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浮山县响水河镇土特产 临汾浮山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浮山县响水河镇土特产 临汾浮山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更新时间:2023-08-08 17:11:09

一.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猪龙碰

猪龙碰

原料:猪小肠、猪血、大米饭、玉米粉、花生仁、盐、油、五香粉等。

制法:将小肠洗净备用,花生仁炒熟捣碎,然后与猪血、大米饭、玉米粉炒熟、油盐适量拌匀成烂泥状(不要过烯烂),灌输入肠内并压紧压实,扎好两头,放入锅里文火煮熟即成。猪龙碰捞出水后即可食用,亦可再次入油锅炸至表皮稍黄,出锅切块上桌当主食,这样吃起来更加香脆可口。

二. 山西省 临汾 浮山县 神山贡米

神山贡米是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的。浮山县有着种植谷子的悠久历史,所产小米颗大粒圆、色泽金黄、口味纯正、营养丰富,曾被作为进贡朝廷之物,有“神山贡米”的美誉。

山西浮山县有着种植谷子的悠久历史,由于米质好,营养丰富,曾被作为进贡朝廷之物,有“神山贡米”的美誉。

“神山贡米”主产于浮山县以米家垣乡为中心的东北部山区,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293.9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534.1毫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谷子生长这里所产的谷子颗大粒圆、色泽金黄、口味纯正、营养丰富。“

“神山贡米”经国家权威机构检验得出:富含蛋白质15.13%,脂肪5.68%,赖氨酸0.29%,淀粉,维生素C,B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神山贡米”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止渴生津,补血降压,抗衰驻颜,延年益寿之食疗功效,对各种癌症有一定预防作用,是人们食用和食疗的最佳补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

山西省浮山县神山土开发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主营神山贡米,小米锅巴,小米方便面,小米煎饼,杂粮,核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大型加工设备一套,生产能力年产量可达3000吨,公司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冷库300平方米。2001年该公司获全国农业博览会“最受欢迎产品”,同时获得山西省名牌产品;2002年获得山西省产业化“百龙企业”银奖;2003年获得临汾市著名品牌并得到资金1000元。该公司以信誉第一、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为宗旨,发展壮大企业活力。销售以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眯,产品远销美国等地。

三.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马山香鸡

马山香鸡是马山的一宝。马山人爱吃鸡,有无鸡不成宴之说。白切鸡是壮家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以大石山区里当乡放养的土鸡最佳。

原料

肥嫩香鸡1只(重约1—1.5公斤为好),葱、姜、油、胡椒粉、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

(1)将鸡宰杀干净放在滚开汤锅内浸汤熟(不宜过熟,一般15分钟左右)。浸鸡期间要提出水面两次,即每隔5分钟一次,提出后立即倒出鸡腔内的水,复放锅中,以保持腔内外水温一致,使之均匀致熟。取出后切成块,盛入餐盘中装上头翅,拼砌成鸡形。

(2)葱、姜切成细丝;

(3)炒勺内倒入油,在旺火上烧开,鸡身上撒上姜丝后以热油浇淋,而后再放葱丝;

(4)炒勺内下汤少许,在文火上烧开,再加入胡椒粉、味精等熬成汁,浇淋于鸡上即成。

特色:鸡色洁白带油黄,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沾酱油或精盐,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是壮乡家宴主菜谱之一。此外,马山香鸡还可炒成滑鸡,炸成脆皮鸡,亦可与蛇、猫一起炖成“龙凤虎”汤,然而时下野生动物受到保护,故此汤难品。

四. 黑龙江省 牡丹江 宁安市 响水大米

响水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响水大米,产于镜泊湖西北三十公里处,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附近的响水乡。它是黑龙江省的著名,驰名中外。

响水大米,颗粒丰满,质地坚硬,色泽青白、透明纯净,焖出的饭,汤似鲜乳,米如油注,饭质柔软,香味袭人。相传,在明、清时代,响水在米被誉为"皇粮"、"御米",它和镜泊湖的湖鲫、山里的紫貂,同是向朝廷进贡的侍品。

关于响水,民间有一个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上京龙泉府附近有一位善弹古琴的老琴师,他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叫水儿,渤海国郡王见水儿容貌出众,便把她抢进宫。老琴师想水儿,天天坐在牡丹江畔的玄武岩上弹琴,后来,老琴师死了,可是,想水儿的琴声仍在田野间回荡着,人们便把这地方叫"想水儿"。因为这一带产的大米分外好吃,人们就把这儿的大米,叫"想水儿"大米,便是如今的响水大米。

实际,是因牡丹江水从镜泊湖泻出,流过一段约十几公里长的玄武岩台地后,突然跌落下流,由于水的落差大,在一二里之外都能听到哗哗的响声,响水乡便因此得名。

响水大米如此好吃,是因为响水乡所处的地理条件特殊。这一带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由于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凝结成的熔岩台地,其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经过年久的风华浸蚀作用,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一尺来厚的腐殖土,土质松软、肥沃,加之牡丹江横贯其中,水源极为充足,最适宜种水稻。在这块熔岩台地上种水稻,岩石的吸热和散热快,早晚温差大,借助石板的热辐射,水的温度高;多孔的玄武岩,渗水、透气作用良好,但却不漏水、排水迅速,便于通风和晒田,这些条件都能促进水稻的扬花、灌浆和早熟。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水份、空气这三要素都优于其它稻田。这独特的石板地,便是响水稻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的奥秘。

现在,响水乡对久负盛名的响水稻更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种子提纯、复壮,使水稻的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

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镇位于国家级名胜旅游区——镜泊湖、火山口叶下森林、渤海风情园的旅游金三角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据(新唐-.渤海传)记载,当时渤海国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口之中,就有“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的描述,其中的“卢城之稻”指的就是响水大米,历史上响水大米名声之盛,由此可见。由唐代以来,至宋、元、明、清,响水大米始终是历朝贡米,为皇室所享用。

解放后,响水大米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米,曾于1992—1997年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荣获中国食品节“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成为中国食品协会的推荐产品,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论证,继荣获1999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誉,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

二、生长环境

响水大米,因其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而得名。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举世无双,完全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火山岩浆流淌凝固而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的厚度约为10-30厘米(如图),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水质纯净、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出了2—3摄氏度左右,在昼夜温差大的北方,形成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极高,诸多条件的珠联璧合,使响水大米具备了兴世无双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在“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李鹏委员长对响水大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饶有兴致的对随从人员说:“响水大米好!”。响水大米进入市场以来,作为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绿色食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三、营养品质

响水大米是享誉国内外的绿色天然保健大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质重如砂。煮粥浆汁如乳(胶原蛋白含量高),蒸饭油亮溢香(维生素E含量高)。饭味清香适口,营养价值极为丰富。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全程跟踪检验,“御禾源”牌响水米中Vb1的含量为每公斤1.4毫克,而普通米仅为0.22克,Vb2含量为0.5毫克,普通米为0.06毫克,Vb6含量为17.3毫克,普通米为1.5毫克。并且蛋白质含量适当,为7.26%(普米为6.8%),这个含量既保持了响水大米的营养价值,同时又不影响响水米的食味品质。由于产地昼夜温差大,因此响水大米所含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低(16.47%),这种类型的大米焖制出的米饭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鲜美,并且冷却后不回生。

欧洲权威农产品检验机构荷兰SGS检测中心检测,在“御禾源”牌响水大米中钙、铁、铜、镁、钾、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极为丰富,其中钙含量每公斤响水大米高达220毫克,为普通大米的3—6倍。其中中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在“御禾源”牌响水大米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达6.9%,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中,响水大米就含有7种。

国际SGS检测中心荷兰部专家认定“御禾源”牌响水大米“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商品质量,非常适用于人类食用的大米”(摘自SGS检验报告第3页)。响水村生产的响水大米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绿色食品-产品”、“中国放心食品”等信誉品牌称号,堪称“中华第一米”、“中国米王”。

响水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宁安市《关于申报响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宁政呈[2006]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东京城镇、江南乡、卧龙乡、兰岗镇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凉粉

灵山凉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凉粉草,又叫仙草、仙人草、仙人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中,分布广。在当地山区的山沟河边都有野生的凉粉草生长。凉粉草株型形态有直立型、半直立型及匍匐型等。叶有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叶沿锯齿状,叶色有黄绿色、浅绿色及浓绿色。茎呈方形,颜色为绿色、淡紫红色、深紫红色等;茎蔓长可达1.5公尺左右。据《纲目拾遗》卷四记载,凉粉草具有清暑、解热、利水的功能,可治中暑、清热消暑、降血压、关节肌肉疼痛等病症。凉粉草全草干样含有约70%的碳水化合物,少量的蛋白质、黄酮类物质、多糖类物质、香精素、脂肪、咖啡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元素。凉粉草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香精素有镇静、清凉解毒、利水的功效;其中的维生素能调节和增强生理机能;含有的大量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更具有抑制目田基形成、养颜、抗衰老的作用。《中国医学大词典》中记载:凉粉草“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之功效……,是一种宝贵的药、食两用的东方植物资源。《灵山县志》的第六章《自然资源》中第一节植物资源(135页)的记载有凉粉草。

灵山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量多,人们易感热毒、湿毒,引起身体不适。老百姓为防暑降火、祛热毒,就到山上采割野生凉粉草做成凉粉草冻食用。经过长期的不断尝试,逐步形成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凉粉作为预防和治疗热毒和湿毒的食疗方式,于是形成了服用以当地凉粉草熬制的凉粉预防和治疗热毒、湿毒的好吃又可以防病治病的“凉粉”,并且这种习惯历代相传。

在炎热的夏天,辛苦劳作之余,一碗清凉的凉粉草冻是首选的解渴、清热消暑的佳品。夏天,街上到处可见卖凉粉草冻的摊挡。农历入伏吃凉粉是当地人的传统习俗,据说这天吃了凉粉整个夏天就不会长痱子。

灵山凉粉是具广西特色的民族食品之一,主要以产自灵山县的优质凉粉草、优质食用淀粉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是一种天然绿色保健食品,流传于灵山县民间已数百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护肤养颜、通便燥湿、清热止痒和抗衰老作用。

灵山凉粉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城镇、新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沙坪镇、太平镇、武利镇、伯劳镇、文利镇、佛子镇、平山镇、平南镇、烟墩镇、丰塘镇、石塘镇1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江苏省 盐城市 响水县 响水浅水藕

响水浅水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响水浅水藕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的。响水县的浅水藕既无南方的苦涩之味,又无北方藕的微酸味,而具有白、嫩、脆、香的特点,并且特别容易加工储存。

响水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暖温带南缘,东濒黄海,略带有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雨水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同时,该县历史上是黄河冲积平原,土壤多为砂壤土,含磷量大,速效钾含量较高。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浅水藕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

响水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将浅水藕定为主导产业,建设生产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开拓销售市场,使浅水藕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并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全县一度栽植浅水藕30000多亩。小尖镇在204国道500米范围内建成连片的浅水藕示范基地;在四丰、田荡、伏兴、郭庄、蔡庄五村建成6000亩浅水藕示范园;其中各村形成连片种藕500亩以上种植带。

响水县浅水藕实施品牌带动战略,1998年注册了“四丰”牌浅水藕商标,并进入国际互联网;2002年被省评为无公害农产品;2003年被推荐为国家无公害产品,使“四丰”牌浅水藕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直销20多个省、市,并与省内外10多个大中城市的食品加工企业和蔬菜批发市场结成稳定的供货关系,建立固定的供货窗口,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七. 山西省 临汾 浮山县 浮山三樱椒

浮山三樱椒是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的。浮山县三樱椒有着椒肉厚、色正、辛辣、早熟、无公害、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

浮山县属于丘陵地带,气候属于干旱型大陆气候,过去农业基础条件不好的时候,完全是靠天吃饭,群众收入低、致富慢。而三樱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征,恰好适应这样的环境。

浮山县种植三樱椒始于上世纪末,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已从几十亩的种植面积发展到现在全县两万多亩,年产量达到400万公斤,直接经济收入达5000万元。

八. 山西省 临汾 浮山县 浮山东山小米

浮山东山小米

九. 广东省 清远 阳山县 麦羹

包麦是乡俗俚语,即玉米。麦,为包麦之“麦”,顾名思义,麦羹,就是玉米汤水,玉米磨成粉粒,用水将之煮成介于糊与水之间的状态,斋饮,滋味浓香,口感清纯。

十.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县冬种蔬菜

主要品种有包心玉芥菜、大头菜、番茄、辣椒、马铃薯等。包心玉芥菜、大头菜、番茄1月上市,年产量分别为13万吨、7万吨和1万吨;辣椒、马铃薯3月上市,年产量分别为2000吨和1.8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