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津市好润佳特产馆位置 天津正经特产店在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津市好润佳特产馆位置 天津正经特产店在哪更新时间:2023-10-11 15:17:27

一.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崔庄冬枣

崔庄冬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崔庄是滨海新区太平镇的一个村。该村盛产冬枣。崔庄冬枣久负盛名本是枣中极品。崔庄冬枣皮薄核小肉厚,肉质酥脆甘甜,成为皇上贡品,因此也称贡枣。

说起崔庄冬枣还有一段神话故事传说,更增添了崔庄冬枣浪漫和神奇。相传,这段神话故事和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有关。那次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蟠桃会,各路神仙都到王母娘娘那里喝御酒来了,1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未在邀请名单之列,非常生气,便使性撒泼。孙大圣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穿过云层来到天宫将蟠桃盛宴搅了个人仰马翻。王母娘娘的御酒撒了一地,仙果被弄得七零八落。仙果滚下仙桌,穿过云层掉到人间,落在了崔庄田园内。仙果在崔庄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了苍翠的冬枣树。

据有关资料,崔庄冬枣颇有悠久历史,早在1560年该村刘氏家族就开始种植。后来不断研究,经多次嫁接,终获成功,成为精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冬枣具有“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健脾、平胃通窍、滋补养颜、久服轻身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崔庄冬枣曾是清代皇上的贡品,名燥一时。后来,由于战乱和灾荒,崔庄冬枣林遭到破坏,残留无几。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开始出现了生机。0时,崔庄冬枣再次遭到破坏,目无王法的造反派“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枣”,将冬枣树连根刨起。幸亏老刘家留下了一点。而今人逢盛世,冬枣树逢春,崔庄冬枣成了农民致富的金蛋蛋儿。枣树蓬勃生机,创下了株产百斤新纪录。

2000年大港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以建立主导产业和名品为目标发展种植了十万亩冬枣。郁郁葱葱的冬枣林在大港广阔的田野上形成一道景观,大港冬枣也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崔庄,冬枣的发源底加上神话传说更有浪漫色彩了。

二. 天津市 静海 独流老醋

独流老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独流老醋产于静海县独流镇,因此得名。独流老醋是我国三大传统名醋之一,与山西陈醋、镇江米醋齐名.始创于明代永乐年间,是清代康熙年间宫廷御用贡品。本品精选优质元米、红粱、豌豆、小麦等原料,采用传统的特殊发酵与配方.固体发酵,两次成熟,并经天然翻晒三年而成,故称“三代老醋”。独流老醋色泽酱红、香味纯正,酸甜适口,韵味绵醇.久存不霉.含有较高蛋白质和维生素E、A、B1、B2及镁、铜、锰等微量元素,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独流老醋为营养丰富、有益人体健康的调味品。本品是天津市市优产品,在国内食品博览会、农业博览会、旅游购物节上多次获奖,还远销港澳、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三. 天津市 南开区 崩豆张

崩豆张是天津最有名的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吃食品的私营企业。公司由总店和一个分店、一个加工厂共三部分组成有职工六十余人,总店设在南市食品街。崩豆张传统产品始源于嘉庆年间,有二百四十多年历史。1993年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1990年曾作为第十一界北京亚运会指定产品,并获得各种殊容。

“崩豆张”是天津最有名的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吃食品的私营企业  崩豆张

。公司由总店和一个分店、一个加工厂共三部分组成有职工六十余人。总店设在南市食品街,在古文化街设分店、王顶堤设加工厂。生产糊皮正香崩豆、去皮夹心崩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儿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等。分高、中、低三个档次,共16大类76个品种。产品畅销天津、北京、武汉、南京、贵阳、杭州、合肥、大连等地,1990年作为天津市的名、特、优、新 产品,指定在亚运会期间进京展销。 “崩豆张”是个老字号。早在清朝嘉庆末年,“崩豆张”的创始人张德才,在清朝宫廷御膳房任厨。当时,宫廷和王府中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们吃饱喝足之后,总希望有小食品磨牙消食。张德才悉心研究,精心实践,终于制成多种豆类风味干货食品,如“糊皮正香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及果仁、瓜子等。同时,在佳节喜庆宴会时,他还为宫廷制作了“九龙贡寿”、“麻姑献寿”、“龙凤成祥”等特种成型贡品。尤其是糊皮正香崩豆”,在宫廷中最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糊皮正香崩豆”原名“黑皮崩豆”。制作这种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葱、盐)和内五料(甘草、贝母、白芷、当归、五味子)以及鸡、鸭、羊肉和夜明砂乌等。这种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有29%的蛋白质、47%的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低脂肪,不含胆固醇,具有通便健身的作用。就连称帝八十三天的袁世凯也十分爱吃此豆。 [1]

编辑本段发展

崩豆张传统产品始源于嘉庆年间,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张德才在宫中御膳  崩豆张

房供职,专职制作干果、豆类小吃。嘉庆年间,第二代传人张永泰子承父业,在宫中制作出口味、色香独特的“糊皮正香崩豆”、“灰皮素香果仁”、“七美香瓜子”等多种酥、甜、香、咸及加馅崩豆七十余种,深得皇族们的喜爱,由此得名“崩豆张”。 第三代传人张相把原属于宫中的小吃带入民间,相继在天津南市、老城里等地开设了“老德发”、“老德成”等多家店铺。 第四代张国华老先生十二岁随父学艺,掌握了全部祖传技能,在滨江道、教堂后两地建厂开店,字号为“崩豆张”。 第五代张有全先生及兄弟五人为更好发扬光大祖业,在天津市政府的推荐下,在闻名于国内外的“南市食品街”创建了“崩豆张食品有限公司”。九三年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经营品种分上、中、下3个档次,有近20个大类80余个品种。由于“崩豆张”一贯注重产品质量,始终恪守信誉,1990年曾作为第十一界北京亚运会指定产品,并获得各种殊容。21世纪初期,“崩豆张”小食品的名声逐渐传播四方,不仅走俏津门,行销全国,而且跨出国门,远销海外。

编辑本段溯源

“崩豆张”是个老字号。早在清朝嘉庆末年,“崩豆张”的创始人张德才,在清朝  崩豆张

宫廷御膳房任厨。当时,宫廷和王府中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们吃饱喝足之后,总希望有小食品磨牙消食。张德才悉心研究,精心实践,终于制成多种豆类风味干货食品,如“糊皮正香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及果仁、瓜子等。同时,在佳节喜庆宴会时,他还为宫廷制作了“九龙贡寿”、“麻姑献寿”、“龙凤成祥”等特种成型贡品。尤其是“糊皮正香崩豆”,在宫廷中最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糊皮正香崩豆”原名“黑皮崩豆”。制作这种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葱、盐)和内五料(甘草、贝母、白芷、当归、五味子)以及鸡、鸭、羊肉和夜明砂乌等。这种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有29%的蛋白质、47%的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低脂肪,不含胆固醇,具有通便健身的作用。就连称帝八十三天的袁世凯也十分爱吃此豆。

编辑本段现状

第四代传人张国华14岁就随父学艺,在滨江道、教堂后两地建厂开店,1949年前夕为“崩豆张”并任经理。1956年公私合营,他转入到和平区干果加工厂工作。在“文革”期间,“崩豆张”产品被视为“四旧”,他亦被迫辞职,崩豆张产品从此断档。“文革”结束后,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张国华,为了弘扬祖国古老优秀食品文化,他又振奋精神,重操旧业,恢复了祖传清宫风味的豆类干货小食品。1985年,在当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特批与关照下,在南市食品街内设立门市。当时经营的品种有:糊皮正香崩豆、去皮甜崩豆、去皮夹心崩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儿童珍珠豆、去皮麻辣崩豆等,分上、中、下3个档次,近20个大类80余个品种。经过前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代代人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崩豆张”的字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由于制作的食品具有独特风味,被国内外友人称为“食品一绝”。天津崩豆张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以崩豆张为核心,不断地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新型食品,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编辑本段产品

经营品种分上、中、下3个档次,有近20个大类80余个品种。主要有崩豆  崩豆张

、扁豆果、炒黑豆、炒黑黄、炸黑黄、炒黄豆、炒青豆、豆果(10种口味)、怪味豆、糊皮、混合豆、芥末豆、开口豆、十三香、糖合青豆、糖合玉带豆、玉带豆、各种礼合组合等。 “糊皮正香崩豆”原名“黑皮崩豆”。制作这种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葱、盐)和内五料(甘草、贝母、白芷、当归、五味子)以及鸡、鸭、羊肉和夜明砂乌等。这种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有29%的蛋白质、47%的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低脂肪,不含胆固醇,具有通便健身的作用。

编辑本段历史

1985年袁世凯之女给《世界大观》写的《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还提到:“袁世凯倒台后,时常命家人上街买糊皮正香崩豆吃。”可见,“崩豆张”确实名不虚传。咸丰年间,张德才去世,“崩豆张”的第二代传人张永泰兄弟三人携妻带子回天津定居,这一宫廷食品也被带到天津。张氏兄弟首创“崩豆张”总号,并先后在城里丁公祠和小药王庙开设了二家分号“永泰成”、“永德成”,自己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食品。从此,“崩豆张”在天津卫的名声大振,可谓家喻户晓。光绪年间,“崩豆张”的第三代传人张相兄弟二人继承祖业,在南市建物大街、大罗天(今天津日报社旁)先后创立了“老德发”、“老德成”、“老来财”、“老来福”、“老张记”等字号,自产自销风味豆类干货小食品。“崩豆张”的第四代传人张国华十四岁随父学艺,民国二十八年后在滨江道(今稻香村旁)及教堂后的“崩豆张”、“老张记”字号中协助其父操作,得祖传绝技。解放前夕,接管“老张记”并担任经理。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张国华转入和平区干果加工厂任厂长,1983年退休。 “崩豆张”的第五代传人是张福全、张祯全、张祥全、张友全和张大全。1985年“崩豆张”首批进入南市食品街经营,重新恢复了老字号。“崩豆张”在张国华的主持下,始终保持了传统的风味和特色,赢得了众多的消费者。

四. 天津市 蓟州区 蓟县杂粮

蓟县杂粮主要包括绿豆、红豆、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薯类等。

粗杂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多一些。这对人体健康的价值是相当大的。粗杂粮中的钾、钙、维生素e、叶酸、生物类黄酮的含量也比细粮丰富。美国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全谷物食物(粗粮),可使患中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

五. 天津市 河西区 扒海羊

扒海羊用鱼翅和羊蹄盘经蒸、烧而成。

扒海羊,是天津回族菜馆创制的一道特色名菜。因为它是以海洋中的鲨鱼翅和羊蹄为原料烹制的,故名。1987年天津市饮食业举行“群星杯津菜大赛”,“扒海羊”与“扒通天鱼翅”和羊蹄为原料烹制的,故名。1987年天津市饮食业举行“群星杯津菜大赛”,“扒海羊”与扒通天鱼翅、“扒如意八卦鱼肚”、“扒劳素全菜,同获大菜奖。”

六. 天津市 和平区 天津玉雕

以其精细秀丽和题材新颖著称。天津玉雕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天津的艺人尤其擅长利用精选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色斑,精心构思雕刻,从而充分显出玉雕作品的艺术魅力。天津的玉雕工艺品,以水胆玛瑙作品更具特色。取意于唐代李商隐《瑶池》一诗创作的水胆雕刻"蟠桃会"被列为国家珍品。

七.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天津鸭梨

个头硕大,皮薄且呈淡黄色。果核小,肉质细腻鲜嫩汁多,香甜可口,清香淡雅。

八. 天津市 宁河区 天津对虾

天津对虾, 又称大虾、明虾、东方大虾。天津滨临的渤海湾是中国对虾的主要产地之一。之所以叫做"对虾",是因其在很久之前出售或统计捕获时以"对"为单位计算而得名。天津对虾身长体壮,壳薄肉肥,光滑明亮,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海产珍品,长期以来,深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近年来,人工养殖对虾取得可喜进展,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开辟了喜人的前景。

九. 天津市 红桥区 芒果色拉

熟透的芒果3只,水500毫升,糖250克,四合一香料(桂皮,丁香花蕾,肉豆蔻,黑胡椒)10克。


【制作过程】


芒果去皮,切片,待用。将糖,四合一香料和水混合,煮开,加盖,浸泡。将芒果片置于平底锅上,摊开,用糖水浸没,煮沸后冷却,让芒果片浸渍片刻。把芒果片装在汤盆内。用漏勺过滤卤汁,浇淋在芒果片上,即成。

十. 天津市 蓟州区 甘栗

甘栗是一种香甜佳果,据记载公元前栗树在我国就已广有栽培,早为人民食用。天津甘栗产地集中在蓟县小港、小营等乡。其实北京、唐山、承德等地的山区,也生长大量栗树,所产栗子,品质特优,因为过去这些地区生产的栗子一直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栗(在日本,名为“天津板栗”),主要输往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及港澳等地
栗子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淀粉、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栗子的食用方法很多,最为流行的是糖炒栗子。栗子还可加工成糖衣栗、栗羊羹等多种美味食品。( 天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