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潜山土特产有哪些品种 潜山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潜山土特产有哪些品种 潜山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0 02:26:34

一.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天柱山瓜篓籽

天柱山瓜篓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柱山瓜篓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成份极高,其味润绵、脆香特异、风味独特。

概述

天柱山瓜篓籽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成份极高,其味润绵、脆香特异、风味独特。

产地范围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抚顺林下参、三块石大果榛子、天柱山瓜篓籽、蒲江弥猴桃、新津黄辣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109号公告)规定:

天柱山瓜篓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安徽省潜山县王河镇、油坝乡、梅城镇、黄泥镇、黄铺镇、痘姆乡、天柱山镇、水吼镇、五庙乡、槎水镇、余井镇、龙潭乡、黄柏镇、官庄镇、源潭镇、塔畈乡等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产品特点

天柱山瓜篓籽,俗名野葫芦籽,系天柱山方圆数百里独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瓜篓籽含营养成份极高,其味润绵、脆香特异、风味独特,据《本草纲目》记载,瓜蒌籽炒食:“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面黑全白”为“治消渴之神药”,现代医药学证明:瓜蒌籽含钙、铁、锌、硒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另外,经现代科学检测,内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明清时为古皖贡品,如今成为天柱山一大,风靡四方。

二.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天柱灵芝

天柱山有一千多种花木,其中,瑞香花最为名贵、最为难得。天柱山瑞香花多生产在海拔一千三、四百米的高山地带。它枝干低矮,不怕风雪严寒而四季常青。初夏时节,新叶翠绿,厚而发亮。瑞香花颜色多样,有紫、红、黄、白数种,风吹花摇,异香扑鼻。
天柱上除瑞香花外,尚有白杜鹃、绿兰花等名贵花木。特别是天柱绿兰更是与众不同。它素有兰心绿萼之称,皆不种自生。还有一种山马兰也很名贵。此花似兰而大,花似菊而紫,花香有子,根可入药,采灼晒干还可为菜。
奇木更多,有樟树、漆树、檀树等几百种。以凌霄树、黄杨、山柞树最为珍贵,人称天柱三大奇木。凌霄树为天柱山所独有植物。因在高山峭壁之上,仰天破云而长,故曰“凌霄树”。又因叶似鱼鳞,山民多叫它“鱼鳞木”。此树耐寒抗风,终年翠绿,姿态十分优美。木质坚细,可刻图章,可制作拐杖。小树移栽盆内,更见老枝盘绕,鱼鳞披散,美不胜收。黄杨树多生产在高山人迹罕至之处,高不倾丈,却都有千年树龄。它枝叶攒簇上耸,不花不实,四时不凋,木质尤为细润,用它制作家具,不仅经久耐用,不变型,不开缝,而且色泽光亮,木纹丽雅。山柞树为长绿灌木,叶小而有细齿,光滑而坚韧,枝干高达一、二丈,秋天开花,色黄,可做木雕材料,亦为天柱山稀有奇木。

三.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天柱山野葛粉

天柱山野葛粉选用国家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高山丛林之中多年野生葛根为原料,按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要求精心制作而成。

葛根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卫生部把葛根列为药食两用山地植物,葛根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 3种;尤其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更高。葛根的有效活性成分有异黄酮、葛根素、葛根苷、生物碱等物质,铁、锌、钙、硒、锗等微量元素丰富。

据《本草纲目》、 《中药大辞典》、 《功能性食品》等权威资料著述,葛根及其制品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糖、减肥、通便、预防老年性痴呆,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之良效。

现代医学研究,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丰胸、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

葛根的药用价值极高,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称之为“长寿粉”,在日本被誉为“皇室特供食品”。常食葛粉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四.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五.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安庆舒席

潜山县(古称舒州)竹席是传统产品,天柱山南麓的男女老幼皆精编技。明代已闻名江淮,晚清已远销南洋。如今品种更多,工艺更精。从床席、枕席发展到挂屏、壁席、榻榻米,且有大量出口
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粗席用斑竹、毛竹编制;细席只可用水竹编制。经剖、牵、刮、煮、编、收等6-8道工序,柔软细巧,折卷不损。李贺有诗赞簟(席):"稍知竹簟寒","织可承香汉"。白居易也有诗赞:"日高犹掩水窗眼,枕簟清凉八月天"。 潜山县(古称舒州)竹席是传统产品,天柱山南麓的男女老幼皆精编技。明代已闻名江淮,晚清已远销南洋。如今品种更多,工艺更精。从床席、枕席发展到挂屏、壁席、榻榻米,且有大量出口。 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粗席用斑竹、毛竹编制;细席只可用水竹编制。经剖、牵、刮、煮、编、收等6-8道工序,柔软细巧,折卷不损。李贺有诗赞簟(席):"稍知竹簟寒","织可承香汉"。白居易也有诗赞:"日高犹掩水窗眼,枕簟清凉八月天"。( 安庆)

六.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潜山茶树菇

茶树菇:又名茶新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其味美,柄脆,香浓纯正,为宾馆,家庭宴席高级保健食品。

据中国食用菌专家卵晓岚教授《中国食用菌百科大全》中指出:该菇据实验,此菌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氐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60%---90%,茶树菇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不能合成的蛋氨酸、稣氨酸等8种氨基酸特别高。还有1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抗癌多糖。其药用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它食用菌。对降低胆固醇、利尿、小儿低热、尿床、健脾胃有独特疗效;对美容、养颜、保健、防癌、抗癌、中老年防衰老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功能。因此,被誉为“中华神菇”。

七.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雪湖贡藕

雪湖贡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雪湖贡藕是安徽潜山有名的,雪湖藕不仅外形肥壮细白,内质鲜甜脆嫩,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生食、热炒风味各不相同。

“雪湖贡藕”产于县城(梅城镇)天宁寨旁的雪湖中。据民国九年《潜山县志》记载:“……果生于水者有芡,有菱、有藕。而城南雪湖之藕,爽若哀梨,真佳品也!”所谓哀梨,有文献载:汉代金陵有一姓哀名仲的人,所种之梨个大味美,含口中不用咀嚼便化成水,称哀梨。旧县志把雪湖贡藕比喻成哀梨,可见此藕品质之优良。

雪湖又名泄湖。传说此湖系曹操筑点将台(天寨),令人取土而成湖。后因盛产莲藕,白莲花开满湖面,远远望去,宛如一湖白雪,故得名。据说,朱元璋战陈友谅,路过此地,品尝了雪湖藕,连声赞好。登基后,令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开湖,采第一批藕送京为贡,故有“雪湖贡藕”之称。又云:乾隆皇帝游皖山(天柱山),吃此藕时,发现此藕“九孔十三丝”,赞不绝口。

但据考证,乾隆并没有游过皖山,倒是清咸丰辛酉(1861年),清军都统李云麟来潜山,游三祖寺,登天柱峰,可能是他吃了此藕,后人传说有讹所致。“雪湖贡藕”洁白如玉,鲜嫩香甜,略呈方圆形,七棱,整条藕一般重3.5_5千克,藕粗一般达9-12厘米,长可达1.5至1.7米,属藕莲类,菜藕,可生吃、熟食。生吃以潜山名菜“雪湖贡藕”为佳。它选用嫩脆之藕,切成长条,削成梳背状,沸水略烫之,加上白糖,便集“清脆、爽润、甘甜”于一菜,成为传统名吃。熟食以“雪湖蒸藕”为美。选用老壮粗藕,藕孔内填满糯米,经过七道工序,高温热汽熏蒸三次,加入白糖、青红丝、蒸制的热藕,味道鲜美,受到省内外旅客称赞,颇负盛名。

“雪湖贡藕”以质优而闻名。究其优质的成因,主要是雪湖地势低洼,原老城0.94平方公里内污泥浊水,暴雨时,首先汇入此湖,经蓄积后,缓缓排出城外。水中肥泥沉淀,湖底肥泥1米多深,富含有机质,非一般湖、塘可比,它为莲藕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湖内原有大泉眼30个,小泉眼不计其数,终年涌水,出水量达50升/秒。故湖水、湖泥温度变幅小,严冬时,水温较一般湖水高出三到五度,炎夏时,又低十度左右。雪湖的藕,出叶、开花、长藕虽较一般湖、塘迟,但总生育期不少于一般湖、塘,生长平稳。次年春,一般湖、塘藕经冬冻取出,质量变差,而雪湖藕仍然新鲜,脆嫩如故,品质优良。

1983年,全省蔬菜评比中,被评为全省14个“名、特、优”蔬菜之一。中国植物研究所曾来取样,进行栽培、观察、研究。

八.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晴雪香茶

晴雪香茶

安徽名茶甚多,产量占全国第二位。潜山新创制的天柱晴雪茶,为安徽名茶的后起之秀,备受游客赞扬。这种茶,既有黄山毛峰经久耐泡的特点,又有六安瓜片之浓郁芳香。开汤后,茶汁清绿明亮。由于它旗枪挺直,浑身白毫,特冠以“天柱晴雪”之美名。天柱晴雪香茶,来源于古时天柱山之“开火茶”。此茶历史悠久,早已名闻四海。唐代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云:“舒州天柱茶,峻拔遒劲,甘香芳美,良可重也。”一些文人墨客更视为茶中珍品。天柱晴雪的采摘、焙制十分考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买点尝尝。 黄山名茶:黄山名茶主要有驰名中外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黄山绿牡丹等名茶。茶叶优劣要先靠色、香、味、形来识别。

九.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糯米封缸酒

“老修”牌糯米封缸酒产地——天柱山镇茶庄村,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山地旅游集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茶庄曾是贡品饮料之乡,茶庄的茶叶专供唐代宗册封的天柱禅寺和梁昭明太子读书之处——太子阁。茶庄米酒在唐代就已有生产,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宋末抗元英雄刘源以天柱山为大本营,聚集大别山区英雄豪杰在此“煮酒论英雄”。到十九世纪末,茶庄人涂修应匠心独运,将茶庄米酒这一千百年来流传于小作坊小店的“传统饮料”,经安徽农学院专家指点,改造酿造工艺,融入现代环保技术,成功地生产出“老修”牌糯米封缸酒,一举复苏了传统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天柱山旅游商品市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