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澧县特产美食图片 澧县的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澧县特产美食图片 澧县的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2-15 11:57:32

一.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溆浦莲藕

莲藕溆浦种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县城西部莲花洞,是洞庭莲花仙子发迹的种塘。仙女离开时,将自己培育的五色莲子撒在这里,从此溆浦 就广种莲藕。

溆浦藕又白又大又嫩,有小腿那么粗,长几尺。含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万分。滋补身体,又有养心、固精、散淤、安神等功效。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双龙牌无籽西瓜

澧县“双龙”牌无籽西瓜汁多味甜,质细性凉、食之爽口,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夏令消暑解渴之佳品。双龙乡地处湘鄂边界,紧邻207国道,交通便利,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1993年开始引进无籽西瓜,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措施,并创出了“双龙”无籽西瓜品牌。2001年被常德市政府授予“无公害西瓜”,其外观和内在质量都胜过国内同类产品。突出表现在瓜果圆整、无病黄斑、瓜瓤鲜艳、果皮薄、不空心、无籽性能良好、含糖量均在12%以上。近几年,双龙西瓜畅销湖南、湖北、江西等十多个大中城市。2001年6月28日,常德市首届双龙西瓜节在澧县隆重举行!“双龙西瓜将以其独特的风味,广迎八方来客。只要一吃双龙瓜,相信人人都会夸!( 澧县)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张公狗肉

张公狗肉亦即张公无骨香腊狗肉,它采用张公庙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加入12味中草药配方,经过现代食品深加工技术进行深层开发而成。

张公狗肉曾在2001年“湖南省第三庙农博会暨交易洽谈会”上获得金奖。利用该产品烹制出的无骨腊火锅狗肉,由于经过“张公十三香”的调理,盛入瓷钵文火熬制,其香味纯正地道,深得广大食客们的喜爱。

张公狗肉由张公特色食品厂出品,该厂又已开发出山羊、野猪等系列特色袋装食品,携带方便,开袋即食。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金喀蜂系列

澧县养峰研究所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的蜜蜂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曾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奖,承担蜜蜂良种-----金喀蜜蜂的种峰及峰王的繁育和推广,常年从事纯天然优质系列蜂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的开发利用和经营业务。蜂蜜年总产量达2000吨、蜂王浆30吨蜂花粉30吨。( 澧县)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湖南腊鱼

鱼体剖割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每100公斤鲜鱼用盐8~11公斤进行腌渍,腌6~8天出缸(盆),晒至体表没有水分时,再用微火熏烟6~8小时,熏烟时要控制烟量和温度,并每隔2小时翻动一次,使鱼体充分均匀受到烟熏,以提高鱼品质量。

小吃制作:

熏制腊鱼一般选用鲤鱼、青鱼、草鱼等鲜鱼作为原料、依鲜鱼的大小和剖割方法不同,可分为腊块、腊皮、腊刀鱼三种。一般1.5公斤以上的鲜鱼,砍头去尾除内脏,将鱼肉砍成3.3厘米见方的鱼块,制作成腊块鱼,1.5公斤以下的鲜鱼,从背面剖开成片、肉厚处再打一花刀,便于腌透,然后加工制成腊皮鱼,200克以下个体较小的鲜鱼、通常剖割腹部除去内脏,制成腊刀鱼。

小吃介绍:

湖南腊鱼色泽金黄,具有肉质坚实、咸淡相宜、清香特殊、易于保藏,为湖南人们所喜食的一种传统水产加工品,每到冬季,许多家庭都有熏制腊鱼的习惯。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双龙螃蟹

在澧县众多的地方小吃中,“双龙螃蟹”是近几年才名声鹊起的特色菜肴,而双龙乡流水山庄的“双龙螃蟹”又是整个“双龙螃蟹”系列中最优秀的代表,很受澧县及周边县市顾客的欢迎。

据流水山庄总经理刘金明介绍:他们的螃蟹大都来自江苏的洪泽湖、湖北的洪湖及澧县的牛奶湖。在选料上严格把关,要求鲜活、无肢残、硬爪、青壳白底板、蟹黄饱满,正品一般每只125克左右,太大、太小都不要。因而销售商发来的螃蟹,到流水山庄100斤只能选到40—70斤,(本地螃蟹只能挑选40斤,江苏螃蟹70斤左右),其余均被打回。

在烹调制作上也非常讲究,先是一个一个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无残损。清洗后蒸煮,一锅蒸煮45分钟左右。蒸熟后再调味、整形,所用佐料全部选用上等生姜、大蒜等传统香料,不用任何添加剂。最后是整形,通过整形后上桌的成品香味四溢、色泽金黄、肢体齐全、个头大小一致,色香味俱佳。。(撰稿梁先海万之清)

信息来源:澧县人民政府网

七. 湖南省 怀化 新晃 新晃薯粉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县辖23个乡镇,居住有侗、汉、苗、回等19个民族共25 万人,其中侗族占76.1%,195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1508 平方公里。境内山奇洞异河溪纵横,美景如画,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东有天雷 山,西有青岩坡。水、平溪、中和溪、龙溪贯穿东西南北,形成许多溪谷平地。旅游资源 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通讯方便。盛产猪、牛、羊、玉米、稻谷、红薯、马铃薯、柑橘、刺 梨、烟草、油桐、天麻、银杏、杜仲、龙脑樟、油杉、松、杂木、竹等农副产品;蕴藏重晶 石、汞、钾、金、铜等矿产资源,其中重晶石为全国特大型矿藏,已探明储晶2.8亿吨,有 着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民族经济发展迅速,民族卷烟、皮鞋、金属硅、良种猪、牛肉、干 牛肉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新晃)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太青双上绿芽茶

太青双上绿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上绿芽” 产自湖南澧县太青山,是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有机绿茶。“双上绿芽”历史悠久,元朝时即享誉全国,明朝成为贡品,2004年,经湖南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茶叶。

“双上绿芽”产自澧县太青山,太青山亦名太清山,山峰多在海拔800米之上,鸭母尖海拔1019.5米,为“澧县屋脊”,太清山长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自古产茶。“双上绿芽”在生长过程中采用有机环保植物肥,采摘过程注意细节,采摘人员不得使用化妆品、涂脂抹粉、喷洒香水等。制作更可谓十分讲究,用料是高山上谷雨前采摘的独芽,芽长20毫米,经过摊青、杀青、理条、提毫、干燥、包装等6道工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制作时大师用双鼻感嗅香型变化,心气神合一控制机械运转,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神秘色彩,制出来的茶外形条直秀丽,色泽翠绿光润,汤色清澈明亮,其香清鲜持久,口感醇厚甘甜。每公斤极品,需芽头约八万个左右。

“双上绿芽”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国际认证,欧盟(IMO)有机认证和国家农业部有机茶认证。先后获得了“湖南名茶”、“中国名茶”、“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光荣称号,2010年被选为湘商大会和2011年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指定用茶。

国家农业部发出公告,澧县“太青双上绿芽茶”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由国家农业部备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

地域范围

太青双上绿芽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东经111°12′35″—111°31′34″,北纬29°42′57″—29°57′39″茶叶种植区域,总生产面积 3333.33公顷(其中:太青乡859.33公顷,杨家坊乡670.4公顷,火连坡镇369.73公顷,甘溪滩镇355.87公顷,方石坪镇346.53公顷,码头铺镇384公顷,洞市乡347.47公顷),年产茶叶干品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双上绿芽”茶采摘独芽,经机械与手工组合工艺精制而成。其干茶外形扁直秀丽,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甘爽;香气高鲜持久,有特殊栗香,回味悠长;叶底嫩绿鲜亮,芽头饱满、完整、匀齐,弹性强。冲泡杯中,茶芽直竖,亭亭玉立。干茶芽头80000个/公斤左右。干茶含水量5%以下,手握微感刺手,轻捏即碎。 2、内在品质指标。综合各种检测报告分析“双上绿芽”茶理化性质优异。茶多酚总量在18.7~28.7g/100g之间,水浸出物含量在38.2~51.2g/100之间,咖啡碱含量在1.5~4.2g/100之间,总皂甙含量在0.3~1.2%之间,锌含量在3.5~5.5mg/100g之间,硒含量在7.5~12.0μg/100g之间,同时含有硫胺素、 钙、核黄素、镁、烟酸、维生素C、锰、膳食纤维、维生素E、维生素A、胡罗卜素、钾、磷、视黄醇、钠等多种营养元素。优异的理化性质形成了太青“双上绿芽”茶滋味鲜爽、香气高鲜持久的品质特征。同时太青双上绿芽茶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 3、安全要求:太青双上绿芽茶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近年来,“双上绿芽”茶以国家级示范社——澧县云秀太青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为技术平台,以省级龙头企业——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技术引导,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省茶业集团为技术依托,运用优质茶苗,在太青乡等7个乡镇推广先进的有机茶种植、加工技术,现已建成了茶园40000亩。其特有的“双上绿芽茶手工制作技艺”为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上绿芽”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旗下现有双上绿芽、太青云峰、太青毛尖、太青银峰、太青绿茶、双上红叶、澧州红红茶、城头山黑珍茶等一系列高中低档、绿、红、黑茶类产品。双上绿芽有机茶已通过农业部中绿华夏与德国色瑞斯国际有机认证,产品己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地设立销售网络,覆盖20多个省、市的大中城市,并通过省茶业集团出口到欧美市场,远销海外。

九.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靖州杨梅

靖州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靖州杨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一提起靖州,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杨梅。靖州杨梅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史。它以色泽呈乌、酸甜适度、果大核小、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著称。《靖州乡土志》诗云:"木洞杨梅尤擅名,申园梨栗亦争鸣,百钱且得论摊买,恨不移根植上京。"清代,靖州杨梅是朝圣的贡品。每当"夏至"前,杨梅雨来得神奇,也来得急骤。一阵杨梅雨,一阵热烘烘的太阳,便把满山满坡的杨梅催红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只有万木葱茏的靖州,才真正领略这千古名句的无穷韵味。木洞杨梅,是由四个基本变种及十二个主栽品种组成的杨梅良种群体。果大色鲜、风味优良、营养丰富、天然性好、丰产力大、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构成了其出类拔萃的优良性状因子,成为全省唯一、国内著名的资源。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年连续荣获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金质奖。果大色鲜--平均果重≥11.6g,最大果重≥28.78g,成熟的果实分别呈现出紫红、鲜红、粉红和洁白的色泽。风味优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钙等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福建、浙江的商品。天然性好--由于具备特有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病虫害极少。果农至今沿袭不施农药、化肥的百年习惯。因此:其天然性是其它人工栽培水果不可比拟的,为当今工业时代不可多得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经济价值高--产地鲜果常年销价高达8-30元/kg,约是梨子、苹果、柑桔等的8-30倍。丰产力大--处一般管理状态的单株,定植4年可始果,8-10年进入盛果期(50年以上,株产量≥30kg),若改善枝梢、肥水管理,丰产力更显著。生态功能强--杨梅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果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出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经环境、减灾防灾等功能。迎着新世纪的晨曦,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好机遇,靖州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审时度势,把木洞杨梅资源开发作为县域经济的优势领域和重点项目,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速发展。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属性和比较优势、充满生机的"绿色产业",正在这一神奇而富饶的大山深处中蓬勃兴起:规模性栽培格局初步形成--随着苗木繁育、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县内栽培面积2.01万亩,盛果期鲜果的年产量将在603万公斤以上增长。保鲜贮运技术攻关初战告捷--县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县排牙山国有林场在县政府及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的支持、参与下进行的杨梅全天然保鲜技术正交试验,大部分因子水平组合达到或超过国内信息报导水平。随着保鲜贮运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一特种时鲜水果将超越传统的时空极限,让北国南疆的有心人分享到其滋其味。系列食品技术开发初见成效--县科技局与湖南老爹农业有限公司、吉首大学合作进行的杨梅加工高新技术研究第一项成果(鲜杨梅汁饮料生产技术)于二○○一年四月十四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产品酸甜、清香、爽口,工厂化实施后的年产值可达1.1亿元;原县酒厂开发的杨梅原汁发酵酒曾荣获湖南省优秀食品芙蓉奖;原县食品工业公司生产的杨梅蜜饯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新产品奖、国家"星火计划"产品展销会金奖、亚太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等。旅游文化应运而生--每逢芒种时节的炎炎夏日,风景这里独好:成熟的杨梅硕果含笑枝头,以其特有的姿色和风格迎接人们的挑选。慕名而来的远客骆驿不绝,不是迷恋于万绿丛中点点红的梅林景色,便是陶醉于杨梅鲜果的独有韵味,尽享这片沃土赐予的"口福"、"眼福",不仅深深体验到"望梅止渴"的意境,而且大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之感!

靖州杨梅

地域范围

“靖州杨梅”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靖州县坳上、甘棠、大堡子、三秋、艮山口、飞山、铺口、藕团、平茶、新厂、横江桥、江东、寨牙、文溪、渠阳等16个乡镇(管委会)的52个村,东抵绥宁,西邻贵州锦屏,北抵会同县,南与通道县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4′14″至109°56′36″,北纬26°15′25″至26°47′35″。总面积2800公顷,年产量8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较大,平均单产重11.6克,最大单果可达30克,果实肉质多,果核小,果实球形,果顶有放射状沟,直达果实中部,肉柱园钝,有油浸似光泽,其色由红转乌,味甜酸可口。 2、内在品质指标:色艳、肉厚多汁、品质优秀,含可溶性固形物10%-14%,总酸度0.9%-1.5%,蔗糖≥8.3%,维生素C≥25mg/Kg。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提神开胃功能。 3、质量安全规定:靖州杨梅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规定执行,具体标准如下: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符合《无公害食品 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十.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峒王酒

峒王酒是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的。峒王酒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在侗族酿造苦酒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生产工艺而酿造,其营养丰富,含18种氨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枸杞多糖,是侗胞长期以来用作“润色” ,“补身”的佳酿。

通道饮酒史已有2500多年,侗家儿女历来知酒善饮,酒风浓郁,无酒不飞歌,无酒不成饮。特别是遇上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捧出自酿的苦酒,迎接远来宾客,大碗喝酒,群体踏歌起舞。据《魏书》记载,峒王酒源于东周战国时期楚王时代的“百越侗僚”,因其地理特质,侗人喜糯米,山泉酿酒,敬奉上古帝王,祈求平安,酒谓之嚳酒,俗称苦酒,峒王酒是专供侗族首领饮用的极品酒。

峒王酒之所以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谓之为侗酒极品,既得益于侗乡山美水秀的独特自然环境,也得益传承了上千年的酿酒传统之工艺,再加上采民间秘方,集当今众酒家之所长,四者巧妙结合,浑然天成。

荣帕白,一种产自侗族本地的优质糯米,色泽晶莹剔透,生长于山高水冷,常年蓄水淤泥的肥田中它,既是侗乡人们的主食,也是酿造峒王酒的主要原料。通道多是高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山上取之不尽的泉水,用来浸泡和清洗糯米是再合适不过了,洗好的荣帕白糯米高粱均匀搅拌。熟而不糊、内无白心、透而不烂、成熟一致,这些都是蒸煮的要领,但真正的关键还在于曲,所谓“曲为酒之骨”,骨若不正,酒体焉能味正,反复试验,不断改正,峒王酒的酿制者终于找到了属于他们特质的酒曲,将蒸好的荣帕白糯米跟特制酒曲混和在一起,于是峒王酒的神奇生命之旅就开始了……

在整个制酒的过程当中,峒王酒酿制者们顺应天人合一,阴阳调合的道理,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发酵时前缓、中挺、后缓落,整整一年的生产周期里,六次蒸煮,七次加曲、八次入池发酵,九次取酒,三年陈储后,才可终成一坛入口醇正、沉净馥郁,回味悠长的好酒。

生产峒王酒这种神奇之酿的湖南峒王酒业有限公司坐落在通道县城城郊。如今,峒王酒以它传统的酿造工艺和上乘的品质受到来自全世界品酒人士的好评,成为通道通往全国各地以及世界的一张名片,被湖南生评为最受大众欢迎的食品行业和特色农业品牌,并多次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