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特产牦牛肉干旅游购买 西藏地区牦牛肉干购买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特产牦牛肉干旅游购买 西藏地区牦牛肉干购买推荐更新时间:2023-08-09 20:06:31

一. 西藏 那曲 嘉黎县 嘉黎牦牛

嘉黎牦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黎牦牛是西藏那曲嘉黎县的。

嘉黎牦牛(娘亚牦牛)

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夏玛乡、措多乡、阿扎镇、藏比乡、林堤乡、绒多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嘉黎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嘉黎牦牛(娘亚牦牛)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嘉政函〔2015〕7号

《嘉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黎牦牛(娘亚牦牛)养殖技术规范的通知》,嘉政发〔2014〕109号

二. 湖南省 怀化 新晃 牛肉干

主要原料是用黄牛腿肉,剔骨去筋,打成簿片,加以精盐、花椒、白酒等佐料拌均后稍浸泡,然后烘干即成。其色泽淡红,炒食味美无比,为当今·城乡餐桌上的一道佳看,亦是赠送亲友的最.佳礼品。“时友”牌牛肉于系列产品荣获湖南省“科技兴农创新奖”。( 新晃)

三. 四川省 阿坝 马尔康 牦牛肉

牦牛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弹扫灰尘的扫帚,牛鞭则是一道壮阳药,牦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几千米米以上地区,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种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炒红烧、清沌或凉晒成千巴等,其咪独特,吃牦牛肉在阿坝州,实在是一种享受。并可在市场购买干巴、肉松等作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四. 青海省 黄南 牦牛骨髓

本品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FD(冷冻真空干燥)保鲜、保质技术,将新鲜牦牛骨髓速冻而成,保留了其90%以上的营养成份,是上等的礼品及高级保健营养食品。使用方法:本品温水浸泡后,即恢复鲜体样、可煲汤、配菜等能作各种菜肴。

五.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五香牛肉干

“ 雪山牌”五香牛肉干,以青海高原新鲜牦牛肉为原料加工而成。制作方法考究,成品色鲜,营养丰富,既保持了牦牛肉的风味,又香气浓郁、滋味鲜美。

六.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罗董牛肉干

 罗董牛肉干,是用封开罗董镇特有的肥美黄牛肉,经过多种工序秘而成,品质极佳,营养丰富,味道一流。

罗董牛肉干,可通过红烧、焖煮、炒、蒸等烹饪方法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

每年的十一月,稻田熟,北风起,罗董人就开始忙着制作黄牛肉干。

不用烟熏火烧,就让它们悬在自家的屋檐下,在凛冽的北风中自然风干。食用时只需把制好的牛肉干加入姜葱炒香即可,鲜韧味美,齿颊留香。

七. 青海省 海西州 天峻县 牦牛绒

牦牛绒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生长于中国青藏高原及高寒草原的特有牛种,我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牦牛驯养史,现有牦牛1200多万头,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省,占世界总头数的85%以上,其余则分布于蒙古、苏联和中亚地区。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每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产毛量为1.17~2.62kg;幼龄牛为1.30~1.35kg,其中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牦牛绒很细,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4.5厘米,有不规则弯曲,鳞片呈环状紧密抱合,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糯。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近年来已被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常见的产品有:牦牛绒衫,牦牛绒面料和牦牛绒大衣等。

八. 青海省 海南 同德县 青藏高原牦牛

青藏高原牦牛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

数量:1981年存栏346万头。

主要特性: 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征,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长,额宽,有角。鬐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呈碗碟状,0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千克,日产奶1.4~1.7千克,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年产毛为1.2~2.6千克,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65~73微米,两型毛直径38~39微米,绒毛直径17~20微米。粗毛长18.3~34厘米,绒毛长4.7~5.5厘米。驮重为50~100千克,最大驮重为304千克。公牛2岁性成熟,母牛为2~2.5岁,繁殖成活率为60%,一年一胎占60%,双犊率为3%。

九.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张家牛肉干

正安张家牛肉干精选上等黄牛肉,采用传统工艺,现代先进设备、技术,名贵香料,独特秘方精制而成,色香味美、风味独特、口感舒适、留味长久、回味无穷,驰名中外。

张家牛肉干又名牛肉脯,紫红透亮,鲜美可口,卤香独特,余味悠长,颇负盛名。原是回民每年“古尔邦”、“尔代”、“圣祭”三大节日祭品。早在清嘉庆年间,甘肃兰州徐帽王家庄张福同海、宛、关 3 家回民,带着家人经商到正安,经营牛肉食品。不久,海、关两家改迁云南,宛家更作其它生意,唯张家世代经营 200 余年,故名张家牛肉干。民国时期,张福五世孙张永泰在正安县城南街开一牛肉馆,经营牛肉蒸碗(粉蒸牛肉)、牛肉汤锅(清炖牛肉)、牛肉烧腊(卤牛肉)、牛肉干等系列回族风味食品,味道鲜美独特,非一般居家可烹制,生意甚是兴隆。 1955 年,张家牛肉食品纳人饮食服务公司经营,张永泰之大儿媳进入公司工作,并献出原汁卤水。至 1960 年,因肉源匮乏,牛肉干生产遂停止。 1978 年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家于 1981 年提出申请,希望政府帮助重振旧业。经县、地科委批准,将张家牛肉干列为正安传统工艺食品,并拨款 6000 元支持其恢复生产。

张家牛肉干选料精良,工艺考究。选健壮无病的黄牛自购自杀,经宰杀、剥离,剔去骨、筋、膜,切块洗净,放人锅中预煮,煮至半熟捞出沥干,切成小块,又一次精选,再放人盛有卤汁的锅中煮透,不绵(熟透)、不烂(过熟),沥干后按肉形切片或切丁。切好后用木炭火焙干即成。牛肉干的味道关键在卤水,每次卤肉后,要按相应分量加人冰糖、食盐、酱油、料酒、生姜、五香等佐料熬制,使卤水恢复原味。还要定时卤些鸡鸭,提高香味度。张家一锅卤水,世代相传。具体配方和关键工艺至今张家仍遵祖训,传子传媳不传女。

十. 甘肃省 甘南州 玛曲县 玛曲牦牛

玛曲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玛曲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着“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美誉的甘肃省玛曲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高原牦牛和优质肉羊等高原畜牧业,并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发展的县域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在“天玛生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引领下,玛曲县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形成了一批牦牛生产专业村、专业乡,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标准化的联户牧场,创立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牦牛系列产品品牌。日前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京主办“促进牦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暨天玛生态牦牛产品进京推介会,将玛曲县高原牦牛生态食品推介到北京“美廉美”等大型超市。甘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才智在推介会上介绍说,自2008年甘南州把牦牛藏羊产业确立为全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来,畜牧业产业化规模迅速发展。目前,专业养殖规模已达到2万多户,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占牦牛养殖规模的50%以上。

玛曲牦牛

玛曲县畜牧工作站

地域范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汇处,阿尼玛卿山由西向东贯穿全境,西倾山绵亘于县境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3800间。黄河流经境内各乡,流程433km,属黄河水系,黄河在玛曲境内支流众多。玛曲县是甘肃省唯一的纯牧业县之一,畜牧业在玛曲县国民经济中占90%左右。全县有可利用草原面积85.867万公顷,理论载畜量166.67万个羊单位,为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商品基地之一。2014年底全县共饲养各类牲畜102.39万头只。目前,全县已建成50万只玛曲牦牛繁育基地,形成了以玛曲牦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玛曲牦牛生产地域范围为玛曲县所辖尼玛镇、阿万仓乡、欧拉乡、欧拉秀玛乡、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木西合乡、玛曲县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和河曲马场共8个乡镇2个场(区)42个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截止2014年年底,全县玛曲牦牛存栏51.17万头,年出栏玛曲牦牛15.49万头,年产玛曲牦牛牛肉13168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