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抚顺眼望村特产 抚顺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抚顺眼望村特产 抚顺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3-02-06 16:27:30

一.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抚顺煤精雕刻

煤精雕刻是我国著名的煤都抚顺生产的特种工艺品。煤精,也叫煤玉,是一种腐泥混合类型煤,产于抚顺西露天矿的煤层之中,由于它质地细密,韧性大而适于刻镂,人们便把它从煤中精选出来雕刻琢磨成各种工艺品、煤雕工艺品的特点是色泽乌黑,光亮如莹,材质细腻,造型美观,风格独特。

二. 辽宁省 抚顺 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香菇

新宾香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宾县15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从事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行业,全县仅香菇种植面积就达到万亩以上,年产量5万吨,东北香菇产业基地已见雏形。

新宾县把食用菌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5年规划,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食用菌产业开发管理机构,重点规划了"四区一带"的食用菌产业布局,以红庙子乡为中心的东部食用菌种植示范区,以苇子峪镇为中心的南部食用菌种植推进区,以木奇镇为中心的西部草腐菌种植重点区,以新宾镇健康食品园区为中心的食用菌加工区和以上夹河镇、永陵镇为轴心的东南公路食用菌产业带,全县食用菌产业的战略版图已经形成,示范区域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推进步伐。

为扶持香菇产业的发展,新宾县政府制定出一整套的扶持优惠政策:统一协调土地,建立香菇生产小区;统一安排林业采伐指标,保证菇农建棚所需木材;统一协调贷款,解决菇农生产所需资金;统一提供补贴,每棚补贴500元,提供冷棚钢管骨架,为生产小区水、电、路、烘干、保鲜给予配套。同时,在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农民中选拔技术指导员,对菇农全天候面对面指导;在生产关键时期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菇农5000多人次,同科研院校长期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试验示范。

新宾香菇

新宾满族自治县土品协会

11082731

香菇

三.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根雕艺术品

根雕艺术品

根雕艺术在新宾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元、明时期、女真人就有用树跟做台、架摆放什物的先例。后来一些有心人便把那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根雕艺术,一直流传至今。新宾的根雕自然天成,豪放大气,颇有满族人遗风,与南方根艺精细织巧的风格截然不同。

由于多年来新宾的根艺成果显著,影响深广,“辽宁根艺学会”便设在了新宾上夹河镇根艺市场建于2000年。在上夹河村北,东南公路东侧。长约500米,占地面积20660平方米,共有20余所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以经营根雕艺术产品为主,兼营盆景、奇石、书画、花卉、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

四. 辽宁省 抚顺市 顺城区 苏耗子

苏耗子,又称“粘耗子”,“苏叶饽饽”,也有叫“苏叶干粮”的。苏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其作法:将粘高梁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民不仅平时喜食之,而且时逢祭祀还常用来供神。

关于苏耗子的来历,在满族中流传一个聪明媳妇劝夫勤劳的故事。

满族早期的人家,都得在旗当兵。有的男人当过兵后,长了见识,成就了大业。也有的男人当兵后变得又馋又懒。有这么两口子,丈夫当兵回家后,庄稼活不愿干了,庄稼饭也不愿意吃了,整天好吃懒做,东走西逛。媳妇多次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总是当成耳旁风,一点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这一天是夏历六月二十五,正是懒汉的生日。媳妇对他说:“今日是你的生日,你爱吃什么,说出来我好给你做。你这个人呀!本来是属虎的,对于吃的本应不挑肥瘦一概狼吞虎咽才对,可是你却总是挑挑拣拣,这个不吃,那个没味的。”

懒汉听了媳妇的话,不慌不忙假装斯文地说:“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生我那年是虎年,但是那年是个‘小进’,生我那个月也是‘小进’(指一月二十九天)。虎加‘小’字不是小虎崽子吗?加两个‘小’字,那不比虎崽子还小吗?比虎崽子还小的就是猫呗。所以,我名义上是属虎的,其实是属猫的。猫当然是最馋的啦,不挑挑拣拣吃鱼吃肉哪行呀!”懒汉说完,还得意地望着媳妇笑。

这媳妇见说不过他,又赶上他过生日,只得忍气吞声下去准备作饭。她来到自家地里,想摘些青菜,忽然顺风飘来一阵“苏子”的清香,她抬头一看,地边的苏子叶已经长成小菜碟那么大了,她顺手摘了一片苏叶,放在鼻子上使劲闻了闻,说了一句“真香呀”,她端祥着苏子叶的形状,想起刚才被丈夫数落的话,一下子想起一个教育丈夫的办法。她赶忙摘了一些苏子叶,用衣襟兜回家,又找来一些粘米面,包上豆沙馅,做成耗子的形状,然后用苏叶一裹,那苏叶的蒂把正好成为耗子尾巴。这媳妇望着蒸熟的散发着清香味的面耗子,心中早有了主意,就等丈夫???Q回来,晌午的时候,懒汉回来了。媳妇迎上去,高兴地对懒汉说:“今个,我为你的生日准备好了你最爱吃的东西”。懒汉一听有好吃的,立刻睁大了眼珠问:“是什么?在哪儿?”,“你看”,媳妇说着顺手揭开了锅。懒汉一看,立刻不高兴了,说:“这粘饽饽是什么好东西,我早就不爱吃了”。媳妇不慌不忙地说:“你再好好看看,这可不是平常的粘饽饽,这是‘苏耗子’,你不属猫的吗,猫可最爱吃耗子。今天你这个懒猫过生日,我用耗子执行你,难道你不喜欢吗?”,懒汉上午刚说完自己属猫。中午媳妇就用“耗子”招待他,他一下子没有了应答之词,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吃。他吃了一个,觉得苏叶清香可口,味道真的不错,于是,他一个接一个,一会儿吃了大半锅,媳妇见他吃得很饱,就拿来一把锄头,对懒汉说:“粘食吃多了,不干点活消消食是要闹病的,你快去铲铲地吧!”懒汉望着自己的媳妇,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痛痛快快地找起锄头铲地去了。打这以后,懒汉不仅喜欢吃“苏耗子”,也渐渐地勤快起来,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别人家的媳妇知道了这事,也都回家给丈夫做“苏耗子”吃。渐渐地,做“苏耗子”吃成了满族的一种风俗。

五. 辽宁省 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抚顺林下参

抚顺林下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地处长白山余脉的辽宁抚顺,有一种人工种植的人参,形态与野山参及其相似,它就是独具魅力的抚顺林下参。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0年第109号公告,正式批准对抚顺林下参实施国家地理标态产品保护。

抚顺林下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抚顺县马圈子乡、后安镇、汤图乡、上马乡、救兵乡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辽宁省 抚顺 新抚区 抚顺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Underw.ex Heller,属于凤尾蕨科。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

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七. 辽宁省 抚顺市 新抚区 羊汤

羊汤

羊汤既全羊汤。现在的满族人是古老游猎女真人的后裔,传统的喝羊汤对满族人更是情有独钟,在其影响下,乃至喝羊汤已成为东北各族人民不可或缺得食俗。

每到炎热的夏季,杀上一只羊,熬成羊汤,喝上几碗,不仅能消暑去病,还能健身壮体。具体做法是:挑选膘肥体壮的羊,尤山羊为上,杀死退毛净体,取出心、肝、肺、羊血等内脏(称下货),洗涤调制干净,连同羊骨羊肉同锅熬煮,此汤则称老汤。待羊汤及羊下货熟后捞出,撕碎和切碎,就可备用做羊汤了。喝时,将碎羊肉和碎羊下货放入碗里,倒入老汤,再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喜好,选放辣椒面、香菜沫、葱花、精盐、味素等就可以喝了。

羊汤做法简单,风味独特,老少皆宜,是世居东北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八. 辽宁省 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林蛙

新宾林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林蛙,俗你哈士蟆、黄1、油哈蟆、红肚田鸡,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其雌蛙输卵管干燥物是知名贵的中药材--哈士蟆油,也称田鸡油或1油。林蛙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蛙油中含有蛋白质56.3%、脂肪3.5%、矿物质4.7%、无氮有机物27.5%,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18种和多种微量元素。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干蛙肉中含蛋白质79%,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位于辽宁东部清山绿水间的新宾县,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掀起林蛙养殖的热潮,县政府将其列为优势产业,按照科学养殖、精深加工、规模发展的模式,一手抓千家万户养蛙,一手抓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并于1995年被授予“中国林蛙之乡”的称号。

如今该县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种蛙示范基地。率先在全国推广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展林蛙养殖精深加工的地区。全县现已建起两座大型种蛙繁育基地,推行半人工养殖、雌性诱变等科技措施,极大提高了养蛙效应,年收入达十万元的农户逐年增加。同时,当地药厂与科研部门连手推出了林蛙油胶囊与口服液、高级活性蛙油、林蛙精肉等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使中国林蛙之乡的美名传扬天下。

新宾林蛙

新宾满族自治县土品协会

11082730

林蛙干(中药材);林蛙油(中药材)

九.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抚顺哈什蚂

抚顺哈什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哈什蚂是中国林蛙在抚顺地区特定的地狱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享有绿色“软黄金”之美誉,是集药用、滋补和食用于一身的名贵经济蛙种。抚顺哈什蚂半人工养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获得成功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0全力推广人工养殖技术,在全地区大规模地展开了人工养殖哈什蚂,并起草制定了《抚顺哈什蚂半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由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使抚顺哈什蚂养殖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市近1万户农民进山样哈什蚂,年产哈什蚂1亿只,年均产值达10亿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哈什蚂(蟆),又叫 “田鸡”, 即中国林蛙,源于满语,东北民间称它为“油哈蟆”。主要指雌性。

哈什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雌性哈什蚂,二年后性成熟,开始长油。大约每200只左右能取出一斤油。这种油在中医学上被认为是养阴药。它的成份主要含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酶类和各种胡萝卜素等物质。味甘、咸,性平,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作用。

主要功能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产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等。哈什蚂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可以用来食补。

体型较大的哈什蚂,后肢展开,长度可以达到20厘米,一般为15厘米左右。哈什蚂为两栖动物,在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中,5个多月生活在高山树丛中,其余6个多月的时间从产卵、孵化、繁殖直至冬眠,完全在水中度过。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但哈什蚂则不同,它偏爱清水河。哈什蚂的食物主要是蚊子等昆虫,一般在夜间觅食。

抚顺哈什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抚顺市 《关于界定抚顺哈什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抚政[2006]8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及抚顺县汤图满族乡、上马乡、后安镇、马圈子乡、救兵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