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揭阳最出名特产送人 广东揭阳最正宗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揭阳最出名特产送人 广东揭阳最正宗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5-06 00:26:23

一.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里湖凉果

里湖镇凉果生产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该镇依靠本地资源和基础优势,致力发展凉果加工业。目前,全镇有凉果企业100多家,1991年在产值超亿元的凉果专业村和平管区创办“凉果城”,以此为中轴,辐射全镇。每年在果品登场季节,厂家派出供销和专业人员近千名,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十多省区,就地收购、加工成半成品,再运回本地深加工制成产品。主要产品有梅制品、榄制品、李制品等20多个系列产品近100多个花式品种,年加工量超过6万吨,创产值2亿多元,其0口产值近亿元,产品走俏日本、东南亚和港澳等地。该镇凉果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目前全镇凉果业拥有注册商标49件,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88个,以及行业标签认证等。1996年该镇的凉果系列首次行销京、津、沪,走遍全国各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成为粤东地区凉果商品的集散地。( 普宁)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青屿蟹

青屿蟹产于揭东县地都镇青屿村,因地处榕江入海口,属于“活水”地带,故出产的海蟹身上有“四美味”;大腿肉丝短纤细,味纯鲜美;小腿肉丝长幼嫩,鲜而不腥;身上肉,洁白晶莹,鲜美细腻;壳下膏,脂黄香嫩,色味俱佳。

三.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豆酱

洪阳镇生产豆酱有150多年的历史,选用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过发酵、晒制、蒸气杀菌等生产流程制作而成。产品呈金黄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香甜可口,是调味佳品。今洪阳酱油厂年产豆酱150吨,其中“培峰宝塔牌”豆酱1987年获广东省工业协会、食品协会联合举行的酱料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优秀奖。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普宁)

豆酱是潮汕地区一种用优质黄豆泡蒸(煮)熟后经天然发酵制成的食品或调味佳品,历史久悠久,特别是普宁豆酱最为盛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生产历史。以源兴、财源、祥裕三大商号所产为佳。

普宁豆酱是选用鲜庄黄豆、面粉、食盐等原料,经过发酵、晒制等生产流程精工制作而成。豆酱呈金黄色,内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味香质醇,营养丰富,适口卫生,是居家烹调之调味佳品。

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贸易发展,普宁豆酱生产有很大发展,且有大批量出口,远销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最高年份出口量18万公斤。为提高产品质量,厂家增设蒸气杀菌,使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以确保贮藏期。又不断改进包装装璜,有250克罐头装和500克玻璃瓶装,750克玻璃樽装等,携带方便。现除洪阳外,县酱油厂、县罐头厂皆有生产。内销用“培峰宝塔牌”商标,出口用“天坛牌”商标,投放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随着豆酱质量提高,销量倍增。1986年培峰宝塔牌豆酱,于汕头市商办工业产品展销会产品质量评比中获优秀产品第二名。于1987年广东省工业协会、食品协会联合举办酱料行业产品质量评比获优秀奖。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四.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大溪元宵柚

元宵柚产于揭西县的大溪镇井新、鱼梁一带的名果。属芸香科。因其果实成熟采摘后可留至元宵节日之用而得名。果实外形扁圆,首尾平而略凹,似柑橘,但比柑橘大,颜色淡黄。其直径一般为14-15厘米,重2-2.5公斤;大者直径达17-18厘米,重3-3.5公斤。瓤呈片状排列,色淡黄,晶莹透亮,多汁柔嫩,鲜甜微酸,醇厚芬芳,居家置抽于案,则满室飘香。每年春分前后开花,清明前后结果,至立冬则成熟可采摘。采摘下来即可食用,若经放置几天,味道则更鲜美。瓤能清痰止渴;果皮可制成蜜饯,有助消化。春节、元宵前后,为民家迎来送往的吉利礼品。家家户户也喜置一只于案几之上,表示美好祝愿。

五.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红糖

普宁红糖

红糖,营养丰富,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和其它有机及无机物质,且具有甘蔗芳香等特殊风味,是人民生活的常用品。

普宁县是红糖主产地,制糖历史悠久。解放前,糖寮遍布全县各地,凡有种甘蔗地方便建有土糖寮,而以南径、麒麟最多,且高产、优质、产糖率高。如1964—1965年榨季,南径社有红糖寮82个,共榨蔗38900吨,红糖总产量4714.5吨,产糖率12.12%。

普宁县所产红糖,历来以质优、色美、耐储存、便运输而誉满省内外。普宁红糖为金黄色,鲜艳纯一,干爽松散,杂质少,具有独到香味。解放前有名牌产品“上提青”,远销上海、天津等地,深受人民欢迎。

本县拥有一批煮糖技术能手,经常被聘请到省内外指导煮制红糖,如1964—1965年榨季,仅南径公社就派出50多名煮糖师傅到海南、湛江、惠阳等地传授煮糖技术。(作者:方时圆时间:1988年12月)

六.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邹堂青皮梨

邹堂青皮梨是驰名国内外的岭南佳果之一,它产白桑浦山东南麓丘陵地带,也就是地都镇南陇、仙埔、乌美诸村后面山地。这几个村的占称为邹堂龙,青皮梨也称邹堂梨。

邹堂青皮梨由来已久,据《邹堂郑氏族谱》记载及民间口碑材料,相传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郑舺,于隆庆初年出任四川按察使时从四川移植苍溪雪梨于邹堂郑氏祖祠后山坡,开始时皆称“郑子梨”,后因郑子梨名字不雅,观其色泽青苍改称青皮梨,后代逐渐繁衍而遍布邹堂龙所属山地,至今已四百多年了。

邹堂青皮梨系蔷薇科梨属,沙梨的一种。邹堂青皮梨酷似它的祖先四川苍溪雪梨,又有点苹果型。它皮青蒂软,肉白汁多,酥甜爽口,饮誉中外。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果树栽培》中青皮梨条这样记载:“青皮梨产于揭阳县邹堂乡。果实型圆或近于卵型,成熟后仍为青色,肉质幼嫩,味甜汁多,适宜于加工制罐头。”

邹堂青皮梨春季开花结果,成熟时间在“大暑”至“立秋”阶段,时达盛夏,天气炎热,人们吃之倍感泌脾清胃。果梨一经上市,争相购买,以先尝为快,因而经济价值较高。

青皮梨皮薄肉厚,心细汁多,酸甜爽口,含有多种营养化合物、糖分、维生素等物质,是营养比较丰富的水果之一。它的鲜果利尿通便,可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青皮梨还可切成小片晒干成梨脯,入药内服可助消化,清热除烦解渴,润肺生津化痰咳,并能解酒毒,善治热病津伤的烦热口渴和肺热干咳痰等症。青皮梨还可外用,当被开水淋伤或被火灼伤,将青皮梨生果用刀切成小片然后贴于伤患处有止痛收敛作用。

用邹堂青皮梨切片晒干制成的梨脯除了保留青皮梨果的食用价值之外,冲水饮用可治风湿、咽喉痛、劳夜浮肺火、燥热。它的制作方法是:在每年“大暑”过“立秋”即至之时邹堂梨已成熟,把梨子摘下来,用水洗后,切成二畔,然后把切破一面向下,有表皮一面向上顺次切成厚2-3毫米的小薄片,把这些小薄片置于清洗干净的晒台上或干净竹器内被太阳照晒,直至可折断,收拾藏于织塑袋三五天后,再放于炊格在炉灶上炊沸(炊格顶上炊烟起后15-20分钟)取出晾干,重新放入竹器中于阳光下照晒至梨干湿度消失,装于水缸中以备食用。

本地精制的邹堂梨脯还是一种民间风俗的馈赠佳品,特别是旅外侨胞们,由于梨脯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唐山土羚羊”美誉,他们每次回乡必带一些到侨居地赠送老乡亲,共同分享家乡的土品。

为何邹堂青皮梨脯有“唐山土羚羊”之誉呢?

相传清代末年,暹罗国某地热病流行,患者体温极高,喉干口渴,烦燥无比。时因医疗条件不好,加之侨居此地华人生活艰辛,经济潦倒,无法求医,病人口多,无法解除病患。恰好有一陈姓客头从潮汕返暹罗时带有一袋邹堂青皮梨干,见其妻子也患病,已求过医服过药,可病情不见好转,陈客头于邹堂友人家吃饭用过梨干,知有解散热毒功效,遂煮了一碗让妻子饮下,过了一二个时辰,妻子感觉内热消退,口内生津。于是连续饮用两三天之后,热病消除。陈客头是个热心人,把梨干分送周围邻居,煮水饮用,治好了一方的百几十名患病者,彼邻有一郎中觉得奇怪,询问陈客头有何神方妙法时,陈客头说是用“唐山土羚羊”治好的,从此,邹堂青皮梨干便被侨人称之为“唐山土羚羊”。

七.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西陇灯笼

西陇灯笼

西陇村民从明朝初年开始制作灯笼,以后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熟悉这门技艺。灯笼的规格和款式多样,技艺独特,制作精美,产量多,有“日出千灯”之誉。产品销潮汕、兴梅、海陆丰,以至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西陇灯笼用细竹篾编制而成,在选竹上颇有考究,一般竹不能用,只有观音竹才能编制。编制灯笼工序复杂,先要取好各种规格,磨去青皮,削去咀口,使其滑润,然后定片、切片。定片切片要准确,竹片厚薄一样,切出的竹片在去掉内膜后,便是切篾条这道硬功夫了。每片竹片都要削成小如火柴枝,薄如纸片的16条均等篾条,功夫最好的每次可削两片竹片,用嘴咬出32条均等的篾条。篾条准备好后便进入编制了,编制灯笼头和收灯笼脚难度较大,技术性较高;而编灯笼身因事先有各种形状规格的木制模具可依样编成,故孩童也能学编。灯笼胚编出来后,接着便是糊丝纸、书写字画、上桐油了。

西陇灯笼规格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多彩多姿。技艺娴熟的村民能闭目随意编制出各式灯笼。其规格最大的直径60厘米,最小的如小灯泡,可供小孩秋天放风筝时系在风筝尾巴上。傍晚风筝上天,点点红光,煞是好看。灯笼形状千姿百态,有方形、柱形、圆形、柿饼形、蜂箱形、圆桶形、葫芦形、橄榄形、花瓶形等等,加1画匠在灯笼壁上配上喜庆红字,画上龙、虎、马、牡丹花等各种图案,并在灯笼底部固定装置的凹木里点上烛火(今有的装上电灯泡),俗谓“灯笼肚内亮”,烛光透过丝纸层,玲珑剔透,红光莹莹。灯笼,旧时用于夜里走路照明。农村逢年过节,门前吊上灯笼,平添节日喜庆气氛。晚上小孩手执一支小灯笼,游街串巷,互相观赏,十分热闹。(作者:王史风时间:1988年12月)

八.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阳西芥菜

阳西芥菜

九. 广东省 揭阳 榕城区 蚝烙

将鲜蚝(牡蛎)、雪粉、大米粉、葱粒等混和,加水拌匀,在平底锅内以旺火煎烙,再淋上蛋浆,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吃时撒上芫荽,蘸鱼露或辣椒酱,具有外脆内嫩,香酥鲜美的特点

十.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竹蔗

普宁竹蔗

普宁竹蔗是指著名的洪阳竹蔗,盛产于普宁洪阳地区,历史悠久,后来扩种到南溪和广太地区。洪阳竹蔗与其它果蔗和糖蔗不同,含糖少,但却以其蔗肉松脆,味道清甜,兼有清热利尿、益血补肝功效等独特优点而闻名于世。曾作为果蔗直接出口。一九六六年以后,洪阳竹蔗已全部收为制作“竹蔗茅根精”的主要原料。

潮汕地区民间有采用竹蔗尾段煮水饮服以防治肝炎、麻疹和热症的传统疗法。广州和港澳地区也有喜欢饮用竹蔗水的习惯。所以,普宁果子厂于一九六六年根据这些民间经验,把竹蔗和适量茅根配合,在我国首创研制成功了“竹蔗茅根精”这个饮料佳品。第二年,由县炼乳厂正式投产。一九六八年,县建立“竹蔗茅根精厂”专门生产,选用著名洪阳竹蔗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工艺主要是净洁蔗身后压榨取汁,然后对蔗汁进行热处理、沉淀澄清加白糖粉,再渗入适量茅根精汁,最后浓缩结晶成型。目前,经过技术革新,该厂已解决了储存工艺项目,可以把蔗汁储存起来,留到甘蔗淡季再行生产。这样既克服了竹蔗收成期积压浪费现象,又使一年四季都进行生产,随时保证供应。

竹蔗茅根精的特点和功效是清甜可口,具有竹蔗原来的风味,清热解暑,开胸利膈,增进食欲,对于防治肝炎、伤风感冒、肠胃积热均有良好疗效。由于产品的卫生及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被国家轻工部列为优质出口固体饮料,畅销香港、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九八三年,该产品在北京“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受到赞誉和好评,荣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