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澳岛的特产干货有哪些 南澳岛的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澳岛的特产干货有哪些 南澳岛的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8-07 06:24:08

一.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牡蛎

南澳牡蛎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澳牡蛎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南澳县南澳主岛和35个小岛屿的周边海域,东经116°39′至117°19′,北纬23°10′至23°32。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丰富,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产牡蛎产量高、肉质肥美。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南澳县是中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地处 图2 南澳岛“环保蚝”养殖场

.闽、粤、台三省交界,主岛周围1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24.6万亩,其中可养面积10万亩,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丰富,海洋生物种类达1300多种。南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海区营养盐充足,饵料生物种类多样,海区年平均气温22.5℃,年平均盐度32%,溶解氧6.95毫米∕升,PH值7.8~8.2,水质COD含量为0.28~1.42毫克∕升,海水养殖区不受工农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污染,潮流畅通。南澳海洋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岸线海域有案屿、猎屿、虎屿、官屿等十多个岛屿作为天然屏障,形成了龙门湾、白沙湾等具有自然优势的天然养殖区,对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养殖情况

南澳县努力推动太平洋 图3 南澳岛牡蛎交易现场

.牡蛎养殖业发展,使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成为该县海水养殖业重要产业支柱及拳头产品。2005年全县海水养殖总面积达4.13万亩,产量5.38万吨,产值18785万元,其中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达2.1万亩,占全县养殖面积51%,养殖产量3.78万吨,占全县养殖产量70.4%。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已成为该县渔业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成为解决转产转业渔民及下岗职工生活出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壮大渔农村集体经济的新产业,达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确保了渔区的稳定。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在该县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84年从青岛引进太平洋牡蛎种苗20亩,在深澳白沙湾西南侧滩涂海区开展木桩式吊养试验,当年试验获得成功。经过十多年来水产科技人员对太平洋牡蛎海区养殖技术及养殖方式进行试验、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深水延绳式的养殖方式和生产管理经验,促进了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2000年对太平洋牡蛎养殖实施了贝藻类混养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即是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紫菜等藻类进行混养、间养,其生态养殖面积比例为3:1,即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为3亩,龙须菜、紫菜等藻类养殖面积则为1亩,通过贝藻类混养、间养促进养殖品种生物链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海区的水质,提高了太平洋牡蛎养殖品种单位产量,防止了养殖海区富营养化和贝类暴发性的病害。为使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该县对深澳白沙湾等太平洋牡蛎养殖海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多次的清理整治,制订了太平洋牡蛎养殖海区的生产管理制度,并核发了《养殖证》。还先后出台了《南澳县水域滩涂海水增养殖的规划》、《南澳县海水增养殖暂行规定》等有关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使该县海水养殖生产走上规范化道路。.太平洋牡蛎原产于日本、澳大利亚,是一种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肥美的优良贝类。1999年8月,南澳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后,大胆承担了国家863海洋生物领域的重大项目《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养殖中试》,在青岛海洋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建起了年可培育太平洋牡蛎苗2000亩以上的育苗中心,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实地验收,在南澳生长的三倍体太平洋牡蛎成贝开口死亡率、每串重量分别比二倍体减少50%和增长107%,为南澳获取太平洋牡蛎养殖高产、稳产,推动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项目夺得全国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的5个中试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南澳县着眼太平洋牡蛎的规模化发展,把它作为全县海水养殖的重点项目来抓,形成5大养殖区,全县养殖面积从1998年的3000亩增至2002年的1万亩,总面积增长了2.3倍,成为中国南方太平洋牡蛎的主要养殖基地之一。深澳白沙湾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是南澳县最早开发建设的基地,到2002年,整个养殖基地仅吊养的太平洋牡蛎面积就达4000亩,年总产量1万吨,产值1000万元。.

经济效益

通过努力,该县的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达到2.1万亩。2006年太平洋牡蛎养殖产量达3.78万吨,占全县海产量49.78%,成为渔业结构调整后一大重点优势产业,也是全县海水养殖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成为群众的主要生活出路。2006年,全县从事太平洋牡蛎养殖专业人员达到3000人,季节性兼业人员2500人,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已成为渔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以深澳镇为例,该镇从事海水养殖专业人员达到2000名,季节性兼业人员达到1500人,年劳平基本收入达到5000~8000元,有40%达到2万元以上。渔村富余劳力,转产转业渔民的生活出路问题也得以解决。随着海水养殖生产的迅猛发展,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群众年存款储蓄额达1000多万元,居全县人平储蓄之首,这些存款几乎都是养殖收入。[

二.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桔红

桔红,是南澳的名优水果之一。海岛群众称为柑红。桔红树姿优美,花多气香,是岛上观赏绿化的常绿果树。果实硕大,味清酸而带微苦,幼果晒干,可代替枳壳,果实成熟橙黄艳丽,是新春佳节人们馈赠亲友以示吉祥大利的珍品。收获期在每年冬节后。贮存在通风处,可保存至翌年4月底,主要用作春节拜年吉祥物。

据考证,桔红在南澳县已有一百多年的栽种的历史。1983年南澳县开展果树资源调查后,选定为海岛优稀名果,并组织良种选育,建立了高产试验示范园、母本园。经过多年的选育,南澳县虎头柑品种呈现优质、高产、高效益(高产示范园亩产1.5万公斤)颇受种植户欢迎。

桔红喜爱湿润,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9-22℃,PH值在5.5—6.5之间土壤上种植,较耐干旱,适应性强,易种易活。

南澳县属亚热带气候,常年温和,冬暖夏凉,温、光、热充足,年平均气温21.5℃,终年无霜冻。南澳县山区腹地一带很避风、日照适中,水源充足,耕作层土壤深厚肥沃,因而具有发展稳产、高产贺年桔红的广阔山地。

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400亩,由于桔红粗生易管,早结丰产,且当地农民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因此效益较高,一般栽种三年可有收获,按每亩80株成活挂果,每株每亩最保守估计挂果计8公斤(标准果),每公斤以收购价历年最低价1.5元计,每亩可创值960元,且随着果树盛产期的到来,逐年收益更为可观,目前南澳县2400亩桔红结果树平均亩产2100公斤,年产量4000吨,年产值已达720万元,栽种桔红使广大农民吃到了甜头,成为海岛农民耕山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四.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五. 广东省 深圳 龙岗区 南澳海胆

在南澳近海的芹澎、南澎、乌屿、官屿等四澎四屿海域,生长着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棘皮动物———海胆。将海胆的外壳撬开后,就是美味的海胆卵。每年清明、五月节前后村民便驾上汽艇前往上述海域潜水拣海胆。

         

"无钱买鸡蛋,餐餐食海胆。"是在南澳流传甚广的俗话。海胆,对于城市人来讲是十分名贵的菜肴,在当地人眼中看来只是一些比鸡蛋更为普通的东西。

         

中国大量产海胆的地方除了深圳南澳还有大连。同是海胆,但是两地的海胆却有着质的不同。大连海胆有着北方特有的豪迈,它们生长在深深的海水里,颜色较浅,肉质较粗,却有着更为浓郁的香味。而南澳海胆则有南方特有的娇嫩,它们一般生活在水深1米多的石头上、石缝里,有着好看的金黄色,肉质幼嫩、细滑,却带点酸味。

       

海胆以肥美为上品,短小而粗的海胆比较肥,反之,又长又细的肯定是较为瘦的,而农历三四月份是吃海胆最好的季节,那时的海胆最肥美,肉多而味香,现在的海胆水分多,不够香口,但会比较鲜甜,和蛋白一起蒸别有一番风味。

         

吃时先要仔细地把海胆清洗干净,剪掉刺后把海胆上半部的壳锯掉。看上去简单的步骤却是很耗功夫的,也是很考功力的,如果处理不好,海胆壳就会掉到海胆里,破坏菜肴的口感。在钩出海胆的内脏后,再把蛋白倒进海胆内蒸5分钟即可。黑黑的海胆壳为容器,盛着白白的蛋白,中间是金黄的海胆。

         

海胆营养十分丰富,目前市场价每公斤约为200元左右,最高时每公斤可卖到近400元。目前南澳岛海胆卵年销量达10多吨,产值近200万元。由于海岛水质保持良好,海胆质量一流,岛上每年外销的鲜美海胆卵都风靡日本,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美食。

六.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金薯

不少游客上南澳岛观光旅游,谈到当地的美食,除了“宅鱿”、“澳菜”等海味外,品尝海岛特色“山珍”——“金薯”是必不可少的。南澳岛“金薯”大小均匀,口感甜润,深受游客的喜爱,主要盛产于南澳岛云澳、深澳和隆澳等地,一般在地里栽培四个月即可成熟。金薯全年均能生长,多于春秋两季栽植。

“金薯”不仅好吃,还是无公害产品。该县农户严格执行“金薯”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坚持选育良种,实行薯块育苗,保持了品种的优良性。在实施稻薯轮作、稻草覆盖、主施农用肥、实行生物防治措施、防止有害物品残留等种植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方法。“金薯”种植基地、生产产品已先后获得广东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和中国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目前,南澳全县常年种植金薯的面积达两千亩左右,平均亩产在一千六百至两千公斤,全年总产量约三千两百至四千吨,总产值约七百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产品远销东南亚、香港、珠三角等国家和地区,潮州、汕头等周边地区销量更是逐年上升。目前,南澳县各镇村均有种植金薯,它已成为推动南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产业。

七.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八.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海柳

海柳,形如陆地上丝柳,以吸盘与海底石头相粘,采集很困难,加之其用途广,因而视为海洋的珍宝。海柳形似树木,故有海柳之称。海柳是一种寿命可长达数万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皆因它形似树木,不少人以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实,它是地道的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铁树科,是珊瑚的一种,与常食用的海蜇还是近亲呢!海柳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身高者达3-4米。海柳中的一种赤柳,颜色鲜艳悦目,初出水面时,枝头上的小叶闪闪发光,树枝富有弹性,离水一段时间后,枝干就变得十分坚硬。由于海柳出水时身上附有红、白、黄色的水鬼体,干后能变为黑铁色,所以又被称为海铁树,更有趣的是,每当天快要下雨时,其表面颜色会变得暗淡无光,并分泌出微量的粘液,故有“小气象台”之称。

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盆景、手镯、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1985年,福建省东山岛,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从棺枢里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镯、戒指及酒杯等物,这些东西均完整无损,足见海柳质之坚韧耐腐。在东山岛渔村常可看见人们嘴上叨着形态各异的海柳烟斗。其中做成的烟斗,用起来凉喉爽口,并有天然的过滤作用,对烟民来说,如果丢失一海柳烟斗,竟会嚎陶大哭。用海柳树烟斗抽烟,会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有凉喉解热,爽肺提神之感。

海柳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治腰痛。海柳——柳珊瑚,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对其进行结构测定及药理和药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还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回肠的痉挛和耐缺氧作用。历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和《海药本草》等均有记载,某种种类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医临床上,特别在福建、广东沿海民间仍在广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

二、海柳的用途:

用途一:可制作成各种工艺品。海柳质地坚韧,经久不腐,富有光泽,故能加工成各种工艺品,如手镯、盆景、花鸟虫鱼、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

用途二: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海柳含有鞣酸、水柳酸、碘等,能起到收敛杀菌的作用,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的妙药。鲜海柳叶可治疗高血压。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可治腰痛。

用途三: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因为海柳稀有珍贵,特别是活的海柳,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因而用海柳(尤其是活的海柳)制成的烟斗,价格往往较高。由于海柳连年来被过度采集,以致海柳越来越少,目前已频临绝迹,因而价值越来越高。无论制作成何种工艺品或者海柳烟斗,都可作为工艺品摆设,故有收藏价值。

用途四:可制作成形态各异的海柳烟斗、烟嘴。沿海地区的人们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和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或烟嘴,用起来凉喉爽口,并有天然的过滤作用。使用海柳烟斗或烟嘴抽烟,能起到润肺、清除肺部积热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危害。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十.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石斑鱼

石斑鱼,广东俗称石斑、过鱼,闽浙俗称鲙鱼、国鱼。石斑鱼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百多种,我国沿海记录达30多种。

石斑鱼为触礁性鱼类。天然的种类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石斑鱼是典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食鲜活动物。渔民们根据它栖息的水域海况、生活习性及不同季节选择适口的小虾、章鱼、沙蚕等作饵料,猎获甚丰,曾创下单一流次喜获3万元渔利的佳绩。

石斑鱼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使它的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据有关资料和行家介绍,石斑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鱼类,除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外,还含有无机盐、铁、钙、磷以及维生素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一举成为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宴席上的佳肴,是畅销港澳台的名贵海鲜品。

随着水产资源的不断变化和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石斑鱼的人工养殖随之迅速发展,南澳县的猎屿湾,石斑的养殖已形成基地,主要品种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

石斑鱼人工养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商品化生产。多年来南澳县科研工作者、养殖技术员和养殖户紧密配合,通过实践的探索,生产管理、色病防治等方面均取得技术突破,整理出版了星火丛书《石斑鱼养殖技术》和《石斑鱼网箱养殖实用技术》等书刊文章。南澳县的石斑鱼海水网箱养殖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广东省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和“星火计划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