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柯桥兰亭特产必买清单 绍兴柯桥特产有哪些可带走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柯桥兰亭特产必买清单 绍兴柯桥特产有哪些可带走送人更新时间:2024-05-12 09:41:35

一.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同康竹笋

同康竹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绍兴南部山区有个同康村,以产竹笋闻名绍兴。同康那漫山遍野的竹林,绿影婆娑,使山村风光旖旎,吸引了不少的摄影爱好者,不但成为摄影基地,还可年产竹笋5万公斤以上,着实是村民的一笔大收入!。同康竹笋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在绍兴市场上是-货,并且价格也比普通的笋要高出不少。很多绍兴人纷纷驾车到村里购买竹笋,我也曾加入过购笋的队伍。今天,和几位好友再次来到同康采风摄影,当然也免不了在农家乐品尝绍兴的传统菜“毛笋烧肉”,味道真的好极了! <Ak:8&$O

同康竹笋

地域范围

同康竹笋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绍兴县平水镇同康村、五联村、红墙下村,兰亭镇大庆村、紫洪山村等2个镇5个村。东至平水镇的红墙下村、南至平水镇的同康村、西至兰亭镇的大庆村、北至平水镇的五联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30°19′,东经120°30′—120°33′,保护区面积2959公顷。目前保护区毛竹林面积1784公顷,年产量3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同康竹笋分春笋、鞭笋和冬笋。 春笋:未出土笋壳黄色,出土呈褐色或黄褐色,笋壳带有绒毛,笋肉乳白色,食用爽脆、并略带甜味,可食率65%左右; 鞭笋:粗壮,笋壳基部黄色、稍部淡紫色,被稀短绒毛,笋肉乳白色,鲜嫩爽口,略带甜味,可食率50%左右; 冬笋:两头尖,多呈炮弹形,笋壳黄色,被短绒毛,笋肉乳白色,肉质厚,食用鲜嫩,可食率60%以上。 同康竹笋上述感官特征,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环境、生产方式等相关因素共同形成的。 2、内在品质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笋汁10—14%,可食率70%以上,总酸含量0.495,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钾、磷、铁、钙及维生素A、B、C等。 3、安全要求 同康竹笋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执行NY5230-2005《无公害食品多年生蔬菜》和DB33T 333.1-2006无公害标准的规定。

二.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茶油青鱼干

绍兴青鱼

水乡绍兴池塘密布,水域辽阔,江宽湖深,底栖生物多,饵料丰富。养殖出产青鱼历史悠久,并素有制作茶油青鱼干的习惯。历史上,青鱼干作为绍兴名曾一度远销南洋地区。解放初期,青鱼年产量400吨左右,占淡水鱼总产量的10%。6D年代开始青鱼产量逐年下降,年产量维持在100吨左右。1987年青鱼捕获量较多,总产量为215吨。

----青鱼,又称“螺蛳青”。体型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乳白色,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

----青鱼多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不喜欢到水面活动。雌鱼长到4~5龄,体长0.9米、重10公斤左右,达到性成熟。产卵期在5~7月间,卵呈浅灰色,沉性,受精吸水膨胀,上浮随水漂流。青鱼苗期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螺蛳、黄蚬等贝壳类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青鱼具有生长快(3龄鱼可长到3.5~4.0公斤)、个体大(大的可达50公斤以上)、肉厚刺少、富脂肪、味鲜美等特点。

----青鱼除鲜食外,尤适宜制作鱼干。绍兴的菜油青鱼干素负盛名。其制作方法是:选二三十斤重的青鱼,剖背、去脏、晾干后,用芒硝和食盐擦鱼身,盛于腌鱼大缸中,压以大石。5天后翻面,仍加压石,10天左右起缸,或晒或烘。微干时涂上茶油,晾于通风处,待其“风干”。风干后的鱼干,色泽红润,状如火腿肉,耐贮藏,久藏不坏。食用时软成块,喷上白酒,放在锅里蒸熟,肉味松软具有茶油清香。现在,绍兴城乡,零星制作青鱼干仍较普遍。城内兰香馆、同心楼、荣禄春、沈永和等酒家均有加工出售。茶油青鱼干已成为绍兴人民馈赠亲友的高档礼品。

三.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菱

绍兴盛产一种四角菱,称“驮背白”,以肉厚、鲜嫩、汁多、甜脆而闻名于全省,与嘉兴南胡菱、吴兴(今湖州)两角菱、杭州水红菱、塘栖青菱及古荡钝角菱,称为浙江六大菱种。驮背白8月底可采摘,老菱则在9月中、下月采摘,一直可采摘到霜降。菱,古称芰,又名水栗,有角,故通称菱角,系一年生草本植物,其 长势很强,分枝十分茂盛,繁衍于水下,因长尖角,才免受鱼类吞食。一 个菱种通常生20到30个菱盘,每个菱盘有叶60到80片,叶浮贴水面,夏秋 之交开小白花,每个菱盘可结菱5到8只。到秋天,成熟的菱角沉入河底, 第二年便生根、发芽,小满后露出嫩叶。种菱成本底,费工少,收益好, 是水乡农民利用水的 自然资源的一项副业。

绍兴栽菱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越州栽菱已甚普遍,唐代诗人朱庆余 有诗曰:“湖上微风,小榄凉,翻翻菱荇满回塘。”描绘了古鉴湖的菱荡 景色。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菱,产莫盛于山阴,每岁八月,菱舟 环集鉴湖中。”

嫩菱一般作水果吃,鲜嫩多汁,老菱株熟剥食,性糯,甘甜如栗。生 吃可消暑解渴,熟食能健脾益气。菱又可作为菜肴,菱肉饨豆腐乃绍兴素 食名菜,嫩菱肉烧茭白、毛豆肉,乃是时鲜佳肴,也可切成片、丁,配入 荤素菜炒食,清香而味美,熟菱肉也可用麻油、酱油及少许老酒拌和成为 醉大菱,佐酒最佳,风味独特。菱肉含淀粉24%左右,一般50公斤老菱可 制成淀粉4公斤左右,菱粉质细爽滑,为淀粉中之佳品,最适宜用于冷饮 雪糕、冰淇淋及细糕点。菱营养很丰富,内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 肪和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营养成分可与其 他硬果媲美。菱在医药上也大有作为,古籍《齐民要术》载:“菱能养神 志,除百病,益精气。”是一味很好的补养品。《滇南木草》一书指出, 食菱能治腰腿筋骨疼痛、周身麻木不仁、风湿入窍之症。老人长食菱粉粥, 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

四.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小吃

传统食品类:孟大茂香糕、越味茴香豆、长塘角笋、糟鸡、越鸡、腐乳;霉系列:如霉干菜、霉千张、霉毛豆、霉苋菜梗;酱系列:酱鸡、酱鸭、酱菜等产品;现代食品类:银丝米面、中华鳖、珍珠粉;醉系列:如醉虾、醉鸡、醉鱼干等产品。( 绍兴)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蟹

产品名称:绍兴河蟹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黄毛、青背、白肚、金爪,黄满膏丰

产品成分: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钙126毫克、铁2.9毫克、硒56.7微克、维生素A389微克、核黄素0.28毫克、维生素E6.1微克

产品功能: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
产品历史: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会稽往岁有蟹葘,小蟹无数相虯结,大如三斗器,随潮入浦,散入濒海诸乡,食稻为尽,螟蝗之害不加于此。”明嘉靖十五年(1536)兴建三江闸,河海隔绝,亲蟹入海和蟹苗入河减少,螃蟹资源下降。

产品简介:河蟹又称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拉丁学名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swards,英文名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我国蟹类500多种,而河蟹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的淡水蟹。绍兴河蟹,黄毛、青背、白肚、金爪,黄满膏丰,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是传统鲜美佳肴。70年代中期开始,河蟹常年捕捞过度,产量越来越少。90年代以来,价格直线上升,市场供应多从外地调入。

河蟹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自辽宁的鸭绿江、南至广东的雷州半岛都有分布,甚至在远离海洋1000多公里的湖北沙市也能找到它的足迹。50年代末到6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在通海的江河兴建了水闸和大坝,阻断了河蟹的通道,影响了河蟹自然增殖,外加水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河蟹资源大幅度减少,蟹苗供应严重不足,放流蟹苗来源困难,致使河蟹产量锐减。导致市场河蟹价格昂贵。放流增殖工作在我国开始于60年代,70年代初我国水产工作者在沿海河蟹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先后解决了亲蟹饲养运输、交配产卵、越冬孵化、幼体培育和蟹苗暂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浙江水产研究所首先利用海水人工繁育蟹苗成功。接着安徽省滁县水产研究所利用人工半咸水人工繁殖蟹苗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自古养蟹靠捕捞天然蟹苗的历史,为我国各地尤其是内陆地区进行河蟹的繁育、养殖开辟了广阔前景。

六.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香榧

香榧为常绿乔木,属紫杉科榧属,是世界稀有干果之一。香榧在我国 为原产,浙江是原产地之一,会稽山区山高岭峻,云雾缭绕,温湿凉爽, 适宜香榧树生长,是浙江香榧的主产区,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榧 树雌雄异株,有性繁殖全周期需29个月,一代果实从花芽原基形成到果 实形态成熟,需经历三个年头,每年的5至9月,同时有两代果实在树上 生长发育,还有新一代果实的花芽原基在分化发育,人们称之为“三代 同树”。香榧树寿命长达四、五百年,有“寿星树”之称。

历史上会稽山香榧夙向闻名。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时,曾 写有赞美会稽山香榧的诗,诗曰:“彼美玉山果,餐为金盘实。瘴雾脱 蛮溪,清樽奉佳客。”南宋《嘉泰会稽山志》载:“稽山之榧,多佳者。 ”清朝末年,枫桥镇上致和等3家商号收购香榧,加工成双熄香榧,运 销沪杭。据民国23年(1934)《诸暨县物产及农村状况》记载:“诸暨 县年输出香榧3400担(170吨),用船、火车运销沪杭。”建国后,“ 枫桥香榧”畅销国内市场,并供应出口。 香榧又称细榧、真榧,是榧属植物中品质最优的一种果实。“枫桥 香榧”,品质上乘,壳皮特薄,仁肉清香浓郁,誉满中外。

香榧炒制, 历来由专业炒制工场用木炭以文火烘焙加工,70年代改用“双炒法”, 即先砂炒一次,入盐水浸后再砂炒一次。80年代后期起,诸暨兴办香榧 炒制加工厂达数十家,炒制方法有带壳淡炒、带壳盐炒及脱衣椒盐炒等 多种,使香酥可口的香榧更具风味。

香榧营养丰富,含脂肪49.3-55.7%,蛋白质7.7-11.5%,糖份1.0-2.4%及多种维生素。香榧经炒制食用,清香浓郁,松脆香酥。吃香榧有 讲究,每颗香榧上有两只“眼睛”,吃时无须用牙咬开果壳,只要用拇 指和食指安着“眼睛”一捺,硬壳便开裂。香榧也可加工成多种食品, 还可炸油。香榧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肺、润肠、化痰、止咳、消痔等功能,香榧果衣还可驱蛔虫,故食用时不必细加去衣。

据〈本草纲目〉记载,香榧具有“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痔恶毒”,“疗寸白虫,消古,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治咳嗽白浊, 助阳道”等功能。( 绍兴)

七.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陈酿香糟

产地:中国浙江绍兴。 特点:香气浓郁,味道甘甜,是制作糟鱼、糟肉、糟鸡、糟鸭、糟鹅、糟蛋等的理想原料,也是烹调中 的调味佳品。色泽澄黄清澈,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鲜甜醇爽。 工艺:陈酿香糟的制法比较简单。在黄酒压榨之后,将酒糟通过轧糟机压碎,过筛,筛下的糟就是香糟 原料,即可配料制作。配料的比例大致是:每100公斤酒糟加食盐4公斤,花椒30克。经充分 搅拌后,放在石臼中捣烂;然后,将捣成糊状的酒糟灌入酒坛内。灌装时,必须边灌边压实,不 留空隙,不然会影响香糟的质量。用荷叶将坛口包扎好,再用泥密封,陈酿一年左右,即为成品。 成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份。 ( 绍兴)

八.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青石

产品名称:青石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特征:绍兴石矿,储量丰富,石质耐磨,抗压力强,天然级配好

产品简介:主产于绍兴县东湖、柯岩、吼山、下方桥、富盛、湖塘、斗门、江桥、福全等乡镇。绍兴采石,始于越国范蠡,盛于隋、唐。南宋嘉泰《会稽志》载:“隋开皇时,杨素封越国公,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罗城,即今绍兴城。至南宋,开采尤广。剩山遗石,多成绝景。城乡之间,以青石建筑的石桥、石板路、石板道地、石墙、石亭、石碑、石阁、石墓、石具和石塘等更为普遍。千年古桥,虽历经风凋雨蚀,仍安如磐石,至今尚在使用。故绍兴又被称为“石文化之乡”。绍兴石矿,储量丰富,石质耐磨,抗压力强,天然级配好,加工成寸子、半寸子、苍蝇头、瓜子片等各种规格的石子,是基本建设的热门货。产品畅销省内外.

产品历史:绍兴采石,始于越国范蠡,盛于隋、唐。南宋嘉泰《会稽志》载:“隋开皇时,杨素封越国公,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罗城,即今绍兴城。至南宋,开采尤广。剩山遗石,多成绝景。城乡之间,以青石建筑的石桥、石板路、石板道地、石墙、石亭、石碑、石阁、石墓、石具和石塘等更为普遍。千年古桥,虽历经风凋雨蚀,仍安如磐石,至今尚在使用。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花雕

绍兴花雕,是以酒坛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绘而得名,色彩斑斓,图案瑰 丽,题材多样,四时花卉,灵禽神兽,历史典故,无所不有。她不仅为绍 兴黄酒增添了诱人的装潢,也为古城绍兴镶了一道独特的光环,揉和着绍 兴浓郁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风情画卷。 绍兴花雕是从我国古代女儿酒演变而来。 早在宋代,酒乡绍兴家家都有酿酒的习惯,每当一户人家生了女孩, 在满月之际,便把酿得最好的黄酒,灌装在陶制的坛内,经密封后,埋入 地下储藏。待女儿成长出嫁时,再从地下取出埋藏的陈年酒,请当地民间 艺人在酒坛外刷上大红、大绿等颜色,写上一个大大的“喜”字,作为迎 亲婚嫁的礼品,人们称其为“女儿酒坛”。这一习俗代代相传又代代发展, 成为绍兴一带婚嫁喜庆中不可缺少的民俗风俗。 明清时期,女儿酒坛上出现了彩墨绘画,“画坛酒坛”应运而生,酒坛 外面施以色块装饰及平面绘画,颇受人们欢迎。翻开清代的《浪迹续谈》, 便有“最佳著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开酿数坛,直至此女出 门,即以此酒陪嫁。其坛常以彩绘,名曰花雕”的记载,可见最迟至清代, 已将画花酒坛正名为“花雕”。 晚清时期,绍兴籍著名画家任伯年父子,以《水浒》中的“武松打虎” 为题材,以连环故事描绘,从此,我国古代历史典故的人物画像相继出现 在花雕酒坛上,这大大开拓了花雕酒的应用范围,从民间的婚嫁礼品,逐 渐扩大至祭祀、做寿、建房、开业等日常喜庆活动,一些靠绘制酒坛度生 的民间画工也开始出现,不少酒作坊也经营起花雕生意,有的还辗转外销 至东南亚国家。 四十年代初,绍兴鹅行街的黄阿源借鉴庵堂庙堂油坭堆塑彩绘装饰技 巧,别出心裁地运用到花雕酒坛上,他创作的四坛“精忠岳传图”用沥粉 装饰,贴金勾勒,体现了浮雕的效果,虽说显得粗糙稚拙,但却用油漆着 色彩绘,迈出了花雕装饰与浮雕造型相结合的第一步。 五十年代后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一度受到 冷落的花雕重新复苏,黄阿源的弟子蔡阿宝在当地酿酒公司的支持下,对 传统的花雕技艺进行了开创和探索,他结合自己原来的佛像堆塑基本功, 将花雕的彩绘平面,改为人物油塑浮雕,然后上漆着色。整个酒坛的表现 手法以油坭堆塑为主,沥粉装饰为副的艺术形象,真正开了花雕用“雕” 艺的先河,令人耳目一新。 “文化大革命”时期,花雕酒坛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遭到灭 顶之灾,绍兴花雕从此进入低谷。 七十年代后期,绍兴花雕春风再现,绍兴酿酒总厂组织绍兴酒厂和东 风酒厂的花雕人员,成立了花雕生产组,蔡阿宝的关门弟子徐复沛挑起了 花雕的创新设计大梁。徐复沛自幼爱好书法和美术,并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为丰富花雕表现技法,他一方面徜徉艺海,采精颉华,认真借鉴陶瓷、木 雕、石雕、戏装等姐妹艺术的表现手法;一方面进高等学府深造,探艺术 真谛。他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在色泽上,他走出传统的大红大绿的单一 装潢色块,创出了以金、红、黑三色为主的响亮基调,使古越的传统地域 色泽与人物的历史背景相互辉映;在人物造型上,着力突出人物个性,以 形写神,形神具备;在花雕他坛面的装饰上,开创了书写诗词的先河,使 书、诗、画三者融为一体。从而使古老的绍兴花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形成了中国酒类装潢中别具风采的风格。 八十年代以后,绍兴花雕得到不断发展,并被列为我国政府赠送的国 礼。1994年,绍兴酿酒总公司与沈永和酒厂联合组成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公 司,绍兴花雕改建为花雕厂,徐复沛作为绍兴花雕技艺的正宗传人担任厂 长兼设计室主任。目前,绍兴花雕的油坭堆塑花色品种达200余种,酒坛 造型从原来的单一大酒坛发展到8种不同造型,11种不同的规格。这一坛 坛大小造型不一的花雕,五彩缤纷,奇谲瑰丽,曾30多次获得国家、国际 评比金奖、大奖、优秀奖,年产达五万坛以上,为中国黄酒开拓了一条灿 烂的前景。( 绍兴)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鳗

产品名称:绍兴河鳗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

产品成分:高脂肪、高蛋白。

产品功能:清凉解热,壮体强身,滋补保健等功能,可以治疗夜盲症、肺炎、肺结核等病症。

产品历史: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

产品简介:河鳗俗称鳗鲡、鳗鱼、白鳝,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体细长,前端管状,向后渐侧扁。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1~38℃,12℃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25~30℃,对水中溶氧量要求5mg/L以上,喜在荫暗处摄食和栖息和顶水逆游,尤其是幼小时更为明显。肉食性,自然环境下以小鱼虾及底栖动物如水蚯蚓等为食物。目前所需苗种都依赖捕捞洄游到江河出海口的野生鳗苗(白苗或称白鳗)。绍兴河鳗,亦称白鳝、鳗鲡,产于江湖水网地带。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三月间,三江斗门多有之。”绍兴河鳗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为上等食用品。鳗线炒雪菜、韭菜,炒蛋,炖豆腐,均为越中名菜。60年代,绍兴外荡鳗产量急骤下降。80年代后期,绍兴、上虞海涂均建有养鳗场。绍兴鳗苗出口日本等地,其价胜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