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佛山特产采购中心官网 佛山土特产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佛山特产采购中心官网 佛山土特产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3-02-02 19:06:37

一.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狄高鸭

1.1987年广东省南海市种鸭场引进狄高父母代种鸭。该鸭生长快,早熟易肥,抗寒耐热能力 较强,适应旱地圈养或网养。

2.外貌特征 体型大,外貌近似樱桃谷Lz系,全身羽毛乳白色,头大而扁长,胫、喙 、蹼橘红色,颈粗长,背长阔,胸宽挺,尾稍翘起,体躯前昂,后躯靠近地面,腿粗短。

3.生产性能 父母代种鸭26周龄开产,年产蛋200~230枚,公母配种比例为1:5,种 蛋受精率90%,受精蛋孵化率85%左右,每只母鸭年提供商品代鸭苗160只左右。商 品代鸭7周龄活重3.0千克,料重比为(2.9~3.0):1,全净膛屠宰率79.7%~82%。

二.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着悠久历史的九江双蒸酒,在南海内外都是知名品牌。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知名产品,如何保护和促进发展,既推动南海区域品牌产品规范化和文化传承,又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话题。九江酒厂采取措施,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赞赏和支持的。

九江双蒸酒——广告唱到街知巷闻,是酒类中的万宝路。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两个世纪以来,承集数代九江先辈的辛劳与智慧,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它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采用续添蒸饭、再度发酵、冷却馏酒、斋酒贮存、陈肉酝浸、精心勾兑、过滤包装的方法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爽”的独特风格。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在南海九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借助西江河畔适宜的局部气候、清冽的水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九江人民酿造出适合岭南气候条件下饮用的优质米酒。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明清以来南海九江酒业的专业发展史,又是一部南海手工业、商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更见证了华人海外图存的艰难历程。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与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独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九江双蒸酒从未间断的内销与出口,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影响力,这奠定了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人文、民俗、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1952年,九江镇12个酒坊组成联营社,成为九江酒厂的前身,并成为九江双蒸酿造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4万多吨,畅销于省港澳、广西、海南甚至欧美唐人街。

九江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江双蒸酒企业生产标准:Q/JJ0011S-2013《九江双蒸酒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三.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辣椒饼

均安人向有吃火锅的习俗,每到冬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发着个边炉餐,一家大小围炉就餐,夹一片鱼片,食几块鱼青,自有说不尽的写意和乐也融融。

均安人吃火锅时最特别的地方,是在酱油碟里加一点辣椒饼,那不但入口特别甘香,味道也迥然不同,如此加辣椒饼的食法,在珠三角地区是绝无仅有的。民间上因此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打油诗:辣椒成饼味更优,边炉细0韵味稠。入口迥然香阵阵,齿颊留香乐悠悠。

辣椒饼是均安人的,在均安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做辣椒饼的程序是先把辣椒、蒜头、豆豉、香草等捣烂,然后把它弄成一个个饼状晒干,就成为人见人爱的辣椒饼了。

信息来源:均安镇政务网

四.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合水粉葛

合水粉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水粉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粉葛是我市土之一,只要分布于合水等山区镇。合水人种植粉葛已有30多年历史,今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占全市粉葛种植面积8成以上。 合水粉葛名扬四方,以其粉质多,味甘甜而成为人们桌上佳肴,是合水镇农副产品中的“拳头之王”,年产9315吨左右。去年经济收益2000多万元。除了在本省各大城市销售外,还出口到香港日本、美国等地。( 高明)

合水粉葛品种为细叶粉葛,块根似纺缍形,表皮皱褶呈黄白色,肉白色含纤维少、起粉率高、味甜。合水粉葛具有明显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经测定,合水粉葛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葛粉含淀粉76.144%,是众多粉葛食品加工厂家优质的原料。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合水粉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合水镇是高明河的发源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年降雨量约为1800 毫米,年平均气温22℃,年日照量达2100 小时,全年无霜期达360天以上,气候条件良好,具有显著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性;土壤以冲积黄色沙壤土为主,疏松肥沃,特别适宜粉葛等根茎作物的生长。

合水粉葛主要有细叶粉葛、大叶粉葛、苍梧粉葛、柴葛(麻葛)四种。葛根富含淀粉,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耐储藏,可作菜用。葛片和葛粉均可入药,有清凉解毒,降血糖、解酒的功效。茎蔓可作绳或编织用,也可做绿肥。

合水粉葛是更合镇布练大队在1972年开始从新会棠下镇首先引进,并逐步推广到全镇。起初的种植只限于家庭式的自给自足,面积大约1000 多亩,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在镇委镇府的引导下,开始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农民开始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粉葛生产,扩大粉葛的种植面积,1993~1994 年,年种植粉葛面积已达到10000亩,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由于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粉葛供不应求。

五.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桂城小炒

桂城小炒

小炒是南海的特色美食,有别于广州的小炒,它讲究香味和干身;不用高级的材料,而是结合顺德菜的特点,采用最普通的材料,做出最好的效果。

桂城诚隆酒楼的厨师就从调味料下手,自己独创秘制了许多酱料,以提高食物的味道。这道“京酱火局鱼头”就是加入了由师傅秘制调配的京酱制作的。师傅说京酱带有油分不容易烧底,可以让食物更野味,味道浓郁,特别适合与鱼头、杂菇搭配。冬菜酱,则适合与肉类搭配,如“蒸猪肉梅柳”、“冬菜蒸秋茄”等。而由茄汁、腐乳、虾酱制成的咸香酱最适合夏天食用,用来蒸鱼可去除腥味。

六.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南海藤编

南海藤编已有1000多年历史,曾是朝廷贡品,主要分布在素有“藤乡”之称的大沥镇黄岐八乡,同时辐射到里水、平洲等地。

据传说,沙贝村在明朝末年就有人从事编织葵席、鞋底垫、雨遮箍行业,如生记、炳记等。后有人从海南岛运回白藤,乡人就做起了白藤手工业,初时做的是陈丽堂,店号叫“心和堂”。1840年鸦片战争后,海禁初开,外国船舶陆续开到广州,进出口物资也多了起来,洋藤也随之运进我国。沙贝乡人利用洋藤做原料,制成各种藤制品进行内外销,从此开创了利用进口原料制成商品出口的新历史。

洋藤产地,大多数是东南亚,主要在印度尼西亚。初时运来的洋藤,是以藤条织成箩筐包装,或由香港转运进来,开始时人们不知利用,只有当做柴烧。后有在广州杉木栏开设店号叫“天和福”商铺的沙贝人周月庭(绰号石岩慈菇),发觉这个品种大可利用,因土白藤也能用,就和族人陈泳山商议,首先用来编织农业需要的牛柏浪(谐音)、竹箩的耳、打包用的梨皮藤等,后来又做成蚕薄藤。经过多年,才逐渐发展织成各式各样的日用品。

那时制作藤器的工具只有一把开藤刀,生产方式非常落后。清光绪三十五年(1909),由芦念和亚伟的父辈等人发明了锯门(做藤的工具),用它来将开出的藤片削薄,这是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是用竹制成的“则”(音),套上针刀,用竹片压住,把藤皮拉出来分成两片,叫做“拔”。第三道工序叫做“挞”,即把藤皮两边削齐,使藤皮条子均匀。第四道工序叫做“尾门”,就是把藤皮再削薄,才算做成藤皮半成品。经过上述几道工序的藤皮就比原来手开的薄得多,而宽度标准适中,柔软度也好得多了。

有了这样的半成品,就能生产出更多藤制品,如盒丝、沙丝、沙王、藤席、枕席等。藤皮当时分为两大类,即粗货和细货。那时还是只能利用藤皮,而藤芯却无法利用,唯有用手工开细,成了做扫把的原料。

不久,白沙村“铁板藻”、“铁板万”等人,用薄钢板凿成从大到小的孔(俗称铁板孔),将藤芯逐条穿孔拉出,成了圆藤芯。黄岐八乡做藤农户使用铁板孔工具做圆藤芯,不但提高了功效,还促进了当地圆芯半制品的大批量生产和销售。

1915年,沙贝村陈亿祥和陈秀峰等人别出心裁,用一块木板平放,压着一把刀,再用木辘压住藤条,将藤推出刀口,然后拉出藤皮来。经过多次改进,拉出的藤皮比手工开的藤皮薄得多,阔度也随着原条藤分拉出若干皮,藤条的利用率又提高了一步。这样便减轻了成本,扩大了生产。那时候,沙贝村做藤的大小手工业户有100家之多,如永吉英记、义隆、汇利、荣记、绍记、重记、允祥等等。

1920年,沙贝藤业工人又发明了藤笪生产,俗称象眼笪(做家私用的品种),销路主要是美洲和欧洲。有了拉藤工具的改进,就能做出各式各样的品种,所以藤笪就应运而生。最初生产藤笪的是风岗村招广记,随后又有招孔记等。当时内销的产品有藤席,外销产品有藤笪、圆芯两大类。

抗日战争期间,因海外交通断绝,原料运不进来,国内外销门路闭塞,工厂商号大都相继关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藤业也逐渐恢复。但好景不长,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积弊无能,金融动荡,货币贬值,税收繁重,藤业几乎奄奄一息,只能勉强维持,人民生活又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浔峰洲一带做藤工场约200家,多由港澳乡亲回乡开办。据1952年《南海县第三区私营(包括公营)工商户情况调查表》统计:泌冲乡有“合栈”、“润承隆”等83家藤铺(工场),黄竹岐乡的藤器加工铺(工场)有“潘婵”、“梁流女”等40家。1953年9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1955年9月,南海县委-部派出工作组对浔峰洲170家藤业商号进行“私资合并”。1956年1月,基本完成“私资合并”工作。泌冲邹燊记藤厂的第二代业主邹志彬第一个带头签名加入公私合营南海藤厂,其他业主纷纷跟进。同年2月,公私合营南海藤厂(简称南藤)正式诞生。

1956年初,盐步地区广大藤业手工业者分别组建了沙凤、白沙、泌冲等8个藤社和海北藤器组,为集体经济,社员以股金入社,以生产白藤皮、圆芯、方片、厘皮为主,藤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佛山等地;1958年6月合并为南海合作藤厂。1964年10月,企业由省、县手工业联社联办,改名为广东省南海合作藤厂。1966年10月更名为广东省南海东风藤厂(简称东藤)。

至此,黄竹岐藤器加工业基本上由上述两大藤厂主宰,并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外贸创汇期长达30多年。黄岐制藤业出产的藤制品主要分藤织件、藤席、藤笪、藤家具四大类;半制品分藤皮、藤圆芯两类;老产品藤织件过去只有书篮、藤箱、茶篓、提篮等,创新产品有花篮、吊篮、食盘、酒瓶托、旅行篮、洗衣箩、相片架、壁挂件以及玩具等。货号累积已达4000多个。藤席主要是床席、枕席、床垫、汽车坐垫以及专供出口的地毯席等。藤笪又称象眼笪,分大眼、中眼、细眼、密笪、骨笪、筛笪等20多种,长形幅如布匹,可随需要剪裁,用于室内装饰或制作家具等。藤皮、藤芯售给县内外织藤户作坯料用。

南海藤器最著名的产品是藤席,比之草席、竹席更柔韧靓丽。藤席是把藤皮经过人工裁、截、踏、织等多个工序才把成品编织出来。它在用途上分床席、枕席,还可以制作汽车坐垫席、沙发席等,以床席为大宗。床席藤皮的宽度分为“顶粗”、“二粗”、“细二”、“三粗”、“细三粗”等规格,又按藤的色泽分为上、中、灰等品种。同时,以藤席的宽度分为18排尺至4排尺(以民间旧老尺为计)等多个规格,以适合大床、中床、小床的需要。藤席具有凉快、舒适、耐用的特点,是其他席类无法相比的。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在藤编艺人的大力支持下,有关部门开展了南海藤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整理工作,现该项目已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更好地宣传与继承南海藤编,设立了南海藤编制作技艺(大沥)传习所(广东南海藤编制作艺术展览馆),面积922平方米;传习所布置有图片展示、旧藤制作器材展示、现场艺人编织展示及现代藤制品、家具展示等。

七.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均安拆鱼羹

均安拆鱼羹是鳙鱼肉为主料,以鱼汤为汤底,辅以其他各种素材,通过顺德均安传统的烹饪工艺烹制而成的菜品。

均安拆鱼羹呈乳白色,口感鲜美,层次分明,味道丰富,气味芳香浓郁。鱼羹的制作在均安已有很悠久的历史,解放前已十分盛行。据说开始时人们是从鲍翅羹中启迪的。在那年月,鲍翅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吃惯了蒸煎炸焗的一班食客,有日竟想到做鱼羹来满足口福的问题。他们把一条鳙鱼先在清水中煮熟,然后把鱼肉拆出来,拆好后配以炒香的花生仁,油炸的粉丝,腐竹葱花,这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拆鱼羹了。由于它无骨,而且甘香味鲜,因此深受食客的喜爱,尤其深受老人的青睐。

信息来源:均安镇政务网

八. 广东省 佛山 禅城区 石湾陶瓷

石湾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的石湾陶瓷历史;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石湾陶塑技艺主要分布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水陆畅达的交通条件,使石湾成为我国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

"石湾陶,景德瓷",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髓。与景德镇陶瓷业不同,石湾窑是民窑,与官窑有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为市场需要生产,为外销需要而生产。除了生产日常用陶瓷外,还大量生产美术陶瓷等作品。

溯源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可见其艺术雏形。石湾陶塑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

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唐朝。50~70年代先后在佛山石湾和南海奇石发现唐宋窑址,发掘出的均属半陶瓷器,火候偏低,硬度不高,坯胎厚重,胎质松弛,属较典型的唐代南方陶器。

宋代是陶瓷极盛时期,整个社会的消费时尚推动了陶瓷业的空前发展。从事陶瓷制作的窑场遍布全国,日用陶瓷、建筑园林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品种急剧增多,造型、款式日益翻新,因而后世有"唐八百、宋三千"的赞誉。陶瓷器生产是宋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商品生产之一,外销商品中绝大多数是陶瓷器。为适应外销扩大对外贸易,陶瓷业逐渐从内地向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发展。

当时石湾陶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交通便利和陶土比较丰富。官窑水道渐趋淤浅,水运交通中心不得不移至佛山和石湾。佛山与石湾相连,汾江和东平河直通广州,产品运往广州出口十分便利。台湾一带又有陶泥岗沙,取材方便,于是本来就有陶瓷业基础的石湾便很快发展成为岭南重要陶器生产基地。

宋代石湾生产的日用陶器,造型及装饰手法都注入了艺术表现形式,器形饱满、均衡,线条流畅,富有变化,种类也比唐代丰富得多,有魂坛、堆贴瓦檐重叠式矮身陶罐、彩绘花瓶、陶琴等,涉及器皿、文玩、动物、人物等各个陶塑类别。石湾陶器五弦琴,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是案头文玩类陶塑的佳作。

宋代石湾陶器的装饰艺术非常重视纹饰。纹样题材广泛,形象丰富,极尽工巧细密,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从石湾宋墓和奇石宋窑0土的遗物来看,宋代"彩绘花卉颇有写意绘画的笔意,如绘兰草、竹叶,用笔疏朗,情趣盎然"。此外,还有绳纹、弦纹、波浪纹、瓜棱纹、缠枝花卉纹、二方连续纹等。其中缠枝花卉纹十分精美,花卉蔓草舒展自如,卷曲合度,缠枝的曲、伸、卷、缠都饱含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石湾地处南国一隅,向以生产日用陶器为主,制陶技艺虽然达到了一定水准,但与北方诸名窑比较,要逊色得多,在宋代陶瓷之林中尚无显著地位。南宋至元,佛山是中原移民的聚居地。他们把北方的陶瓷技艺带到石湾,与石湾原有的制陶技艺相融合,大大地提高了石湾陶器制造水平与艺术水准。因此,则"石湾集宋代各名窑之大成",定、汝、官、哥、钧诸名窑产品被石湾模仿得惟妙惟肖,八大瓷系的造型与釉色之美以及装饰手段也全被石湾消化吸收,从而成为南国"善仿"为特色的名窑,特别是以"广钧""泥钧"而名闻天下。

九.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盐步秋茄

盐步秋茄

茄子一向种类繁多,其肉质柔软,易于吸收鲜汁,因而是老幼皆宜的大众化蔬菜。近年常登上穗禅饮食店的大雅之堂,其实早已盛名,在粤菜材料介绍上有专门说明。在产地当地人称之为金手指,有青皮、粗不及中指、长6至8寸、钩尾、柔软、头尾弯接不折等特征。据传,仅二亩地所产为之皆品。

据史料记载,约在300多年前,盐步村下属永平村一块叫作"黄皮园"的地,其秋季结果的茄子可口香滑远胜其他地区,盐步秋茄的美名便从那时开始传扬。

如今,秋茄已不再是盐步独有,但品质优良,果实少籽的

盐步秋茄

却一直被誉为茄中上品,提起"观音手指","盐步腊肠"等绰号,珠三角,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几乎无人不晓。

盐步秋茄有何不同,光是第一眼便已令人惊艳。虽同是茄子,其外表却与平日里常吃的黑乎乎的肥茄迥然不同。只见茄身碧绿通透,身型苗条,像是一根根翠玉手指般清秀可人。据说,因受土质限制,秋茄产量不高但种植成本却较高,加上懂得种植之术的人员一度流失,因而眼下属沉寂之后再次翻生。光是冲着这点稀有性,也不枉专门跑一趟盐步来试吃了!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中心镇血肠

中心镇血肠

“血肠”是彝族先民们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一道美味佳肴。动物的血液被彝族先民奉为是上天赐与我们最盛洁的礼物和最鲜美的营养食物。由于山路难行,阻碍了彝族群众生产生活用品之间的流通,因此居住在彝族村寨的彝族同胞每年都会宰杀一头或两头肥猪,俗称“杀年猪”。每到这一时间段就能吃上一碟喷香的血肠。中心的血肠吃起来口感圆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如果你到依安中心来,可别忘了偿一口中心的特色饮食———“血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