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去哪里买三门峡特产 三门峡特产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去哪里买三门峡特产 三门峡特产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3-08-10 00:33:03

一.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 棒棒鞭舞

渑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鞭舞为渑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鞭舞又名打花棍或霸王鞭,它于清未民初传入渑池县仁村乡发科岭村,是一种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娱乐形式。它的表演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少则二、四、六、八人同时两相对表演,也可由几十人列成方队表演,可在舞台上表演,也可在大街上进行时表演或地摊表演。扮相有花旦、丑旦、老旦、小生等,每人手拿花棍一根,花棍用一根长一米或一米二的竹竿,两端各凿两个长方形的也,装上铜线,两顶端扎上花缨式铃铛而成。表演者用花棍敲击自己的肩、脚、膝部,边舞边唱,动作灵活,舞姿优美多变,铜钱或铁垫撞击,叮当有声,妙不可言,表演时配以管弦、响铃等乐器,并根据形势配以唱词,按照一定曲调进行,非常幽雅动听。1991年5月6日参加三门峡的黄河节庆典,发科岭村的花棍舞,曾在黄河节文艺表演中获二等奖。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杜仲

灵宝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宝杜仲栽植历史悠久,于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灵宝杜仲基地已发展5万余亩,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种植良种杜仲生态园基地。

杜仲是我国的独无树类,杜仲做为外药,正在我国的利用历史也很是长久。《神农本草经》称杜仲“味辛平。从腰脊痛,补外,害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阳下痒湿,小便缺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本草纲目》记实杜仲“皮色紫,味甘微辛,其性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本草汇言》更是称“凡下焦之虑,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晦气;脚胫之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腰椎间盘,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外华人平易近国药典》(简称《外国药典》)2005年版将杜仲叶反式收录其外,并确定绿本酸为杜仲叶药材的次要药用无效成分及其含量标准。

三. 河南省 三门峡 渑池 坻坞小米

坻坞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坻坞,分南、北两个行政村,位于渑池县城东北的仁村乡西部。南坻坞的小米是本县农产品中质量最优的一大。该地所产的小米,最大的特点是:煮粥喝,能出现三层米纹,米油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做成米饭,盛到碗内和别处的米大不相同,别处的米做成的饭,凉后米饭和碗分离,而该地所产的米,做成的米饭,凉后饭和碗粘合在一起,食用起来别具风味。据传,在古代曾给皇上进过贡,因而称为“贡米”。

河南省渑池县仁村乡、段村乡、南村乡、洪阳镇、城关镇、张村镇、英豪镇、天池镇、仰韶乡、陈村乡、果园乡、坡头乡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 仰韶彩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仰韶彩陶为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仰韶彩陶是仰韶文化时期人们使用的一种陶器,是我国新时期时代的代表,是一种杰出的美术工艺品。它是以黄河岸畔独特的陶土资源为原料,采用民间原始制陶工艺和现代科技工艺。主要产品为仰韶彩陶仿古系列及反映黄河两岸民俗风情的雕塑系列和具有现代审美情趣的陶艺系列。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

五.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三门峡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腐生真类菌植物,其营养极为丰富。据<礼记内则>记载和汉学者郑玄的注解,以及宋代陈皓的<礼记集说>,都证明黑木耳为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
黑木耳味道鲜美,是城乡人民喜爱的食品。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约10%,脂肪、纤维素、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C等有效的营养物质。据化验分析,每百克黑木耳中含钙37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倍;含铁18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0倍。黑木耳的胶质体具有很大有吸引力,它能把残留在人们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集中起来,排出体外,是矿工、纺织、理发和化工工人的良好的保健食品。
黑木耳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等,近代医学工作者对黑木耳的药用价值又有新的发现,认为黑木耳还具有清肺、润津、取淤生新的功效,黑木耳中还含有抗癌物质,是一种抗癌药用食品。黑木耳还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治疗冠心病等 。

六.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猕猴桃

多液浓,清香鲜美,酸甜适中,不涩不苦,味道奇美。维生素含量特别高,有滋补强身、提神解乏、生津润燥等多种功效。

七.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金钗

金钗石斛,兰科植物的一种,为珍贵的中药材,卢氏县民间通称金钗。其味甘淡、性寒,有滋阴益胃、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主治病后虚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无力。肺结核潮热等症

卢氏金钗为细叶种(即细茎石斛 )植株较矮,茎上也有细小的分枝。金钗为卢氏县稀有珍贵中药材之一。( 卢氏县)

八.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大刀面

大刀面是灵宝市最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切面的大刀长3尺,宽5寸,颇像铡刀。面擀成一尺多宽的薄面皮折叠成十余层,用大刀切制成面条。因刀法不同,大刀面又分为四个品种:细面,其细如挂面;帘子蔑面,粗细如帘蓖;宽面,宽如韭菜(多做成干捞面);闪刀面,如两个韭菜叶宽,切面时,实切一刀,闪宽一刀,故名闪刀,通常是早晨卖细面、帘篦面,中午卖宽面。调味以酸、辣为主,浇面的稍子与配菜,可视节令变化。

九. 河南省 三门峡 灵宝 石子馍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的制作方法,是灵宝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 灵宝)

十.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重渡沟盛产竹子

重渡沟盛产竹子。其处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青竹生产繁茂,且面积甚广,有1000余亩,竹子最大直径达12CM。古时,民间就有竹编传统,多自编竹类家具供自用,后来渐演成商品,用于交换买卖,是当地群众一大经济来源。重渡沟景区开发后,建村办竹编工艺厂,主要产品种类有竹沙发、竹床、小竹椅、竹茶几、竹花盆架、烙花竹席等,年产量达10000余件。为使产品久销不衰,积极引进浙江新工艺,生产竹茶盘、水果盘、茶杯、挎包等高、新、奇旅游产品。远销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周边各县市。( 栾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