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玉林七八个人做的特产 广西玉林市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玉林七八个人做的特产 广西玉林市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10-12 20:13:24

一.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茶花山矿泉水

茶花山矿泉水公司广西农垦的直属企业,座落在广西陆川县国有马坡农场境内,这里绿树杨荫、风景优美。公司生产的茶花山牌矿泉水不受环境污染、水质源于地下火山岩层深处,清沏纯净透明,卫生质量经国家卫生防疫部长期监测,稳定可靠,是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的标准和要求生产的。公司是广西第一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广西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茶花山矿泉水的医疗保健作用在中国矿泉水中是罕见的,经过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成为中国政府采购的首选产品。

二.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鸭塘鱼

鸭塘鱼

北流鸭塘鱼是广西地方五种名菜之一。鸭塘鱼指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凉水井村鸭儿塘所产的软骨鱼。该塘放养鲫、鲮、鲤、草等鱼,均为软骨,主要是由于该池塘附近有数股清泉注入塘内,常年不竭。泉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鱼类生长的微量元素。有部分元素对鱼骨有特殊的软化作用。该鱼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清代曾作为贡品。

三.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兴业黄金桔

兴业县现有黄金桔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产量5万吨,是广西特色名果。2009年“兴业黄金桔”荣获国家有机食品,2010年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发展黄金桔产业中,兴业县大力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黄1虫板,投放捕食螨、果食蝇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技术和“三避”技术,不仅提高了黄金桔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延迟黄金桔的采收期,使兴业黄金桔与其他地方的金桔上市旺季错开,水果产品远销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区和城市,名声雀起。黄金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与氨基酸,具有行气、解郁、生津消食、化痰等作用,常食金桔可提高人体抗逆能力,是理想的保健果品。

四.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谷平香蕉

谷平村等地种植的香蕉(外壳有梅花点),质佳味香,外销香港等地。它富含糖份、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肉质嫩滑,香甜可口。90年代前,大部分种植本地培育、适合本地条件的矮杆香蕉

( 玉林)

五.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猪脚粉

玉林猪脚粉 玉林被称为“小吃之都”,而其中的猪脚粉更有其独到滋味。最关键的,就是猪脚的炮制:煮熟的猪脚先要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起泡,再放到有八角、蒜米、姜糖等各种配料的卤汁里煲,最后加上滚热的烫粉,就宣告大功告成。

猪脚粉要采用精心挑选的猪前蹄,配以草果、茴香、陈皮、桂皮、丁香、胡椒、香叶、甘草、沙姜、八角几十种名贵中药材熬制。这样熬熟的猪脚肥而不腻,脆而不硬,汤料经过了调配,既保持原味有鲜美,价格实惠。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猪脚粉的食疗作用:

1.猪蹄中的胶原蛋白质在烹调过程中可转化成明胶、它能结合许多水,从而有效改善机体生理功能和皮肤组织细胞的储水功能,防止皮肤过早褶皱,延缓皮肤衰老;

2.猪蹄对于经常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及缺血性脑病患者一定辅助疗效,它还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减缓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速度;

3.猪蹄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促进毛皮生长,预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使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得到改善,对消化道出血、失水性休克有一定的疗效。

六.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玉林牛肉丸

牛肉去筋,以木槌或石臼捣成肉酱(不用铁器),加凋料拌和,制丸,经水煮,油汆。再配以葱、姜、红枣,汤煮而成。丸味香滑,细嫩松脆,汤清味鲜。

玉林的牛肉丸,传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好就好在“脆”字上面。初到玉林城的外来宾客,如果尝到的牛肉丸是又松又脆、又滑又香、细嚼无渣、汤清而鲜者,那肯定是上佳货色。

玉林肉丸,有牛肉丸、猪肉丸之分,因其外形浑圆,玉林人形象地称之为“肉蛋”。据说最早的肉丸是梁光志的曾祖父梁业勋在清朝末年创制的,技术一直不外传。新中国成立前,梁业勋的儿子梁大记在玉林市玉州区西湖池公园的奈何桥边卖牛腩粉,每天手工制作数十公斤肉丸作配料。肉丸鲜香爽脆,入口无渣,嫩滑鲜美,引来许多回头客。民国时期,李宗仁驻兵玉林,一次手下送上肉丸给他品尝,李宗仁尝后很喜欢。离开玉林后,李宗仁曾派手下到玉林买肉丸,梁大记的肉丸由此驰名,新中国成立前的《郁林日报》曾经刊文介绍过奈何桥梁大记牛腩粉。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池被填平,奈何桥也被拆,梁大记牛腩粉变成了老玉林人的记忆。2000年,第四代传人梁光志继承祖业。最初,他只是像祖辈一样,在街边卖牛腩粉,兼卖一些肉丸。随着玉林经济的发展,梁光志从中看到了肉丸潜在的市场,于是把肉丸和牛腩粉分开经营。他引进现代工艺,不断研究改进,终于成功地把现代工艺和传统手工结合,生产出能保持传统口感的肉丸。2008年,梁光志为玉林肉丸注册了“老保”商标,成为玉林唯一一家注册肉丸商标的企业。“老保”原本是玉林土话,意为“调皮、顽皮”,正是这充满本土味的商标,使“老保”肉丸在玉林家喻户晓,产品打进了本地超市,外地客商慕名而来。

玉林牛肉丸的做法:

选用黄牛肉,后腿肉为佳,也可用精瘦肉代替。

1、 把选好的牛肉剔筋去膜,切成厚片。

2、捶成肉浆。置肉片于平滑的青石板上,用木槌(荔枝木槌为好)边捶边翻动。用力均匀,快慢适度,过快则其热不散,易成腐渣,食之无味。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粘手为度。1人一小时可捶牛肉1. 5公斤。

3、拌料摔打。把肉浆移置大瓦钵,加进视水、盐、胡椒粉、味精适量,制作者叉开五指,插入肉浆中,顺同一方向不断搅拌,以使肉浆的微孔增加,形成网状结构,使水分与调料均匀;然后把整团肉浆掀起,在钵中摔打,连续十几次,以把肉浆拉开,能自动收缩为度,以增加肉蛋的脆度。

4、制作成丸,先把锅中水烧至温度50度之后,左手抓肉团,稍用力一抓,让肉团条从拇指与食指合成圈中冒出,右手持汤匙迅速一勺,即得拇指大小的肉丸,落入锅中。操作完毕,把锅水加温至微沸,待肉丸浮起,捞放容器中。

5、吃时再放入靓汤中稍煮,配以少许生抽、芜荽等香料,那是色、香、味俱佳。在玉林,还有将此种肉丸配入米粉,或再加进一点点玉林“豉油膏”,这叫“肉蛋粉”,吃来更有地方风味。

在玉林,按照当地的吃法还可以将牛肉丸配入米粉或伊面当中,如果只做牛肉丸汤还可以加入几个肉馅豆腐角。吃起来爽脆清滑,有弹性,鲜美可口,香而不腻。即便是冬季吃火锅,玉林牛肉丸也是最好的火锅伴侣。

七.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北流荔枝

北流荔枝以果大、色鲜、肉厚、味香甜爽口、耐贮运、不易变色变味、深受顾客欢迎。1994年获国家中联部采购北流桂味作为国礼送朝鲜国家政务院,1995年获“中国荔枝之乡”称号,2004年获广西首个无公害荔枝生产基地认证书,2006年北流“荔宝”牌鸡嘴荔,“顺丰”牌桂味、“荔宝”牌禾荔荔枝分别获广西名牌产品、优质产品称号。

北流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创建广西无公害荔枝生产示范基地县(市)”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2004年12月,自治区农业厅认定北流市为广西首个无公害农产品(荔枝)生产基地县(市),有52万亩的荔枝生产基地通过了认定。去年该市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荔枝之乡”称号。

为打响“中国荔枝之乡”的品牌,今年北流市把全面普及无公害荔枝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果品质量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价值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荔枝生产的技术和信息,增强果农的信心和质量意识,促使果农按照无公害标准的技术措施进行管护,使无公害生产技术入户进园率达90%以上。今年6月份,北流市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检验检疫部门的考评认定,取得出口基地备案编号,获得荔枝、龙眼出口资格,为北流市荔枝、龙眼等水果出口欧洲、美国,直接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

近年来,北流市通过推广高树换种、回缩修剪、无公害施药等技术,不断推进荔枝劣改优工程,使荔枝由劣改优,桂味、鸡嘴荔、妃子笑等优质品种的种植比例已大大提高,而这些优质品种的果品档次高,竞争力强,一般在市场上鲜销都供不应求,从而在整体上增加市场竞争力。

北流荔枝,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北流五宝之一,1995年4月,北流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 远在汉和帝时(89—105),就是进献皇上的贡品,有诗日“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苏轼《荔枝叹》句)。清代多次修订的《北流县志》都著文记述北流荔枝,内云:荔枝腊萼春花,夏至子赤,中有大造荔、黑叶荔、丁香荔、白蜡荔、麒麟荔、冰糖荔、糯米糍荔等。诸品中,佳者,大造荔为最,香醇昧甜;肉厚者,冰糖荔、糯米糍荔最为驰名。前者,肉带虾肉色,糖分高,清香蜜味;后者,其果24个重二斤,核最小的似一粒米大,一般似筷子头大小,单人饱食一顿,其核不过一酒杯。 北流素有“荔枝乡”之称,解放后荔枝生产得到很大发展。现在全县有荔枝172万株,人均2株,有40多个品种,最高产量4000吨。县国营荔枝场拥有荔枝树1.5万株,年产量高达645吨,是目前全国也是东南亚最大的荔枝场。

北流荔枝质好、量多,以果大,皮薄,肉厚,核小,甜香而闻名遐尔,但从树上摘下来的荔枝, “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色香味俱变”,不便于储存和运输。因此历来除一部分荔枝鲜食外,其余大部分均加工成荔枝干或罐头,远销海内外。北流中和村有一棵硕大无朋的荔枝王,覆地数亩,枝繁叶茂,远观亭亭如盖,云蒸霞蔚;近睹树根如虬龙环绕,数人合抱不过,丰年一树产果万斤。而灵山则有不少千年古荔,为世所珍。广西荔枝品种之多,不胜枚举,桂味、丁香、糯米糍、糖驳、六月红、妃子笑、大造、古凤、禾荔、黑叶、绿带、玉麒麟、状元红、火山、八宝香、甜岩、金钟……其间不乏上佳品种,如北流的大造,历史悠久,食之千年不厌;桂味核小如米,饱餐一顿,吐核不满一小酒杯。

八.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炒米糖

炒米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状如蜂蛹、软硬适中、香甜酥脆。其传统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选用颗粒大、粘性大、无杂质的糯米,筛去碎米后,用清水泡浸一 夜。

2、拌糖笼蒸。把泡浸的糯米取出,漏干,置竹箕上,倒进适量的米糖,充分拌匀,置蒸笼中,以文火蒸,待米熟透即取出,晾干。

3、碓臼熟米。把筛去米糠、各自分散、略带弹性的熟米,拌以花生油适量,堆放12小时后,分批用碓臼,臼时要不断把底部熟米翻到上面,直至熟米全被全臼扁为止。

4、爆米花。先把备好的匀砂适量,倒进铁镬中,以猛火炒红,再放入适量扁熟米混炒,待全部爆成米花后,取出,再继续放入扁熟米。

5、熬煮糖油,用黄糖或白糖均可,按米花的重量投放适量的糖,加水,放进一些姜块,以慢火熬制,浓缩,待糖油几次泛起白泡,用筷子能粘起糖油,滴入冷水中凝成球状为最佳浓度。

6、成型。先在竹箕内堆放好米花,迅速把已煮好的糖油浇进堆中,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米花与糖油拌匀,以竹筒或他物压平,待散温凝固,用刀切成小块,移放瓦钵(或铁箱)中,密封保藏。 解放后的70年代至80年代,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米花糖逐年减少。因为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现在有一种爆米机能把传统炒米糖的浸米、笼蒸、臼扁米、爆米花的工艺并为一次,爆出米花体积大,粘米可代替糯米,但没有传统炒米糖那种干香酥脆的独特风味。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每年春节前,玉林市食品商业单位和一些个体工商业户都仿照传统工艺,制作大批白散、炒米糖投放市场。城中居民多从市场选购。但农村的家庭多数仍自己手工制作。

九. 广西 玉林 容县 肉酿柚子皮

肉酿柚子皮

主料:柚子皮,猪肉馅

调料:豆豉、白糖、盐、料酒、香油、蚝油、葱姜、淀粉、高汤

做法:

1、 将柚子皮洗净,去掉黄皮,切成三角形,用沸水焯一下,沥干水份;

2、 猪肉馅放入盐、料酒、葱姜末调成馅;

3、 在柚子皮中间切一刀,将调好的馅塞进柚子皮中;

4、 坐锅点火,待油热后,放入柚子,塞肉的面向下,煎至变色,加入豆豉、葱、高汤、盐、白糖、蚝油、鸡精翻炒,勾芡即可。

十.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何源记豉油膏

何源记豉油膏  传统包装的豉油

何源记豉油膏是选用小珠黑豆中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者为主料的调味品。制作流程如下:先把黑豆置锅中加水熬煮,待豆烂取出,摊在筛上,厚度为2-3厘米,移置发酵室,分层叠放。此时要注意调节发酵室的温度,适合酵母菌的快速繁殖;待烂豆充分自然发酵后,取出,洗去豆面的霉毛;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冷却后,舀入容器中。

何源记豉油膏自有一种特殊的浓香;咸淡适宜,易溶解,不粘锅,无焦味,用来煮肉则味透肉心,煮鱼则去除腥味,煮青菜又可除去“臭青”气、腐水味;长期保存油润如初,不发霉,不变味,不回潮,不稀烂。
何源记豉油膏工艺独特、浓香扑鼻,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鸡、鸭、鹅、猪、狗肉、羊肉、牛、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

由玉林市何源记调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的“何源记豉油膏”源于清末民初,继承了100多年的酿造工艺,纯天然,原汁原味,香飘万家,目前是广西同行业中首家获得国家QS认证的产品。前不久,在旅德华侨画家吴英玲女士与玉林市文化时空文化艺术交流会上,玉林市何源记调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赠送了“何源记豉油膏”给吴女士。吴女士接过礼品,非常高兴,并赞不绝口说家乡好,她会永远牢记家乡的这份情和爱。

玉林人有吃豉油膏的习惯,特别是老年人,在年节里,少不了用豉油膏作调料,做出各种各样美味佳肴,如“豉油鸡”、“豉油蒸排骨”、“ 豉油焗虾”等等。那股原汁原味的豉香,会直扑鼻腔,令你馋涎三尺。现在,春节将临,给亲朋好友送礼,以略表亲情、友情、乡情、爱情,很多人要就乐送“何源记豉油膏”。愿“何源记豉油膏”那股醇浓的豉香飘出广西,飘向全国,飘遍世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