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太原高铁站有什么特产 太原火车站附近可以买到啥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太原高铁站有什么特产 太原火车站附近可以买到啥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1 18:28:46

一.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太原玉雕

太原玉雕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它既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太原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原玉石资源丰富。近处,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远处,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是太原玉雕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

太原玉雕,就是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产品。位于太原的山西工艺美术厂的玉雕,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在表现名胜古迹、花卉、人物等方面既继承了太原玉雕的传统手法,又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

二. 山西省 太原 阳曲 阳曲白桃

以阳曲张拔白桃最负盛名。据传清末年间,张拔白桃就专贡皇上享用。该品种皮薄汁多,口感极佳。近年来,引回的大久保、水密桃、初笑美、北京14及油桃品系均表现出了较原产地风味独特的优势。( 太原)

三. 山西省 太原 小店区 六味斋酱肉

产于山西太原。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慈禧太后为经常吃到酱肘子,特赐给送酱肘人一块进宫腰牌,拿着这个“特别通行证”可以直入深宫无须禀报。

特点: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酱肘花于1982年被原中商部评为优质产品,享受了地方熟肉产品的最高荣誉,1984年、1988年连续复评合格。1988年,酱肉又被评为部优产品。自1981年起酱肉、酱肘花一直被评为省优产品,此外省优产品还有排叉、酱猪头肉,市优产品有排叉、酱猪肝、叉烧、酱大肚、酱头肉。

四. 山西省 太原 杏花岭区 太原河漏

把和好的面投入特制的河漏床(中间有圆洞,下方有孔,上面有与圆洞直径相差略小的木柱圆形头伸入洞中挤压)迫使面从下方均匀的孔内下到锅里,整个河漏床用杠杆原理,横跨锅上。待面压到一定长度,用刀从下方把面条截断,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这种面,操作简便,速度快,适宜于集体食堂食用,吃着筋滑利口。( 太原)

五. 山西省 太原 清徐县 清徐老陈醋

清徐老陈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徐老陈醋是黑褐色,体态清亮,鲜明诱人。除了具有酸醇、味烈、味长的三大优点外,还有香、绵、不沉淀,以及"挂碗"的特点。只要拧开瓶盖,那香酸浓郁的气息立即扑鼻飘来,滴入碗里打一个圈,便均匀地粘在碗边。品尝一口,虽然老陈醋的酸度是五度,但不觉得失酸难耐,倒感到"甜绵香酸",酸得缓慢、长久、可口,酸得发甜,发绵,发香,酸得满足而后知不足,尝了一口还想尝一口。此外,一般的醋存放长时间,就会变浊,生白皮,甚至腐化变质。但清徐老陈醋储存越久越香酸。有的人储存几十年后,因为瓶盖不紧水分蒸发,老陈醋变成了重色琥珀一样的固体醋,用开水冲开,仍然鲜酸如初。

六. 山西省 太原 尖草坪区 百花稍梅

百花稍梅是太原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制作稍梅技术难度较大,打花要用特制的擀杖,褶子打得越多,稍梅花牙就越美。好的稍梅皮薄如纸,圆如盘,边花多,挑成的稍梅馅大、香醇、利口,放在笼里,犹如朵朵雪梅。

原 料:精粉、水、蛋清、淀粉。馅心配料:鸡肉、虾仁、火腿丁、冬笋、鸡肉、虾仁、火腿丁、冬笋各少许。做法:1、先将鸡肉、虾仁、火腿丁、冬笋等用鸡肉、虾仁、火腿丁、冬笋调好味。2、将面粉倒入盆中,加入水、蛋清均匀拌好待用。3、将拌好的面切条下剂,将剂滚圆、按扁、用稍梅锤将每个剂子杆成菊花形状将馅心包入其中。4、把包好的稍梅上笼蒸制10分钟即可。

七. 山西省 太原 阳曲 太原五加皮

五加皮为山西又一中草药,主要产于晋西北地区的岢岚县和太原北郊阳曲,以及晋中地区的孟县、寿阳、榆次、太谷等地。清修《山西通志》载:其“一枝五叶,始生于汉中,今陈州谷中有之。但产南方者类草而小,产北方者类木而大。”肯定了北方所产优于南方。植物学上称,五加皮属五加科植物,俗名杨桃根皮。杨桃生长于丛林山野地带,叶长成掌状,叶形如柳叶而较宽长。每逢夏季开黄绿色花。采杨桃的根,抽去骨心,取其皮,就是五 加皮。春秋二季为收获季节,以秋季产质量最好。五加皮入药,味略甜而带苦,性温微寒,具有消肿去湿、温五中、坚筋骨、散风邪等功能,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拘挛等症。五加皮根含挥发油、鞋质等;短梗五加皮根含多种短梗五加甙及强心甙、挥发油等,刺五加皮根含多种刺五加式等。五加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浓杆菌有抑制作用。短梗五加醇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降压以及兴奋子宫和肠管的作用。 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引《詹寮方》称:以五加皮代桑白皮,配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赤茯苓皮等为“五皮饮”,功能健脾化湿,理气消肿,治头面肢体浮肿、腹部胀满、 上气喘急、小便不利等症,也用于急、慢性肾炎和心脏病水肿属脾虚受湿、气滞水停者。山西年产五加皮50万公斤以上,除供国内外,在国际上也有一定销售市场。( 太原)

八.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剪刀面

顾名思义,用剪刀剪出的面条,犹如吴淞江水中的银鱼,不仅民间喜食,还成为历代御面。剪刀面,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叫剪鱼子,其制法起源于隋末。民间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后来杜甫身处藩镇割据,有诗“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画如剪裁风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统。

九. 山西省 太原 古交市 沙棘酒

沙棘酒

沙棘酒系采用野生沙棘果为原料,经发酵或半发酵法酿制而成的低度果酒。

工艺流程:沙棘果→分选、除杂→破碎→沙棘果浆(加二氧化硫)→主发酵(加糖水和人工培养酵母)→压榨→皮渣(蒸馏白兰地后,贮存备调配时使用)→后发酵(压榨汁)→调正成分→换池(桶)→原酒→陈酿(换池分离时的酒脚进行蒸馏与皮渣白兰地混合贮存备用)→调配→澄清处理→过滤→包装→成品酒。

制作方法

1.采摘:沙棘果采摘分选时间在12月至次年1月为最佳,不宜堆放太厚,预防果实压破霉烂,选用完全成熟的果实。

2.采用发酵果酒专用酵母菌种:培养过程:一代1450号原菌管(琼脂培养基)→二代50毫升液体试管(沙棘汁培养基)→三代500毫升液体烧瓶(沙棘汁培养基)→四代1000毫升大烧瓶(沙棘汁培养基)→卡氏罐(沙棘汁培养基)→大缸(沙棘汁培养基)→接入发酵池。

3.破碎:采用破碎机将沙棘果破碎(种子不要破碎,否则会影响沙棘汁质量),自流汁和压榨汁分开入池,入池量为容器的80%,然后一次性加入50ppm

的二氧化硫。

4.主发酵:入池数量达到要求后,加入人工酵母,搅拌均匀,发酵温度控制在18—23℃,发酵过程中如糖度低,可加入10%的糖液,加入糖液有利于发酵,提高果汁糖度后,主发酵14天。

5.后发酵:主发酵原酒分离后入池,容量为容器的90%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23℃左右为宜,直至发酵中止,然后换池,将容器装满。为了防止氧化,将池口封好,转入陈酿阶段,时间半年至1年以上。

6.澄清:经试验确定下胶量为0.015%,加入80ppm的二氧化硫,在冬季低温下自然冷冻7—5天即可澄清,澄清后即为沙棘原酒。

7.调配:首先将澄清的沙棘原酒上层酒,用泵抽到其它容器里(因上层沙棘原酒含有沙棘油,可用高速分离机提油或作酒脚蒸馏),然后,自上而下分层进行调配。调配好的半成品酒,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合格后,再经硅藻土过滤机串棉饼过滤。过滤以后的沙棘酒,酒质清亮透明,酒体协调稳定。

8.成品:最后检验,合格后装瓶,贴商标,包装,装箱,成品入库。

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色泽:金黄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香气:具有沙棘果香和醇正的酒香。

滋味及风格:甘润醇厚,酸甜爽口,具有独特的典型沙棘果酒风格。

2.理化指标:酒度(20℃)15—16%(容积),总糖(以葡萄糖计)200—230克/升,总酸(以柠檬酸计)5—8克/升,挥发酸(以醋酸计)≤0.8克/升,干浸出物≥14克/升。

十. 山西省 太原 娄烦县 磨擦擦

将土豆用专做的磨擦片子磨成渣,用笼布挤去水,加入莜面或白面,用手拍成饼状放到蒸笼里,蒸15分钟即熟。然后把蒸熟的饼切成薄片,可用蘸汤调着吃,也可加入调料炒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