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曲靖特色送礼特产有哪些 曲靖必买的十大特产适合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曲靖特色送礼特产有哪些 曲靖必买的十大特产适合送人更新时间:2023-12-23 10:01:54

一.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桔梗

    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以东北,华北地区产量较大,华东地区质量较优。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植物体内有乳汁,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大肉质,圆锥形或有分叉,外皮黄褐色。茎直立,有分枝;叶多为互生,少数对生,近无柄,叶片长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大形,单生于茎顶或数朵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冠钟形,蓝紫色,蓝白色,白色,粉红色,裂片5。蒴果卵形,熟时顶端开裂。种子多数,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喜温和凉爽气候。苗期怕强光直晒,须遮荫,成株喜阳光怕积水。抗干旱,耐严寒,怕风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栽培。

二.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胡辣鱼

曲靖虽然早在4亿2千万年前就已经有了鱼类生存的历史,但鱼作为一道特色菜肴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大约是从1994年开始,一股“胡辣鱼风”从沾益一家名为龙华鲜鱼店的小馆子里刮出,并迅速席卷了曲靖城,一时间很多饮食服务业主争相效仿,都纷纷打出“胡辣鱼”的招牌,赶时髦般招徕着新潮的食客。和其他一些“短命”的时尚菜不同,这胡辣鱼自推出之日起,就始终牢牢占有自己的消费群体。

大凡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在经营管理上必有其过得硬的招数,而胡辣鱼在曲靖的长盛不衰一方面说明这种吃法很适合当地人的口味,某种程度上恐怕也正是契合了滇东高原人豪爽质朴的性格气质。

怎样契合?且看看它的制作程序。

做胡竦鱼的原料首选鲫鱼,以每条二三两重的为最佳,这样不但肉质细嫩,且可免去鱼刺细多之苦。若鱼肚内能留有鱼子,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一边把鲜活的小鲫鱼迅速拾掇干净,加盐稍作腌渍,一边热锅上放入猪油,七八成熟时加干竦椒段炸炒,出味后再放生姜,加开水,将鱼投入熬煮数分钟,起锅时加胡椒粉和味精,碧绿的芫荽整根浮在面上,色泽红绿夺目,煞是好看。

这时还不算完,须将胡辣鱼置于文火上缓缓地煮,边煮边吃。如此胡椒和辣椒的味道慢慢渗入鱼肉内,香、辣、鲜诸味混合,妙不可言。鱼一条条吃完后就汤煮上各种时鲜小菜,直让食客吃得酣畅淋漓。

胡辣鱼的精髓就在这“胡辣”二字,其他的佐料不必讲究,胡椒粉和干辣椒的量却一定要放足,并且猪油的用量也不能少。据说,沾益龙华鲜鱼店的主人邓乔开为了开创这种吃法,是自已先做了百十斤鱼来吃,反复比较,才得出最后的配方。而龙华鲜鱼店也从最初的鸡毛小店发展成初具规模、连销经营的龙头餐馆,食客如云。

  

三.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曲靖蒸饵丝

曲靖蒸饵丝,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在曲靖市学院街口有一家餐馆,虽然门面不大,但因该店供应的主要小吃品种蒸饵丝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每天都引得顾客盈门,几年间便声名大振。喜欢吃辣的顾客还可以自行放上油辣子,最后拌匀就可以食用了。等顾客吃完饵丝,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葱花的筒子骨汤,那才叫回味无穷哩!

漫步清晨的曲靖城,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食肆饭馆里,蒸饵丝的身影竟无处不在。或许他们也经营着米线面条、包子豆浆,但蒸饵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品种。各家的蒸饵丝可能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有些出入,然而大的做法上如出一辙:切得细细的饵丝在甑子里蒸着,挑出一碗,放上开水氽过的韭菜、绿豆牙,舀一勺熬过的酱油和橙黄的肉酱,吃时必另有一碗骨头汤作配,别有一番滋味。

卖蒸饵丝最出名的要数学院街上的北颖园,这家铺面不过巴掌大的小馆子在曲靖城已有10多年的历史,每天上午食客簇拥其间或蹲或站争食一碗蒸饵丝的情景是这条老街上独有的景观。之所以能够树起“北颖园蒸饵丝”这块牌子,让全城人民为了一餐早点不远数里地奔来,倒也自有它的过人之处。

北颖园的主人崔大妈说起蒸饵丝来数家珍:饵块要选好的,先泡一夜再切成细丝;酱油需以一定比例放入花椒、草果、白糖等各种佐料熬制;酸菜一定要是自家腌的那种。“帽子”的肉一定要好,肥瘦适当;熬汤的骨头得是猪的筒子骨……。

这诸多的讲究看似神秘,其实不过体现了一个“保质保量”的经营宗旨,这道理颇有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味道。

曲靖人对蒸饵丝情有独钟了,以至现在有很多餐馆都打破了早点才经营的常规,一整天都见白生生的饵丝在甑子里冒着热气。腻味了大鱼大肉的人们偶尔把蒸饵丝当正餐吃,也自是一样情趣。

蒸饵丝伴随着曲靖人迎来每一天的晨光,虽然人们步履越来越匆匆,虽然盛饵丝的碗逐渐换成了一次性饭盒,但那份古老质朴的味道依然,并且历久弥香。

  

四.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滇陆猪

滇陆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陆良县种猪试验场联合攻关,利用乌金猪、太湖猪-优良地方猪种和长白猪、大约克两个国外著名猪种为原始育种素材,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历经15年10个世代扩群选育而成,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该猪种具有产子多、肉质好、生长速度较快、母性强、耐粗抗逆、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被列为云南省“宣威火腿加工产业化生产项目”的主要原料猪种之一。专家认为,滇陆猪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云南省难得的一个好猪种。

滇陆猪是云南省著名猪种,原产地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该猪种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陆良县种猪试验场联合攻关,利用乌金猪、太湖猪1优良地方猪种和长白猪、大约克两个国外著名猪种为原始育种素材,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历经15年10个世代扩群选育而成,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是宣威火腿的主要原料猪种,是云南省六大名猪之一。

此猪全身被毛白色, 头大小适中,额面清秀,颜面微凹,嘴筒平直而稍短,耳中等大小前倾稍下垂,背腰平直,腹部紧凑,四肢粗壮,肢蹄结实,体型匀称,各部位结构良好。具有产仔数高,瘦肉率高,耗料少,适应性强,母性好、耐粗饲、肉质优等特点。“滇陆猪”现已成为了七里香、食唯鲜、众益等陆良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首选原料。企业加工出的猪肉产品已逐渐成为知名品牌,进入了全国各大型超市。

在精心培育好品种的基础上,该县全力抓好“滇陆猪”的产业化开发。依托县种猪试验场和滇陆猪研究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猪种的继续选育、扩繁和示范推广,有效巩固“三群一网”良种繁育体系,该县在县种猪试验场的基础上,建成了76个滇陆猪扩繁场。同时,该县加大“滇陆猪”的推广、饲养。据统计,全县在本县及周边地区共推广了“滇陆母猪”56437头,总计为这些地区新增社会经济效益8400万元。陆良凭借“滇陆猪”,已真正发展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优质仔猪基地。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陆良县滇陆猪研究所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滇陆猪主产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境内,涉及中枢镇、板桥镇、三岔河镇、活水乡、马街镇、龙海乡、召夸镇、大莫古镇、小百户镇、芳华镇、华侨管理区10个乡镇及一个华侨管理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2—104°02′,北纬24°44—25°18′之间,东西长65.6千米,南北宽62.8千米。养殖区域范围2096平方千米,年出栏100万头。

五.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玉婷特色烧烤

玉婷烧烤是众所周知昆明周边安宁特色烧烤品种最多的烧烤店,成立于1998年4月份,位置在昆明市近郊安宁市武庙坡昆钢汽管处生活区三岔路口(现名为安宁市珍泉路,连然街280号)

有包间20多个,桌子30余张,能容纳200多人同时进餐。

公认的特色好吃的烧烤有碳烤生蚝,扇贝、傣味勐海烤鸡,香辣田螺、傣味冲干巴、香草烤鱼、海鲜粥、玉婷烤鱼、蒜香鸡脚、另外包烧系列,卤菜系列,凉菜系列及自制无任何添加剂的杨梅汁,腌制生烤系列共计100余个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玉婷卤面更是吃货们的最爱,其味香辣鲜美,回味无穷。

订餐联系电话:0871-68717799

微信点餐平台:ytsk01

六.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罗平小黄姜

罗平小黄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云南省罗平县现辖的罗雄镇、九龙镇、阿鲁乡、老厂乡、长底乡、钟山乡、旧屋基乡、板桥镇、大水井乡、鲁布革乡。

特定品质

罗平小黄姜质细纤小,含油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素以肥硕、饱满、汁丰、色鲜味美的品质著称,早在1958年,就成为出口商品。1983年,罗平生产的“云南120#干姜块”,以其色泽、质细、纤少、油富、丰满、味美而被国务院外贸部列为优质产品,远销西德、法国、新加坡、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9年,全县有12个乡镇共种植生姜7.175亩,总产量达850多万公斤。近几年来,罗平县委、政府对生姜的产销更加重视,农户种姜的积极性也逐年提高。在大水井、鲁布革、牛街、板桥、长底、老厂等乡镇,甚至流传着“要奔小康,需种生姜”的民谚。

七.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密香梨

密香梨:质优味美,肉白脆嫩,皮薄腻香,甘醇沁心令人爽,甜汁染指似粮粘,远近驰名人称赞。

八.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丝窝糖

丝窝糖:丝窝糖则是白糖的“改进型”和“加工型”,在白糖加热变得较软即将溶化时,把它拉成丝状,大约跟发丝差不多粗细,然后醮上西泽本地熟制纯黄豆面,把它绕成卷,再经过特殊的冷却工序加工而成。

丝窝糖则是白糖的“改进型”和“加工型”,在白糖加热变得较软即将溶化时,把它拉成丝状,大约跟发丝差不多粗细,然后醮上西泽本地熟制纯黄豆面,把它绕成卷,再经过特殊的冷却工序加工而成。

九.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马龙干巴菌

干巴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马龙县境内盛产。学名:绣球菌,也叫对花菌、马牙菌、松毛菌等。干巴菌有一股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当地人把腌牛肉干称为干巴,因而此菌得名干巴菌。它生长在山林松树间,这种菌没有菌盖和菌褶,一簇簇地生长,状如牛马,人们又把它形象地称为“牛牙齿菌”。干巴菌刚出土时,呈黄褐色,老熟时,变成黑褐色。干巴菌肉质坚韧,富含钙、铁、硫胺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份。其貌不扬,黑黑的带有一层白色。但味道却鲜香无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

干巴菌宜于炒食,荤、素皆宜。用干巴菌炒青椒或炒鸡蛋,其味妙不可言。素炒时,用将干巴菌撕为细丝、洗净,配加青椒丝、大蒜、盐等,炒熟即可食用。这道菜沁人肺腑,有浓郁的牛肉干香味。荤炒时,将洗净的菌丝浸入鸡蛋清,在油锅中滑一遍,再加入火腿丝、青椒丝、盐等佐料,炒熟后,盛入盘中,淋上少许芝麻油。这道加了火腿的菜肴,使得火腿和菌的鲜香相辅相成,香气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醇厚,食后令人久久难忘。

十.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富源酸菜

富源酸菜之所以成其为一种地方的代表,在于它独特的口味和与众不同的制作方法。

寻常意义上的酸菜,是将青菜洗净晾晒切碎后和上盐、辣椒、花椒等诸多佐料揉搓,然后置于缸内密封,待微生物自然发酵形成一种爽口的酸味。这样的酸菜属咸菜系列,通常用来开胃或做其他菜的配料,像曲靖人爱吃的酸菜剁肉、酸菜洋芋之类,这种酸菜就必不可少。而从制作到食用的过程,一般也在十天半月左右,并且是经久愈酸,风味愈好。

比较起来,富源酸菜确有独到之处。首先,做法上,地道的富源酸菜是先取上好的萝卜和小油菜为原料,没有小油菜才用青菜替之,就连萝卜缨也不扔掉。先烧一锅开水,加放少量淀粉和面粉,分别将洗净切成细丝和小段的萝卜、菜缨放进去炸一下,捞起装入缸内,然后盖好盖子置于火炉旁,一夜即酸,第二天便可食用。不但制作周期较普通的咸菜短了许多,而且用不着放任何佑料,纯纯的原汁原味。新做的酸菜里通常还要加入少许“引子”,也就是陈酸菜的酸汤,当地人称之为“脚子”的那种。各家做出的酸菜味道又不尽相同,就全是这“脚子”使然。因为“脚子”里各种微生物群落的生成复杂多样,做出来的酸菜自然也就稍有差异,这就像四川人做的卤菜因那陈年老卤的不同而色香味各异一样。所以,初学做富源酸菜的人,一定去那做得好的人家要一碗酸汤作自家的“引子”。

做好后的富源酸菜,观其色,绿白相间:察其形,粘稠滑腻;品其味,则酸纯无比。吃法上就更是与普通酸菜迥异了。这时的富源酸菜,已经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菜”,而非咸菜或佐料。从前最有代表性的吃法是红豆酸菜汤,熬得烂熟的老金豆和着酸菜一起煮,吃时放点糊辣椒面和盐,轻软爽口。现今生活极大丰富了,火腿、猪脚、鸡或鱼加上酸菜一起煮,再打出个“富源”的招牌,又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味菜。别看香喷喷端上来一大锅,人们净爱拣那酸菜吃,什么鸡呀鱼呀这时倒成点缀了。最妙的还是那汤,酸中带鲜,浓而不腻,不但酸鲜可口,还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追根溯源,富源酸菜倒底有多少年的历史恐怕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了。那最初的“脚子”又是出自谁家?是否我们今天所吃的酸菜原来都是经同一级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呢?

爱吃富源酸菜的人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管寻着正宗富源人做的正宗富源酸菜而去,在老板浓重的富源口音里,熟朋友一般地调侃着:多加顶(点)富银(源泉)酸菜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