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关于承德的特产的宣传标语 承德有什么土特产品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关于承德的特产的宣传标语 承德有什么土特产品吗更新时间:2023-01-26 23:02:39

一. 河北省 承德 承德县 承德仁用杏

仁用杏自然分布主要在我国河北承德、张家口市一带,生产上广泛栽培的品种是人工选择后经无性繁殖而成的优良品种,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身。其杏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大量和微量元素,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仁用杏适应性强、抗干旱、耐瘠薄、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很适宜退耕还林栽植。

松二优是河北省承德县选出的抗寒特大粒形新品系。单果重15.3克,核重3.09克,单仁重1.05克。出核率20.1%,出仁率34.2%。种仁香甜,略有余苦。结果早,能在年均温5.5℃、土层22厘米的严寒瘠薄山地条件下连年丰产。花期和幼果能耐-2~-3℃低温。适于长城以北高寒地区发展。

二. 河北省 承德 兴隆 兴隆柿子

兴隆柿子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的。柿子为兴隆传统栽培果树,其特点是个大、淳甜似蜜、丰腴多汁,色泽金黄。不负“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的赞誉。

兴隆柿子品种有磨盘柿子、小火柿子。它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物质。主要产区在八卦岭、四拨子、跑马场、陡子峪一带,其他地方也有零星栽培。柿子是人们喜爱的果品,鲜食、干食均可。对于痢疾、干热咳嗽、牙根出血、贫血等均有一定疗效,已成为兴隆人民馈赠亲友的时尚佳品。2011年全县柿子总产量9163吨。

三. 河北省 承德 隆化 一百家子拔面

一百家子拔面

拨面是隆化的,名副其实的。

要想了解拨面,首先要了解白荞面。荞麦很多人并不陌生,但荞麦是黑的,怎么会有白荞面呢?后来慢慢知道,品种是一样的,只不过加工工艺不同。荞麦上磨之前,首先将麦籽上的黑皮去掉,不但黑皮,连紧挨着黑皮的部分较黑的籽面也要去掉。最后,将剩下的核心部分磨成面粉,所以白得与小麦粉无异。荞麦本来就是低产作物,亩产最高也不到一百斤。经过这样少中选少的一番折腾,可用的荞麦粉就更少了,当然十分金贵。

现在就可以说拨面了——用白荞面做的面条。为什么叫拨面呢?这是指它的做法。将白荞面分成四等份,先用滚烫的开水将其中一份烫熟,然后将其他三份用凉水打湿,一点点搋在熟面上,最后和成面团。停放10分钟,使其软硬合适,即置于案板,擀成宽不及尺、厚达3分的面饼。现在开始拨面了,厨师双手抓住两边带把的面刀,一刀一刀迅速而匀称地将面饼截成细丝。随着拨刀的移动,面饼逐渐缩小,而面丝却在后面整齐地排列出来。最后,将面丝下入翻花的开水锅。少顷捞出,盛进饭碗,加上菜码或卤子,即可上桌。只见拨面细如挂面,棱角分明。其颜色“洁白如玉,赛雪欺霜”(乾隆语),食之,则爽利脆口,淡香绵长。

四. 河北省 承德 双桥区 承德蘑菇

承德属地多产蘑菇,数量大,品种繁多。其中被人视为上品的有:口蘑、榛蘑、肉蘑、草蘑、唣蘑、松蘑、平蘑以及人工培育的滑子蘑
蘑菇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有利于消化的粗纤维;又易于采集与栽培,价廉物美,即可入高级宴会,又是家庭的习俗菜肴
承德蘑菇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亚洲和欧洲,为国家换取外汇。众多来承德旅游的人也常买蘑菇带走。( 承德)

五. 河北省 承德 围场 甘沟口粘豆包

甘沟口粘豆包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的。围场粘豆包以“甘沟口”粘豆包最为出名,“甘沟口”牌粘豆包加工厂已申请了产品专利并在承德旅游咨询网公开征集的“游客喜爱的承德十大旅游食品”项目中成功当选。

木兰围场西部,紧靠滦河岸边,背依着一座大山,山势强劲,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因而就有一个大气的名字——龙头山。围场东部还有个叫龙头山的地方,因此西部这个龙头山前面便加了个“西”字,后边省去“山”字——成了西龙头。

传说康熙皇帝曾到过西龙头,看到那山气势不凡,山头像龙头,山脉像龙脊,便心生忌讳,一问叫西龙头,立刻下令在龙的脖颈开辟一条大道,意即砍断七寸割了龙头。由于龙头下还有一条潺潺东流的小河,为防那条龙百年后复活能够喝到水,遂将西龙头的名字改成了“甘沟口”。

随后,在当地大排宴席,宴席的主食就是粘豆包。吃惯了宫廷玉宴的康熙皇帝,对小山沟的风味很有好感,当即挥笔写下“甘沟口粘豆包好吃”几个字。

次年,康熙又来围场,御厨们立即从甘沟口运来磨好的面粉,准备了粘豆包,谁知皇帝仅仅吃了一口,便摇摇头放下筷子。御厨们查明是没有用当地水做饭的原因,遂从甘沟口火速运来水,又做了一回,这才博得康熙的笑颜。从此以后,康熙每次巡游围场,甘沟口粘豆包都是必备的主食。

改革开放后,政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作物种植不再受到限制,粘黍子可以大面积种植,吃粘豆包不但不是一种奢望,还成了当地旅游接待、馈赠亲朋的一道金字招牌。

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的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等。目前在满族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六. 河北省 承德 围场 围场马铃薯

围场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围场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昔日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围场土豆,如今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麦当劳”餐厅,成为“金蛋蛋”。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全国最大的时差蔬菜生产基地,“金蛋银蛋”比不上俺围场“土豆”。 这里的土豆以纯天然、无污染闻名于国内外。。

1979年,围场县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马铃薯(俗称土豆)种薯基地。为加快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他们成立了马铃薯研究所、马铃薯脱毒中心、建成了全国先进的马铃薯病毒检测化验室。1994年,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实现了工厂化生产。1995年,中美合资承德辛普劳种薯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该县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农工贸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围场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河北省 承德 滦平县 滦平玉米

滦平玉米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

滦平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7.6°C,是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谷子等农作物主要产区,以生产优质玉米著称,是玉米出口基地县之一。

八. 河北省 承德 承德县 承德山菜

在承德地区的众多野生山菜中,有一种蕨菜,素称“山菜之王”,享誉国内外市场。每年端午节前后,村民们有采摘蕨菜的习俗。

蕨菜,又名如意菜,性喜湿润而又冷凉的气候。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2,500米的高山阴冷地区。承德地区的围场、丰宁等县地处塞外的高山区,气候较寒冷,很适合蕨菜的生长。这种野生山菜生长较快,最高可达1米,而其采收期较短,一般从萌动出土3—5天即可采收。每年农历五月上旬,正是采集蕨菜的理想期。可采三茬,在20天左右即可采完。这一期间的蔬菜,叶小花淡,茎梗肉质细嫩、软脆,营养价值高。如果在此期间不及时采收,时间一长,就会失去食用价值。

在围场满族蒙族自治县民间,有人把蕨菜叫“长寿菜”。原来,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唐代乾隆皇帝有一年带领文官武将、随从、侍卫和射手们,出京师,经承德,到木兰围场行围狩猎时,走得饥饿难当。乾隆命几个侍卫去附近找食粮,而当地黎民贫困不堪,无法提供粮食。这时,有一个老农采来一筐鲜蕨菜,献给皇帝,乾隆一见,顿时大怒道:“朕要食粮,你为什么让朕吃草?”说着,欲令随从将他杀了。可老农不敢说这是蕨菜,因为这个“蕨”字与“绝”字谐音,不吉样,便随口说道:“万岁爷不知,这是一种深山珍宝,名叫长寿菜。这种菜闻之清香扑鼻,食之嫩滑鲜美,入口润喉生津,下肚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如经常食用,目朗神明,颜面如玉,无疾长寿,乃是仙家所用之宝物。”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即命御厨做成菜呈上。他一尝,果然别具风味。于是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从此之后,这长寿菜的名字便在当地民间流传开来。围场的蕨菜,经采收、加工、腋渍后,更具有色绿、鲜嫩、细软、味美的特点。加之食用也方便,因而在诸多的野生山菜中,被称为“山菜之王”。

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蕨菜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广泛欢迎,远销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买到腌渍的蕨菜,经过脱水去盐后,可制作各种菜肴,饷宾待友,成为人们家宴中必备的美味。从70年代初期开始,在塞罕坝下的城子、孟奎、南山嘴、燕格柏等地开始进行鲜蕨菜加工,逐步扩展到80年代末期的百余个点加工蕨菜,商品量由50吨增加到400多吨。外地来旅游参观的人,都想购买一点蕨菜带走。

九. 河北省 承德 丰宁 欧李

欧李

纯天然野生水果,香味独特、浓郁,富含高钙,是补钙的的最佳果品。

十. 河北省 承德 兴隆 腊肉香肠

腊肉香肠

腊肉本是四川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后传边北方大地。人们又制作出了腊肉的其他食品,腊肉香肠便是其中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