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特产高端 黑龙江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特产高端 黑龙江的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8-04 09:15:58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坛肉

坛肉制作特点是:选料讲究,注意刀工,掌握火候,保证质量。选料时,首选五花三层肉和瘦肉,切成六分见方的肉块,均匀整齐。先炒糖色,然后急火爆炒肉块呈金黄透亮的颜色,再放面酱,姜片,葱段,蒜瓣,盐,大料,腐乳,老抽等调料。炖肉用急火烧开,改成小火,再用文火。

三种火作用各异,急火可使各种调料味渗入肉内,三四个滚以后,转入慢火,其能使肉中的油抽出来,使肉肥而不腻。20分钟改为文火,可保持肉形,瘦而不碎不柴。炖至六分熟,把肉刀进坛里继续炖,直到肉烂汤浓,香味四溢为止。

二. 黑龙江省 绥化 明水县 明水黑豆

明水黑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明水黑豆

明水黑豆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兴仁镇、永兴镇、崇德镇、通达镇、双兴镇、永久乡、树人乡、光荣乡、繁荣乡、通泉乡、育林乡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明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明水黑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明政呈〔2015〕42号

明水县地方标准DB23/T003-2015《明水黑豆》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建华 黑龙江白鸡

黑龙江白鸡产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8个城市以及滨洲、滨绥、滨北、牡佳等铁路沿线各市、县和国营农场。数量在500万只左右,是专业户、国营和集体养鸡场的主要饲养品种。

黑龙江白鸡起源于日伪时期遗留的来航鸡。建国后,由于常和政府对发展养鸡业非常重视,经黑龙江省畜牧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定名为黑龙江白鸡。

黑龙江白鸡产蛋率高,抗寒,耐粗饲,适应性强;体型小,羽毛洁白、紧密,外型轻秀,体躯长,腿较高,后躯发达。母鸡冠为单冠,有4—5个冠峰,倒于侧。鸡冠、肉垂、脸呈鲜红色,背平直,胸宽而深,腹大而软,两翅紧贴身体,尾羽十分发达。肤、喙、脚为黄色,耳为白色。公鸡鸡冠大而直立,胸宽深,颈羽、肩羽、鞍羽富有光泽,腿粗壮而高,体躯健壮。

黑龙江白鸡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年产蛋量在160枚左右。如果饲养条件好,年产蛋量可达200枚以上。蛋重54—60克。蛋皮为白色。性成熟为180—240天,生产性能好。

四.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蕨菜

镜泊湖山区茂密的大森林里,生长着红松、黄波萝等珍贵的树木,在森林的边缘及荒坡、野地上,还生长着一百多种野生蔬菜,山蕨菜是其中的佳品。

蕨菜,是一种草本植物,俗称"龙头菜",又誉为"吉祥菜",当地人叫它"猫爪子"菜。蕨菜幼嫩的苗是食用部份。它的幼小而尖,卷曲地向内弯抱着,形似猫爪状,呈青绿色,成熟后便伸开。叶柄黄褐色,可达一至二尺长;根状茎在地下横生,外面长一层黑褐色茸毛,内含大量优质淀粉,可提制蕨粉。

蕨菜营养丰富,除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C和磷、钙等,每百克中含胡罗卜素1.68毫克、维生素丙35毫克。它幼嫩的叶茎,是别具风味的野菜佳品,炒食、煮汤、炝拌、盐渍,清淡鲜美。用热水略烫一下就可鲜食,也可晒成干菜或用盐渍长期保鲜。

据史料记载:"蕨,出生时,卷曲状如儿拳,长则宽展如雉尾,高三、四尺,茎嫩时无叶,采来加以热汤,去其涎滑,晒干做蔬,味甘滑,肉煮甚美。姜醋拌食亦佳。"从唐朝开始,人们就喜欢食用蕨菜,现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赞它:"山童新采蕨芽肥"、"石暄蕨芽紫" ......清朝时,蕨菜也被列为贡品,每年选择"茎色青紫,肥润"的蕨菜,晒后,贡奉朝廷。

蕨菜还有一寂药用价值。它含有野樱甙、紫云英甙、蕨甙、蕨素、琥珀酸、生物碱等化学成份,可治疗风湿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外敷还可治疗湿疹和蛇虫咬伤。
镜泊山区的蕨菜,分布广,产量高,不受农药、化肥的影响,菜质优良,叶茎肥嫩、肉厚,味道鲜美。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黑龙江马

【种质原产地】 黑龙江省 双城、克山、拜泉县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流域,松嫩平原。分布于黑龙江省双城,克山和拜泉等县。

【形成历史】

黑龙江马是在本地马的基础上,采取多品种复杂杂交而育成的新品种。自1950年开始,先后引用大、小阿尔登马、苏维埃重挽马、富拉基米马、奥尔洛夫马、苏高血马、顿河马和卡巴金马等品种对本地马进行杂交改良。由于杂交区域较大,引用的改良品种多,杂交方式多种多样,杂交组合多达60多个。主要的杂交方式是以轻、重品种与本地马轮交,其次是用重种级进和轮交;采取轻种级进和轮交的很少。

1960年,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拟定了育种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横交。

1965年开始自群繁育。经过横交的后代,均保存本地马、轻种和重种的血液:本地马的血液一般都保留25%。轻种和重种的血液,因杂交程序不同,各保持25-50%。从而兼收了不同品种的优点。为巩固优秀公马的不同优点,保持品种的合理结构,从转入自群繁育开始,即开展了品系繁育,在品种形成的同时,已建立了8个品系。

1975年黑龙江省畜禽育种委员会组织了黑龙江马品种验收小组,对各系统有代表性的10个单位22个育种点的7605匹黑龙江马进行验收,合格率达99.4%,确认已达到育种指标要求,定为新品种。

六. 黑龙江省 黑河 北安 北安大豆

北安大豆,粒大粒圆,高油高蛋白营养丰富。北安是黑龙江大豆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大豆销售到全国各地。

北安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区域中心,位于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三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辐射周边10多个县市500万人口。北安地处松嫩平原向兴安山地过渡的中间地带,属世界珍贵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生态优良,土地肥沃,森林广袤,共有耕地400余万亩,是黑龙江省传统的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主产区,也是高油脂、高蛋白大豆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绿色特色作物生产基地。

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正因为如此,大豆也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中国是世界第4大大豆主产国,而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左右,居全国之首。由于地处高寒,黑龙江省黑河、绥化北部及建三江部分地区,约有3000多万亩的耕地只能以种豆为主,这里的农民要赖“豆”生存。黑龙江省北安大豆,粒大粒圆,高油高蛋白营养丰富。北安是黑龙江大豆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大豆销售到全国各地。

七. 黑龙江省 黑河 孙吴县 桔梗

桔梗

桔梗又称芽桔梗。为春季发芽时采集者。质次。以根条肥大,质坚体重、干燥,断面色白、味苦者为佳。桔梗、苦桔梗、白桔梗、炒桔梗、炙桔梗。处方中写桔梗、苦桔梗、白桔梗均指生桔梗。为原药净冼,刮去栓皮,晒干,切片入药者。炒桔梗为桔梗片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入药者。炙桔梗又称蜜炙桔梗。为桔梗片用炼蜜一起拌炒至蜜尽色黄,取出放凉入药者。

八. 黑龙江省 七台河 新兴 蒲草

古代已开始种植,解放前整个雷州半岛有10多万人靠种植蒲草及加工蒲草编织品为生,其产品是本市主要的传统出口产品。解放后以60至70年代种植较多,后由于流通渠道不畅而产量下降,近年来种蒲业重新兴起,遂溪、雷州及东海太平为主产区,各产区均出现不少蒲草种植、加工、运销专业户
( 雷州)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讷河 讷河大米

讷河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讷河大米是黑龙江齐齐哈尔讷河的。

讷河大米

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505528

米(大米)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昂昂溪 黑龙江黄鸡

黑龙江黄鸡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郊区广大农村和嫩江地区国营农场。近几年又向外扩展到大兴安岭、北安等地。全省数量较少,母鸡仅万只左右。这种黄鸡是卵肉兼用型鸡。是黑龙江省畜研所于1965年着手培育的。

黑龙江黄鸡具有抗寒性、耐粗饲、觅食力强、产蛋性能好、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这种鸡体躯长,胸突出,后躯发达。单鸡冠,冠、肉垂,脸呈红色,耳为白色,喙、胫、趾为黄色,羽毛为淡黄色,公鸡色略深。部分鸡的颈、尾或全身有凤羽花纹,尾端为白色。

黑龙江黄鸡产蛋性能好。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黄鸡年平均产蛋量为150枚左右,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平均产蛋量为150枚左右,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平均产蛋量为90枚左右。蛋重平均为54克。蛋皮为白色,黄母鸡生后200—230日龄就可产蛋。

黄鸡肉质鲜嫩适口。生后六个月龄的小公鸡或一岁的小母鸡,比同龄的来航鸡的肉质细嫩。据屠宰测定,180日龄的公、母鸡半净膛屠宰率平均为78.59%,250日龄公、母鸡半净膛屠宰率平均分别为81.4%和83.86%。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