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坡肘子东坡特产 东坡肘子眉山哪里的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坡肘子东坡特产 东坡肘子眉山哪里的好吃更新时间:2024-04-18 04:44:57

一. 山东省 德州 德城区 椒盐肘子

椒盐肘子

菜系:

山东鲁菜

归类:猪肉

口味:咸香

材料

猪肘子1个(约1.5公斤左右),植物油2公斤(实耗约50克),料酒、酱油各15克,花椒、大料各5克,盐7克,花椒盐10克,糖少许,鸡汤2.5公斤。

做法

(1)

在开水锅中将猪肘子煮烫紧透后,捞出,用凉水泡上,把污毛刮洗干净。把糖色在皮上涂抹一层放在盆内。加进料酒、酱油、花椒、大料、盐,再上屉蒸约2小时,把肘子蒸烂取出,控去水分。

(2)

炒勺将植物油烧至8成热而后下入肘子,炸至皮酥脆时捞出沥油,切成一字条摆放在盘中。花椒盐装碟随肘子上桌。

特点

外酥里嫩,味香咸鲜。

二. 四川省 眉山市 东坡区 峨眉糕

峨眉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峨眉糕:它是用糯米、白糖、蜂蜜、猪油等原料精制而成。色泽洁白,入口不粘,遇津即化,味香甜。

峨眉糕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峨眉山市绥山镇、符溪镇、胜利镇、双福镇、桂花桥镇、九里镇、罗目镇、乐都镇、高桥镇、峨山镇、龙池镇、大为镇、沙溪乡、川主乡、龙门乡、普兴乡、新平乡、黄湾乡共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东坡扣肉

东坡先生在《猪肉颂》中又总结了制作扣肉的千古名法:“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据杜厨师长介绍,银鹏酒店的做法是将肉洗净后,抛油锅使皮松脆,再上色并炸一遍,继而码味,上笼后用小火蒸12小时。出笼时色泽金黄,肥而不腻,甜咸均有,香味浓郁,口中肉感十足。

四.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红扒肘子

红扒肘子

红扒肘子为潍坊地区历史名菜,因其软、料、肥而不腻,且营养丰富备受人们青睐。1997年被山东省贸易厅评为“山东名小吃”。

特点:色泽枣红,浓烂醇香。

主料:白肘肉750克。

配料:葱段、姜片各15克。

作料:盐水15克,料酒10克,酱油25克,糖色15克,清汤500克,花生油1000克。

制法:炒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七成热时下入肘肉,炸成柿红色捞出。把肘子用偷刀解成象眼块,抹上糖色,皮朝下放在碗里,加入酱油、盐水、葱段、姜片、半勺清汤,上笼蒸烂,取出去掉葱段、姜片,放在锅垫上。将锅放火上,添入汤,下入料酒、味精、盐水,将锅垫放入扒制。肉烂汁浓,合入扒盘内,余汁浇在肘子上即成。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黄州区 黄州东坡饼

东坡饼是黄州地方风味名点,距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为苏东坡设计,由安国寺大和尚参寥试制成功。

制作方法:这是一种“千层饼”,系用上等细面粉做成蟠龙状,用麻油煎炸,片片如薄丝条,然后撒上雪花白糖。

特色:具有酥、香、脆、甜的特点。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遂将此饼叫做东坡饼。当地人一般用来招待远道来的贵宾,也有的逢年过节作为馈赠礼品。

六. 北京市 海淀区 冰糖肘子

菜系:京菜

口味:咸甜

价格:40-80元

介绍:

北京谭家菜名肴,以猪肘子为主料,经煮、蒸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肉肘酥烂,卤汁如胶,味道香浓,咸甜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增加皮肤弹性,养颜美容的作用。

原料:

去骨猪前蹄膀500克,酱油、料酒50克,葱、蒜各5克,姜片10克,冰糖100克。

制作方法:

1.将猪蹄膀刮洗干净,用刀在内侧;软的一面顺长剖开至刀深见大骨,再在大骨的两侧各划一刀,使其摊开,然后切去四面的肥肉成圆形。

2.将蹄膀放入开水锅里,煮十分钟左右至外皮紧缩。

3.炒锅内放一只竹箅子,蹄膀皮朝下放在上面,加水淹没,再加入料酒、酱油、精盐、冰糖、葱结、姜片,旺火烧开,加盖后小火再烧半小时,将蹄膀翻身,烧至烂透,再改用旺火烧到汤水如胶汁,将蹄膀取出,皮朝下放入汤碗,拣去葱结、姜片,把卤汁浇在蹄膀上即可。

七. 四川省 眉山市 东坡区 东坡泡菜

东坡泡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坡泡菜,又叫泡酸菜,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四川泡菜的典型代表,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是中国泡菜之乡,泡菜制作在东坡民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东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岷江中游,古称眉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泡菜在东坡故里俗称酸菜,当年东坡不仅喜食泡菜,还亲手制作泡菜。古往今来,东坡故里的城乡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作泡菜。因此,东坡区被称为“中国泡菜之乡”。.

地理环境

眉山市东坡区这里地处岷江中游、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种植无公害的根菜类、白菜类、芥菜类等蔬菜的种植,为泡菜加工提供了合适的气候条件,和优良的制作原料。.

产业发展

东坡泡菜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由民间制作走向工厂化生产的东坡泡菜,发展很快,2005年,率先提出打造“中国泡菜之乡”,东坡泡菜首次以整体形象,参与全国市场的竞争;2006年,全市力推5个泡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实现“国”字号品牌的突破;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强力推进泡菜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泡菜产业发展目标。该区在省道103线沿线、在位于眉山经济开发区东区建起了中国四川泡菜产业园区。循着这样的赶超战略,眉山泡菜产业由21世纪初的年销售收入不到1亿元,突飞猛进到2010的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创造了10年30倍的“眉山速度”,使眉山跃升为四川泡菜的主产区、核心区、排头兵。.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9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东坡泡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所辖行政区域。.

八. 山西省 吕梁 方山 山西肘子

肘子也叫蹄膀,古又称彘肩。最早吃肘子者,有史记载的当数樊哙了。他入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由此出成语“斗酒彘肩”,形容人有英雄豪壮之气。

与生彘肩相比,2200年后的今天,山西人吃肘子不仅要经过煮、炸、蒸等多道熟烹环节,而且从晋北到晋南工艺相别、吃法相异,形成带把肘子、干烧肘子、燎毛肘子、冰糖肘子、虎皮肘子、糖烧肘子、红扒肘子、糊肘子、酱肘子等多种山西宴席名肴。

带把肘子,以晋南万荣制法最为有名,其典故渊源却来自大同。据传明朝弘治年间,抚台巡视至大同府,传名厨李玉山做菜,不料大同府管家买了一堆带骨的猪肘子为难他。肘子如果剥皮去骨,肉不整齐难成菜;如果整做,又费时费力很麻烦。李玉山灵机一动,做成了一道上肉下骨的肘子菜。巡抚大人问此何菜,李玉山答曰:“肉中有腿,形似把柄,叫带把肘子。”巡抚理解其意,赏银十两,暗查管家罪恶,予以严惩。后来带把肘子传到万荣,经过改良,成为一道色红形圆、肥而不腻、味美醇厚的晋南民间菜,是百姓实惠而解馋的百吃不厌美食。

在晋中百吃不厌美食则有干烧肘子,因出自太谷曹家,又称曹家肘子。太谷曹家是明清以来的富商大族,特别是清末其经营的帐庄“用通五”名冠晋中、誉享江南。有一首流传极广的民谣“天上神仙府,地上用通五”,道尽曹家财大食奢。《名食掌故》记,为调换口味以博取主人欢心,厨师们绞尽了脑汁。一日厨师将肘子烧出,手忙脚乱,未加高汤就配以两张饼皮给端了上去,主人食后却赞不绝口。后来这种不加高汤的肘子,名曰“干烧肘子”,即将炸好的肘子肉切小块,撒上椒盐,加入炉饼而食。“七七事变”前,太谷“隆盛长”、“德胜园”等饭庄,均以“干烧肘子两张皮”而名噪一时。

肘子制作,一般情况下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炸后要蒸,最后浇上高汤。如果将蒸好的肘子以清水、蜂蜜、冰糖熬成的浓汁来浇,则是晋味名食冰糖肘子。此菜肴讲究火功,其色红润透亮,其味甜而不腻。但山西民间还有不炸而蒸的,叫烂糊肘子,咸鲜中含烟糊余味,风味又异。

烟糊香味从何而出?即是肘子初起加工时,将褪毛的肘子叉好,皮朝下在火上燎,待皮燎糊后,放入热水中泡透,用小刀将糊面刮净,再入锅煮至七成熟。糊味已入肉内,如果煮后不炸,糊味尚存。长治地区更有一绝,直接将卸下来的肘子叉住,放在无烟旺火上,燎毛并反复烧烤成黑焦色,再放入温水中浸泡后刮去黑焦,清水浇净,不煮而炸,再蒸上汁,味极鲜美,被称为“燎毛肘子”,是长治十大碗酒席之一。过去无论贫富,凡男婚女嫁皆有此菜,有的也称上党糊肘子。

集燎毛肘子、冰糖肘子之优于一体的,即是山西传统名菜“虎皮肘子”,因色如虎皮而名。《特色菜肴》记其1987年曾在烹饪大赛中夺魁,被誉为晋式高档筵席精品,有的还以油炸馄饨围边,称为云吞虎皮肘。此外山西菜中的莲子糖烧肘子、海参扒肘子等,亦为菜中精品。太原全晋会馆在肘子传统制作技法上创新的“家乡坛子肉”,是将肘子蜜渍油炸后,去骨切成菱形块,皮不切透保持原形,放入火腿等料调制好的坛子汤里蒸透,肉质酥烂,味道鲜香,别出心裁。清代时肘子进入满汉全席,多以火腿相伴,如有热菜中的火腿肘煨蹄肘、凉菜中的金银肘 (火肘半边、肘子半边)等。

若是精品之外精细吃法的,太原的酱肘花需大提一笔。酱肘花可远溯到唐代宫廷名菜“缠花云梦肉”,《烧尾宴食单》记其制法为“卷镇”,《中国历代御膳大观》释曰“将肉卷起来,并用重物压住”,并断此“即卷蹄之片,北方的酱肘花”。太原六味斋制作的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解放后工艺进一步改进,1988年还曾被评为部优产品。食时,横断顶刀切薄片,蘸调味料或凉拌而食,最为太原人喜爱。

山西肘子制法多、味道美、名气大,且多用于筵席。筵席中,两千年前“斗酒彘肩”豪壮,在今人食肘举杯间,已化作亲情、友情、爱情的浓浓祥和之气。

九.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带把肘子

大荔带把肘子源远流长。 是陕西大荔传统名菜,为明朝弘治年间同州(今大荔县)城里厨师李玉山创制。陕西大荔带把肘子,属蒸菜类,在秦馔筵席上久负盛名,《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

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带脚爪的猪前肘刮洗干净,肘头朝外,肘把(肘爪)朝里,肘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在正中由肘头向肘把沿着腿骨将皮刨开,剔去脚骨两边的肉(三面离肉),底部骨与肉相连,使骨头露出,然后将两节腿骨由中间用刀背砸断,入汤锅煮至七成熟捞出,辗干,趁热用红酱油涂抹肉皮。取蒸盆,底放八角、桂皮等调料,再把骸骨用手掰断,不伤外皮,将肘皮朝下装入蒸盆,整成图形,撒入精盐,用消过毒的净纱布盖在肉上,再将甜面酱、葱、红豆腐乳、红着油、白酱油、姜、蒜等在纱布上抹开,上笼蒸熟蒸烂取出,揭去纱布,扣入盘中,拣去八角,上桌时另带葱段和甜面酱小碟。

其风味特点是:肘肉酥烂不腻,肘皮胶粘,香醇味美。是一道富含蛋白质、钙质的菜肴。

十. 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 酱汁肘子

酱汁肘子

【菜名】 酱汁肘子 【所属菜系】 湘菜 【特点】 色泽红亮,肉烂味香,微咸带甜,肥而不腻 【原料】 主料:猪前肘子1个(重约750克)。调料:卤汁50克,精盐1.5克。 【制作过程】 1.将猪前肘去尽骨质,刀工成半圆形。用烙铁烙尽肘皮上的余毛,置清水中浸泡10分钟后,刮洗干净。再在肘子肉的一面剞上刀。 2.锅内放冷水1000克,将肘子煮至四成熟取出,移入卤锅内,用中火煮至八成烂。 3.将煮烂的肘子扣入钵内,再取卤锅里的卤汁50克,加精盐搅匀,淋在肘子上,入笼蒸烂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