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九江都昌本地特产 江西都昌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九江都昌本地特产 江西都昌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8-08 23:07:40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古市花椒

古市花椒:古市一带的花椒在江南一带出了名,每年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上门要货,见农户采摘不过来时,指树作价自己采摘或请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劲好,麻辣中透着清凉,既可做麻辣作料,还可泡茶入药。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几粒花椒,不仅清凉祛暑,且茶水过夜不馊。

二.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九江酥糖

九江桂花酥糖”: 是九江副食的传统名产。它选用富强粉,白麻仁,白砂糖,饴糖及糖桂花为原料,精制而成。其色乳白,质地细嫩,具有骨脆、麻香、油润、甜爽、香醇等特点;并且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一种深受游客,尤其为妇孺老幼所喜欢的风味食品。 1962年在广州交易会上“桂花酥糖”倍受中外客商好评。七十年代,该厂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桂花酥糖”进行了一些创新,使其质量达到“香不见花,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的境界。1980年至1986年先后三次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

三.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刀豆干

刀豆干 可采取制作豆角干的方法置开水锅中汆过,晒至半干成乳白变软时,用刀切一侧成梳状晒干即可。有些怀远女客还在软和时将刀豆捏成荷花、宝塔状晒干,以用作送礼。食用时先用水发胀,加佐料过锅即可,特点是既爽口,又美观。

四.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龙凤什锦汤

龙凤什锦汤

这是修水泰乡一道风味独特、人见人爱的菜肴,后来因风味好而传遍全县,只是因用料各异、风味不同而已。乡下人俗称为“虾米蛋”,城里人简称“什锦”。“什绵”谐音“十景”,泛指由多种食物混合做成,实际上这龙凤什锦汤还真不止十种食物。此道菜做法简单,先把洗净的胡萝卜、莴笋、香菇、木耳、五花腊肉、腊猪肠和浸泡好的小山竹笋干切成丁末,与虾米一同用油炒过,加鸡汤或肉汤,配佐料慢火煮熟,起锅前冲入鸡蛋花,加上葱花、姜末和适量淀粉即可。但要注意稀稠适中,以便于用调羹食之。这道菜色香味齐全,盛在碗里,可见红黄绿白黑五色混合,色彩斑斓;闻入鼻中莴笋香、腊肉香、虾米香、葱姜香,使人谗得口水欲滴;吃入口中,胡萝卜、莴笋、香菇、腊猪肠等是又甜又香又脆又爽。用作主食时,还可加一些弄成米粒长短的碎面条。喜辣者可适当加一些辣椒粉。冬春两季食用时,既可饱肚,还可祛风寒,这道菜不但是乡村请客必备菜,还成了城里各特色土菜馆的当家菜。

这“龙凤什锦汤”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的是泰乡八都龙峰山里的龙伢凤妮两家要开亲。这龙伢早已成人,长得粗壮结实,怎奈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弟弟妹妹,家中人多劳少不富裕,好在他与父亲勤快,母亲会持家,日子还过得去;这凤妮漂亮贤惠,也到了婚配年纪,是父母掌上明珠,女大当嫁,父母也想她找个好人家,于是经媒人一说,也动了心。两家虽说住在两对门,鸡鸣狗叫都听得见,但大山中来去常要半天时间,虽然龙伢凤妮早有相互爱恋之心,但两家大人还是不太了解。按泰乡风俗,女方父母和主要亲戚约清明后三日到男方“采家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满意了就在男方家吃中饭,否则,将托辞借故离去。

对于龙伢家来讲,这席招待“贵宾”的饭理应档次高一点,但却十分为难:一怕女方赚穷不同意,那可就既浪费又受气;二是家里也不富裕,加之正是乡下人度饥荒之时;三是不准备又不行,弄不好将在新亲面前出丑。

话说迎接女方家的客人和媒人落座后,给每人泡上一碗上不见水、下不见底的芝麻、豆子、花生、干姜、萝卜干和菊花的相料茶。双方客套几句后,女方父母以散步为由房前屋后、牛栏猪圈都看看,见男方家勤快干净,虽然目前不宽裕,日后却有奔头,心里基本满意,再与龙伢聊聊天、问问活,见其诚实忠厚心里有了几分喜,于是,与媒人一碰头,决定在男方家吃中饭。

再说龙伢母亲会过日子,留了些过年的腊猪肉、腊猪肠和香菇、木耳,家里养了鸡、也有蛋,菜园中有胡罗卜、莴笋和鲜葱,两个出嫁的女儿一个带来了水塘里捞的虾子,一个带来了上山采摘的小山竹笋干。龙伢母亲心灵手巧,将这些食物切成丁未煮了一锅羹,冲上鸡蛋花加上芡粉,做了一盆色香味全的佳肴。宾主吃得满意,谈得投机,媒人看着这一盆如游龙戏凤般的什绵汤,想着龙伢凤妮将喜结连理,高兴之余,即兴将此佳肴命名为“龙凤什绵汤”,意为“龙凤呈祥”。这道菜因制作简单,口味适众,名字吉祥,同时解决了男方家准备“采家舍”宴席的为难之处,所以迅速传遍泰乡、传遍全县,成为婚宴喜庆的一道主菜而传至今天。

五.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都昌米饺

都昌米饺,俗称包心粑。作为地道的都昌人应该对它不会陌生。 记得小时侯每个节日都会去做饺头巴,吃法各异,而且都百吃不厌。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米饺。如今,出来工作这么多年。我们回家,妈妈也总会张罗着给我们做一次饺头巴。而且每次在外面都很怀念那种美味。

米饺俗称包心粑。又称饺头粑。作为地道的都昌人应该对它不会陌生。每个节日都昌县人都会去做饺头粑,吃法 各异,而且都百吃不厌。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米饺。都昌的米饺被评为江西特色美食。

都昌米饺的做法:第一步:用好的晚米,先蒸熟,再等凉了再用磨磨碎,当然是越细越好了.第二步:然后再用热水,是开的哦!和米粉揉搓到一定的火候,也就是不粘手,放在手里也不容易变形的!第三步:取一小团粉放在手里做捏成簿的形状和锅一样的不是用棍子的,放在手中捏时,需要沾点油.第四步:后把炒好的菜(菜要切细且不能炒的太熟了因为要蒸嘛!放到捏好的粉皮里面封口.第五步:等做了一定的数量的个数啊.就放在锅里蒸,当然和蒸包子差不多了,火候是关键!

六.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九江粉蒸肉

粉蒸肉是江西九江名菜,为中国传统的待客名菜。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食性温和。以主料带皮花肉加稻米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成菜时以老藕垫底,色泽粉红,粉糯而清香,更为添色。

七.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郎菜

郎菜:郎菜自然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叶细`茎小`味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糖类`粗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B1`B2等。常食能降压平喘,利尿除脂。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不可多得的高级绿色食品。

八.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都昌豆折的

豆折的,盛产于都昌各乡镇,是用大米和荞麦研磨成浆,然后文火煎制,再折叠成条状,经过一天的凉晒,再切成复杂的回形针状(也可以手撕),然后经过阳光晒干,可在常温下保存一年时间。每家每户一般都腊月冬季闲暇时节制作一些,新鲜热的可以沾到豆腐酱,辣椒酱,晒干后可以保存到农忙时节炒着吃,更可以像面条一样煮着吃,相信都昌老乡都吃过这种都昌美食。

豆粑是由大米和荞麦混合加工精制而成,每当冬季季节,百姓们几家合在一起互相帮忙煎豆粑。首先,在晴好天气,老百姓便到附近山包上收集一些松树上掉下来的丝毛作为柴火燃料,只有松树上掉下来的丝毛为燃料才能够成功煎制豆粑。大米和荞麦一般是在前一天加工好,待柴火和混合料准备好之后,选择一个晴好天气,邀上相关主煎、柴火、卷制、晾晒等人员便开始煎制豆粑。

刚煎制成功的豆粑用猪油和猪肉炒制很好吃,而且百姓们也会将刚煎制好没有切细的豆粑托送给城里的亲朋好友。在全部煎完后。等豆粑完全冷却下来,大约在晚上,百姓们便会将豆粑一张张切细。等到第二天天晴的时候,百姓们再把切好的豆粑用晒蓝放在太阳底下晒上2---3天,晒干后的豆粑百姓便会保存起来,一旦来了亲朋好友,干豆粑便是赠送和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信息来源:九江政府网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老俵豆腐

老俵豆腐

老俵豆腐是江西的一道名菜,但真正风味的老俵豆腐要数修水的出名,修水人称老俵豆腐为家乡豆腐。一九八四年六月份,-总书记与国家计委、商业部、农村研究中心、新华通讯社的领导考察湘鄂赣三省,在修水吃了老俵豆腐后,对同行的湖北省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说,还是这里的老俵豆腐名符其实。

修水的老俵豆腐之所以好,主要是水的原因,这庐山西海源头之水纯而净,制出的豆腐格外鲜嫩。老俵豆腐的做法是,先取含浆水豆腐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1厘米厚的小块,放热油锅中慢火煎至两面呈黄色,将红、绿椒切片,加蒜苗、姜末同炒,倒入煎好的豆腐块,加肉汤、料酒、食盐等佐料同煮,起锅前稍加芡即成,特点是色泽美观、豆腐鲜嫩、清爽可口。

十.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都昌鱼宴

都昌鱼宴由豆参鲶鱼头、地震鱼、龙骨鱼、虾菱饺、河蚌彩珠、凤巢虾、银鱼羹、陶侃鱼和黄金鱼松等组成。主打菜为豆参鲶鱼头。

在都昌鱼宴之中,相传“陶侃鱼”始于晋代,源于都昌历史名人陶侃青年时代垂钓于矶山,并以所钓红鲤鱼自行烧炒,孝敬病中母亲。陶母与岳母、孟母齐名,因此陶侃钓鱼孝敬母亲成为千古佳话;“陶侃鱼”也成为都昌一道名菜,一直流传至今。

“地震鱼”以俗称“黄丫头”鱼为主料,该鱼学名为“地震鱼”,属于南宋永初年鄱阳大地震后余生鱼种。“地震鱼”烹制方法独特,取“地震仪”谐音而形神兼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