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商洛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商洛特产介绍简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商洛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商洛特产介绍简单更新时间:2023-02-24 13:51:45

一.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龙须草

“少时青青老来黄七搓八扭结成双。春打草鞋走山路夏编凉席铺软床。秋织蓑衣遮风雨,冬拧绳索套麝香。更喜姑娘手艺巧,精制草编销远洋。”这首在山阳县广为流传的歌谣,唱出了商州“三宝”之一龙须草的用途。唱者自豪,听者悦耳。山阳龙须草叶狭线形,丝象龙须而得名。其命名还有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统一华夏后,教民耕种,他遍尝白草,探索草性,正当他跋山涉水找到繁殖力最强的生长在商州境内的龙须草时,天空突来玉龙,传玉帝圣旨,说黄帝劳苦功高,封为天皇,令其速回天宫。人们不舍黄帝离去,苦苦抓住龙须不放。但午时三刻已到,玉龙腾空而去,人们手抓的龙须全然变成了金色的龙须草,惠泽当地百姓。这里的龙须草长达一米,是一种很理想的纤维资源,本色金黄,有光泽,且易染色。它系野生之物,山阳人民采取草籽繁殖和分根栽培的办法,大力发展,全县各地均有分布,年产量干吨左右。先时人们用之搓绳、打草鞋、造纸、编蓑衣。建国后,国家大量收购,充人造棉、人造丝和优质纸原料。1972年以来,色河中村等地农民利用龙须草编织地垫、凉席;门帘等,出口日本、美国、东南亚、西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换取外汇,成为山阳县的大宗外贸商品。

龙须草自古为山阳县“三宝之一”。现在是该县大宗外贸商品。

龙须草系天然资源,野生之物,可进行人工栽培。它叶狭线形,本色金黄,有光泽,且 易染色,进行工艺编织。它用途广泛,是人造革,人造丝,和优质纸的原料,又可编成地垫、凉席、门帘等生活工艺品。

二.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羚牛

羚牛是中国西部的珍稀动物。因躯体硕大,体重足足有三百公斤,外貌又像牛,故产地居民称它为野牛。成年后,角向后扭曲,因而又称“扭角羚”。

羚牛生活在海拔二千至四千米高山森林或草甸上。西藏和云南西部的毛色深褐,青海、四川的为红棕色,秦岭的则呈淡棕黄色,略带金色光泽,有“金毛羚牛”之称。

在秦岭太白山,无论是针叶林还是混交林,或是竹林丛生处,都是羚牛可以活动的场所。活动范围大,常可扩及百余公里。喜群居,冬季多为二、三头的小群,夏季集成十头左右、有时多达三十至五十头的大群。各群都有雄牛带领。春季高山仍处于冰雪封冻时,牛群迁入草木开始萌发生长的低谷,待夏季气温上升时,再迁至高山,初冬大雪时,又迁至中山过冬。

羚牛垂直迁徙时,上山成一条线,由牛“司令”带领,成年牛公在前,雌牛在后,犊牛夹在中间,一头接一头,秩序井然地登山。下山时,则散开成扇形。

羚牛白天采食多种植物。地面食物缺乏时,能站起来用前肢搭在树干上采食高处的树叶。牛群休息或吃草时,常有一头公牛在高处警戒,发现敌害,就以上下唇相挞,发出“吧—吧—”声的信号,然后带头奔逃。

羚牛于六月至八月发情,翌年二月至四月产仔。每胎多为一犊,偶产二犊。

三.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商山柿饼

商山柿饼为商洛名之一,产地在商州市城东七十里外的孝义湾。孝义湾北临丹江南依绵亘不绝的土坡丘陵,群山环绕,似同盆地土地肥沃,以沙土为主。田间坡垣,到处是柿子树。柿子品种很多,有烧柿、满天红、碌碡帽、干帽盔等,每年产鲜柿200多万斤,年产柿饼30多万斤,行销省内外,久负盛名。孝义湾柿饼何时闻名遐迩,史籍未载。据当地农民讲,至少也四、五百年历史了吧。

商山柿饼具有体大霜厚、甘甜绵软,少核或无核的特点,素有“枣瓤色,牛肉丝”之誉,系干鲜果中之佼佼者。之所以如此,其一柿子品种好。孝义湾的柿子60%以上是干帽盔,柿饼也 全是这一品种制成。帽盔这种柿子,形似钢盔,个大、果实圆锥形,橙红色,皮细簿易离,白粉少,无沟纹,果肉质松浆多,纤维少,当地说,帽盔柿子,油质重、糖粉足色调鲜,成熟后生吃,味甜绵润。故用它加工成柿饼,自然远远胜过其它柿饼了。其二,孝义湾的柿树,百年 以上者多,大约70%以上。其三,采摘时间适宜。早采,则油水不足,柿肉干燥;晚采,则熟 软过度。不易加工。孝义湾人采摘柿子一般集中在立冬前后。其四,加工精细严格。他们将采摘回的柿子旋去外皮之后,要经过“三捏三捂三掠”等工序。捏,指捏成饼形,以促进柿肉的 拌和;捂,是指把经过捏晾的柿饼放在大缸或木柜内捂上几天,首先促使水分中回潮;晾,指使柿肉的水分蒸发,产出柿霜。每道工序的时间以五天为宜,但也要看天气如何。操作上讲究轻、细、严。

商山柿饼的营养价值:果肉含糖16%、高的可达22%,每100g鲜果含蛋白质 0.7g、碳水化合物11g、钙 10mg、铁 0.2mg、磷 19mg、维生素A 0.16mg、维生素B 0.2mg、维生素C高达16mg,是苹果、梨、葡萄的3-5倍,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须的矿物质、氨基酸,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药用有止咳、润肺、健脾之功效。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耐储、耐运、使用方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较好。

四.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水果

清水水果

清水是著名水果之乡,所产梨、桃、苹果、核桃久负盛名,境内种植苹果16万亩,年产果70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国光、红星、富士等,为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重点产区。种植核桃4万亩,年产量300万公斤,曾荣获“97甘肃省首届林产品展销会金奖”。

五.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孝义湾柿饼

孝义湾柿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孝义湾”原为“孝爷湾”。相传,有位聪明贤慧又孝顺的媳妇,为让老人能常年吃到柿子,自制了美味的柿饼,不嚼即化,味赛蜜饯,且久放不坏。当地家家户户也都效仿她做柿饼孝敬老人,此地便有了“孝爷湾”的美名。明祟帧年间,商州知府带孝爷湾柿饼进贡。祟帧食后,顿觉“甘甜顺喉下,爽气溢双目”,连连称赞,问:“此品何名出自何地”答:“此乃柿饼!系臣辖地商州孝爷湾所产”。祟帧曰:“‘爷’焉能乱用?联念此地百姓孝道仁义,改名孝义湾吧!”从此,“孝爷湾”改名“孝义湾”,一直沿用至今,孝义湾柿饼随之也更加有名。

将捏果晒干后的柿饼放入笼或大缸中堆捂,每1~2天翻动一次,以防柿饼粘在一起。翻动时结合检查柿饼是否全部干燥以及理正果形,不够干的要补晒,果形不正的要理正。将柿饼放在木板上用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的木板在柿蒂上面旋转压平,蒂歪的要移正,然后将柿饼翻转压平,使之端正美观,呈饼状。这些经整形的柿饼,放于竹筛内晒一天,然后全部柿饼装入容器中起霜。

柿饼起霜的多少与堆捂时的干湿度有关。柿饼过干不易回软、出霜薄而少;柿饼过湿亦不易起霜,即使起霜也易受感染。干湿度适中的柿饼,起霜快而多。上霜时析出的白色结晶,其主要成分是甘露醇和葡萄糖,能润肺止痰。各地上霜方法不一,一般方法是用陶瓷缸,将缸置于阴凉处,两饼相合,1层柿皮、l层柿饼置于缸内,装满后上面盖l层柿皮,然后封缸,约经30天即可出霜。

成品柿饼装在密封、防虫、防鼠、防潮的陶瓷容器里,为了防止因柿饼水分大,互相接触溶化柿霜,影响美观,也将一些较干的柿子皮随柿饼混合装入,将容器置于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贮存。

孝义湾的传说

说起孝义湾的柿饼,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孝义湾村里有位聪明贤慧的媳妇,为使她的老人常年能吃到鲜柿子,便试着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放在外面让太阳晒,晒软了再用手捏捏了又晒,反复多次后,收藏在缸内。次年春上,打开缸盖,只见捏过的柿子上长了层白花花的柿霜。便顺手模出一个掰开,那色泽红润似牛肉扯一片搭嘴一尝,不嚼即化,味赛蜜饯,且久放不坏。由于经过这家媳妇的削、捏、晒、捂后的柿子似饼状所以人们称之为“柿饼”。从此,家家户户也都仿照做柿饼孝敬老人。因这里孝敬老人出名以后人们便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孝爷湾”的美名。明朝祟帧年间.商州有位姓黄的知府曾特意带了“孝爷湾”的柿饼进京朝贡皇上,皇上将柿饼放进口中嚼时,顿觉“甘甜顺喉下,爽气溢双目”,

便连连称赞,忙问:“此品何名?出自何地?”黄知府回答道:“此乃柿饼也!系臣辖地商州孝爷湾所产”。“啊!”皇上惊曰:“食品倒是极好,只是这个地名有点……”黄知府遂将此地的风土人情详告皇上,皇上说:“‘爷’焉能乱用,岂不知寡人乃天下最大的爷。朕念此地百姓孝道仁义,改名孝义湾吧!”从此,“孝爷湾”就改名为“孝义湾”,一直沿用至今,孝义湾柿饼随之就更加出名了。

地域范围

孝义湾柿饼产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孝义镇,东经110°07ˊ20〞-110°10ˊ46〞,北纬33°39ˊ36〞-33°47ˊ34〞。辖12个行政村:刘一、刘二、老山沟、甘河、青岗坪、白草岭、张碾子、张村、陈巷、吕涧、代街、李河滩。东临丹凤县棣花镇;南接山阳两岭乡;西、北与夜村镇接壤。区域面积为60平方公里,年总生产规模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色泽:表面潮霜均匀、色白;果肉为豆沙色发亮 滋味:品质甜软、耐嚼可口,有柿饼特有的滋味和品质 组织形态:大小均匀、果肉细腻、无核、无肉眼可见之杂质 2、内在品质指标:柿饼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果糖、脂肪、钙、磷、胡萝卜素及热量外,还含有较高的镁、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成分,有止咳、袪痰、润肺、止血之功效。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43.78%,高出对照9.71%。 3、安全要求: GB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农产品环境要求。NY5241—2004无公害食品柿,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六.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镇安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商洛镇安一带的,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而且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七.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北瓜揽饭

北瓜揽饭

龙驹寨人把“南瓜”叫做“北瓜”,尽管名差南北,却是一样的东西,据说这是如今治糖尿病的最佳食疗瓜类。当地人以它为主料做出的“北瓜揽饭”,在龙驹寨流传了数千年,有民谣为证:“死不在赵徐二沟扛活,北瓜豇豆吃死,红薯芋头救活”(赵沟和徐沟是龙驹寨的两条座北向南的小山沟,因光照充足,土壤红粘盛产瓜果而闻名)。

北瓜揽饭的烹制方法是:取一北瓜洗净剖开,掏出瓜瓤后切成寸许方块。绿豆淘净备用。锅内放油加热后放入葱段、姜末、蒜粒煸炒,出香味后放入瓜块一道翻炒,然后撒上盐、五香粉等调味品,把淘净的绿豆覆盖其上,加入清水,以浸过绿豆瓜块平面为度。盖上锅盖,文火慢蒸约半小时即成。“北瓜揽饭”中的瓜块香甜糯柔,绿豆开花沙软,色泽黄绿相间,易消化富营养,即可当饭吃,又可佐餐搭配饼馍、米饭、稀饭等,实为老幼皆宜的特色佳肴。

八.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丹风山萸

山萸,全称山茱萸。落叶小乔木。主要药用。《本草纲目》载:“山茱萸,住治心下邪气 寒热,温中,逐寒湿脾,去三虫。久服轻身。有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淋沥,明目强力。治脑骨痛。疗耳呜,补肾气,兴阳道。有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的作用。

丹风山萸,《续修商志》已有记载。在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山萸的生 产做为产业来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山萸,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农民群众誉称“财神爷”、“摇钱树”。

九.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洛南锅盔

锅盔,一种烤制的面食。一个废旧油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空间,再配上一块案板,这就可以开张了。制作锅盔一般是两个人,一人称白案,负责在案板上揉面,不断将一团团发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觉得满意后,再放在一旁醒着;另一个则可叫成红案,根据顾客的需要,甜就加糖,咸则加盐,甚至还可以加辣椒,油重油轻,细听尊便。得到完整的吩咐,才将醒好的面团三下两下,抻宽拉长,有时成海棠叶状,有时成鞋底样,最后再摇动一铁皮盒子,盒子的底部被凿成了筛状的孔,盒子里面装着芝麻,多几下少几下,都可随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