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波溪口买特产 溪口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波溪口买特产 溪口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6-01 00:20:57

一.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虾皮

直接晒制而成的东海特级虾皮, 全淡的生虾皮,北方那边俗称甜晒吧,营养价值非常高,最适合给你的宝宝做菜吃,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由于晒制的很干,半斤满满一大包,可以吃上一阵子了,超值!

虾米可即食,也可放汤做菜。虾米酱油汤,味精、猪油、美味鲜酱油开水溃泡,也可虾米煎蛋~是小孩子补钙的极品.

二.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微雕

余姚微雕

微雕艺术品,就是在半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在放大镜下能清晰看到栩栩如生的造型。精妙绝伦的雕刻,被人们称之为“神工鬼斧,绝世之技。”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已有微雕艺术品传世。余姚微雕传人李期慈,自幼爱好书画,学习微雕,刻苦钻研和练习雕刻,并自己制作刻刀。他制作的刻刀比绣花针还要细。雕刻时大都要安排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依靠心灵神感,做到心到、手到、意到,容大千世界于芥粒之中。他雕刻时,聚精会神,精神高度专注,不许一念之差,雕刻一件作品,往往要花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李期慈雕刻的微雕工艺品,俱是惊世之作。他在一粒米的四分之一大小的象牙片上,刻了一尊六面可看的阿弥陀佛座像,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一座佛像。他在一粒米大小象牙片正反两面,雕刻出美国自1789年以来39位总统的头像。这件艺术品于1987年5月被送到美国洛杉矶展出。在展出的十天时间里,每天有几千名观众排着长队等候观赏,由于人实在太拥挤,不得不临时规定每位观众仅能观赏10秒钟。1988年1月,他又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片的一面,雕出美国39位总统头像,比原先缩小了一半。被送到美国亚特兰大展览。他还在口径只有3毫米小玻璃瓶内作油画,画成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用20倍的放大镜观看,画像五官清晰,色彩绚丽,神态栩栩如生。

余姚微雕工艺品,已在美国、日本等地引起轰动。其中一些象牙微雕,鼻烟壶、玻璃瓶内画,成为美国、日本一些博物馆、收藏家的珍藏品。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白蚕豆

    阳春三月,慈溪北部大片的农田里,绿油油的蚕豆长得格外惹人喜爱,竞相怒放的蚕豆花犹如展翅飞翔的黑蝴蝶,豆花的芳香飘荡在广阔的大地上,沁人心脾。到了五月初立夏时节,蚕豆已长出粗壮的果实,剥掉厚厚的豆荚儿,里边是绿澄澄又大又嫩的青蚕豆,多的三四颗,少的一二颗。慈溪人爱吃青蚕豆,或煮或炒,香喷喷甜滋滋,小孩子们则喜欢把煮熟的青蚕豆串成一圈,像条项链似的挂在脖子上,互相约了到田野里嘻闹,边玩边吃,非常开心。六月底,蚕豆成熟,农民们开始收摘蚕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野。农民们还喜欢把蚕豆晒在路上,让行人从上面踩过,使蚕豆从豆荚中脱出。每当此时,满地皆蚕豆,人踩在上面,一片哗啦啦响,别有一番情趣

    慈溪所产大白蚕豆,为浙江省五大名豆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蚕豆良种。大白蚕豆粒大质优,光滑结实,含有丰富的蚕白质和脂肪

    大白蚕豆俗称大豆、罗汉豆、慈溪人多称其为“倭豆”。据说,当年戚继光率兵在慈溪沿海抗击倭寇,戚家军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将士门每杀一倭寇,便摘一颗蚕豆代之,用线串了挂在胸前, 到时以豆数多寡记功论赏,这样,“倭豆”之名逐渐叫开了

    大白蚕豆作为慈溪主要春粮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较大,1974年,慈溪10万余亩蚕豆,获得亩产300公斤的好收成,总产量达到3.65万吨。慈溪所产蚕豆大都销往海外,约占总产量的一半

    蚕豆浑身皆是宝。除食用外,工业和医药都少不了它。即使豆壳和豆杆,也是上好的饲料和燃料。夏秋之夜,燃上一堆豆壳,其散发出的烟具有强烈的驱蚊杀菌之效。大豆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慈溪人用蚕豆制作成粉丝,蚕豆粉丝白亮细长,柔软但煮不烂,是粉丝中的极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民间对大白蚕豆的几种加工方法:    一、油沸豆:又分为去壳的油沸豆瓣和不去壳的兰花豆两种,均色香味俱佳,是家常佐餐佳品,近年来,慈溪产油沸豆还出口海外。    二、茴香豆:鲁迅小说《孔乙已》中曾写到孔乙已吃茴香豆之情节,这茴香豆就是用蚕豆加工而成的。茴香豆加工方法简便,味道却好。    三、炒蚕豆:这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吃法。炒蚕豆有很多的花样,味道各不相同。有直接把硬豆下锅炒的,也有孵出豆芽后再炒的。观城一带所出的“盐炒豆”松脆香美,老少都爱吃。还有一种炒豆坚硬但特香,称“石板豆”,年轻人喜欢吃,大多藏在口袋里,一颗一颗往嘴里塞,“吱崩吱崩”咬着,有滋有味。( 慈溪)

四.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海盐

“起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精炼简洁的民谣,道出了这些看起来平常,其实关系到民生国计大事的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性。盐是其中之一。我国的盐业历史悠久,盐的产地辽阔,产量丰富。海盐是盐的主要来源。所谓海盐是通过煎煮或晒干海水而得。我国沿海地区产海盐,古文献中早有记载。慈溪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区,其盐业生产历史已有1300余年。慈溪海盐产量长期位居全浙之冠,主要产地庵东素有“浙江盐都”之美誉

慈溪盐场位于杭州湾南岸,始于唐代,至宋代已具一定规模。宋庆历七年(1047),慈溪沿海人民修筑了第一条拦海大坝即大古塘,盐场移至大古塘以北。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慈溪自东至西已建有龙头、鸣鹤、石堰三盐场,其中石堰、鸣鹤两场的盐产量占钱塘江口南岸7个主要盐场产量的64%,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盐的质量方面,这两场所产的盐都是名列榜首。《宋史.食货志下四》中说:“石堰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面盐色尤白。”以后,随着钱塘江口门的移动和杭州湾海岸的淤涨,许多盐场先后废止。13世纪后,三北半岛的北淤速度加快,石堰、鸣鹤两个盐场的实际作业区也不断向北推移,最后形成了庵东盐场

慈溪各盐场的制盐方法经历了煎熬、板晒、滩晒三个阶段。宋代至清咸丰年间全部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盐的制法。咸丰二年(1852),板晒制盐法兴起,煎盐渐减。盐板是晒盐的主要器具,以杉木制成,四周用木框围拢,以便贮卤,板面平滑,合缝之处嵌以油灰,以防止渗漏。1938年,庵东盐场的盐板数量高达67万块,原盐年产量10万吨以上,占浙江省原盐总产量的40%,确立了其全浙第一大盐场的地位

盐板晒盐虽然比原始的煮盐法前进了一大步,但盐业工厂的劳动强度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制盐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1953年,庵东盐场的部分产区开始滩晒试验,建立了滩晒试验场两处。进入60年代后,滩晒制盐开始推广,盐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到1967年,庵东盐场夺得原盐高产丰收,年产盐23万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

庵东盐场出产的盐在历史上除供应浙江省所用以外,还供应江苏、上海、皖南、赣东等地,“浙江盐都”美名远扬,成为慈溪人民的骄傲

近年来,由于海水淡化等原因,庵东盐场的部分盐田开始废盐改农或挖塘养鱼,原盐产量逐年减少。最近,有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在新涨海涂地上开辟盐田以重振浙江盐都的雄风。( 慈溪)

五.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溪口芦柑

溪口芦柑是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溪口镇的。溪口镇所产芦柑具有色黄、果大、肉质脆嫩鲜甜等特点而闻名全省。

上杭县溪口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种芦柑,经过几次品种改良和科学培育。目前,省农科所针对溪口乡土壤和气候所培育的“芦柑8号”具有色黄、果大、肉质脆嫩鲜甜等特点而闻名全省,并获得了商标注册和省绿办无公害种植基地认证标志。截至目前,溪口镇已推广种植芦柑5000多亩,年产芦柑4500吨,实现年产值1800万元,芦柑种植成为溪口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六. 重庆市 万州 溪口杨梅

杨梅果实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解毒祛寒、降暑止泻之功效;其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叶、根与枝干表皮富含单宁(含量高达10-19%)可提炼黄酮类和香精油,用作赤褐及医疗上的收敛剂;其果核中富含维生素B17,泡酒饮用有高抗癌作用,它还含有粗蛋白32%、粗脂肪21%,被誉为高蛋白高植物油脂食品,素有“果中玛瑙”之美誉。

七.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海蜇

产品名称:海蜇

产品别名:海红、水母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香脆嫩、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海蜇,原名海红,又名水母,系属腔肠动物,全身呈胶质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有1公尺,上部形如覆盖,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4个,与胃相接,自由游浮于海面。共覆盖部位,经腌制后,俗称"海蜇皮",简称"皮子",缘瓣经腌制后,俗称"海蜇头",都是宁波海品。
多彩

海蜇制法为:捕上的海蜇,将头、皮分别倒入桶内,先用矾水漂浸,将红色及腥辣液漂净后,隔时取出,用矾拌盐,每张皮子中间放盐一把,一叠数张放入桶内,以盐满为止。一个月后取出,再如法重盐一次,如此三次,俗称三矾。海蜇经过三矾,虽经五年十年,亦可久藏不坏,而且越陈越老,越老越脆,越食之有味。腌海蜇头较腌皮子简易,一层用矾,一层用盐,用脚踏实即可。

海蜇最忌荤腥。腌制过程中或已制成的海蜇,一沾荤腥,即霉烂变质,无法食用。 海蜇食法很简单,不论海蜇皮或海蜇头,必须先行动切碎成细条,洗净后用清水漂淡,用酱油,加几滴芝蘑油蘸着吃,鲜香脆嫩,滋味甚美,是酒席上受欢迎的冷盆菜。

产品历史:海蜇初发于梅季时节。即每年五月间,体小而红色,俗称梅蜇,但数量不多。海蜇旺汛,约在夏末秋初。宁波慈溪一带,地处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海蜇大量繁殖又快速成长,最多时年产500吨。民间有"三北雨汪汪,海蜇以砻糠"之民谚。

八. 浙江省 宁波 北仑区 宁波骨木嵌镶

间称宁波嵌镶,著名传统工艺品。采用螺甸、象牙、牛骨片、黄杨木和彩石等多种材料,精心制作成花鸟、风景、仕女等装饰花样,嵌于红木、花梨木坯上,经过精细打磨,用中国大漆髹漆而成。分平嵌、高嵌、高平嵌3种。嵌件精巧,造形优美,风格清新。在我国,嵌镶技艺可以追溯到远古龙山文化时期。河南安阳殷代遗墟中出土的骨嵌镶棺木,是用兽骨和贝壳混合嵌制的。宁波骨木嵌镶继承了中国古代嵌镶和木雕、绘画技艺在隋唐时期已有嵌镶制品出口,日本正仓院珍藏的“檀木棋盘”和“双六盘”,就是其中的精品。到了清朝,宁波嵌镶技艺更臻完美。北京颐和园仁寿堂、乐春殿内收藏的八角方茶几,是光绪年间宁波地方官进贡的珍品。新中国建立后,新品种不断增多,除各式屏风外,还有各种家具、座钟等。产品远销亚、欧、美、非一些国家和港澳地区。( 宁波)

九.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灰天鹅

大目山牌特种灰天鹅是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的主要品种,具有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细腻纯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灰天鹅蛋白质含量高达18.2%-20.9%,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其脂肪含量仅11%左右,远低于猪羊瘦肉。灰天鹅抗病力较强,疾病较少,无需大量、长时间用药,蛋中抗生素和农药污染少,药物残留极低,产品风味好,价值高,2005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十. 浙江省 宁波 海曙区 宁波腊鸭

宁波腊鸭是浙江省传统之一,已有五六十年历史。

原料配方:鸭坯100克食盐3~3.5千克花椒100克-25克香料粉30克

制作方法:

1.选料:选肥大的健康活鸭,集中饲养10天,催肥后,选取每只1.5千克以上的活鸭。通过宰割,除去内脏后,斩去足爪和翅膀尖,在颈部开口取出嗉子、喉管。

2.配料:将辅料用8~10千克清水兑匀,倾入腌缸,以浸没鸭坯为度,浸渍3天左右,其间翻缸1~2次。此为湿腌法。也可采用辅料炒热,遍擦鸭体内外,再入缸腌制2~3天,其间翻缸一次。

3.晾晒与烘烤:出缸后用清水洗净,压平挂晾风干。睛朗天气,一般晒4天,便可上竿,在室内晾4~5天便可上市出售。挂竿时不要靠紧在一起。若遇阴雨天也可烘干,温度以50~55℃,每次烤6~7小时,取出晾4~6小时,然后再重烤。烘烤的腊鸭,其香味远逊于晒出来的腊鸭。

产品特点:腊香鲜美,鸭味浓厚,在冬天加工,颇受消费者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