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直播卖货黔西南 贵州织金特产直播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直播卖货黔西南 贵州织金特产直播购买更新时间:2023-08-07 07:50:59

一.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仁县 竹荪银耳汤

原料:干竹荪25克,干银耳20克,冰糖200克。

刀工成型: 用冷水将竹荪、银耳分开泡发,摘蒂去泥洗净;将竹荪切成5厘米的长段,混合银耳用温水漂洗几遍。

烹调方法: 煮。冰糖用水溶化,撇去浮沫放入竹荪、银耳煮熟,装碗即成。

风味特色:汤汁清亮,竹荪松脆,银耳细糯。

技术要领:煮制时不要让竹荪太软。

二.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晴隆羊

晴隆羊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莲城街道、东观街道、长流乡、中营镇、花贡镇、茶马镇、光照镇、鸡场镇、三宝彝族乡、沙子镇、碧痕镇、大厂镇、安谷乡、紫马乡现辖行政区域。

《晴隆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晴隆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晴府函〔2016〕191号

晴隆县地方标准:

DB522324/T02-2015

《晴隆羊养殖技术规程》

三. 贵州省 黔西南州 贞丰县 苗家腌食

腌 鱼是苗家待客的传统佳肴。它色鲜味浓,吃起来爽口畅心。苗族人民习惯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将捕捞得的鲜鱼洗净,剖开取其内脏,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 面等佐料浸渍,置于烟火上烘至半干,再把备好的甜酒抹上,或糯米粉放在鱼上面,一层鱼一层甜酒糟,装进坛内盖好,封严。等到半月以后,就可取出来用油煎吃,也可生吃。隔年腌鱼,鱼刺已软柔,鱼内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别有风味。

腌 肉是将鲜肉肥瘦切成片,用糯米粉与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放在肉的上面,一层肉一层米粉,放入坛内封好,半月后便可取出来炒吃,清香可口。

四.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义市 仓更板栗

仓更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仓更板栗主产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南部以仓更镇为中心的沿江(南盘江)七个乡镇(仓更、沧江、洛万、巴结、泥凼、三江口、捧乍),素有“板栗之乡”的赞誉,年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135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0%左右,区域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贵州省板栗主产区之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仓更板栗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无污染,是纯天然食品。2007年7月,经贵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之后历年送检均达标)。仓更板栗高含糖量、低水分且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清香可口,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广州、深圳及浙江一带。目前仓更及周边板栗种植面积达18万余亩,挂果8万余亩,年产板栗3000万斤,产值5000多万元,是沿江(南盘江)区域支柱性产业。目前,该区域有气调保鲜库3个,库容1300吨,能够保证板栗长年供应。

发展简史

自光绪二十三年以来,仓更人民就有在庭院种植板栗的习惯,自20世纪60年初就开始发动群众种植板栗,那时的板栗除庭院的,大都归集体所有,自1979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板栗年产55吨,1990年年产291吨,2000年板栗年产1200吨,大规模种植是在2000年至2005年,仓更通过退耕还林,育林荒山,天保工程项目资金及对部分困难群众采取无赏供应苗木,发放无息贷款扶持,发动群众大量种植板栗。与此同时,沿江其他六个乡镇也大规模发动群众种植,板栗基地逐步形成并逐渐壮大,2011年6月,沿江七乡镇联合组建“兴义市仓更板栗协会”及联合党总支部,整合区域种植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申报注册地理标志,参加各种展销会,推进板栗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同时,为广大栗农提供种植、管护、销售、贮藏、加工等全方位服务,在保证仓更板栗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质量。

五.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安龙丝娃娃

安龙丝娃娃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的。“丝娃娃”是因为一张小薄皮面饼包了很多“丝”而得名。又名素春卷。脆生生、凉悠悠、酸溜溜、辣呼呼、味道十分诱人。

安龙县丝娃娃:丝娃娃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贵州最常见的一种小吃。在薄薄如纸的有如手心的大米薄饼里,裹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因其形状颇似被裹在“襁褓”中的初生婴儿,因此而得名“丝娃娃”。然而,说到安龙的“丝娃娃”,那可是不一般,它在保留了其原始的工艺外,还加入了一些自创的做法。制作“丝娃娃”的过程很精细,除了要将米面粉制作做成薄纸状小圆饼,还要分别装入小盘中,尤其是它的那碗汤特别有讲究,这汤是取绝于酱油、醋、味精、麻油、姜沫、葱花、煳辣椒等各种作料混合而成的,其味道独特,色香俱全。

“丝娃娃”价格便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有益身体健康。因此,在安龙小吃一条街上,虽有有两、三家卖“丝娃娃”的摊点,但每到夜幕降临,每家的摊点上却都是宾客满座,人们围坐在桌前,在温馨逸人的夜色中,细细品尝着龙城的这一独特小吃。

六.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通草

通草

通草是一种野生植物。通草质轻、细腻、雪白,易着色。早在清代,手工艺人就将它制作假花,近年在继承传统上又有创新,所制通草画屏有山水、花鸟,配以镜框,色彩鲜艳,典雅华丽。通草切片,每年亦大量外销。

七.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仁县 蜡染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

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轻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被面、门帘、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

八.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册亨县 册亨茶油

册亨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册亨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册亨茶油是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的。

册亨茶油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坡妹镇、冗渡镇、丫他镇、巧马镇、秧坝镇、双江镇、岩架镇、八渡镇、庆坪乡、达央乡、威旁乡、弼佑乡、百口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义市 品甸生姜

品甸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甸生姜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的。品甸生姜的姜肉质饱满,质细纤少,色鲜味美,含油量高,淀粉多,含硫低。品甸生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清水河镇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多云,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5.3℃,7月份平均气温为26℃,年降雨量为1300毫米,海拔在1000米至1400米之间,相对高差为400米。全镇气候湿润,热量丰富,土壤呈微酸性,特别适合于姜的生长。因此,这里生产的姜肉质饱满,质细纤少,色鲜味美,含油量高,淀粉多,含硫低。一九八三年曾获国家外贸部出口免检优质产品证书。经加工而成的干姜块,又是系列产品姜粉、姜糖、姜汁、姜膏、保健姜汁冲剂等的优质原料,已畅销日本、中东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贵州品甸(清水河镇原名品甸镇)生姜在国内外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已形成一定品牌。

品甸生姜久负盛名,1983年,品甸干姜块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优质干姜块。2003年,基地获国家财政部补助建设配套设施;2005年6月起,省农业厅认定兴义市品甸生姜基地为无公害生姜产地,品甸生姜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同年7月申请注册了“清水河品甸”生姜品牌,2009年7月注册了“品甸生姜”地理标识商标。

在合作社的组织下,建有兴义市品甸生姜30000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姜种植农户6000余户,年产量6万吨,原产品销售4万吨,2万吨加工成干姜块、姜片、泡姜,生姜制品加工增值率达30%,年销售收入1.2亿元以上。生姜基地对当地种植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带动农户6000余户发家致富,是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农民经济收入的50%以上。

2013年,兴义市清水河镇生姜专业合作经济协会申报的“品甸生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7827971。

品甸生姜

兴义市清水河镇生姜专业合作经济协会

7827971

生姜

十.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望谟县 望谟火龙果

望谟火龙果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的。望谟县“红肉火龙果”属亚热带水果,由于其肉色紫红、多汁、口感清甜,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望谟县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县内海拔在375—1718米,年均温19℃,无霜期340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县内无“三废”污染,非常适宜火龙果生长。

望谟火龙果种植2011年6月起步,到目前已投入中央和省级生产发展资金11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公司和种植农户自筹1200万元,火龙果种植区域分布在油迈、乐元、蔗香等6个乡镇。全县现有火龙果种植面积5000余亩,挂果近1500亩,成为黔西南州目前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