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特产介绍小学生 兰州特产介绍简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特产介绍小学生 兰州特产介绍简短更新时间:2023-08-13 04:10:06

一.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金城灰豆王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煮成的粥状食物。做法是先将麻豌豆洗净,加水煮,加入食用碱,再用小火熬,适当时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一股浓香。吃的时候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备受大众欢迎。在炎热的夏季,灰豆子也是解暑佳品,冰镇过的灰豆子味道犹佳,清凉解暑。

    兰州杜维成师傅继承灰豆子名家马有创制的灰豆子制做技艺,煮的灰豆子风味独特,1989年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杜维成以"金城灰豆王"称号。外地游客可以到张掖路中段北侧的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金城灰豆王"店进行品尝。

二.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兰州韭黄

属于百合科葱属,是多年生宿根植物。它的食用部分是鲜嫩多汁的叶子和花苔,产品是青韭、韭黄、韭苔。营养成分: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95克,蛋白质2.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3.2克,粗纤维1.1克,灰分1克,钙48毫克,磷46毫克,铁1.7毫克,胡萝卜素3.1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99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9毫克。一般早春嫩叶迅速萌发生长,收割青韭,夏季采收韭苔,冬季麦草覆盖生产韭黄,几乎周年可以供应。韭菜和种子又有良好的药用作用

叶色淡黄,叶片宽,叶鞘长粗,纤维少,口感辛香,品质佳。( 兰州)

三.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麻皮醉瓜

麻皮醉瓜为哈蜜瓜在兰州经过长期培育,驯化形成的一种甜瓜,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这种瓜呈圆或椭圆形,瓜皮为黄绿或绿色,成熟时,产生黄色粗短裂纹纵布瓜面,变成麻绿色,引刀剖瓜,酒香袭人,令人欲醉,故名"麻皮醉瓜"。 麻皮醉瓜重约2-4斤,以肉厚质细,汁多味浓,剖食醉瓜不仅能消除疲劳,而且可清热、解烦、消暑、润口,实为瓜中隽品。 醉瓜主要产于兰州郊区,另外,在条件适宜的安西、民勤等地也有大量种植。( 兰州)

四.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千层牛肉饼

 千层牛肉饼为用牛肉作馅的三角形小饼,由古代以菜为馅的春饼演化而来。制做时,将牛肉剁成细泥,切碎葱,加以适量食盐、味精、豆汁油、花椒和姜末、草果等。用温纯碱水和面,反复揉搓后,抹上清油,从右端扯开,越薄越好;然后从右端开始放入肉馅,从右向左,边扯面边卷曲,并用手压成圆饼,即可在平顶锅内烙烤。烧上油,烙约15分钟,即可上桌食用,味形交辉,堪称佳绝。正如清诗所描写的那样“调羹汤饼佐春暗,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番风情过,纵教张画也非时”。

五.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密燕

果面平滑,果剌白色细少,外观优美,内质脆嫩有甜味,为切片,凉拌色拉及炒食最佳品种。( 兰州)

六.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特大牛角椒

果实牛角形,浅绿色,果肉厚,果面光滑,中熟,丰产。( 兰州)

七.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皋兰软儿梨

皋兰软儿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软儿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严冬季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凉、爽口、沁人心脾,一人口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痛快不已。

皋兰软儿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严冬季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凉、爽口、沁人心脾,一入口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痛快不已。无怪乎1元老于佑任将它与葡萄相提并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梨”。最有趣的是皋兰软儿梨吃法独具特色,将鲜果贮藏到冬日1变为“褐蛋蛋”时才享用,风味更佳。

皋兰软儿梨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国常编修的《重修皋兰县志》中载,“香水梨俗名软儿,秋时色青黄,味微酸,藏至冬末春初变软变黑,肉悉成浆,甘如蜜”。皋兰软儿梨原产地地域范围为东经103°32′至104°22′、北纬36°05′至36°50′之间。皋兰软儿梨集中产于有“世界第一古梨园”之称的什川镇,西岔镇、黑石川乡、水阜乡、忠和镇、九合镇也有种植。什川镇海拔只有1400多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从明末清初就开始“引流种树”。康熙年间开始大规模栽树,现在有近五千亩梨园,其中软儿梨树有七千余株。皋兰软儿梨树属蔷薇科,秋子梨系,其树势强健,生长快,结果早,寿命长,抗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果实繁多,果质优佳。皋兰软儿梨独具特色的是树龄越长,果肉越细,果皮越薄,品质越好。什川至今有三百余年生的古老梨树开花结果,年结果200至400公斤。盛果期的皋兰软儿梨树,最高株产可达800公斤,平均株产250公斤,年总产皋兰软儿梨约100多万公斤。

皋兰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秋末冬初成熟。初收乍摘时,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肉较硬而味微酸。若将鲜梨用麦草加温“发汗”经10多天,便呈淡黄色,则皮薄质软,酸甜适宜。然后将无损伤的梨拣出,贮藏于窖内或室内木架板上,经40多天,果肉细胞发酵软化,果皮变褐返砂,果味变甜,此期称为“化心”或“糖心”。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间食用,其味更佳。随着气候变冷,果子冻结如石,吃时仓促不能消融,若用火力,其味乃变酸,失去原来风味,需置于温暖处自然化开或将它浸泡于冰冷的水中,约莫十多分钟后,冰壳凝其表面,捞出后去掉冰壳,梨软如泥,浆液充盈,味甜胜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所谓“皮薄一包水,化肉一团泥”,因此,皋兰软儿梨也称“香水梨”。于佑任先生曾赋诗:“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至于民间传说,更是把皋兰软儿梨称作“天庭神仙味,人间灵芝草”,简直成了仙果。

皋兰软儿梨不仅风味独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在13%左右,营养价值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软儿梨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等功效。如果吃了过于油腻的食物胃里不舒服,或喝醉酒,头昏脑胀,或发热头痛,咳嗽口干,浑身难受,或煤气中毒,眩晕恶心……吃几个皋兰软儿梨或喝几口汁水,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病苦。

皋兰软儿梨栽培历史悠久,为县内特色优势农产品。长期以来,什川人对于梨树的养护颇有心得,刮树皮、“铺沙治虫”等古老的养护方法和先进实用的科技相结合,加之独特的嫁接、修剪技术,使梨树不断焕发青春。2012年12月24日,什川镇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2013年4月12日,什川古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2013年5月21日,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皋兰县成立世界第一古梨园保护局,修订《关于保护什川老梨树的若干条例》,完成对现存的9082株百年古梨树建档立卡挂牌工作,做到一树一卡,跟踪管理。推广梨树管护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时查处和严厉打击人为破坏古梨树的行为。实施梨花谷项目,大量栽植皋兰软儿梨。成立皋兰软儿梨专业合作社,具体开展皋兰软儿梨的栽培、管护、加工、销售等。

皋兰软儿梨

种植(果品)

地域范围

皋兰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北部郊区,位于北纬36°05′至36°50′、东经103°32′至104°22′,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地势山川相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皋兰软儿梨产地主要分布在皋兰县什川镇、石洞镇、忠和镇、九合镇、水阜乡、黑石川乡境内,年种植总面积750公顷,年产量337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皋兰软儿梨”果实近圆形,单个直径4~7厘米,单果重100—200克之间,秋末冬初成熟。初采摘时,果皮黄中带绿,青中泛红,外观鲜美,果肉较硬而味微酸;经40多天自然熟化,果皮变黄,果肉变软,果味变甜,称为“糖心梨”;随着气候变冷,果子冻结如石,果皮由黄变褐,果肉返砂,称为“软儿梨”。食用时置于温暖处自然解冻,梨软如泥,浆液充盈,味甜似蜜略有酒味。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皋兰软儿梨”含18种氨基酸,24种微量元素,其内在品质指标为:总糖6.4-6.60g/100g;总酸(以苹果酸计)0.15-0.30g/100g;可溶性固形物9.4-9.7%;蛋白质0.41-0.44g/100g;脂肪0.46-0.49g/100g;粗纤维3.3-3.6g/100g;酒精度0.053-0.057g/100g;原花青素0.026-0.029g/100g;铁0.12-0.15mg/100g。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软儿梨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酒毒等功效。 3、安全要求:皋兰软儿梨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

八.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兰州苦水玫瑰

    兰州人栽培玫瑰历史悠久,清乾隆《甘肃通志》就载:"玫瑰花出兰州",而以永登县苦水乡所产质量最优,名冠天下。苦水玫瑰又名"刺玫花",为兰州市的市花。玫瑰属蔷薇科落叶灌木,茎高有剌,花大,呈紫红色,枝叶茂盛,花朵繁多,花瓣肥硕,色泽鲜艳,香气浓郁。乾隆时兰州翰林秦维岳赋诗咏颂:"霞光锦缎覆苍苔,点缀芳园朵朵开。西陇花迟兼遇闰,端阳才拥艳香来。"点出了玫瑰色香俱佳的特点。苦水玫瑰不仅姿容娇艳,可植于前庭后院,街旁巷道,衬托以"浓似猩猩初染素,照得深红作浅红"的迷人景色;而且香气沁人的玫瑰花朵,可用于糖腌、蜜制、酿酒、作酱、入茶或配制各种糖果糕点;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名贵香料。玫瑰入药能理气活血、疏肝解郁。对肝胃气疼,跌打损伤,月经过多,伤肿瘀痛,消化不良等症有显著疗效。兰州苦水玫瑰花和精油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畅销全国的花中奇葩。(兰州)

地域范围

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地处东经102°36’至103°45’,北纬36°12’至37°07’。“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2960平方公里,种植面积6700公顷,年产苦水玫瑰502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苦水玫瑰属蔷薇科,是钝齿蔷薇和中国传统玫瑰的自然杂交种,为半重瓣小花玫瑰,属亚洲清香型,生长在海拔1600-2400米之间,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天然玫瑰品种。苦水玫瑰为食药兼用型品种,属东方香型的典型代表。苦水玫瑰花蕾紧实,鲜蕾单重0.85-0.95克,花托小呈壶型,花瓣肉质鲜嫩、深粉红色,香味独特浓郁,具丝绸状质感,口感甘甜微涩,每朵单花花瓣具18-24枚;干花蕾饱满,萼片色泽黄绿,花蕾紫红色,清香。苦水玫瑰出油率高,富含硒,是食用、药用、美容养颜的上品。是“兰州三泡台”和各类花饮、茶饮的上好原料。 2、内在品质特性:苦水玫瑰的挥发油含量在0.02ml/g-0.05ml/g之间,远高于其他玫瑰品种0.03ml/g的最高含量;总黄酮(以芦丁计)0.33g/100g-0.58g/100g,也远高于其他玫瑰0.4g/100g的最高含量。具有对人体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3、安全要求:苦水玫瑰的产地环境严格格执行《NY5360-2010无公害食品可食花卉产地环境条件》;苦水玫瑰的产品严格按《NY/T2140-2012绿色食品代用茶》执行。

九.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岔口驿马

岔口驿马

水登有民谚云:“镇武三岔的走马胎里带。”这是说镇羌驿(现名金强驿,今属天祝县)、武胜驿、岔口驿(今属天祝县)、坪城乡的三岔村、马场岔,这一带产的走马,一成年就能快步疾行。据《汉书》记载,在汉朝这一带就以“畜为天下饶”著称。岔口驿走观的繁育发展,与坪城、松山一带高山草原上水草肥美,牧养条件优越分不开。

岔口驿马是选择永登当地马和青海马杂交育成。它头型直正,额宽眸明,耳尖而立,鼻孔大,胸廓宽深,背长腰短而有力,蹄趾坚硬,吃苦耐劳,适应性强,以侧步快如飞,乘骑平稳舒适而出名。这种马的繁育还与乌鞘岭南北这段山路上,古时驿站之间飞骑快报,人们从中不断筛选善走的良马,有着重要关系。

一百多年来,这一带的藏汉群众,在每年农历六月,骑上自己驯养的骏马,云集草原,举行赛马大会。会场不仅是良马的竞技场地,而且也是马匹畜产晶交易集市。现在永登县境内有1.5万匹马,绝大多数为岔口驿马。这些良马,为永登发展农业、运输业立下了功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