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市永川特产有什么 永川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市永川特产有什么 永川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更新时间:2023-02-12 09:10:56

一. 重庆市 石柱 阴米茶

阴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是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清代曾将阴米茶载入《石柱厅乡土志》,成为土家山寨约定俗成的“茶经”。

每年冬季,土家山寨的农户都将今年收成的糯米经过蒸、晒、搓、揉、阴等工序,阴干而成“阴米”,食用时,用猪油炒煮阴米,混上甜蜜的米糟,土家人还煮上几个荷包蛋,起锅即成“阴米茶”。

二. 重庆市 永川 黄瓜山梨

黄瓜山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庆市永川区百里优质水果长廊6万亩“黄瓜山梨”,今年挂果5万多吨,将创产值1.5亿多元。销售价格也走出多年的低迷状态,大幅回升,每斤批发均价达1.8元,比往年增加了几角,而产值将增长40%,梨农人均增收1200多元。由于香甜可口、鲜嫩多汁,引得众多销售商前来收购,同时,也吸引了广大市民到梨园采摘游玩。

三. 重庆市 巫山 巫山神茶

巫山神茶产于长江三峡流域的云山雾岭之中,是采用一种当地独在的名叫“林擒”的树叶精制而成的茶叶。此茶纯野生在天然无污染的灵秀的环境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茶汤呈琥珀色,其茶水在夏季有隔夜不馊的绝处,是天然解署饮品,可生津止渴、去腻减肥、降压醒脑、有灵心养神之奇效,被当地人称为“长寿茶”,常饮有益健康。

四. 重庆市 石柱 都巴粉

“老深山”纯天然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贵宾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味。

都巴的原料是蕨根粉,顾名思义,是从蕨的根茎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锯菜、龙头菜、拳头菜、蹩脚,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称,日本人誉为“雪果山珍”。

成熟蕨的根茎呈紫色,含特殊高级淀粉,其淀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铁、锌、钙、黄酮、硒、锶、镁、磷、锗等微量元素,历来广为人们所喜食:蕨根粉性微甘、凉,具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等功效.对咽喉疼痛、牙周炎、泻痢和冠心病等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是老人、孕妇、儿童理想的营养保健佳品。

土家山民历来有采挖蕨根粉(即都巴粉)的传统。据传,这一传统始于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1933年11月,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进石柱境内的冷水、栗子坝(今冷水乡、沙子镇一带)活动,发动群众劫富济贫。栗子坝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土家山寨,由于深受乡团和土豪乡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栗子坝一带的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当年因夏涝严重,粮食大面积欠收,本就不多的艳食被国民党的军饷、军粮征收殆尽,群众生活愈加困苦。到了冬天、群众挖野菜、剥树皮充饥者比比皆是。贺龙进入栗子坝一带后,亲率调查人员到黑洞槽了解群众疾苦。他发现黑洞槽的41户农民中,有40户已经完全断炊,他焦急地寻找解决群众困难的办法。在从黑洞槽返回驻地的途中,贺龙意外发现,蕨根中富含淀粉,提取出来,可解决群众吃饭问题。返回驻地后,他立即组织小分队发动群众挖蕨根打粉,做成都巴,安全度过了冬荒·从此,都巴成为石柱土家山民在饥荒时赖以维生的最佳选择。

每到立冬至春分前,也就是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人们上山采挖蕨根,因为此时蕨根的淀粉含量最高,蕨根不易霉变,出粉率也相对最高。

“根啊根,三尺深,挖一挖,哼一哼。”这是人们在挖蔽根时常念的顺口溜。蕨根深埋于地下,用传统的锄头、铁锹等工具采挖比较费劲。蕨根采回来后,用清水冲洗掉泥沙杂质,刮除表皮,切成约l0厘米长的小段,用篓装满封严,放在溪流旁的活水中浸泡2天后捞起,漂除异味。

漂洗后的蕨根飘散着植物根茎特有的清香,人们将其摊在水泥晒坝上或在溪流边的干净大石上,用特制的木捶捶碎或用石臼捣烂,再装入布袋,在盛有清水的水缸中揉搓,洗尽淀粉,将缸中粉浆用纱布过滤出渣滓,再反复自然沉淀。在现代机械化作业中,则将浸泡后的根茎放人碎浆机内,边破碎边加水,然后稀释搅拌均匀,分别用80目和100目网筛过滤两次。过滤后的粉浆迅速放进沉淀池或水缸内,待其自然沉淀后,排去清水,即得到湿蕨根淀粉·将沉淀池内的湿淀粉取出晒至粉状或用50℃~60℃高温烘干,即成蕨根淀粉,也就是都巴粉。

都巴粉可即取即食。取适量都巴粉,用少量温水(40℃度以下)稀释后用沸水冲泡后食用,还可加人白糖、蜂蜜或制成果冻,或掺拌面粉制作其他食品食用。

在土家族山寨,人们食用都巴粉,一般不采用速食的方法,而是用温水将其调和成面团,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块,置人沸水中煮至都巴块全部浮上水面后捞出,或拌腊肉、炒腊肉,或加糖、芝麻花生末,炒成香甜都巴块;或做成拔丝都巴块、都巴卷……无论哪一种方式做成的都巴块,都酥软缠绵、满嘴留香。

五. 重庆市 万州 万州柠檬

万州柠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柠檬的经济价值及用途

在加工业上可用柠檬作原料提取芳香油、柠檬酸和榨取柠檬汁。柠檬果实的主要经济价值在于皮精油的质量和含量,果汁的含量,果汁中柠檬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而1含量的高低决定了柠檬皮精油的质量和商品价值。柠檬酸用途也很广,食品工业用量达70%。

其实,柠檬果实与我们的曰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只是尚未认清。例如:1、俄罗斯人喜欢把柠檬切片后沾上白糖或食盐吃,据说可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同时因富含维c和柠檬酸,对牛肉和奶酪吃得多的人有利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2、西方人喜欢在凉菜或拚盘上放两片柠檬,在饮料杯口卡一片柠檬,这样可增加香气和食欲。3、在西欧,当贵宾步入高档宴会和参加晚餐聚会时,除了有美妙的音乐外,首先得用柠檬水洗手,以增加香气和杀菌。4、当人受烫伤或蚊叮后,用鲜柠檬汁擦拭患处,消肿止痒防溃烂的效果很好。这在医学上至今是个谜。5、普通家庭,常用柠檬自制饮料。把柠檬切成片,按比白糖1:3斤分层放入罐中渍汁,兑水喝,能生津止渴又能增强学习记忆力。6、妇女美容,可用柠檬汁和鸡蛋清搅匀后涂于脸上,20分钟后再清洗,效果好又省事。7、烹饪有的高档菜,需用无色醋以增加酸味又不毁色,而柠檬汁是天然的无色醋。8、家中的锑锅、水壶、茶瓶和杯子,常生水垢,既碍传热又不卫生,用柠檬全果压破煎水荡洗,即可清除。

万州柠檬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农业服务中心

12005332

新鲜柠檬

六. 重庆市 城口 城口党参

党参(又名:上党人参、辽参、三叶菜、叶子草),为多年生桔梗科草本植物。根长圆柱形,直径1~1.7厘米,顶端有一膨大的根头,具多数瘤状的茎痕,外皮乳黄色至淡灰棕色,有纵横皱纹。茎缠绕,长而多分歧,下部疏生白色粗糙硬毛,上部光滑或近于光滑。叶对生、互生或假轮生:具柄,叶柄长0.5~4厘米,被疏柔毛: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1~7厘米,宽0.8~5.5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粉绿色,密被疏柔毛。花单生,具细花梗;花萼绿色,具5裂片,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光滑或稍被茸毛;花冠广钟形,直径2~2.5厘米,淡黄绿色,且有淡紫堇色斑点,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至广三角形,直立;雄蕊5,花丝中部以下扩大;子房上位,3室,胚珠多数,花柱短,柱头3,极阔,呈漏斗状。蒴果圆锥形,3室,有宿存花萼。种子小,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党参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在全国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城口广有野生及人工栽植。

七. 重庆市 九龙坡区 重庆辣子鸡

菜系:川菜

口味:香辣

价格:10-40元

特色:酥香爽脆,回味无穷。

原料:

鸡1000克,花椒8克,辣椒30克,大葱15克,姜10克,味精2克,盐8克,料酒15克,生抽10克,植物油25克,大蒜5克,白砂糖2克。

制作方法:

1.把整只鸡切成小丁。

2.在鸡丁上洒上生抽、盐和味精,调好味,放入料酒中码味30分钟左右。

3.烧热油后,先倒入葱、姜丝及蒜炝锅。

4.再倒入码好味的鸡肉翻炒。

5.然后再放进干红辣椒、花椒,急火翻炒,煸出香味。

6.最后放盐、味精、白糖调味,盛出即可。

八. 重庆市 沙坪坝区 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是一款发源于重庆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渝菜。品种丰富,一般按有没有臊子来分,没有臊子的小面调味料也很丰富。一碗面条全凭调料来提味儿,先调好调料,再放入面条。麻辣当先,面条劲道,汤鲜而厚味。

说到重庆给人的印象,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啊,美女,山城什么的,但是如果我说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出名,排在火锅之前的就是重庆小面。小面是重庆人和川东人对面条的称呼。狭义的小面是指仅以葱蒜酱醋辣椒调味的面条,而在老重庆的话语体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酱,排骨等豪华浇头的面条也称作小面。不像其他地区吃面条时讲究的面条筋斗,汤头鲜浓,重庆人对小面优劣的评价的标准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灵魂所在。

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清早起来,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尽管堂子装修的不好,甚至没有堂子——美女在这个时候也从不顾及自己的淑女形象,吃着那是个香哦;西装革履的绅士,放下公文包,呼-呼-呼,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碗重庆小面吃尽。面摊前,男女老少——有白领,有棒棒,有小学生,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不论身世,不论地位,为的就是一碗重庆小面。

制作方法

做法一

经常看到很多朋友在讨论重庆小面,其实按以下步骤你也可以做出好吃重庆华飞小面 重庆华飞小面

的小面:

A、面一定要新鲜的水面(南方那种碱面不行,有点碱就可以,超市有卖的)。

B、准备好调料,按步骤放到面碗里。

C、不知不觉放了这么多调料到碗里了,加点沸水进去把它们调匀一下(有骨头汤当然最好)。闻一下,是不是香气已经飘出来了?喜欢干拌面的少放点水。

D、先往烧开的水里煮点蔬菜(冬天推荐莴笋),等2分钟把面放下去,搅拌一下,煮到断生(用手掐开一截面,没有白点即可)就可以装碗了 。

做法二

主料:面条(生)

辅料:莴笋叶、葱、花椒粉、姜、蒜

调料:酱油、辣椒油、鸡精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

做法

1、把姜蒜剁成末,把香葱摘洗净切成葱花。

2、莴笋叶冲洗净用手揪成段。

3、锅中加清水烧开。

4、水开后抽入一小把挂面,然后快速用筷子搅散。

5、趁着煮面条的时间调汁,两勺酱油、两勺花椒面、一勺姜蒜末、两勺红油辣椒、半勺鸡精、一勺葱花、一勺猪油。

6、在调料碗中加入两锅勺面汤,家里如果有骨头汤是最好了。

7、看着面条没硬心,放入莴笋叶即可关火。

8、把莴笋叶先挑入碗中,再挑入面条,最后撒上葱花。[2]

4制作技巧编辑酱油,不需要多贵的生抽老抽,黄豆酱油即可。(为什么要先放呢?因为碗里没有东西才可以掌握放酱油的量,可以先少放,万一淡了加盐,切记不要在煮好的面里加酱油)味精和鸡精(你要是看见过那些知名小面放调料,你就知道味精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了,建议多放点)

油辣椒,小面的灵魂。就用在超市买袋装的辣椒面(有种叫“美名洋”的牌子不错)放在小罐里,熟菜油加热到7成热淋进去就成为辣香扑鼻的油辣椒。花椒面,能吃辣的城市很多,最能吃麻的大概就四川和重庆吧。所以花椒也不能马虎,最好用茂汶的,超市也有的卖。也可以用新花椒做的花椒油,更香。以上2种调料一定要非常新鲜才可以达到最美味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家里的面总没有外面好吃的原因,因为面馆是天天换这2种调料

混合油(猪油、菜油、香油),油一定要多放点,这也是关键。不喜欢吃猪油的朋友可以用菜油、色拉油和香油混合代替

葱花,多放。以上调料是必备,以下有条件和喜欢吃的朋友的可以准备

炒香的花生碎粒

少量姜蒜末,也可以用超市有卖的姜油蒜油代替

醋,对于喜欢吃酸辣小面的朋友来说很重要,但不要放太多

九. 重庆市 綦江 綦江木瓜

綦江木瓜是重庆市綦江区的。綦江木瓜皮薄、肉厚、质嫩、气香、味甘酸、品质优良,属于食药两用木瓜。綦江木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世界木瓜在中国,中国木瓜在綦江。綦江作为重庆市农业大区,种植木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綦江木瓜皮薄、肉厚、质嫩、气香、味甘酸、品质优良,属于食药两用木瓜。2008年,綦江建成10万亩木瓜产业项目。并已取得国家无公害木瓜产品产地认证,正在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木瓜之乡;木瓜树的平均生命周期在100年以上。据了解,目前綦江木瓜产量已达上万吨,预计三年左右进入盛产期,产量将达到6-8万吨。

2013年,重庆市綦江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申报的“綦江木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1794196。

十. 重庆市 铜梁 花根

是铜梁县传统名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名“兰花根”。本品制作要经过制料、过筛、熬糊、出坯、炸制、挂衣等十多道工序。成品形似蚕壳,色黄饱满,组织泡酥,香脆化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