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邢台新年零食特产 邢台特产送礼佳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邢台新年零食特产 邢台特产送礼佳品更新时间:2023-02-06 13:30:01

一. 河北省 邢台 宁晋县 糖瓜儿

糖瓜儿

糖瓜儿是腊月二十三用来上供必不可少的供品.以产品的甜而爽口而著称.所以到每年的腊月月二十三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买一些糖瓜儿来上供.相传如果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外的人还没有回家的话就会被粘在外面回不来了,所以在这一天人们无论多忙都会回家.

二. 河北省 邢台 内丘县 内丘酸枣

内丘酸枣

三. 河北省 邢台 南和县 麻头纸

走进和阳镇,知道麻头纸的多为该镇的杨牌村村民。这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旧社会因为村民们穷,为了生存,少数村民们便开始学起一种技术——制作麻头纸,并成为村民的一种营生。

“麻头纸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里的老人说:“古时候,朝中重臣向皇上进谏的奏折、民间向官府申诉冤情的状纸,或制作鞋底、糊窗、裱房屋、订账簿等,所用的纸多是这里的村民制作的。甚至解放前还用来做解放区的钞票。”

18道工艺展现灿烂文化

今年80多岁的杨会章老人对当年制作麻头纸仍记忆犹新。“工序要求可严呢,有18道。”分为“展绳”、“泡龙柜”、“澄绳”、“锛绳”、“串麻”、“掐麻”、“蒸浆”“龙柜蜕”、“洗细麻”、“掐麻豆”等,就是先拆开烂麻绳上的疙瘩,将烂麻绳泡在特制的槽子里洗干净,再用刀斧将麻绳截短,放在特制的石碾上压成浆,用石灰水洗干净后,把浆放在锅里蒸熟,再用石灰水洗净。最后,将纸浆放入坑中打好后,用二尺半长、一尺二宽的特制帘子进行抄纸,直到“水中银花现,帘上白云升”时,便有了洁白的麻头纸。

村里的老人讲,村民们为了多挣点钱,往往带上很多麻头纸徒步到山西、河南去卖,能占到全国一半多的份额。

四. 河北省 邢台 平乡县 平乡酥鱼

平乡酥鱼是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的。平乡酥鱼味香刺烂回味无穷、是多种鲜鱼配以多味中草药用时3-4个小时熬制而成,因个人配料不同而风味各异。

平乡小酥鱼很有渊源,历史上,平乡一带属大陆泽,广袤百里,众水所汇,常年水灾,庄稼歉收,穷苦人家常常靠煮熟的小鱼充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变,小酥鱼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好,小酥鱼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地方名吃。

平乡北关酥鱼历史悠久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因肉香刺烂而老少皆宜,应当选平乡风味小吃之冠。最具代表平乡的小吃是老平乡北关沙锅酥鱼!据不完全统计北关从事卖酥鱼的人有200余人,加上城关和齐庄等共有260余之多。

五. 河北省 邢台 南宫市 南宫熏菜

南宫熏菜

南宫熏菜起源于邢台南宫市,是当地人喜爱的小吃。

南宫熏菜选用优质猪肉,并按比例添加鲜鸡蛋、纯正绿豆

淀粉、姜丝和小磨香油,搅拌成粥状,灌入肠衣。之后,用配好佐料的汤煮熟再用锯末烟火熏烤成紫红色,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来清香而没有腥味,放几天也不变味,深受群众欢迎。

六. 河北省 邢台 清河县 清河小米

清河小米

小米又称粟米,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生素和矿物质,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矿物质含量也高于大米,但其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

功效:小米具有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小米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

清河产的小米,碾米熬粥蒸饭,清香甘甜,营养丰富,健胃清口,历为贡品。

七. 河北省 邢台 清河县 清河“八大碗”

清河“八大碗”为清河地方名菜,“八大碗”菜系包括鸡、鱼、猪肉、牛肉、羊肉、藕夹、豆腐夹、鹅脖、红烧丸子、水氽丸子、素丸子、假菜、木耳、鸡蛋、海带丝、面筋等十五种菜,根据客人口味喜好荤素搭配。

【吹喇叭】

用面烙成大饼,大饼的特点薄如纸、大如锅 盖、色泽金黄,里外抹小磨香油,裹上南宫熏菜、鬼子肉、猪下水、炒鸡蛋等,卷成喇叭状,因食用时形似吹喇叭,故俗称“吹喇叭”。此小吃外焦里嫩,食用方便

【南宫熏菜】

选用优质猪肉,并按比例添加鲜鸡蛋、纯正绿豆 淀粉、姜丝和小磨香油,搅拌成粥状,灌入肠衣。

之后,用配好佐料的汤煮熟再用锯末烟火熏烤成紫红色,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来清香而没有腥味,放几天也不变味,深受群众欢迎。

【长寿菜】

特点:香菇软熟可口,滋味鲜美清香。 原料:水发香菇500克,净冬笋50克,酱油20克,白糖5 克,味精1 克,花生油30克,麻油 15克,湿淀粉3克,鲜汤150克。

制作过程:一、香菇去蒂,用清水反复洗干净。冬笋切成4厘米长的薄片。二、炒锅上火,下油烧至六七成热,放入冬笋片煸炒,然后下香菇,加酱油、白糖、味精、鲜汤150 克,旺火烧开,移小火上焖煮15分钟左右,至香菇软熟吸入卤汁发胖时,移旺火上收汁,用湿淀粉勾芡,颠炒几下,淋上麻油,出锅装盘即成。掌握关键:香菇选中等肉厚的为佳,要浸软发透。烹制要用小火焖煮,使其吸足卤汁,食时鲜香可口。

【三不粘】

原料:鸡蛋黄5个,白糖125克,湿淀粉30克,猪油适量。 制作: 将鸡蛋黄、白糖、湿淀粉 加清水35克,用筷子搅匀,再加清水125克搅匀。

将锅置旺火上,烧热,下猪油,滑锅后倒出余油,随即倒入搅匀的蛋黄,用手勺不断的翻炒两分钟,再把25克猪油用手勺分3~4次陆续淋入锅中,同时不停翻炒,至金黄色不见油迹时,即可出锅装盘。 此菜色金黄,味香甜,炒制时不粘锅、勺、盛时不粘碟、筷,吃时不粘牙,故名“三不粘”。

【番茄腰柳】

特点:肉质软嫩,味道酸甜。原料:净猪里脊肉(即腰柳),水发玉兰片,黄瓜,熟火腿(或叉烧肉),番茄酱,面粉,鸡蛋,湿淀粉,鸡汤,白糖,醋,绍酒,精盐,味精 ,熟猪油,花生油。

制作过程:将猪里脊肉横着切成两段,每段正面切成斜刀,背面则切直刀切完后,蘸上一层面粉;将玉兰片,黄瓜,火腿切成小丁,将番茄酱放入碗内,加入鸡汤,白糖,绍酒,醋,味精,精盐,湿淀粉和清水,调成芡汁,把鸡蛋磕在碗里搅匀,放入蘸上面粉的里脊肉;将炒锅里放入花生油,置于微火上烧到即将冒烟时,将挂匀蛋液的里脊肉放入油中炸熟(约炸3分钟)捞出,沥去油,然后切成厚0.33厘米的片,一片搭一片地码在盘中;将炒锅置于旺火上烧热,放入熟猪油,油热后下入黄瓜丁,玉兰片丁,火腿丁翻炒几下,倒入芡汁,芡熟后,倒在里脊片上即成。

八. 河北省 邢台 邢台县 河北大尾寒羊

产于河北邢台。羊毛细度较均匀,品质较好。屠宰率及净肉率高,其中脂肪主要出自尾部。因此从胴体质量上看,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羔羊肉质鲜嫩,主为瘦肉,膻味较轻,味美可口。大尾寒羊羔皮及二毛皮的毛丛较长,呈锥形,毛色洁白有光泽,花穗美观,一般有弯,加工后皮板质地柔软,毛丝结实,有弹性,美观,不易变形及脱落,保暖轻便。尤以周岁以内羊皮质量最好,称为“油板”。该羊产毛性能较好产羔率高。

九. 河北省 邢台 广宗县 广宗薄饼

广宗薄饼

广宗薄饼,也叫“风吹大油饼”。这名字的由来,应该是因为它的“薄”吧——直径一尺半的一张油饼,仅重三、四两,可想而知其薄的程度——竟能够隔饼看报,真是比纸还薄了,风一吹怕就跑了。若是用此薄饼做饼卷肉,那里面的肉透过薄饼显出一种诱人的色泽来,真是叫人顿生馋意。

广宗薄饼不仅金黄透明,薄厚均匀,卖相极佳,更重要的是味香质软,极为可口。要做到这几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广宗薄饼从和面开始就与一般的饼是不同的,它不是用手和面,而使用面杖搅面,夏天放入少量食盐,冬天则用温水和面,这样和出的面较柔韧。面和好后,用面杖将其从盆中挑到案板上,然后揪下拳头大小一块面,掺入适量面粉,稍揉片刻,用擀杖擀开,在上面洒上少许细盐,滴入几滴香油,再用擀杖甩制成直径约一尺半的薄如纸张的圆饼。这个过程中,就已经开始香飘飘了。然后,把擀好了的的面饼用擀杖轻轻挑起,运用腕力轻轻放在抹匀油了的鏊子上,开始加火。俗话说“三分和面七分火候”,这烙饼最关键的就是火候了,火大了,烙出的饼易黑糊干硬,不易入口,火小了,烙出的饼就成了“白秃子”,不但难看,而且外熟里生,不能入口。只有火候掌握好了,才能烙出面相好、味道佳的薄饼来。

尽管广宗薄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它平民、大众的属性从未改变,价格依然还是那么便宜。广宗薄饼,出于民间,最终于还是属于民间。

十. 河北省 邢台 南宫市 “银宫”皮棉

“银宫”皮棉

南宫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市、棉花百强县市、河北省棉花之乡、该市皮棉于2000年2月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银宫”牌商标,同年,该品牌皮棉被全国品牌棉花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十大名牌”产品,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银宫”牌皮棉被评为名牌产品,2000—2002年连续三年在中国(廊坊)北方农副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名优产品,2002年南宫市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棉花之乡”。

棉花种植历史悠久,长年种植面积达2.5万公顷,以高产优质而享有“金南宫”之誉,被列为全国优质棉基地、棉花百强县(市),“银宫”牌皮棉评为全国十大棉花名牌。该市生产的“银宫”牌皮棉具有绒长、绒细、含糖量低的特点,主体品以二、三级为主,纤维长度在29—31mm,马克隆值在3.7—4.9,比强度24.4—24.6。因其品质高、质量好,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普遍欢迎,其产品供不应求。

南宫市种植棉花历史有300余年,棉花是南宫市农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重要经济支柱,种植面积一直占总耕地的30%~50%,素有“冀南棉海”之称、“金南宫”之誉。五十年代,南宫的全国劳动模范巩玉波发明的棉花“杨枝把诱蛾杀虫”技术在全国推广,并载入农业教科书;七十个代邢台农科所与南宫合作选育的棉花新品种6871(冀棉1号)在黄淮海棉区推广,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旱碱地中低产棉田综合增产技术研究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九十年代的地膜棉技术与近年推广的棉田膜下滴灌技术均为提高棉花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技术保证。南宫人世世代代种棉花积累的习惯和经验,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棉花文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