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昌市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 宜昌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昌市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 宜昌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更新时间:2023-08-09 01:27:54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宜昌白山羊

宜昌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昌白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昌白山羊,是湖北省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唯一山羊品种。宜昌白山羊享誉千年,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入选《中国羊品种志》,堪称中国山羊中的“贵族”。

宜昌是中国白山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宜昌白山羊全身都是宝。白山羊肉味美,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是人类重要的肉食品之一;山羊奶的脂肪含量比牛奶低,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山羊肉、奶是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儿童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古人将其列为珍贵补品。山羊皮是高档皮制品的重要原料。

繁殖和饲养管理 山羊的性成熟比绵羊早﹐初配年龄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早熟品种为8~12个月龄﹐晚熟品种18月龄左右﹐初配的小母羊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70%以上。母山羊有鸣叫﹑摆尾等明显的发情征状。发情持续1~2天﹐发情周期18~20天。大多数品种在秋﹑冬发情配种。但有些品种﹐特别是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的能常年发情﹐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妊娠期146~150天。产羔率一般在150%以上﹐初产母羊多单羔﹐第2胎后则常产双羔或三羔。

山羊以放牧饲养为主。在牧区和山区终年放牧﹐仅在大雪封地和母羊产羔前后补饲﹔在农区则多为农户分散饲养﹐利用河畔﹑路旁和其它隙地进行季节性放牧或系牧。在没有放牧条件的地方有的终年舍饲。青草季节每羊每日饲给3~5千克刈草﹔枯草季节每日饲给1~1.5千克干草。种公羊﹑妊娠后期和哺乳的母羊酌量补饲精料。耐热﹐但畏贼风和冷雨﹐故须注意防寒避雨。剪毛后两周进行药浴。不作种用的公羔生后半个月左右去势。

宜昌白山羊

地域范围

宜昌白山羊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原宜昌县)、长阳、五峰、宜都、秭归、兴山等县市区。具体包括:北起夷陵区西塞国森林公园、兴山县古夫镇,与神农架林区、襄阳市交壤;东至夷陵区鸦雀岭镇及远安县;向南延伸至清江流域下游区域的长阳、五峰、宜都等县市;西与秭归、巴东等县交界。总生产面积212万公顷,年存栏山羊58万多只。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体质细致紧凑,被毛白色,毛短贴身,绒毛少,种公羊被毛较长。头大小适中,颌下有髯,耳中等大小,耳背平直,竖耳。母羊颈较细长、清秀;公羊颈较短粗雄壮。公、母羊均有角,并向两后侧倒偏;角质较坚实,角基稍扁粗,角色粉红。背腰较平直,十字部略高于髻甲。腹大而圆,肷部明显。尾短而翻卷上翘。四肢强健有力,蹄质坚实,善于攀登陡坡。母羊有效奶头两个,还有两个副奶头。公羊-大小匀称。 2、内存品质指标羊肉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总蛋白≥18%,实际检验值达20.1%;总脂肪≤16%,实际检验值为5.8%;胆固醇≤812mg/Kg,实际检验值为563.3mg/Kg;富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7.4%。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NY5149-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标准的规定。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双飞粉

双飞粉由王畈矿粉厂生产,厂址位于王畈横冲,产品广泛用于建材、化工等行业。年生产双飞粉5000吨,现主要销住荆沙一带。该厂还生产石灰粉,年产量可达1.5万吨。联系电话;0717-4780721传真:0717-4780502( 宜都)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秭归 九畹丝绵茶

九畹丝绵茶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的。九畹丝绵茶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银绿隐翠,清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味绵长,具有“香高味甘、经久耐泡”的特点,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九畹丝绵茶出产于中国第一漂——九畹溪探险漂流风景区的九畹溪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清朝乾隆期间曾作为皇室贡品,因其持嫩性特强,细嫩芽叶用手拉断,断面新奇,银丝万缕,乾隆皇帝龙心大悦,遂赐名“丝绵茶”。

九畹丝绵茶精选其上等优质茶叶以传统工艺融合现代制茶技术,生产的九畹丝绵茶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银绿隐翠,清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味绵长,具有“香高味甘、经久耐泡”的特点,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江苏、山东、北京、武汉等地。

九畹丝绵茶企业于2003年6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九畹丝绵茶”商标,现有固定资产600万元,配套加工设备50多套,厂房面积2200平方米,无公害茶叶原料基地 5000多亩,年产优质绿茶1250吨销售收入500万元。“九畹丝绵茶”已获得宜昌市“三峡怀”农产品金奖和宜昌市 “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名优茶新秀奖”、“宜昌消费者满意产品”、宜昌十大名茶等殊荣。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七星台大蒜

七星台大蒜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的。七星台大蒜具有上市早、味道鲜、口感好、无公害等特点。

大蒜是七星台镇传统特色农业品牌,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亩以上,七星台镇曾被誉为湖北大蒜镇。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村,播种面积500亩以上的村达到10个,其中1000亩以上的村4个。多采取棉蒜套种、粮蒜轮作模式。1999年枝江市授予七星台大蒜为枝江市首届农业精品,是较为理想的绿色食品。在我国各大城市均有销售网点,并远销香港和俄罗斯等地。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蜜柑

宜都蜜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都蜜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注册公告,湖北省宜都市柑橘协会申报注册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宜都蜜柑”取得商标专用权,这标志着宜都市继“宜都天然富锌茶”之后又拥有了一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成为宜昌拥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最多的县市。

柑橘和茶叶是宜都的支柱产业。为扶持柑橘、茶叶产业发展,走品牌兴农之路,宜都市工商局帮助宜都市柑橘协会和潘家湾土家族乡无公害天然富锌茶叶协会申请注册了“宜都蜜柑”和“宜都天然富锌茶”集体商标。

地域范围

宜都蜜柑产于宜都市境内,分布宜都市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乡、五眼泉乡、聂家河镇、枝城镇、松木坪镇、陆城街道办事处王家畈乡和潘家湾乡等十个乡镇。宜都蜜柑产地地处东经111°05′47″-111°36′06″,北纬30°05′53″-30°36′03″之间,东邻枝江,南接松滋,北与宜昌,西南与五峰、长阳毗邻。全市版图面积1357km2,其中山区、丘陵占总面积88.4%,平原占11.6%,市内平原、丘陵、半高山呈梯级分布,西南高,东北低,海拔38-1081米,宜都蜜柑分布在海拔60-350米间。生产面积1.5万公顷,年产量23.4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宜都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的低、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境内最高海拔1081.8米,最低38米。本市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7个土类,土壤质地以中壤土为主。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04%,处于中等水平,土壤pH值5.5-8.0,酸碱基本适中,无过酸土壤。

(2)水文情况:宜都市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江河纵横,长江、清江、渔洋河流经我市柑桔产区,还有大小溪河39条总长415公里,集水面积1338.6平方公里,湖泊面积较大的有南庄桥、贵子湖、三板湖等10余处

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且雨量充沛,多年年均降雨量1233.8mm,雨热同季,水能丰富,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3)气候情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的年平均温度16.7℃,≥10℃活动积温5354.4℃,年降雨量1233.8mm,且雨热同季,无霜期273.3天,年均日照时数1641小时。地理、气候条件极适合柑桔的生产发展。

(4)人文历史情况:“春日清江岸,千柑二顷园。青云羞叶密,白雪避花繁。结子随边使,开筒近至尊。后于桃李熟,终于献金门。”这首《横碛柑园》,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游览宜都横碛桔园风光时即兴而作的宏伟诗篇。诗中所提到的“横碛”,就在今天宜都市陆城花庙堤附近。公元450年,在盛弘所著《荆州记》一书中就有关于“宜都甘”的记载。在清代,宜都县令彭颖也写下了“十里黄柑茂,何如八百桑”的佳句。近年来宜都的柑桔产业发展迅猛,面积达到23.1万亩,产量达24万吨,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已成为全市农民经济来源的主渠道,市政府已把柑桔产业作为全市农业第一大产业来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柑桔产业的发展。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宜都市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乡、五眼泉乡、聂家河镇、枝城镇、松木坪镇、陆城街道办事处、王家畈乡和潘家湾乡等十个乡镇。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宜都市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20581/02-2005)标准。

(2)品种选择:温州蜜柑品种,早熟以宫川、龟井、鄂柑2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迟熟以尾张,南柑20等为主。苗木来源于建在宜都市的湖北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

(3)生产过程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宜都市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20581/02-2005)操作。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严格按照DB420581/02-2005规定执行。

(5)生产记录要求:果园生产和产品处理要求建立台帐,如实登记生产

操作程序、时间、规程、生产投入品,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形端正、色泽鲜艳、皮薄光滑、大小一致。符合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2)内在品质指标:汁多化渣、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符合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3)安全要求:执行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按照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执行。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茶

清江茶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的。长阳清江茶有着持嫩性强、氨基酸丰富、清香四溢、滋味鲜爽回甘、经久耐冲泡等优良的内质。

长阳境内云雾缭绕,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尤其是清江隔河岩大坝建成后,形成了众多的湖泊,由蓄水量达30亿立方米的巨大水体所带来的调温效应,使库区周围气候变暧,云雾天气增多,独特的气候和适宜土壤环境,形成了清江茶持嫩性强、氨基酸丰富、清香四溢、滋味鲜爽回甘、经久耐冲泡等优良的内质。

“佷山茗峰”、“佷山贡珍”获全国“中茶杯”一等奖;“静安移尖”、“雾冲剑毫”、“雾冲茗峰”获“中茶杯”优质奖;“柳林剑”、“天柱玉叶”、“佷山箭毫”、“巴山移尖”分别获湖北省“鄂茶杯”金奖、银奖;“三峡白毫”获全市“三峡杯”金奖;“百岛茗峰”获98北京中国国际名茶证书。一大批名优茶以其优良的内质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正在走向全省全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清平猪

清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平猪,又名育溪猪,产于当阳市清平河(清平河系漳河在当阳市一段的当地名称)沿岸,当阳市育溪镇为主要的集散地。该品种是经过当地农民和广大科技人员选育后,1962—1965年经省品种资源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清平猪,1985年定为湖北省的一个优良地方畜禽品种,1986年被录入《中国猪品种志》,1991年定为全国五大地方猪种之一。该品种属江海型,脂肉兼用,具有妊娠期短、产仔多、早熟易肥、肉味鲜美等特点,作为杂交改良优良母本之一,远销华中、西南诸省市。
该品种被毛全黑,体型中等,优质细致健壮,结构匀称紧凑,姿势正直。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15.6~40.9℃的气温。育肥猪在农村以野生青绿饲料和少量糖麸为主的饲料条件下,8—10月龄可达65—75公斤,二元杂6月龄可达90公斤。此外,该品种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适合平原、湖区、丘陵、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下饲养。育肥猪早熟易肥、骨细、肉嫩味鲜香,适应性强,遗传稳定,便于农村饲养等优良特点,是加快商品肉猪向“二外一内”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改良的优良母本之一,运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保存该优良品种,该品种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品种资源,目前在我市当阳已建立了清平猪原种猪繁育场,每年可向外界输出优良清平种母猪及二元杂母猪十万头以上。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洪山茶

洪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洪山茶是湖北宜昌市宜都的。

宜都茶品质自古闻名。洪山茶产于宜都县松木坪公社茶园寺对面的洪家大岭,四百年前曾列为“贡茶”。洪山茶独特的品质风格,与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有关。洪家大岭海拔五百八十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云雾多,湿度大,昼夜温差悬殊,地势向阳,日照较短,常绿植物适宜在这里生长,历来是黑山丛林。素有“清明茶叶香,谷雨满山红”的写照。

洪山茶

宜都市农牧生物技术研究所

13836054

茶叶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石马槽大米

石马槽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马槽大米是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庙前镇石马槽村的。石马槽大米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深受当阳及周边县市市民欢迎。石马槽大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荆门州志》记载:“汉前将军关羽屯兵于此,凿石为槽以饮马”。石马槽因此得名。湖北当阳乃驰名中外的三国古战场,庙前石马槽也乃战略要地,石马槽地处丘陵,云雾缭绕,多以山泉灌溉,营养丰富,米粒细长透亮,口感极为细腻,备受将士们喜爱,石马槽大米也因此得以广泛传播。相传主管谷物的神仙武安,奉玉皇大帝之命骑着仙鹤在空中悠悠巡视到石马槽,顿觉此为风水宝地,于是在最高山(后命名为武安山)修建居所,开凿山泉,以无数仙鹤粪便为肥,精细播种,供天庭食用。自此,石马槽所产大米源远流长。早在清朝同治年间,石马槽大米便由水路运至汉口、长沙等地销售,因石马槽大米久吃不厌,余味无穷,白饭也能吃三碗,在汉口稻米市场也是颇负盛名,长期占据大米市场一席之地。

石马槽村现有村民206户、2260人,耕地面积4356亩。因为独特的“两山夹一冲”的地形和青岗泥土质,并且气候温润、空气湿度适宜、昼夜温差大等条件,再加上冷水灌溉和石马人的精耕细作,孕育出了优质而独特的石马槽大米。该大米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深受当阳及周边县市市民欢迎。石马村水稻平均亩产约1200斤,亩平收入约2400元,远远高于其它水稻种植区的收入水平。

2013年,当阳市庙前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石马槽大米”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石马槽大米产于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所辖的石马槽、庙前、巩河、李店、山峰、沙河、林桥、烟集、李湾、鞍山、英雄、佟湖、长春、普济寺、桐树垭、井冈、清平河、旭光等18个村。地域范围:东经110o41′34″至111o55′48″,北纬30o51′00″至31o05′00″,东与本市的淯溪镇交界、南与本市的坝陵办事处交界、西与本市的玉泉办事处交界、北与远安县接壤。版图面积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84公顷,其中水田3467公顷,年产量3万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石马槽大米属中籼稻,生长环境多为气温和水温相对较低的山区和丘陵冷浸田,昼夜温差大,生育期变长,营养物质积累多,稻谷千粒重加大,其外观谷粒金黄而饱满,米粒晶莹透亮腹白小,食味口感佳,米饭松软可口、糯而不腻、清香四溢、久食不厌。 2、内在品质指标:石马槽大米营养丰富,其蛋白质≥5.6%、白粒率≤17%、垩白度≤1.2%、碱消值6级、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干基)≤15.6%。 3、安全要求:石马槽大米应符合《稻谷》GB1350的要求。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土家酱香饼

土家酱香饼,又称土家香酱饼,湖北酱香饼,恩施酱香饼,武汉酱香饼,简称酱香饼或香酱饼。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它是湖北恩施长阳土家族一种特有的小吃。

此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辣而不辛,咸香松脆。在远古时,每逢丰收过节早才能吃得上,据当地人说:“此饼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武当山的斋法号为德福僧人,他用多年自制的斋菜及多种药材和香料秘制而成”凡上武当山的香客品尝后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后来此技术不慎流传,几百年来以他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传承于土乡人间,今天它掀开了面纱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都市,已成为都市生活不可多得的集色、香、味于一体的独特的香酱饼大众口味食品,在很短的时间内畅销热卖于全国大中小城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