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州黄埔哪里有特产店买 广州黄埔哪里有特产店卖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州黄埔哪里有特产店买 广州黄埔哪里有特产店卖的更新时间:2023-02-17 08:02:51

一.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深井软骨鸡

    深井软骨鸡,在我国抗日战争前与“黄埔蛋“齐名,这种鸡,鸡苗是普遍的,被水土居民用小竹笼挂吊在艇尾上饲养。几只小鸡关在长2—3尺、宽1—1。5尺、高1尺的笼里,吃的是打鱼时拣出来的鱼仔虾,以及一些剩饭米糠,从小到大缺少运动,骨骼便被软化,因此深井肌肉嫩而骨软。当时,长洲、深井一带水域,停泊轮、艇较多,又有驻军,不少人慕名而来长洲深井品尝”黄埔蛋“及深井软骨鸡,因而“深井软骨鸡与”黄埔蛋”是齐名的。

二.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老火汤

老火汤

广东人向来有喝老火汤的习惯。用适时材料煲上数小时的汤,既美味又有功效。常见的有“莲藕绿豆汤”、“生鱼西洋菜汤”、“红萝卜马蹄猪骨汤”和“霸王花瘦肉汤”等等。

三.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仙村马蹄

增城仙村所产马蹄(即荸荠),以个大蒂小、肉厚皮薄、爽脆清甜、无渣多汁著称。无论生吃、熟食,都有清润生津、消暑化痰的功效,是盛夏清凉解暑的佳品。改革开放后,增城市种植马蹄面积5178亩(其中仙村镇3500亩),亩产平均1513公斤,远销国内外。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烧乳猪

烧乳猪曾获国家商业部产品评比“金鼎奖”而得名,是宴席上名贵的粤菜佳肴。烧乳猪的技艺已1400多年历史,乳猪色泽金黄,芝麻般的气泡均匀密布,入口则化。特点:色泽红润,光滑如镜,皮脆肉嫩,香而不腻。

制作原料:小乳猪一只(3000克),精盐200克,白糖100克,八角粉5克,五香粉10克,南乳25克,芝麻酱25克,白糖50克,蒜5克,生粉25克,汾酒7克,糖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净光乳猪从内腔劈开,使猪身呈平板状,然后斩断第三、四条肋骨,取出这个部位的全部排骨和两边扇骨,挖出猪脑,在两旁牙关各斩一刀。

2、取125克香料匀涂猪内腔,腌30分钟即用铁钩挂起,滴干水分后取下,将除香味料及糖水外的全部调料拌和,匀抹内腔,腌20分钟后叉上,用沸水遍淋猪身使皮绷紧、肉变硬。

3、将烫好的猪体头朝上放,用排笔扫刷糖水,用木条在内腔撑起猪身,前后腿也各用一条木条横撑开,扎好猪手。

4、点燃炭火,拨作前后两堆,将猪头和臀部烤成嫣红色后用针扎眼排气,然后将猪身遍刷植物油,将炉炭拨成长条形通烤猪身,同时转动叉位使火候均匀,至猪通身成大红色便成。上席时一般用红绸盖之,厨师当众揭开片皮。

烧乳猪在广东已有超过二千年的历史。在南越王墓中起出的陪葬品中,便包括了专门用作烧乳猪的烤炉和叉。在清朝时,粤菜的烧乳猪更被选入为“满汉全席”的菜色之一。现在烧乳猪是广东烧味其中一种。一般的制法是以重约五公斤的乳猪,宰杀后在腹部剖开,取出肋骨,放入特制烧烤叉撑开,放入烤炉烤成。如果烧烤时用慢火,烧出的乳猪猪皮光滑,称之为光皮。亦可以用猛火烧烤,其间在猪皮涂上油,令猪皮成充满气泡的金黄色,即为“麻皮乳猪”。乳猪的特点包括皮薄脆、肉松嫩、骨香酥。吃时把乳猪斩成小件,因肉少皮薄,称为片皮乳猪;有时点上少许“乳猪酱”以增加风味。

至于烧猪一般的制法是把猪宰杀后在腹部剖开,放入特制烧烤叉撑开,然后浇上热水令猪皮收缩。烧烤可以是逐只放在火上烤,亦可挂入烤炉烤成。烧烤时要在猪皮上刺上小洞,让皮下的油流出。亦可以用猛火烧烤,其间在猪皮涂上油,令猪皮成充满气泡,酥脆的金黄色,即为“麻皮猪”。

五.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莲蓉月饼

广州莲蓉月饼:创始于清宣统年间。系以精选莲子和蔗糖作成莲蓉,再根据需要拌以其他配料,形成各种风味的馅料,制成各式月饼。品种有60余种,风味各异。

六.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高山蕃薯

高山蕃薯-广州从化高山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

我社“北部老乡”牌高山蕃薯是本地稀有的物种资源,种植在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昼夜温差大、土壤无污染的从化北部山区良口镇、吕田镇海拔1000米的高山脚下,种植用山泉水,施用农家肥,采用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除虫。据《本草纲目》记载,蕃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并能阻止糖类转变成脂肪,减少皮下脂累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绿色食品,也是当今减肥瘦身的热门产品。

“北部老乡”牌高山蕃薯是人类肠胃的清道夫,可预防肠癌的发生,并含有人体所需的10余种元素,能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故被营养专家冠以“营养最均衡”之称号。同时以其香、甜、粉滑为品质,居同类必什粮食之冠,是人们预防亚健康、延缓衰老、养生首选天然绿色食品,有道是昔日食蕃薯,皆因无米煮。今日食蕃薯,胜过虾蟹鱼。

合作社数年来以省农科院薯类研究室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依托,实行标准化生产,执行“四个统一”耕种,2009年高山蕃薯获得从化“十佳手信”称号,2014年高山蕃薯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从化是旅游景区,“北部老乡”牌高山蕃薯是合作社的主打产品。经我社规范包装后销往旅游景区各大小超市、商场和广州及珠三角各地。市场前景广阔。我社推出的“北部老乡”牌高山蕃薯是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好评!经数年来的消费者客户满意度调查(食品安全、售后服务)方面均达100%认可。

七.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广州南乳花生

南乳花生是广东,为清末广州一个叫“盲公德”的盲人所首创。南乳又叫红腐乳,是用红曲发酵制成的我国豆腐乳,以开胃消食、风味独特著称。盲公德住在广州西关多宝坊(今多宝路前身),原为一厨师,一次炸油角,妻子不小心将煎堆掉入油锅,飞溅的油花溅入他双眼造成失明。但盲公德在失明的情况下创造了“南乳花生”,以甘香酥脆、风味浓郁著称,使南乳花生顿成南粤名食,身价百倍。从此西关盲人多以卖南乳花生为生计。以南乳调味的做法也在西关美食界流行,产生了不少以南乳调味的著名岭南小食,如咸煎饼、鸡仔饼、磞砂等。

广州人称花生米为“花生肉”,南乳花生米也就被称为“南乳肉”,故旧时广州街头常有盲公叫卖:“卜卜脆,南乳肉。”南乳花生成为南粤一绝,岭南风味美食。

八.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横沙书香乳鸽

    黄埔的横沙书香街是黄埔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流传着一个重教兴学的故事。

    传说横沙村里住着一位姓张的秀才,满腹诗书,中了秀才已经好几年了,但由于家境贫寒,筹不到盘缠上京赶考,误了几届的科期。张秀才家就靠他娘子养鸽子卖钱为生。

    这一年,光景特别好,娘子卖鸽子剩了几个钱,赶紧找张秀才商量:“夫啊,你的功名大事再也不能耽误下去了,趁着家里还有几个钱,今年上京赶考去吧。”张秀才大喜过望,急忙收拾行装准备上路。

    启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娘子却发起了愁:盘缠是有了,但丈夫一路上的口粮又是一个大问题,光吃干粮虽说也能到得了京城,但丈夫本来身子就弱,这么一路半饥半饱地下来,进了考场还能应考吗?想来想去,娘子的目光落在了家里养的鸽子身上:何不做一些鸽子让丈夫带在身上,权当加菜。但是,煮熟了的鸽子放久了很容易变质,怎么办呢?终于,娘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豉油和其他配料将鸽子腌渍后再用慢火焖,应该可以放久一点。一试,果然如此,而且味道还特别鲜美。

    张秀才就带着妻子给他做的美味鸽子高高兴兴地上京赶考去了,而且,还金榜高中,衣锦还乡,逢人就说多亏了妻子做的乳鸽,他才能中举。

    于是,这种横沙书香乳鸽一下子名声大噪,而且越传越神,说是吃了横沙书香乳鸽就能中状元。中状元当然只是传说,但是,这种乳鸽的确外酥里嫩,浓香扑鼻,大受食客欢迎,慢慢地成为黄埔地区的名菜之一。

九.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蛇宴

广州蛇宴是广州的一种风味,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懂得了以蛇制药治病的道理。唐代(618—907)已用毒蛇治疯病,用蛇制药还可去风湿、化痰止咳、健胃止呕等。明代李时珍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赞美了蛇肉的鲜美,可见毒蛇的肉并不毒。

广州有好几家蛇餐馆,其中以“蛇王满”最著名。这家蛇餐馆最早的主人是吴满。八十多年前,吴满原是个捕蛇者,后来他在广州开设了一家小竹棚,传说他每天必吃一蛇,被称为“蛇王满”。到餐馆来就餐的顾客最喜欢吃的是三蛇——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这三种蛇都是毒蛇。宰蛇人用锐利的小刀先在蛇腹部取出紫黑色的蛇胆。放进盛酒的小杯里,直接交顾客生吞(蛇胆可以明目去风湿,医疗价值较高。一个蛇胆的价格相当于全蛇的六分之五)。然后用小刀轻轻在蛇身上划过,剩下蛇皮,再把雪白光滑的蛇肉切成小片或细丝,前后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据介绍,“蛇王满”每天宰蛇上百条,每年需蛇量达30多吨。“龙虎会”(又名“龙虎斗”)是蛇餐中的名菜。“龙”指的就是蛇,“虎”指的是猫。还有一种叫“龙凤会”,就是蛇肉与鸡肉同烹。如果把蛇、猫、鸡合烹,又称“龙虎凤会”。蛇馔在配料上还可增加名贵鱼翅、鲍鱼等,花色品种大约有30多种。各种蛇馔色、香、味、形俱全。既是美味佳肴,又可治病健身。广州蛇餐馆每天接待上千名食客,其中有很多来自港澳和东南亚。也有不少欧美友人来到广州品尝蛇餐,有些人虽然还没有吃蛇的勇气,但乐意到蛇餐馆观看宰蛇的情景。

十.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广州烧鹅

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广州市面上烧鹅店铺众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