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吴江区特产有什么 吴江特色地方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吴江区特产有什么 吴江特色地方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1 05:09:48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是石家饭店传统名菜,亦称锅巴汤。此菜特点:虾仁玉白鲜嫩,锅巴金黄松脆,番茄红润酸甜。锅巴油炸后盛在荷叶汤碗内,并浇入50克沸油,另用虾仁、番茄烹制成卤汁,上桌时先端上刚氽好的锅巴,随后将一碗卤汁趁热倾入锅巴碗,顷刻间,锅巴咝咝裂响,香扑鼻,声入耳,色悦目,味乐口,四趣相得益彰。

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民间尝得锅巴汤,脱口赞道:“此菜可称天下第一菜。”从此被称为“天下第一菜。”另据传说,当年太湖修堤,时值大堤合龙之夜,地方官及钦差大臣在湖滨督工,疲惫饥渴之际他们上了村店。村店开到半夜厨子已无物可下锅了,于是将吃剩的锅巴氽水了,又将用剩的火腿、虾仁、番茄之类杂烩一锅汤,上桌时,“吱吱”爆响,将钦差大臣从瞌睡中惊醒,忙问:“何菜?”厨子顺口道:“平地一声雷!”说也巧,门外报喜的闯了进来:“大堤合龙告捷!”钦差大喜,连称此菜吉利。于是锅巴汤也称“平地一声雷”。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糕里虾仁

糕里虾仁是苏州的一道特色美食菜。它以以鸡蛋白调匀后加入米粉、虾仁,入锅油氽制成,色泽鲜艳,松香可口,亦可另置小盒,佐以番茄食之,其味更佳。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太湖大闸蟹

太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湖蟹是我国有名的淡水蟹之一。肉质鲜嫩,味美,黄多脂肥,历来被誉为蟹中之珍品。“九月团脐十月尖”就是说,九月要吃雌蟹(寒露以后),十月要选雄蟹(立冬左右),这时,他们的营养价值成分极为丰富。

太湖蟹有生殖回游的特性,在江海交界处繁殖,淡水中生长育肥,太湖蟹体形大,青背白肚,黄毛金钩,完全可与阳澄湖大闸蟹媲美。太湖蟹一般净重200-250克左右,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等。药用价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还有催产下胎之功能。 “秋尽江南蟹正肥”。中秋以后,太湖螃蟹性腺成熟,正是赏菊食蟹的好时节,历来吃蟹有“九雌十雄”的习惯。这时的太湖螃蟹,油足肉紧,煮熟后雌的壳内呈桔红色的“蟹黄”,雄的壳内呈半透明乳白色的“蟹膏”。据清《清嘉录》描述:太湖地区有炸蟹习俗。“湖蟹乘潮上簖,渔者捕得之,担入城市,居人买以相馈贶,或宴客佐酒。有九雌十雄之曰,谓九月团脐佳,十月尖脐佳也”。“蟹味上桌百味淡”,即指吃过蟹后再吃任何其它菜肴,便会觉得如同嚼蜡一般淡而无味。 吃太湖蟹既是品尝佳味,又是一种艺术享受,历代文人为之吟诗、著文、绘画甚多。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内食蟹吟诗的热闹情景:“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捣姜兴欲狂”,逼真地道出了吃蟹的最好季节和方法。

四. 江苏省 淮安市 淮安区 “甜港”西瓜

“甜港”西瓜产于淮安市楚州区南马厂乡。该乡有多年的生产西瓜历史,今年全乡西瓜面积4000亩,大棚早熟栽培2000亩,以“甜港”西瓜最为优质,该瓜以“抗满苏蜜”为主体品种,采用无公害早熟生产技术进行栽培。



“甜港”西瓜以瓜形好,品质优赢得了市场,受到了上级多个部门的表扬,此瓜的瓜形以椭圆形为主,皮色为墨绿色,瓜瓤为红色、中心含糖量达11.3%,最高的可达14%以上。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洞庭枇杷

产于江苏吴县。 枇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钙、磷、维生素C和维生素A等多种成分。枇杷中的有机酸,能促进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具有止渴解暑的功能。以枇杷为原料制成的“枇杷膏”,有清肺、润喉、解渴、止咳的作用,被用作中药。枇杷还可以做成罐头、果酒等。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糕点稻香村

 创始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取曹雪芹名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稻香村”为名,是目前苏州生产销售苏式糕点历史悠久、最为著名的专业商店之一。
地址:观前街72号
电话:67280372
营业时间:8:30—22:30
公交202路、204路、923路、529路到达。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同里闵饼

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

制作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梅鲚鱼

梅鲚鱼,因为尾叉部分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与太湖银鱼、白虾、白鱼齐称"太湖四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七都地处太湖之滨,盛产此鱼。

梅鲚鱼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梅鲚鱼又称"贡鱼"。

太湖一带出产的梅鲚鱼,小部分以鲜货供应市场,大部分晒成鱼干或加工成罐头,作为旅游休闲食品。太湖年产梅鲚鱼700吨左右,每年8~10月是梅鲚旺汛,产量占全年80%左右。

梅鲚鱼肉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补脑和补骨髓的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梅鲚鱼被视为席上珍品,可红烧,也可将之置于小碗中,加作料在锅里清蒸食用。最佳的吃法是油炸,将此鱼洗净晾干,投入油锅炸,待鱼体呈淡棕色即可起锅,辅以调味品,食之酥脆清香而又鲜美,回味无穷,久食不腻不厌,是品酒、下饭的佳品。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震泽大头菜

震泽大头菜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的。吴江震泽大头菜具有色泽好、口味鲜美、咸淡适宜、略带甜味、闻有香气、菜头脆嫩、纤维细腻等特色,是居家旅行的佐膳上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大头菜又名疙瘩菜,是芥菜的变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芥菜等蔬菜的种植史。苏南吴江和浙北湖州一带很多,但以吴江震泽、七都所产的最为著名。

震泽地处太湖东岸,受太湖水汽影响,这里早晚空气湿度大,而且光照充足,独特的区域气候为大头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而且,震泽当地的土壤,是一种名为青紫泥的优质泥土,不仅略带粘性而且肥力好。加上农民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有机肥,所以长出来的大头菜皮滑色青,个头大不空心,分量重点的一棵达二三斤。

震泽大头菜是以鲜大头菜加工腌制而成,已有200多年历史,品种有两种,一种是从嘉兴九里湾产的良种选育而成,俗称土种。主要特点是肉质细,辛味浓,水分少,加工腌制后的大头菜具有香、脆之味;另一种是上世纪60年代引进的云南种,俗称洋种。特点是形状较大,产量较高,但加工后的口味略逊于嘉兴种。

十. 江苏省 盐城 大丰区 富安摺子

用芦苇脱叶压扁,手工纺织成狭长规格不等的摺子,用于仓储粮食。以富安的"一柴五花",质量最好,纺织紧密而宽阔。产品行销当地外,还转售苏南各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