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海各区的特产有哪些英语介绍 英语简短的介绍一下上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海各区的特产有哪些英语介绍 英语简短的介绍一下上海更新时间:2023-02-12 09:05:59

一.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上海清蒸大闸蟹

著名上海菜。大闸蟹为长江下游湖泽,是蟹中上品。清蒸大闸蟹主要突出螃蟹原形原味,色泽橙黄,蟹肉鲜美,营养丰富,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之誉。原料:·淡水蟹2500克,·绵白糖150克,·葱花、姜末各50克,·香醋、酱油各100克,·香油20克。

烹饪方法:1、将蟹逐只洗净,放入水中养半天,使它排净腹中污物,然后用细绳将蟹钳、蟹脚扎牢;2、用葱花、姜末、醋、糖调和作蘸料,分装十只小碟;3、将蟹上蒸笼蒸熟后取出,解去细绳,整齐地放入盘内,连同小碟蘸料,专用餐具上席,由食者自己边掰边食用。九雌十雄:大闸蟹每只以250克左右为好,煮蟹时,应用细绳将蟹钳、蟹脚扎牢,以免在受热时蟹挣扎,蟹脚脱落,蟹黄、蟹油流出,影响口味和美观。

蟹的吃法有时令性,“九雌十雄”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食雄蟹,这时雄蟹膏足肉坚。唐代诗人李白曾诗赞蟹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二. 上海市 崇明 崇明老白酒

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老白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明老白酒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老白酒是崇明之一,风味独特,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适中,后劲足,有回味,有“名扬江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之美誉。

崇明岛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水土洁净,生态环境优良,适合种植优质大米。光照、温度、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尤为适宜酿酒有益菌的繁殖,为崇明老白酒的发酵、生产和贮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崇明老白酒传统酿制技艺已有700多年历史。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为原料,经淋饭后拌药加水精心酿制而成。明末清初,崇明岛上酒坊、酒店星罗棋布,故有“十家三酒店”之说。到了清康熙年间,崇明老白酒已远近闻名,享有声誉,而且品种逐渐增多,尤以“菜花黄”(菜花盛开时酿制)和“十月白”(芦花盛开时酿制)为崇明老白酒之佳品,此酒呈淡黄色,四季可饮。

崇明老白酒主要原料是糯米或粳米、酒曲及水。米被称为“酒之肉”,崇明岛产的糯米精白度高,粘性大、颗粒饱满,粳米质软、心白,在酿酒过程中,米粒具有吸水快、易蒸煮、易糊化、膨胀小、弹性强、易糖化等特点。

水被称为“酒之血”,崇明岛上的水质干冽、硬度高,酸度适中,有微量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繁育的矿物质,能很好的保证所酿造的崇明老白酒稳定的品质。

曲种被称为“酒之骨”,酿制崇明老白酒的“八二曲”是由人为进行根霉菌、酵母菌分开纯种培养,通过合理搭配,从而使糖化和发酵得到平衡,保证了崇明老白酒质量的稳定,且提高出酒率。

崇明老白酒是由崇明岛产的优质大米和崇明岛的水以及特有的酒曲用传统的工艺酿制而成的,所以风味独特,品质优良,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1995年荣获“上海市科技博览会金奖”,2004-2005年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名优产品”,2008年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崇明老白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明老白酒是崇明岛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崇明老白酒的大批生产、为国家增加了税收,解决了大批人的就业,也促进了与酒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又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崇明老白酒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香味醇厚,酒度适中,而价格较低,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所以具有食用价值。

三. 上海市 徐汇区 上海白肚

原料配方:猪肚100公斤,葱0.6公斤,姜0.4公斤,桂皮0.1公斤,茴香0.1公斤,黄酒1.5公斤,精盐3公斤,砂糖0.5公斤,味精少量

制作方法:

1.原料:收拾干净的猪肚,擦上食盐,边擦边揉,洗清后,再用80~90℃温开水烫,烫至猪肚转硬,内部一层白色的粘膜,能用刀刮去时为止。捞出倒入冷水内,用刀边刮边洗,直至无臭味,不滑手时,再从底部分切成两半,成两大片,去掉油筋,滤干水分。

2.加工:锅中放入清水半锅,加入盐和茴香、桂皮(用纱布袋装),先用旺火烧沸,再加入葱、姜和肚子、黄酒,用铲刀上下翻拌,继续烧约20分钟,加入砂糖和味精。采用敞锅烧煮,不加锅盖,让异味随热气散发,不时翻拌,并撇清浮油,出锅后将肚子摊在竹盘上、散热冷却。

质量标准:外型完整,肚面洁净,无出血点,无刀伤残损,无异味。

四. 上海市 崇明 海仔水牛

   又称崇明水牛,是我国著名的良种水牛之一,也是崇明的。这种牛性格温和,结实健壮,繁殖率高。成年公牛(18个月)体重达325千克左右;母牛也在300千克以上。成年牛每天使役8小时,可耕地7-8亩;肉可食用,皮可制革,角可雕刻。

五. 上海市 崇明 老黑皮西瓜

本县,有数百年栽培历史,主要产于向北、汲浜、陈家镇等乡。瓜圆、肉厚、个重。一般的重7至10斤,大者重20至30斤左右;瓜皮一般的厚1.5厘米左右,也有厚达3厘米的,是制作蜜饯的原料,用它加工而成的西瓜酱清淳甜美。

六. 上海市 上海白猪

产于上海郊区各县,主要是由约克夏猪、苏白猪和太湖猪培育而成。现有生产母猪2万头。

(1)品种特征:全身被毛为白色,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成年公猪体重250千克以上,体长167厘米左右,母猪相应地为177千克左右和150厘米左右。

(2)肥育性能:8-9月龄体重100干克以上,日增重615克左右,料肉比为3. 62:1, 90千克体重时屠宰,平均屠宰率70%,胭体瘦肉率平均52. 5%,眼肌面积26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

(3)繁殖性能:上海白猪公猪多在8-9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母猪初情期为6-7月龄,发情周期1923天,发情持续期2^-3天。母猪多在8-9月龄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左右,3胎以上经产母猪产仔数11-13头。06-7对,60日龄断奶体重15千克。

(4)主要特点:生长较快,产仔较多,适应性强和胭体瘦肉率较高。

七. 上海市 崇明 崇明糕

崇明糕是崇明,糕内配以枣,白糖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畅销岛内外,是宝岛崇明的特色风味小吃。

八. 上海市 虹口区 上海猪血扁

猪血扁质地脆嫩,味香糯,煮而易酥。作为菜食,它有两大其它扁豆无法与之匹敌的特点和作用:一是晚熟,在夏末秋初的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都是收获期。这使它在国庆佳节和10月后秋菜纷纷落市时,赢得了上市的时机。另外,一般扁豆,若太嫩,子粒未成时炒吃,只能尝到一层荚皮的滋味;若待子粒饱满后食用,其壳已纤维化。猪血扁即使子粒饱满,其荚还不会老化,照样能炒食。它既可清炒素食,又可和肉类同煮,做成荤菜。

九. 上海市 嘉定区 马陆葡萄

马陆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陆葡萄始种于1981年,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马陆镇于1992年创建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2000年升级为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02年“马陆”牌通过了上海市优质农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成为市郊第一批“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2003年为适应马陆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创办了“上海马陆葡萄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上海郊区葡萄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原戬浜地区建成了千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为响应政府号召,2004年又成立了“马陆葡萄专业合作社”,组织农1合起来,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马陆优质无公害葡萄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其上乘的质量、浓郁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葡萄是马陆镇农业的特色产品,葡萄种植涉及千家万户,种植规模居全市之首。

马陆镇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2001年上海市优质葡萄品评活动中,马陆葡萄研究所生产的“马陆”牌葡萄获得金奖。到2004年,马陆葡萄的种植规模4300多亩,仍然占据上海郊区葡萄生产总面积较大比例。全镇从事葡萄生产的农户1000多家,专业技术和生产人员2000多人,惠佳马陆葡萄园艺场、农家苑等葡萄园综合实力较强。全镇2004年葡萄生产总产量6900多吨,总产值3600多万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所在地域: 上海

申请人: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农业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马陆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上海市嘉定区所辖8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及菊园新区,地理坐标东经121°15′87″-121°32′58″,北纬31°36′49″-31°36′39″,保护面积463.55平方公里,总生产规模17000亩,年总产量25000吨。

十. 上海市 嘉定区 肥羊大面

肥羊大面

肥羊大面以肉色鲜红,片可口的白切羊肉而闻名。生羊肉支腥后,整块放入锅内,加黄酒、姜葱等烧一滚,再加水放在大火上一滚,再用小火煮烧,略加花椒或五香、八角、桂皮和盐菜,烧到可用筷戳动时取出,切成簿片,醮酱油或甜面酱吃,肉酥汁浓,略带甜味,不腥不腻,用羊肉原卤作面汤,每碗另加羊肉一碟,曾是南翔镇一些老茶客的早晨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