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州正宗特产 潮州特产在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州正宗特产 潮州特产在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3-02-05 21:50:37

一.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中的的一大流派,以构图匀称,色彩浓烈,富有装饰性著称。潮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针法则有垫、绣、拼、缀等100多种。潮绣所表现的凸绣,使作品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有着独特的风格。潮绣题材广泛,主要图案有人物、龙凤、动物、花卉、器皿,主要产品有挂屏、条幅、屏风、床帷、彩眉、戏服、幢幡、宝盖等。( 潮州)

潮州刺绣始于唐代。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潮绣品是潮州开元寺内的装饰品及佛像。明清以后,潮绣品广泛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刺绣工艺得到长足的发展。潮绣艺人在原有基础上吸收了姐妹艺术之长,以丰富绣艺。由薄浮垫发展而成厚浮垫,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感,结合金银线绣,使之色彩更加丰富、典雅,风格高贵独特。

潮绣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花卉等。品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绣、线绣等四类。潮绣作品以其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次荣获全国性大奖。如潮绣品“金银礼服”和“戏服”先后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潮绣品《九龙屏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因而,潮绣在全国工艺美术界中产生巨大影响,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潮绣经历世代潮人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华刺绣文化宝库。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鱼生

鱼生店在下午四时许就将鲩鱼剖开剥皮,把鱼肉片(每条鱼剖为二片)挂在当风处,让寒风劲吹,至晚上鱼肉片由嫩变脆,切成薄片,没有腥味,清爽可口。用香麻油拌豆酱或梅糕醋作醮料,萝卜丝和青芹菜配食,最后由一碗鲜美的鱼片粥收场。太平路分司巷口对面的方成发和后起在状元亭边的曾广发,都是有名的鱼生店。

三.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血蛤

有人说,来潮旅游的绝大多数是吃货,因为他们都是奔着“潮州美食”这块招牌来的。的确,在潮州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即使让你不停歇尝个几天几夜也未必尝得尽,潮州人对于美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工艺,上到精品菜式下至街头小食,都让人垂涎三尺。

特色潮菜:白灼血蛤

血蛤(蚶),又名魁蚶、赤贝、毛蚶、泥蚶、花蚶等,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主产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等地。壳呈扇形或三角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或左壳稍大于右壳。长2.5~8厘米,宽2~6厘米。血蛤背面隆起,有数十条直楞如瓦垄状,由顶端向周围放射,楞纹明显,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间而成。壳内面乳白色,光滑,上端边缘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锯齿。质坚硬,能砸碎,断面白色。气无,味淡。以整齐,洁净、无残肉、无沙土者为佳。

据本草纲目记载:血蛤(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

在潮州,血蛤一般的做法是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因为拨开壳就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白灼血蛤原料:血蛤、生姜、醋

做法:

1、新鲜的血蛤用毛刷刷洗干净,沥干水分;

2、坐锅烧水,水开后,用网漏把血蛤放入开水中烫810秒钟取出;

3、生姜剁成碎末,添加陈醋,兑成酱醋汁,剥壳蘸食。

四.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州油柑

油柑,又叫“油柑子”,是落叶小乔木,果实肉质 ,球形,成熟时成赤黃色或淡黃色,可以生吃,也可用糖或者盐腌制后实用。油柑以果形圆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黄或赤黄较理 想;愈青绿的油柑,味道较苦涩且咀嚼有渣,刚入口时有点苦涩,食之满口生津,甘甜可口。油柑尤以夏季最盛产。油柑叶常用来填充枕头, 透气散热。

油柑的根、茎、叶、果都具有药用价值。在我国作为民间中药已有2000年的历史。古人常用油柑果实治疗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近几年发现,油柑对乙型肝炎、高血压亦有显著疗效。研究还证明,油柑果汁具有防癌和抗衰老作用,它能阻断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合成和提高人体红细胞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因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此外,油柑树皮含纯度70%以上的单宁达22%,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五.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州薄饼

凡是尝过“北京填鸭”的人,大都知道肥嫩的鸭肉和脆皮,是包在一块烘熟了的面饼中,再加一甜酱,青萝葡,葱白等持以进食的。这块包在外面的面片儿,形似饼状,但比任何的饼都薄,因而顺理成章的,就有人称它为“薄饼”。但这种薄饼比起潮州的薄饼来,它的“薄”就全说不上了。大约潮州薄饼要十张合起来的厚度,才相等于包填鸭的薄饼一张。换句话说:潮州薄饼的薄度,只及北京薄饼的十分之一而已。各处的薄饼也都是用面作原料的,本身除了面香外,食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它的作用主要仍是作为包扎一些三鲜之类的配料,食法一般和“北京填鸭”差不多,不过它的馅,一般都离不开猪肉丝、虾仁、香菰丝、荀丝、芽菜、葱白等。更为考究的,当然可以加上鸡丝之类了。食时先把配料脍切炒熟调好味道,再用椒酱、梅酱、甜酱等涂在做好的薄饼上,铺上馅,把它包成长方形,蔌折卷成圆卷,即可以进食了。食薄饼在澄海和潮安最为时兴,潮阳及揭阳一带则较少有。

六.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安枇杷

    潮安县文祠镇是盛产枇杷的地方。该镇的赤水村,每逢枇杷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暗缘厚实的叶子,在枝头簇拥出一朵朵枇杷金果,在明媚的阳光下,果叶掩映,闪烁出金碧辉煌的光华,使山村这幅“金果图”更添上绚丽的色彩。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部果林分给社员承包,村民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细心管理、施肥、杀虫、培土、防风、抗旱,连年夺得丰收。

    在这里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一树枇杷一树金,年年丰收畅人心。脱贫致富人勤奋,山山种满金果林。”

七.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铁铺大红柿

 红柿因原产地在铁铺镇而得名。其重点产区在坎下村。红柿为落叶乔木,属柿科、柿属,铁铺红柿第年4月中下旬开花,花钟状,黄白色。

    早结的果称头花果,果硕大,扁圆至正圆形,果顶略尖,每果有核3至5粒;迟结的果称二花果或尾花果,果较小,果顶略凹,无核。一般果重130至170克,果皮呈朱红色,肉质细蜜,呈胶性,水分较少,味浓甜。8月中旬至9月下旬成熟,采果后须用小苏打催熟脱涩。产品远销香港和东南亚各地。

八.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龙湖炖糕

   龙湖炖糕(又名书册糕),是龙湖独具特色的名小食之一,为龙湖黄美和号首创,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龙湖炖糕的特点是,洁白柔软清甜。主要原料为糕粉(炒熟的糯米粉)、糖粉、熟油、橙糕等。制作时,将糕粉拌匀,用滚筒滚匀,下槽压实,蒸炒20分钟,隔天开条切成片状、包装。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龙湖炖糕生产多少受到影响,但每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炖糕的厂家、作坊不少于30家,产品源源行销潮汕各地和省内外部分城市。

九.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九制陈皮

   凉果类食品,全称广式九制陈皮,以别于苏州的苏式陈皮。九制陈皮采用优质的柑橘皮为原料,经过拣皮、浸漂、保鲜、切皮、腌制、沥干、调料后反复晒制、贮存、包装等工序,始成正式产品。因工艺繁杂严谨,故称之“九制”。产品保持原果风味,含化有生津止渴,消食开胃,顺气提神的作用。

    潮安县产出的九制陈皮以其优质而连获殊荣,成为名优产品和“绿色食品”,被誉为“中国一绝”。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诸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