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唐山有什么特产可带 唐山都有啥特产适合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唐山有什么特产可带 唐山都有啥特产适合送人更新时间:2023-08-10 18:35:18

一. 河北省 唐山市 滦州市 郝家火烧

郝家火烧始创于民国十年(1921)正宗传人郝志敏先生继承祖业,运用现代及祖传工艺,采用上等面粉,几十种调味品,几十道工序,一丝不苟,潜心制作,因其工作精细,配料讲究,外形美观,外焦里嫩,香而不腻,回味悠长的特点,称得上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美味佳肴,开辟了叉子火烧美味的先河。享有“滦县一绝郝家火烧”的美称,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商标局2003年正式注册,同时还荣获河北省第七届、第八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并被载入《滦县志》、《河北菜谱》大全。

郝志敏先生一九八零年赴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名优小吃比赛,“-吞蜜”荣获第一名。

郝家火烧传人郝晓惠女士精湛的传统工艺载入《滦县志》,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锐意创新,添加十八种名贵佐料,使郝家火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适应了现代人对口味,方便、经济实惠的要求。成为京东闻名的郝家火烧。

百年老字号----郝家火烧

来到老城,循着童年时的记忆,踏进一条古旧败落的巷子,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容颜未改、风尘依旧的郝家火烧店。低矮的房子,那漆黑的房顶不知已经过了多少岁月的磨蚀。窗玻璃上用红色油漆写着“郝家火烧”四个字。粗粗一看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作坊。但是,它却是一个百年老店的雏形。那个做烧饼的案板泛着亮红色的油光,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祖传下来的擀面棍已被油浸透,由于经年累月的使用,一尺长的面棍已经不再是圆柱形,而是扁圆形。随着郝氏家族的几位老人的娓娓讲述,往事从尘封的记忆中复活,我重温了传承了古滦洲饮食文化的名吃——郝家火烧的历史渊源。

郝家火烧于1921年由郝鸿来始创,由于用料精良,工艺细腻,做出来外焦里嫩,香软苏脆,再加上当时有名的“何家肉”,一直是名列滦州之首的地方名吃,素有“-吞蜜”之称。“郝家火烧何家肉”,齐名享誉滦州及京津秦。抗战时期,马本斋回民支队的政委来滦州办事,特意品尝了郝家火烧,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年杨三姐来滦县告状,县衙门设在东街,她每次来都跑到南街买郝家火烧吃,又便宜又好吃。当时古滦州镇名吃无数,如老刘缸炉烧饼、马拐子包子、牛家面条、刘保香糖葫芦、刘瞎子的糖炒栗子,都没有郝家火烧名气大,并且相继失传。百年来郝家火烧并代代相传下来。文革期间搞公私合营的时候,被并入国营饭店,曾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1984年,80高龄的郝鸿来在三个儿子的扶持下重操旧业,掀开了郝家火烧的新篇章!

郝鸿来有四子,除了次子因残疾没有继承父业,其余三子均以加工制作郝家火烧为业,并且已传到了第三代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郝家火烧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在滦县新城、老城已经有了六家店铺,但仍有供不应求之势。

郝志义老人弟兄中行三,今年61岁了,一子一女均从事这一行业。老人很开朗健谈,面色红润,身体健铄。他给我们背诵了父亲的遗训,也是郝家几代人秉承的朴素的经营理念:

诚信继业经营 努力精细用工

原料纯真实惠 薄利广销文明

如今郝家火烧已经不仅仅是滦州名吃了,许多来唐山旅游、经商、洽谈的外地客人都百吃不厌,临走还要带回去给家人吃。郝家火烧已经是名满天下了。

郝家火烧不仅火烧好吃,其各个分店的熟食也是风味独特。店里自制的粉肠、孜然肠、卤煮鸡肝等,几乎每天中午就贩卖一空。

二. 河北省 唐山市 路北区 唐山骨质瓷

唐山骨质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唐山骨质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彰显时尚奢华,解读精英品味

骨质瓷的英文名字叫BONE CHINA。权威翻译应当是“骨灰瓷”。一九九一年以后为避讳“骨灰”而改逐渐改称“骨质瓷”。骨质瓷烧成温度较低,与高温硬质瓷对应属于软质瓷。

骨质瓷是世界公认的高档瓷。目前,世界上生产骨质瓷的著名厂家有英国的皇家道尔顿(ROYALDOULTON),皇家乌斯特(Royal Worcester),还有德国的罗森塔尔,日本的鸣海(NARUMI),诺太克(NORITAKE)、日光(Nikko)等。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近年也有外资骨质瓷厂落户。其中泰国知名度最高。

骨质瓷以英国产品最为知名,其次是日本。骨质瓷是英国人发明的,时间大约在十八世纪中后期(1765至1794间)。可能由于商业宣传的原因,发明人和发明时间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由大名鼎鼎的英国陶瓷之父josiah wedgwood1乔希亚·威基伍德发明。1765年被英国皇室选为御用品牌。至今威基伍德的骨瓷器已被英皇室御用二百多年。

另一个说法是由皇家道尔顿创立人John Doulton 约翰道尔顿于1794年发明,1901年得到爱德华七世授权与生产皇家御用餐具,从此使用Royal皇家商标,以镀金餐具闻名世界。直到现在,英国驻全世界的大使馆都在使用道尔顿瓷器。

英国皇家骨质瓷厂经皇室授权使用“Royal”皇家”与 “Crown”皇冠商标。

正宗骨质瓷呈奶白色,半透明,产品极其轻盈,釉面光洁明亮润滑,器形规整度非常好,通体没有任何瑕疵,线条准确美观,画面鲜艳优雅。英国最初的骨质瓷采用天然牧场的小牛骨做原料,以此保证骨质纯正。现在国内普遍使用猪,牛,羊等骨做原料。第一次入窑采用强制烧成,第二次入窑采用裸瓷架烧,以便充分排除铅镉等有害物质。

骨质瓷的制作如同艺术品创造。精细的磨具和细腻的手工相结合,营造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骨质瓷的釉面非常柔润,如脂似玉,不加装饰即令人陶醉。骨质瓷的画面美轮美奂,绚丽典雅,充满贵族优雅气派。并且很多作品出自名家大师之手,俞百年而俞珍贵。
骨质瓷曾经是身份和富贵的象征。在当今世界也仍然是高档宾馆酒店,上层社交场所,国家机构,豪门望族,中产阶级及高级白领们崇尚的对象。西方上层人士饮茶,多用骨灰瓷茶杯。英国皇室、唐宁街十号仍然使用英国产骨灰瓷。

唐山骨质瓷产地范围为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开平区、路南区、高新区4个区现辖行政区域。

三. 河北省 唐山市 路北区 虾酱

虾酱又名虾糕。它是以各种小鲜虾加盐发酵后,经磨细制成的一种粘稠状酱。我国沿海凡产小虾地区均能生产。以河北唐山、山东惠民、羊角沟、浙江和广东出产最多,每年5~10月为生产加工时期。以河北沧州黄骅、海兴加工的虾酱质量较高,一般作调味用。

虾酱的形状略似甜酱,分一、二、三等。色红黄鲜明,质细味纯香,盐足,含水分少,具有虾类的特有鲜味,无虫,无臭味者为佳。有的加工时混入小蟹、小蛤等,影响质量,颜色多是灰黄色,也不鲜明。

虾酱一般作为调味使用。放入各种鲜菜内、肉内食用,味道最鲜美。吃汤面加入少许虾酱,则别具鲜味。也可生吃,也可蒸一下作菜肴吃。

四.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贯头山白酒

采用千年古泉井水固态泥池发酵而成,具有浓香、绵甜爽净、回味悠长之特点。各种卫生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得到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素有“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变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之赞誉。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先生访华时曾向周恩来总理询问贯头山酒业的兴衰,并执意品偿该厂老酒。1985年以来,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国际级大奖三项,国家级大奖五项,获省市级奖励证书28项。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的青睐。

贯头山酒源远流长,是中华酒文化的源头之一。早在黄帝时期,黄帝就和他的保健大夫岐伯在迁安发明了保健酒“汤液醪醴”。安新庄出土的陶雕女酿酒师像及《黄帝内经》一书都可以佐证黄帝时期,迁安就有了酒。迁安马哨村出土的文物青铜鼎和有“箕子”铭文的青铜簋证明商周时期酒已成为迁安一带的主要祭祀品。

到了汉代,迁安酒业已趋兴盛,酒渐渐地成为达官显贵庆典、祭礼、会盟、接待等各种场合中所必备,饮酒赋诗,对酒当歌形成时尚。迁安于家村汉代古墓0土的大量的陶酒罐、陶酒壶、陶酒杯及陶粮仓,证明了在这一时期,酿酒技术已经融进了百姓生活,一些富庶大户还有了自己的家庭小烧锅。

东晋时期,随着酒文化的不断丰富,酒与水之间的特殊关系已被人们所了解和确认。水为酒母,亦为酒魂,只有古泉佳水,方能酿出世间美酒。认识了水的重要性,这一时代的酿酒高师自然不惜任何代价寻觅甘冽佳泉,著名酿酒大师狄戎便是其中佼者。

据史料记载,狄戎,河北徐水一带人,是当时享誉天下的酿酒大师。为酿出世间佳酿,慕黄帝造酒之地,千里迢迢踏访至黄帝古都迁安,见贯头山下一眼神泉与众不同,水澈如晶,饮之甘爽,狄戎此生终遇灵泉,便安居于此酿酒授艺代代相传,贯头山酒从此名声大震,成为享誉北国的酒中之冠。此泉至今仍用。

1996年7月,迁安市城区东北角发现了一金代古墓群,其中3号墓出土了三个写有“千酒”字样的酒瓶,这对考证迁安酒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是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厚3厘米的石砚,底面刻有“李酒使”字样。此外,还有印盒及印章,陶瓷酒瓶、酒杯等。

“李酒使”属地方官吏,官居八品,《金史》食货志及百官志载,金朝对酒类生产销售监管征税单独设立机构和官员,不与其它税目混同课征,同时,在酒生产规模较大的地方设立征税机构和酒使,以此加强税收的源泉控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酒业收入成为当时迁安财税的主要收入。

到了金代,迁安酿酒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并且开始采用老五甑法,泥池发醇的工艺烧制高纯度粮食酒,这种酒通常封闭三年以上出售,所以人们俗称这种酒为“千日酒”或“千酒”。

烧酒的出现,使迁安酒业长盛不衰,到了清代,以贯头山老白干而享誉北国的白酒已成为皇家饮品。迁安贯头山老白干酒畅销东北三省及内蒙一带,南边畅销到苏杭二州,贯头山白酒誉满京城,红遍北国,有“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变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之赞誉。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他在周恩来总理接见时,特意向周总理询问贯头山酒的兴衰,并执意要品尝该厂生产的“老白干“酒。田中角荣为什么对贯头山白酒情有独钟呢?一种说法是,日本侵华期间,田中角荣曾驻扎在迁安杨店子一带,一次在下乡讨伐中,一小队日军被埋伏的我军歼灭,而巧的是田中角荣因喝贯头山白酒喝醉了,未能参加讨伐而捡了一条命。另一种说法是田中角荣在东北日军军人服务社工作过,经销贯头山白酒,每当想念家乡时,就用贯头山白酒消愁解闷。2015年8月25日,田中角荣的长子田中京与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杜宝海在北京建国饭店见面,畅谈了其父在华的情况,并表示要把老一辈开创的友好之路继续走下去,为贯头山酒业公司做一些实事。

2000年,企业改制,杜宝海任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总经理。他把弘扬黄帝文化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利抓手,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摒弃了原有的破旧与落后,深度挖掘贯头山酒的文化底蕴,大力弘扬渊远流长的迁安酒文化,坚定的确定了“以人为本重诚信,精良工艺育精品,挖掘文化拓市场,与时俱进谋发展”的经营战略,他投巨资修建了贯头山酒文化园,敬立了黄帝圣像及黄帝祖庭馆、建立了河北省第一家酒文化博物馆、展出了在迁安出土的与黄帝有关的文物、黄帝与迁安酒有关的传说和文物。并依据大量的历史依据,修建了百米诗酒文化长廊,展出了迁安白酒发展的历史典故与传说三十四幅浮雕。对魏晋时期的千年古泉和古井亭进行了有效保护。全厂生态环境美化、绿化、达到省级园林单位标准。收藏了大量的与酒和生活有关的传统文物、酒器、酒具,开辟了文化活动中心,名人书画展厅和庭外酒庄园等一系列设施,并在“至尊酒王”包装中印刷《迁安宝典》一书。还出版了上万本《贯头山酒话今昔》的书籍,坚定了弘扬民族传统酿酒工艺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为确保传统酿造酒的品质不动摇,企业做出了具大的努力和利益牺牲。

他认为自己抓传统文化的做法,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自信,让人们从厚重的贯头山酒文化中了解到迁安的历史文化。他举的是中华酒文化的大旗,干的是迁安文化的大业,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果真他的事迹被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领导发现和赏识,派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并肯定贯头山酒业做为中国酒文化的典型企业,拥有丰富的酒文化遗存、遗址、遗迹保存完好,著述和研究工作成绩突出,客观上指示了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方向,酒文化博览馆在收集,展示中国酒文化器具和文化宣传上,形成相当规模和特色,对贯头山酒文化的挖掘、领会和表达,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代表性,体现了科学、健康的传统文化品质。

2004年贯头山生产的酒王酒和精制特酿酒,被评为首届十大“中华文化名酒”创出了名牌,使贯头山酒业名声大振,为打造诚信迁安和提高迁安知名度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人民大会堂,铁木尔.达瓦买提、万国权等领导为其颁发了奖牌,奖杯和证书,同时也受到了迁安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2006年又被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命名为“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并在贯头山酒业公司召开了全国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年会”。至此公司又紧接着推出了定向储酒、婚宴专供酒和礼品酒,迎来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又以优质精美的“新唐山酒王酒”覆盖了唐山市场。贯头山酒多次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其酿酒技艺也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杜宝海也被确定为贯头山白酒技艺河北省非遗传人。

如今的贯头山酒,不仅是令迁安人骄傲的礼品酒,同时也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迁安文化的载体,已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五. 河北省 唐山市 路北区 绿豆咯扎

绿豆咯扎

咯扎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咯扎现在在唐山地区民间分布比较广,滦县,滦南,乐亭,遵化等地都有,做工滦南县做的最为正宗,最为普遍,但现在市场上的销售的咯扎一般很少用绿豆,这样的成本低但口味不如纯绿豆的好吃,要想吃绿豆的就要定做,价格贵一些。椐说当清王朝在此建东陵以后,守陵人为讨得皇家的欢心,就把这一送进了皇宫。当时的慈禧太后吃饭有个习惯,端上来的菜最多只夹两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咯扎,她一看没有吃过,问了声:“这是什么菜呀?”太监赶忙回答:“还没起名字呢,请老佛爷赐个名吧。”

慈禧太后一边听一边吃了两口,太监就忙着往下撤。谁知,慈禧太后还没有吃够,就说了句“搁着”吧。太监以为这是太后赐的菜名,马上传下去:“老佛爷赐此菜名为‘咯扎’。”

咯扎与搁者谐音,从此以后,咯扎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至今,咯扎的身价也大大提高。

其实,咯扎原本是老百姓粗粮细做的产物。唐山地多,盛产绿豆。人们把精选的绿豆磨成豆瓣,用水发泡,漂去豆皮,然后上水磨成汁,再加水过箩去渣,经过三次去毛浆,待成洁白的淀粉后,再兑好汁,搅成浆糊状,用尖锅缓火摊制成圆形薄片,一张咯扎就做成了。这样做的咯扎清香诱人,富有韧性,拎起来不坏,折上也不会裂纹。此外,从营养食疗角度看,绿豆咯扎还具有清肝合胃,泻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压,血脂的功能,符合现在提倡的食疗合一,饮食养生的要求。现在,咯扎菜肴已经成为唐山人民喜爱的独特美味,什么醋熘咯扎,焦熘咯扎,玻璃咯扎,炒咯扎,烩咯扎,炸咯扎等等不下二十余种,摆在餐桌上,质高形异,色美味香。近年来,咯扎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咯扎宴已成为招待国内外宾客的拿手菜,深得食客的赞誉。

六.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毛毯

“神鹿”、“黄鹂”牌纯毛水纹毯、纯毛混纺绒面毯、粘胶毯等品种选料精良,工艺精湛。毯面绒毛丰满,均匀细腻,富有弹性,抗静电、保暖、防潮、图案新颖,色彩协调,美观别致,典雅大方。纯毛毛毯具有良好的防蛀、抗菌、阻燃功能,达到国际羊毛局最高等级标准。多种产品先后4次获省部优称号,16次受省级以上表彰。产品出口澳洲、东南亚、北美洲等国家
( 迁安)

七. 河北省 唐山市 乐亭县 大黑坨黄瓜

大黑坨村现有居民388户,1273人。依托李大钊故居红色资源优势和生态农业产业基础,在村东面规划建设了集汇红色教育、观光采摘、精品展示、旅游休闲、餐饮服务、劳动生活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该生态观光园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核心区占地面积640亩。薄皮甜瓜和黄瓜是该村特色产品。

八. 河北省 唐山市 丰润区 丰润生姜

丰润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丰润区新军屯镇素有“冀东生姜之乡”的美誉,生姜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总产量8万多吨,年产值达4.5亿元,注册的“美丽三野”“道桥和”等生姜品牌,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丰润生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对提升丰润生姜市场竞争力、产品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也更利于促进丰润生姜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丰润生姜

唐山市丰润区生姜行业协会

九. 河北省 唐山市 丰南 稻田河蟹

丰南区稻田养殖河蟹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河蟹价格居高不下,河蟹养殖效益相当可观,在池塘养殖河蟹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有效的带动了稻田养殖河蟹的发展,稻田养蟹一度达到3万多亩。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蟹也叫“螃蟹”或“毛蟹”,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侧面具有两对十分坚锐的蟹齿。螃蟹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表面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从它的腹部辨别:雌性腹部呈圆形,雄性腹部为三角形。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

十.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马家羊杂

遵化西关回民,马二把(马贵富)的羊杂,味道鲜美,又香又烂。过去每到早晨八、九点钟的时候,城里的人就会听到从西街到阁上一路喊着“羊杂”的叫卖声,声音独特,在三里之外就可以听到这种清脆的声音。“羊杂”本来是又脏又臭的羊头、羊啼、羊下水做成的。可是,这些东西到马师傅的手下,就变成香气浓郁的美味佳肴了。

马贵清、马贵富老哥俩原籍宝坻县人,从1915年随父亲逃难来到遵化做了这个买卖。为了争得信誉,以求生计,他们在原料的清洗、佐料的搭配及煮的时间上,都很精心。基本做法是,先将头、蹄、下水烧烫洗净,然后用清水煮开,捞出来,再放入老汤锅里煮。老汤就是用茴香、花椒、大料、葱、蒜、姜等佐料煮肉的汤,因每次煮肉都用它,所以叫老汤。煮时少揭锅,在看锅时,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放进的头、蹄、下水,老羊要多煮一会儿、肥肠和肝要后放,以免跑油和煮老。这样煮出的羊头、蹄、下水香烂适口,吃起来有一种特殊风味。

由于他长期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因此,每天20多个羊的羊杂碎,推着车子从西关出来,不等到阁上就卖光了。马家羊杂碎经营40多年,一直被群众所赞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