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丹东特产食物 丹东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丹东特产食物 丹东必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8 13:29:29

一.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 丹东板栗

丹东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板栗已有二三千年栽培历史,辽宁省栽培栗树始于明末清初。果称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还可制罐头,磨粉制糕,调羹烹菜。含有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 丹东)

丹东板栗分两种,一种是日本板栗,本世纪初从日本引进,并集中大面积栽培。该种栗子果实大,涩皮不易剥,口感差。一种栗为中国栗,或称油栗,个头小,涩皮易剥,品质优良。以往栽栗均用实生繁殖,无稳定的栽培品种。从70年代起,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嫁接,形成“金华”、“丹泽”、“岳王”、“长安10号”、“±60”、“±13”、“辽丹58号”、“9113”等主栽品种,其特点是早结实、丰产、抗逆性强、果实个大、适合加工。

板栗是丹东的优势经济林树种,自然条件有利于丹东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占辽宁省的90%以上。丹东板栗属日本栗系统,适合日本市场口味需求,板栗肉占日本市场30%的份额。丹东板栗栽培面积发展到115 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已成为全国板栗的重要产区和出口基地。

丹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丹东市《关于划定丹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丹政[2006]7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凤城市2个市,宽甸县,元宝区、振安区、振兴区等3个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 辽宁省 丹东 凤城市 陶李板栗

陶李村被誉为“中华板栗第一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土壤,是全国少数适合种植有机板栗的地区之一。全村现有板栗园1.5万亩,近100万株,年产板栗2000吨。现有丹泽,金华、大丰等28个品种,其中本村自己研发的“陶李一号”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近年来,陶李村联合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了板栗深加工厂,生产板栗粉、板栗饮料、保鲜栗仁等板栗食品,全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年产值1.96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1960万元;固定资产已达3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3万元。该村先后获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中华爱国先进示范单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村等荣誉称号。

三. 辽宁省 丹东市 振兴区 黄蚬炒米叉子

黄蚬炒米叉子,以米叉子为主料,以黄蚬子肉、韭黄、胡萝卜、元葱等为辅料,加蒜沫、香油等调料,煸炒而成。色泽金黄,口感滑嫩筋道,味道鲜美干香。乃丹东最具特色小吃之一。

米叉子是由满族食品“酸汤子”演变而来的。“酸汤子”是满族家庭最常见的主食。《奉天通志·礼俗三·饮食》载:“取二斤玉米粒放入缸内,加水沤泡至酸(不要变臭),捞出,遂用磨推成水粉,再用吊包布滤出残渣,滤过的水粉沉淀后,放在铺了一层硝灰(草木灰)的吊包上面,用硝灰吸干其水分,然后倒在盆里用温水调解均匀,遂用汤子套将面团攥成面条形,下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盛在碗内,拌以调料即食。”

“酸汤子”酸味较大。后来,为了适应大多数人口味需要,生产工艺有所改变。就在“酸汤子”的基础上演变出了米叉子。米叉子没有“酸汤子”那么酸。米叉子富含粗纤维、蛋白质等,可炒可煮,是丹东独有的食品。金秋时节,丹东沿海“大黄蚬子”正是鲜肥味美之时。取其肉,配以少许韭黄,与米叉子合炒或合煮,实为经济实惠的佳肴美味。

四. 辽宁省 丹东市 东港 东港大黄蚬

东港大黄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港大黄蚬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丹东特色水产品大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营养价值颇高.由于丹东东港附近的海域养分充足,因此这里盛产的黄蚬子比其它地方的个头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

黄蚬子在烹饪中适宜于炝拌,白煮,清炒等多种方法.最好的吃法还是炭火烧烤为妙。将加工好的无沙黄蚬放于炭火之上。红彤彤的炭火,黄灿灿的蚬壳,热腾腾的水汽,让人垂涎欲滴,片刻,当黄蚬子被烤张了壳就要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筷子搛起热乎乎的蚬肉往嘴里一放,饱满的肉汁鲜得过瘾,比吃了燕窝鱼翅还满足。黄蚬子最鲜美的并非是肉,而是体内的汁水,古人认为这才是食之0。令人回味无穷,真是人间的美食。尤其是好友聚会,三五知己,品尝美酒,谈天说地,不能少得的世间美食。丹东东港一些人甚至干脆将活生生的黄蚬子掰开,将肥厚的肉身不由分说地放进嘴里。丹东大黄蚬子是烧烤中的首先美食,目前,在全国都有经营黄蚬子的烧烤店。

清代郭麟曾在《桂枝香·黄蚬》中以“俊味江乡堪数”来称道它的美味。东港人对黄蚬子的喜爱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家中食用黄蚬子的时候,最好提前一天将其泡在清水之中,可借助黄蚬子的自洁而吐出体内的泥沙等,避免食用时“牙碜”。

东港大黄蚬

地域范围

东港大黄蚬主要产自东港市境内近岸浅海水域。地域保护范围:东界自东经124°08′27.36″,北纬39°43′31.51″至东经124°07′39.54″,北纬39°36′40″;南界为10米等深线;西界自东经123°30′52.81″,北纬39°45′24.56″至东经123°31′06.00″,北纬39°38′30″;北界为0米等深线。面积7.066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东港大黄蚬是我国仅存的优质中国蛤蜊物种,集中生活在鸭绿江口渔场。鸭绿江口渔场海域所独有的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等海况条件和独特的海域环境,造就了东港大黄蚬特有的品质特色。(1)外在特征东港大黄蚬体型肥大,体态0呈较圆的三角形,浅水区体色黄褐色,深水区呈黑褐色,壳表平滑,具生长纹,越近腹缘越明显,前后缘亦明显,后缘长于前缘。壳顶为紫色,突出背缘,偏向前缘。 (2)内在品质东港大黄蚬内在品质为壳薄肉厚,肉质细嫩、肉体肥大、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口味极佳。东港大黄蚬的营养成分每百克含蛋白质11.47克、 钙344毫克、铁249毫克、磷41毫克、硒0.52毫克、核黄素0.08毫克。(3)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捕捞海域的管理,严格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97、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等国家标准。

五. 辽宁省 丹东市 振安区 丹东-孤山杏梅

孤山杏梅的原产于辽宁东沟县大孤山镇而闻名。因其个大,当地又称大杏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辽宁名果之一。孤山杏梅果实个大,核小,肉厚,平均单果产76克,最大果重105克,果皮色黄,有红晕。果肉柔韧多汁,甜酸可口,品质甚佳。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孤山杏梅抗逆性强,亦较抗病和耐寒,大小年不明显。它喜土壤疏拙,通气良好,微生物活跃而且肥水适量的生长环境。孤山杏梅栽至五年即可结果,15年进入盛果期。

六. 辽宁省 丹东 元宝区 黄镶玉螺

海螺的一种,香螺又称黄镶玉螺,壳质较薄、坚实,呈梨状,壳面黄褐色,壳顶部呈清灰色。栖息潮间带泥或沙滩上,爬过的涂面留有踪迹,岁迹可采到。

营养分析: 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七. 辽宁省 丹东 振兴区 丹东酸汤子

以玉米为主料,发酵后磨成水面去渣取粉,挤压成条状煮熟,以葱花、肉丝、海米、蘑菇、大酱等食之,细腻滑润,味酸爽口,通脾健胃,消乏解渴。面团可久存不腐,随时取用,入沸水际熟,省时方便。

八. 辽宁省 丹东市 元宝区 蓝莓

丹东:蓝莓

“蓝莓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兴小浆果产业,有望成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丹东蓝莓也完全可以成为中国蓝莓生产的主产区。”5月19日成立的丹东蓝莓协会将蓝莓产业的未来,定格在丹东市一张别有特色的名片上。

自然条件优越

蓝莓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近年来在国内市场越来越走俏,目前全国的蓝莓种植面积在3万亩左右。丹东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市312万亩耕地中的225万亩旱田是微酸性棕壤土,其中有85万亩是酸性土壤(PH值<5.0),同时拥有丰富的草炭土资源,土壤比较肥沃,自然生态条件适合于蓝莓的生长发育。

技术成熟全国领先

丹东市自1998年起开始引种蓝莓,蓝莓产业发展至今,种植总面积近1万亩,已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在种植技术、品种选择、贮藏加工等方面正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技术体系。产品除鲜果之外,相关的加工企业开发出了蓝莓酒、罐头、蓝莓汁、蓝莓酱、蓝莓干、速冻蓝莓等蓝莓加工品种十几个,使目前丹东市的蓝莓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酒香还要勤吆喝

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蓝莓园将陆续进入结果期,产销矛盾逐渐显现,加之山东、黑龙江等地蓝莓产业发展迅猛,这都会对丹东市目前的蓝莓领先地位形成冲击,为了保持住丹东蓝莓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护蓝莓种植户和加工者的利益,叫响丹东蓝莓品牌,在市科技局和农委等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丹东市蓝莓行业的有识之士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终于以成立这种联盟的形式共同抱团闯市场。另外,协会成立后,通过会员之间互相协作,会员将会在蓝莓技术指导和服务,蓝莓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技术培训、示范,技术交流,对外技术经济协作,采购和供应蓝莓生产资料、产品销售、市场开发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

九. 辽宁省 丹东 振兴区 柞蚕丝绸

辽宁柞蚕丝绸是利用本省的柞蚕茧加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名贵织料,丹东市是柞蚕丝绸缎的主要产地
柞蚕丝绸的名贵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并充分体现了柞蚕纤维品质的出类拔萃,柞蚕丝织品做成的服装,盛夏可吸水并迅速蒸发,隆冬能贴肤保暖,柔软舒适,有冬暖夏凉之说。( 丹东)

十. 辽宁省 丹东市 振兴区 云龙探海宴

云龙探海宴(江城风情宴)系丹东名宴。本宴菜肴采用丹东鸭绿江面条鱼、蛤什蟆、飞蟹、雄蚕蛾、野生山野菜及附近海域的海参、鲍鱼、龙虾、象鲅蚌等为主要原料精心烹制而成。

冷菜有牧歌、鸿运大虾什锦、果蔬花篮、满园0、红酒双鱼雪梨、日式天皇刺身6道;热菜有云龙探海、富贵增辉、收获、珊瑚鱼、银杏迎宾、荷塘月色6道;汤有凯莱银丝羹1道;主食有山野菜玉米面包子、海鲜汤米叉子2道;最后是六果拼精美果盘1道每人1份。

本宴在发扬传统烹饪技术的基础上,采取南北结合、中西结合,充分表现了现代烹饪手法。所有菜肴以工艺菜为主,选料寓意深刻、营养丰富,菜品典雅别致,色泽搭配明快,盛器精美、独特,充分演绎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