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池州旅游特产推荐理由作文 池州令人震撼的风景名胜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池州旅游特产推荐理由作文 池州令人震撼的风景名胜作文更新时间:2023-01-25 08:13:25

一.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贵池枇杷

我国枇杷中的一个优良品种,产于池州市贵池区,一带群山环抱三个大面积的深水潭,冬暖夏凉,终年云雾萦绕,雨量充沛,为枇杷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是皮薄、肉厚、汁甜、营养丰富,并以早熟优质而闻名遐迩。贵池枇杷有20多个品种,在国外享誉的是“大红袍”和“光荣花”。

二.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升金湖青虾

青虾系长臂虾科,学名“日本沼虾”,升金湖沿岸人称“青虾”,县内通称“虾子”。体长4—8厘米,青绿色。夏季喜栖水上层和湖滩,冬季蛰伏泥窝。幼虾食浮游生物,成虾食水生植物茎叶及鱼、贝类广体,是湖区鹭、鹤、雁、鸭的饵料。青虾主产于升金湖,年产量约18万公斤,仅姜坝站年收购量就达7.5万公斤,前些年部分调运上海。1984年以来,收购青虾全部冷冻,出口日本。升金湖周围无工厂,水质无污染,所产青虾形体青亮,肉质鲜嫩,成虾规格每500克在80—100只之间,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

三.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大庄葡萄

贵池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宜林果种植。境内的大庄葡萄栽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大庄葡萄砀山梨”之说,为保护其品牌,已对大庄葡萄进行了注册登记,每年一度的“大庄葡萄采摘月”活动更使大庄葡萄名声大噪。

四.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东至蕨菜

蕨菜,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的幼苗可食,谓之“蕨菜”。蕨苗出土一般在清明前后,有碧绿、紫绿、紫红3种,虽品味无分高低,但前者以色泽淡雅见长,可鲜炒佐餐,可干制、腌制备用,县人采用碧绿蕨苗加工腌制的蕨菜,味香嫩可口,色青绿悦目,深受消费者喜爱。县境除大渡口、胜利区外,均有出产,尤以尧渡、香隅两区为多。

五.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黄精

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加工考究,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通称“九制黄精”。黄精加工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贵池)

六.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茶枕

 茶香靠枕


  介绍: 茶叶以皖南仙寓山区有机绿茶为原材料,经烘炒、磨碎等多道手工艺与现代科技工艺,精心研制而成。茶包内以粉状填充,使一公斤茶叶体积缩小多倍。茶叶具有浓厚的香味,有吸湿保温等功效。茶香使人闻之耳目清新,提神养生,心情舒畅。茶香颈椎靠枕适合人体脊椎的自然生物曲线,结合茶的独特香味及吸湿作用,能有效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去湿镇痛。对颈椎病,内心烦闷,压力过大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茶香旅行枕


  介绍: 茶叶以皖南仙寓山区有机绿茶为原材料,经烘炒、磨碎等多道手工艺与现代科技工艺,精心研制而成。茶包内以粉状填充,使一公斤茶叶体积缩小多倍。茶叶具有浓厚的香味,有吸湿保温等功效。茶香使人闻之耳目清新,提神养生,心情舒畅。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几种香味之一。将本品放置汽车靠背上能够释解车内异味,散发清香,去湿吸汗,使驾驶人员神目清醒,头颈舒适,安全驾驶。  

   
  
  茶香颈椎枕


  介绍: 茶叶以皖南仙寓山区有机绿茶为原材料,经烘炒、磨碎等多道手工艺与现代科技工艺,精心研制而成。茶包内以粉状填充,使一公斤茶叶体积缩小多倍。茶叶具有浓厚的香味,有吸湿保温等功效。茶香使人闻之耳目清新,提神养生,心情舒畅。用茶做填充物制做的颈椎枕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去湿镇痛。对颈椎病,风湿头痛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是修身养性,出行旅游携带的必备物品。



  
      茶香腰枕


  介绍: 茶叶以皖南仙寓山区有机绿茶为原材料,经烘炒、磨碎等多道手工艺与现代科技工艺,精心研制而成。茶包内以粉状填充,使一公斤茶叶体积缩小多倍。茶叶具有浓厚的香味,有吸湿保温等功效。茶香使人闻之耳目清新,提神养生,心情舒畅。具有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功能,天然茶香能舒缓压力,放松身心,消除工作引起的腰背部疲劳,能够缓解驾驶员,办公人员,孕妇的腰酸背痛,对慢性腰肌劳损者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七.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山粉条烧肉

山粉条烧肉的原料:

土猪肉(五花肉)300克、干山粉(注)200克、料酒30克、酱油20克、老抽5克、盐3 克、味精10克、姜片3克、姜末、蒜末各3克、葱花5克、菜油适量。 ­

山粉条烧肉的制法:

1:土猪肉切骨牌块,锅烧热,放菜油100克至三、四成热放肉块小火煸至出油、并煸干水分后倒出部分余油,放料酒20克、酱油15克、糖、老抽炒至肉块上色,加热水至淹没肉块,烧开后转小火炖至酥烂后加盐1克、味精5克调味后收至汤汁稍干备用。 ­

2:山粉加水约100克和盐2克,搅匀成稀粥状(水量要控制好,过稠不易成菜,过稀则不 筋道。)锅烧热后冷油炙锅放菜油150克,倒入和好的山粉糊用锅铲不停的铲动,山粉糊受热凝固后再用锅铲使劲压成厚约1厘米的圆饼,其间还要不停的翻面,煎至两面起壳成金黄色后盛出,用刀切成粗条。 ­

3:用少许菜油爆香姜末、蒜末倒入山粉条,放料酒10克、酱油5克翻炒片刻,倒入烧好的土猪肉加水适量转小火烧约2分钟加味精五克至汁收干后装盘,撒上葱花即成。

八.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石台香芽

石台香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台香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台香芽”是石台县绿茶的公共品牌,因其外形紧细匀整、芽壮显毫,汤色嫩绿、香气高长、磁味鲜爽深受消费者喜爱。

石台县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茶园总面积8万亩,产量在2500吨左右。“石台香芽”产地具体分布在本县珂田、占大、六都、七都、横渡、大演、七里、矶滩、贡溪、七井、丁香、小河、莘田十三个乡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17°16’~117°59’,北纬29°59’~30°21’。

“石台香芽”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高度300~1000米的丘陵及中低山之中,生物多样性丰富,茶区森林覆盖率达80.9%,土壤以酸性结晶岩或泥质岩类分化物发育而成的红、黄土壤为主,呈酸性至微酸性(PH5.5~6.8),有机质含量中等,营养丰富,沿牯牛降山脉土壤富含硒,是我县富硒茶产区,也是我县名优绿茶的主产区;气候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产,尤其是降水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短等条件有利于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

石台香芽

地域范围

石台香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在石台县所辖仙寓镇、七都镇、横渡镇、大演乡、仁里镇、丁香镇6个乡镇38个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7°12′-117°59′,北纬29°59′-30°24′,种植面积为24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石台香芽”属烘青类名优绿茶,外形紧直匀整、芽壮显毫、色泽翠绿,内质香气嫩香高长、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醇和鲜爽、叶底嫩绿匀亮。

九.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葛公豆腐

葛公豆腐之所以能赢得食客的青睐,首先缘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 “白、嫩、鲜、香”是其主要特色。先说“白”,葛公豆腐的色泽,不是那种纯白或苍白,而是那种耐看的乳白,常让人联想起“豆腐西施”之类的美闻趣谈。葛公豆腐的嫩,细腻而不硬结,柔软中略带弹性,掂在手上,总有微微颤感。葛公豆腐的鲜味出自天然,别具一格,绝非人为添料做作而成,非亲品者不能体会。葛公豆腐的香,淡淡的源于黄豆本身的清香,食在口,感在心,仿佛能觉出泥土的气息、田园的芬芳。成就葛公豆腐“白嫩鲜香”特色的,是它精细的制作工艺。

“料真工细高山水”就是这一工艺的高度概括。料真,就是选用当地河谷坡地出产的黄豆作原料。工细,就是采用当地流传上千年的制作工艺和基本器具(如石磨、铁锅、木桶、榨架等),严格流程,精细操作。而且每个步骤都要认真对待,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制作葛公豆腐的过程中,用水也很讲究。这水,必须采用本地河中天然流动的水,只有用了这里的水,才可做出纯正地道的葛公豆腐来,否则就会变味。优质的原料,传统的工艺,良好的水源,成就葛公豆腐“白嫩鲜香”的美食特色。众人都说淮南豆腐天下闻名,殊不知,在当年乾隆巡游的古徽道上,在美丽迷人的仙寓山下,也有着与淮南豆腐相比却毫不逊色的“葛公豆腐”。

十.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安徽蜜酒

安徽蜜酒是地方名酒,采用民间“甜酒酿”风味特色酿制而成的低度饮料酒。蜜酒用优质糯米为原料,外加谷物与小曲醣化发酵酿制而成,色泽浓郁、香味淳厚,含有大量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迎客松”牌黄山蜜酒获1987年“名酒”称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