颇为丰富,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被国际上公认为"富集锂"的植物,而且还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甾醇、甙类等。( 银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