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赫章特产有哪些东西 赫章特产美食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赫章特产有哪些东西 赫章特产美食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3-09-05 02:04:42

一.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毕节可乐猪

毕节可乐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可乐猪是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的。可乐猪(又称乌金猪)为肉脂兼用型猪种,肉质好,是加工火腿、腊肉的优质原料,享有“宣威火腿可乐猪”之说。

据《赫章县志》记载,“县内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1977年可乐出土的西汉划墓内有牛、马、猪骨骼。1981年贵州省博物馆在可乐猪市场坡上出土的西汉时期墓内的铜罐中有随葬的猪骨、鸡骨。由上述出土历史文物证明赫章饲养畜禽历史至少在2000年以上。”据《贵州省畜禽品种志》记载“产区养猪历史悠久。赫章县可乐乡曾出土西汉末年的栏式陶猪圈,黔西县亦曾出土汉代陶猪,嘴上有明显的‘三道箍’。据《华阳国志》记载,汉朝时彝族先民便‘放猪于此’。《贵州通志》对毕节曾有‘惟务农业,多资牧养为业’的记载”。这些均证明古老的赫章地区放牧养猪有漫长的历史。由于该猪种资源珍贵,地处乌蒙山区金沙江畔,为此便合称为“乌金猪”。可乐猪作为乌金猪的主要支系,与在赫章县可乐镇一带出土的“陶猪”极为相似,可乐猪因此而得名。

可乐猪是黔西北有名的地方猪种,赫章县的彝族苗族可乐乡为其中心产区。可乐猪作为乌金猪的主要支系,与在赫章县可乐乡一带出土的“陶猪”极为相似,可乐猪因此而得名。

可乐猪属放牧型猪种,适应高寒气候和粗放饲养,体制结实,后腿发达,其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口感细腻,既适合鲜用,又是制成腊肉火腿的优质材料。可以用其腌制火腿、腊肉,产品以色鲜、清香味美及耐贮而享誉国内外。为此,可乐猪还以国家级优良地方猪种被列入《国家猪种资源志》。

赫章县作为可乐猪主要产区,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均有制作可乐猪腌腊制品的风俗,对可乐猪的开发利用占有天时地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赫章县仁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依靠自有资金和申请财政资金,在赫章县六曲镇申家沟农场建立了200头能繁母猪的可乐猪养殖场。并且至公司成立以来,每年生产可乐猪优质火腿、腊肉、香肠等腌腊制品生产工艺,成功申请了“可乐猪”、“安逸”等腌腊制品商标。该产品已成功进入毕业地区和贵阳各土专卖店,产品销量供不应求。

地域范围

毕节可乐猪地域保护范围为:赫章县、威宁县、七星关区、大方县、纳雍县、金沙县6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5′-27°47′,总面积18860平方公里。毕节可乐猪长养殖规模为20000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部感观特征: 毕节可乐猪被毛多为黑毛,部分呈棕色,额心、四肢未端、尾端有白毛。头大小适中,额心有旋毛,额宽、有菱形皱纹,耳中等下垂,面微凹,嘴筒较粗直,一般有3条皱褶。体躯稍窄,背腰平直,肚腹大较紧凑。后躯比前躯高,四肢健壮,腿臀发达,蹄质坚实,后腿皮肤多皱褶。肉色评分正常,大理石纹,分布适中。 成年公猪体重73.3公斤左右,体长108.4厘米,体高62.2厘米,胸围96.6厘米左右。成年母猪体重为74.95公斤左右,体长111.2厘米,体高61.2厘米,胸围99.1厘米左右。屠宰率71.8%,腿臀比例25.22%,瘦肉率43.18%左右。 内在品质指标:肉味鲜美、口感细腻。蛋白质21.0-22.0(g/100g)、谷氨酸3.0-3.5(g/100g)、牛磺酸0.08-0.12(g/100g)、丝氨酸1.6-2.1(g/100g)、天冬酰胺1.8-2.1(g/100g)、丙氨酸1.0-1.4(g/100g)、精氨酸1.1-1.4(g/100g)、酪氨酸0.6-1.0(g/100g)、丙氨酸1.0-1.4(g/100g)、钙33.0-35.0(mg/kg)、铁12.0-16.0(mg/kg)、镁215.0-225.0(mg/kg)等。

二.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三.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柏泉板鸭

柏泉板鸭是选取本地湖养一年以上两年以内麻鸭,经柏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为保证质量只生产3个月左右(从霜降至春节前),柏泉板鸭风味独特、蒸吃、煮汤、火锅皆可。

柏泉板鸭选料精良,选取柏泉麻鸭,产量有限。年产仅10余万只。以家庭工厂加工为主。规模不大。

四.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汤包,特色为“皮薄、汤多、馅嫩、味鲜”。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 武汉)

。“四季美”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解放后,“老四季美”汤包馆生意兴隆,越做做红火,由原址迁到汉江路与中山大道交汇之处,现在已有三层楼做营业专厅,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宾客如云。

五.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黑马羊

赫章黑马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赫章黑马羊,是从贵州黑山羊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因头上无角、头型似马,俗称黑马羊。赫章黑马羊在喀斯特岩溶山区天然灌木林放牧,因其被毛全黑、肉质细嫩、风味好、胆固醇低、蛋白含量高和无污染环境下饲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追求的营养保健食品。

赫章黑马羊,产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是从贵州黑山羊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因头上无角、头型似马,俗称黑马羊。赫章黑马羊在喀斯特岩溶山区天然灌木林放牧,因其被毛全黑、肉质细嫩、风味好、胆固醇低、蛋白含量高和无污染环境下饲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追求的营养保健食品。赫章黑马羊肌肉丰满,有光泽,红色均匀,肌纤维细嫩而紧密,外表略干,不粘手,羊肉口感好,不腻,具有独特的鲜味和香味,膻味轻。

地域范围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邻毕节、纳雍,西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界云南省镇雄、彝良。地理位置: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之间。全县总面积3242.74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村,总人口8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56%,居住着汉、彝、苗、白、回、布依等18个民族。赫章黑马羊分布于赫章县境内的城关、白果、妈姑、财神、六曲河、野马川、达依、水塘堡、兴发、松林坡、雉街、珠市、罗州、双坪、可乐、辅处、铁匠、河镇、安乐溪、朱明、结构、德卓、古基、哲庄、平山、古达、威奢等27个乡镇。规模:赫章黑马羊年饲养量3.31万只;年出栏肉羊1.12万只,产量168吨。

六.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野生多星韭菜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韭菜坪风景区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景区内多星韭植被面积约2万亩,相对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兴发乡大韭菜坪和珠市乡小韭菜坪。多星韭开花时满山遍野,色泽美观,景色迷人,为贵州屋脊的一道亮丽的韭菜花自然景观。2013年,游客到兴发乡大韭菜坪参观万亩韭菜花高原山地原生植被景观和到珠市乡小韭菜坪参观高原山地原生植被达10万人次以上。

2014年7月3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主办的“全国野生植物之乡评审会议”在北京国林宾馆会议室召开,赫章县申报的“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得到与会专家一致通过。

韭菜花海,一个在旅游描画中变得更有生机的地方。坐在通往大韭菜坪山顶的索道缆车内,眺揽磅礴起伏的莽莽群山,泛着紫光的野韭菜花,轻歌曼舞的云海薄雾,游客手持宣传册,诵读一句“云里梦里,我在韭菜坪等你”……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七.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大蒜

赫章县大蒜以个大、色白、耐贮藏广受欢迎。

赫章全县均种植大蒜、品质好、个大、瓣白、色白、耐储藏。“十一五”期间准备发展至2万亩优质大蒜基地。

八.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九.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烩炙人口。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武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