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九江有什么特产呢 九江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九江有什么特产呢 九江特产有哪些值得带更新时间:2023-02-06 03:08:19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双井绿

双井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井绿是江西九江修水的。

双井绿

修水县茶叶协会

11213800

二.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如意石耳

利用庐山石耳制作而成,此菜形似如意,整齐美观,黑白分明,鲜嫩清爽。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有清热凉血、滋阴补血之功效。咯血、衄血、病后体虚者宜用,曾得到烹调老前辈及中外来宾一致好评。

三.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酸辣杂

酸辣杂 修水怀远(客家)人最喜欢用一种自己浸泡腌制的酸辣杂菜待客,这种酸菜风味独特,食后耐人回味。取浸泡的酸罗卜、酸辣椒、酸荞头、酸豆角、酸刀豆切成丁状,与发胀的黑木耳同炒,加大蒜、生姜等佐料,吃起来又辣又酸又脆又爽口,是咽饭下酒的好菜。

四.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粑

湖口民间,凡是逢年过节、生辰寿筵、定婚成亲、敬神拜佛、丧葬祭祖、做屋上梁、栽田割禾等活动,都会分别做不同种类的粑食,其习俗一直沿袭。

湖口粑食的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糍粑、印粑、柳米粑、发粑、炒米粑、豆粑等六类共20多种。按口味分,有香甜的、爽口的、糍软的、鲜美的;按形状分,有圆的、扁的、方的、条状的;按颜色分,有红色芦粟(高梁)粑、黄色粟米(小米)粑、黑色荞麦、白色米发粑;按用场分,有迎宾宴请用的、有喜庆节日用的、有上梁抛撒用的、有敬神祭祖用的、有度荒充饥用的、有青黄不接用的;按寓意谐音分,发粑表示大旺大发,圆子粑表示团团圆圆,方糕表示步步高等等。

糍粑有两种,一种叫麻糍粑,另一种叫糯米粑,都是以粘性糯米为主料。麻糍粑是先用饭甑蒸熟糯米饭,盛进木盆(掇桶)或石臼里捣糊,直到不见饭粒即成。或搓团趁热吃鲜,或待冷却后切成方块留用,这种制作过程,湖口西南片民间,称作打麻糍粑,东北片百姓叫做扦糍粑。糯米粑则是把冼净的糯米磨成粉和面,捏成一个个小扁团、包馅、蒸熟而成。麻糍粑一般在年(春节)前制作,是年事准备活动之一。还有婴儿洗三、小孩满月、周岁,或生日庆寿之喜、女儿出嫁前下辞家礼,甚至老人过世后的红(薨)年酒席中,麻糍粑也是多种粑食之一。而糯米粑则是中秋节或其它庆典活动,但一般不会同时兼做麻糍粑和糯米粑。

印粑是将米粉面团放入粑印模内,印成各种图案的生粑胚,然后蒸熟而成的粑,故名印粑。粑印是木制的,常见的图案有福、禄、囍、寿、春、神仙仕女、飞禽走兽、花草鱼虫等。印粑是用籼米粉作为主要原料,也有芦粟(高梁)粉,上乡人家还有用粟米粉做的。印粑又叫年粑,也是年事准备活动之一,每年一次都安排在冬季进行,如家里人手少,还请兄弟和姑嫂帮忙。女人和小孩磨粉、印粑,男人和面、上下蒸笼,做印粑的场面和谐热闹。印粑需用腊水(立春节气前的水)浸存,时间才能保留较长,春节期间用于招待宾客,春耕农忙时也是方便快捷的主食。

柳米粑是将米淘洗滤干,用开水浸泡、磨成米糊、蒸熟后切成方块形状。柳米粑是与印粑同时做,也以水浸的方法保存。柳米粑既可切丝(或切片)炒熟当菜肴,也可同印粑、豆粑混煮为主食。

豆粑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按比例或配绿豆、黄豆、荞麦粉、小麦粉等,和水磨成稀糊,然后用柴灶大锅煎(烘)成一整张簿皮,冷却后切成带状丝条,晒干、储存。煎豆粑一般在重阳节后进行,因制作工序繁多,用人也多,灶上煎,灶下烧火、磨糊、凉、切都要专人。还会邀请亲朋好友、乡里邻居、甚至远道客人,到家里来尝鲜,甚至还趁热分送新鲜豆粑于近邻。所以,几乎每家煎豆粑都请帮手,或姑嫂妯娌、或亲戚朋友。豆粑煮烂即食,既省时又节约粮食,可作农闲时的早、晚餐或农忙季节的快餐。

发粑有两种,一种是小麦粉发粑,另一种是米粉发粑。小麦发粑是用小麦粉和面放粬发酵蒸熟而成,米发粑是浸米磨糊,拌粬发酵后,蒸熟成粑。发粑四季都可做,所以小孩生日、老人做寿、喜庆宴席做粑都有发粑,后渐渐少见农家自做发粑,小麦发粑有馒头代替,米粉发粑也被发糕所取代。

炒米粑又叫包心粑或蒸米粑,都是以制作工序而得名。先将大米淘洗滤水,然后在锅里炒至米熟,再磨粉和面、包馅、蒸熟。炒米粑不受季节限制,只是不同的季节所包的心(馅)不同,所以,各种喜庆之宴,炒米粑为首选,也逐渐成为招待宾客的美味佳肴。流泗的炒米粑以皮薄、透明、形美而闻名。

湖口粑俗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也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各式各样粑的制作必须掌握各自的制作技能:麻糍粑的蒸饭洒水、印粑的和面、柳米粑的泡米、豆粑的配兑和煎烘、发粑的拌粬发酵、炒米粑的炒米和包心等,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虽说不求师学艺,但都是母教女、婆传媳,世代传承,形成独特的粑俗文化。2006年,中央电视台节目摄制组,专程到付垅乡一甲村饶林山湾,拍摄农户做年粑的场面,并制作成年俗专题片,于春节“年俗”节目中播出。

2007年,湖口粑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收集的各式粑印,藏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

2008年,吴春花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口粑俗)代表性传承人。

五. 青海省 海北 海晏县 嘛呢石刻

石刻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工具也很简陋,艺人用铁锤、钢凿,根据石块的大小和文字的多少,在起伏不平的石块上进行凿刻,将图形阳凿或阴刻 ( 即凸出或凹人 ) ,有的经石需要用颜色装饰,绘制中再用牛奶稀释拌匀使用,有油质的色彩不易被雨水冲落,可使画面色彩保留很长时间。藏族文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易于美饰,表现最多、最突出的是“六字真言”即 ( 咯、嘛、呢、叭、咪、眸 ) ,其内容寓意深澳,广意为吉祥等。由这六个藏族文字组合成的画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将六个字穿插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的、规则的文字图案,用于寺院绘制装饰或铸刻在器物上;再一种是按六字顺序排列组合,并形成一种固定格式凿刻在十公分见方的自然石块上。从旅游市场看,现有加工的嘛呢石刻产品还是很受游客的喜欢,它具有西部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神秘的宗教色彩。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四都早熟梨

四都镇不仅是一个旅游风景区,还是一个万亩水果之乡,尤其是东岭石林中,春天是一片桃红梨白,夏日是一片绿荫世界,秋天是收获果的季节。

七. 江西省 九江 湖口县 湖口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眼下正是螃蟹上市季节,在湖口县造湖水产养殖基地,捕蟹船在水面上往来穿梭,捕蟹网里一只只个大肉鲜的巨蟹翻滚磕碰,一派丰收景象。

“我们这里的湖水水质特别好,养殖的螃蟹黄多油满,特别受欢迎,现在我们打捞的这些螃蟹是浙江老板一个月前订好的,晚了还真不一定有呢!”看着打捞起来的螃蟹装满了船舱,养殖场承包人张春林非常开心。

近年来,湖口县借助滨江临湖、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推行螃蟹生态养殖技术,并逐年增加放养数量。今年全县养殖面积4万余亩,放养优质蟹苗100余万只,由于品种优良,今年捕捞产量预计可达40万公斤,总产值二千余万,产品畅销浙江、上海等地。

信息来源:中国湖口网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豆角干

豆角干 采摘嫩豆角,去蒂撕茎洗干净,置开水锅中氽过,捞起晒干即可。食用时先发胀,再切成寸长小段(也可先切成小段再晒干),用辣椒加佐料炒肉,或用作蒸肉之配菜,其味特爽。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刀豆干

刀豆干 可采取制作豆角干的方法置开水锅中汆过,晒至半干成乳白变软时,用刀切一侧成梳状晒干即可。有些怀远女客还在软和时将刀豆捏成荷花、宝塔状晒干,以用作送礼。食用时先用水发胀,加佐料过锅即可,特点是既爽口,又美观。

十.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全鱼宴

九江全鱼宴

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菜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现能制作的鱼宴菜式多达70多种。有食家介绍,九江儒林西路有一家酒店的鱼宴颇为地道。

据称,最初全鱼宴是以4大家鱼为原材料,有大头鱼、鲶鱼、鲮鱼、鲩鱼,随着当地渔业的发展,2000年又推出新的鱼宴版本,采用4大高值鱼做原料,加上进口调味品,制作出更多的新菜。

首先登场的是“八宝鱼云羹”。有鱼云、虾柳、蛋清、雪耳、叉烧、韭黄、香菇等为材料,入口清甜无腥味。另一味“辉利功夫鱼”,有炸、蒸两种吃法,制作过程很讲功夫:先将鲈鱼去骨起肉后,鱼头、鱼尾油炸,鱼肉上放以梅菜调味,下面以日本豆腐垫底清蒸。吃起来,鱼肉香滑有鲜味。

“寒衣勤织锦”是用鱼皮做成的凉拌菜。生鱼皮加上紫苏、花生、青瓜、醋和辣椒,爽口醒胃。

“沙锅大鱼头”你可能见得多了,但锅底放锅巴的就未尝过了。鱼头够鲜滑,而浸有鱼头精华的锅巴,越嚼越有味道。

“酥香白花球”里是新鲜打好、腌好味道的鱼肉丸子,蘸上蛋清再蘸面包粒,放入油中用慢火炸至金黄而成。火候的控制是这道菜的关键。

最后还有“蜜瓜炒鱼丁”、“鱼露三宝”、“鸳鸯鱼青饺”等几道饭后菜。这些菜都需事先拆去鱼骨,挺考心思的。价钱更是实惠,九菜一汤每人仅需25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