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花里庄云南特产体验馆 云南民族村特产攻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花里庄云南特产体验馆 云南民族村特产攻略更新时间:2023-09-01 16:20:54

一.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合阳面花

合阳面花历史悠久,是在乡野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风俗礼馍,在民间叫做“花馍”或“花馒头”,是中华“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馍家族中的骄子。它制做精美,既有可看得观赏性,又有可吃的实用性,是艺术性颇高的民间艺术品。

合阳面花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造型生动夸张,制做精巧细腻,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的特色。因之久负盛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频频在国内大型民间艺术展览上亮相,获得极高评价,而且作为中国的文化使者参加国际展览,因之合阳被誉为“面花之乡”。

二. 浙江省 台州 玉环市 香辣花蛤

工艺:炒。

主料:花蛤。

配料:姜、大蒜、辣椒、植物油、辣椒油、料酒、番茄酱、香醋、白砂糖。

做法:

1.姜、蒜洗净切末;

2.辣椒洗净切段;

3.炒锅加油烧热,先爆香姜、蒜、辣椒,再加入辣椒油、酱油、料酒、番茄酱、醋、盐、糖;

4.把花蛤倒入,快速拌炒均匀至花蛤全部张开口即可。

食谱解读:花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对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食物禁忌:忌与田螺、橙子、芹菜同食。温馨提示:花蛤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贝类应经吐沙、熟透后食用。花蛤等贝类性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三.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野生花盖蟹

学名锯缘青蟹,梭子蟹科的一种,头胸甲长9厘米,宽约13厘米,重0.2-0.5千克。背面隆起,光滑,青绿色,因有灰绿相间的花纹,而在本地区俗称“花盖蟹”,螯足强大,最后一对足呈奖状。是海洋捕捞和人工养殖对象,分布于10-30米左右的沙质或泥质海底,在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海区较多,因此常在河口及沿岸捕获。善游泳,夜间活动较多,白昼穴居。养殖蟹用逆水法或干池法收获。

四. 美洲 美国 夏威夷花链

夏威夷水域出产的粉红色、黑色和金黄色的珊瑚,在切割、打磨之后被送到珠宝店里。在怀基基,卡拉考阿大街与库希奥大街之间的公爵路,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店铺,销售各种各样的珠宝。檀香山市中心的毛伊潜水器材厂有通往各饭店的免费班车,以方便游客参观他们的工厂。参观是免费的。最后一项安排是让游客参观一间大展厅,或者应该说是一家大商店,无疑这是一个聪明的商业手段。

令人意外的是,并非所有的贝壳都像夏威夷海滩上的那样普通。贝壳经常被用来制成花链。而并非用花朵编串的花链来自被称为“禁岛”的尼豪岛,它们由成千上万的小贝壳串成,价值数千美元。在阿拉冒纳中心的岛屿贝壳商店可见到各式各样的贝壳和贝壳装饰品。

五.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蛋花米酒

米酒,又称伏汁酒,湖北农村妇女都会巧手制作。据说做得最好的要数孝感为先。孝感米酒在明代就特别有名,迄今已有5ic多年历史。它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传统“小他”做发酵剂,经适当温度发酵贮藏而成。早年只有清汤米酒和生米酒两项,现在品种越来越多。清代末年,“鲁派兴”在武汉开张大吉,专营糊汤米酒,名声较响。后来又加入一些小汤元,或者当场叩破鸡蛋,冲成蛋花米酒,黄白相同,甜润可口,再手置一个“欢喜蛇”(芝麻糯米圆球)配吃,其感觉也另有一番奇妙的滋味。

六.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花馍馍

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先民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农耕文化,并且世代延续下来。时至今日,这些与农业伴生的民间艺术璀璨夺目,古朴而独特,作为陇东面塑的代表——花馍馍,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祭祀活动等不同场合,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造型各异的面塑。

地道面活

陇东“巧媳妇”最值得称赞的就是手里的面活儿,她们精通馍、饼、面条、油糕、点心等各种面食的做法,常常出新又出彩。今年58岁的孙彩玲就是西峰区寨子乡远近闻名的“能人”,她制作的花馍馍色泽鲜亮、造型丰富,犹如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圆圆的蒸馍上,时而有两只喜鹊飞上枝头叫喳喳,时而有几只锦鲤游来游去,再点缀几朵娇艳欲滴的面花,看上去就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水彩画。面花多是用手捏塑而成,借助剪刀、梳子、镊子以及自制的压花纹的小工具来做造型。孙彩玲将做好的彩色面皮压出花形,再层层卷起,片刻工夫,含饱待放的花骨朵已成形,只见她用手挤一挤,捏一捏,再拨一拨,层层花瓣顺势打开,面花忽然绽放开来,似在眼前吐露芬芳。孙彩玲说,她对花有着特别的偏爱,走到哪里都要看看花,并记下每种花的样子,一有时间就琢磨着怎么把它们做出来。

心灵手巧

在孙彩玲的记忆里,母亲就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巧媳妇”,不仅做得一手好饭,绣花、剪纸、香包等手工活也很出色。受母亲的影响,孙彩玲从小就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绣花也好,香包也好,看会了别人怎么做,自己就回家琢磨着做,时不时想着变个花样,做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她说:“我本身就爱好这些东西,看一眼就有印象,就知道该怎么做。”

蒸馍馍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但是孙彩玲的儿媳妇告诉记者:“婆婆蒸的馍馍花样特别多,我才学会了那么几样而已,每次蒸馍的时候,婆婆就会试着做个新花样,有跟着别人学来的,也有自己的创新。”这两年,孙彩玲做的花馍馍受到乡邻们的追捧,慕名前来订做的人络绎不绝。

在乡间,纯朴、善良的巧媳妇们虽然字识得不多,却个个心灵手巧,技艺不凡。在她们眼里,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并且能将这些美好事物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或者是手里的面活,或是是随手画出的图样,或是飞针走线的绣花,或是窗棂上活灵活现的剪纸。她们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创造者,借物抒情,寄托情思,将朴素的情感化作生命的艺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都是她们喜欢表现的内容。原料就地取材,小麦面粉加入些许食用色素,和成五颜六色的彩色面团,借助简单的工具,加工成各种面塑造型,可以蒸、也可炸。但是她们从来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大胆想象,借题发挥,创造出千姿百态,妙趣十足的生动形象。

祈福纳祥

孙彩玲说:“婚丧嫁娶,花馍馍是供品、祭品,有着特殊的意义;逢年过节,花馍馍是人们赐福纳祥的吉祥食品。”花馍馍品种多样,既有普通圆馍,圆馍顶或周围点缀上各种花草,再配以喜鹊、小鸟、蝴蝶等小动物或小昆虫;也有用面做成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花树、圆形神盘等等,一花一木,一鸟一兽,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制作出来的花馍馍能保存数月之久。

像结婚这样的大喜日子,新人要抬着一对花馍馍进洞房,馍馍下面用两个圆面饼做底托,压出水纹或花纹,馍馍上面根据长辈们的祝愿,捏出百年好合、万紫千红、鱼儿戏莲、龙凤配等吉祥喜庆的面塑,再赋予鲜艳的色彩,然后用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覆盖之上。贺寿时以“寿桃”象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馍馍尖顶大肚,形如仙桃,周围点缀桃树枝和叶子,蒸熟后着色,即做成形意贴切、寓意深厚的“寿桃”。

最讲究的当然是中秋节的“花馍馍”,孙彩玲说:“用面做成大小不一的圆形面饼,然后一层一层地叠摞起来,有三层、五层,也有七层,中间加花椒叶末或是香苜蓿,顶层压嵌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面花。”面花多是围绕花好月圆的主题,如“嫦娥奔月”“牛郎会织女”“喜上眉梢”等,嵌好之后上笼蒸出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完成最后的“彩绘”,才能配上水果供月神。层层叠加的月饼表达着人们祈求风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同时寄托着对亲人的重重思念。

信息来源:印象庆阳网

七.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茶树花凉拌

茶树花凉拌

凤庆是产茶大县,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全县有20多万亩新老茶园,每年雨季茶树上都会生长出一种黑黄色的寄生植物,凤庆人称之为树花。茶树花一般只作凉拌食用,不炒和煮吃,在凉拌时,首先将树花在清水里浸泡一至二小时,淘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煮上几分钟,再将煮好的树花放入清水中漂洗,便可将树花放入准备好的凉菜中拌匀,即可食用。树花清脆可口,略有甘苦味道,据说树花是一种含钙植物,经常食用可补筋骨,强身健体,在凤庆冬春季节城乡居民和餐馆均可作出味道可口,清脆鲜香的茶树花凉拌。

八. 安徽省 安庆 宜秀 子夜花

“子夜花”牌苦荞麦凉茶、香茶、荞麦南瓜茶,本色、本香、本味,属天然绿色食品,具有清热解毒、降糖降压、营养丰富等作用;“子夜花”牌苦荞麦壳枕芯,具有健脑明目、除湿之功能。本产品九八年荣获省科技星火计划产品,九九年荣获国家级星火计划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畅销省内外。( 安庆)

九. 福建省 福州 长乐 长乐黄石嵌花陶器

长乐黄石嵌花陶器

十. 浙江省 杭州 下城区 叫花童子鸡

“叫化童鸡”是一道蜚声中外的杭州名菜。

传说:古时战乱年代,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杭州俗称叫化子)。一天,有一叫化子弄到一只鸡,可又缺锅少灶。饥饿难忍之际,他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将鸡涂包起来,放在石块垒成的“灶”上拾点干柴煨烤,过了一会儿,泥干鸡熟,他随手拿起放在地上,鸡毛脱落,顿时香气四溢。叫化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后来,这种泥烤技法传入菜馆、酒楼,厨师们又不断改进,在煨烤的泥巴中加入绍酒,将鸡包以西湖荷叶烤制,使荷叶的清香和母鸡的鲜香融为一体。于是经历年延传下来,“叫化童鸡”的名声远扬。

轶闻趣事: 叫化鸡

学做美食

学做美食

叫化童鸡 本地网

产地: 杭州 浙江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原料】

新母鸡1只(约1500克),鲜虾仁50克,火腿丁20克,香菇丁25克,猪腿肉75克,葱25克,姜20克,绍酒80克,川冬菜30克,白糖45克,酱油80克,味精1克,盐2克,熟猪油25克,猪网油60克,鲜荷叶2张,花椒盐10克,辣酱油15克。

【制法】

(一)将鸡宰杀、退毛,在鸡左腋下开口,取出内脏,洗净晾干,拍断鸡脚、翅膀、腿骨、颈骨,用绍酒50克、酱油50克、葱末和姜汁各少许腌20分钟。另将鸡肫、肝切成片,葱、川冬菜、猪肉切成丝,加酱油、绍酒、白糖、味精炒熟收干卤汁后,塞入鸡肚内。再将葱末拌以少许熟猪油,搽遍鸡身。然后用猪网油将鸡包好,再用荷叶包好,用小绳扎紧。

(二)将封酒甏的泥敲碎加精盐、黄酒和水拌成厚糊,平摊在湿布上,把包扎好的鸡放在泥中间,再将湿布拎起,使泥牢固贴在鸡上,然后换用废报纸包没,并在泥面上戳二三个小孔。将泥团鸡(腹部朝上)放入烘箱,先用旺火烘烤40分钟取出,用湿泥将小孔涂没,再入烘箱烘烤30分钟后,改用文火煨烤80分钟(必须每隔20分钟翻一次身)至熟。食时敲开泥巴,除去小绳和荷叶装盆,连同花椒盐、辣酱油一起上席。

据传,古时由于封建王朝战乱暴政,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一天有个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在饥寒交迫中昏倒,难友为他搞来一只小母鸡。可苦于没有炊具,急难中,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把鸡包起来,放入篝火中用柴草煨烤泥团,使其成熟,意外地发觉此鸡异香扑鼻,十分好吃。从此,这一别致的煨烤法便传开了。杭州厨师吸取中不断加以改进,采用嫩鸡、绍酒、西湖荷叶、腹中填料,进行精细加工,使烤鸡香醇透味,终于成为人们喜欢的传统名菜。

特点:鸡身白净,肉酥离骨,食不嵌齿。

原料:叫化童鸡选用绍兴、萧山一带的越鸡。

调料: 香菜 15克 大葱 10克 姜 5克 大蒜 5克 料酒 15克 老抽 10克 花椒粉 5克 甜面酱 20克 辣酱油 20克 白砂糖 3克 盐 4克 味精 2克 香油 2克 植物油 120克 各适量

烹调过程:除去内脏,填入绍酒、姜、葱等佐料,用猪网油、荷叶、箬壳分层包裹,用绳扎紧,再涂上用绍兴酒脚、盐水调和的酒坛泥,放文火中煨烤三、四小时而成。食时,当场打开泥团,香气四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