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州必买特产有哪些品种的 德州市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州必买特产有哪些品种的 德州市十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1-21 18:24:31

一.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二. 山东省 德州 乐陵 中华蜜酒

1984年在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的协助下,由乐陵市酒厂研制。1986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健胃养脾、补肾活血的药用功能。

中华蜜酒采用驰名中外的乐陵枣花蜂蜜为原料,优质大麦芽为辅料,在控温,封闭,无菌的条件下,经纯发酵(即不调糖,不调酸,不勾兑酒精,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精酿而成,此酒既保持了枣花蜂蜜和麦芽汁的天然营养,并生成了对人体有益的18种氨基酸,VB1VB2VC等多种维生素,铁、磷、钙等微量元素及酶类活性物质。

中华蜜酒具有健胃益脾补肾活血;增强记忆,恢复体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效。还对抑制神经衰弱及哮喘,性功能衰退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中华蜜酒先后获得过中国发明金奖,中国优秀蜜蜂产品奖,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布鲁塞尔世界万国博览会铜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优秀保健品金奖等国际国内等多项大奖。产品出口日本、美国、法国等七个国家,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名牌产品目录。中华蜜酒曾经直供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钓鱼台国宾馆为接待外宾服务,同时也成为乐陵的一张名片,成为地方荣誉的象征。

目前我市生产中华蜜酒的厂家主要有三家,分别是双陵春酒业有限公司、山东乐陵市开元红酒业有限公司、德州燕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德州燕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原中华蜜酒的基础上又开发了燕陵蜜酒系列产品,主要有纯王浆酒、纯花粉酒、王浆蜂蜜酒、花粉蜂蜜酒、半干型蜂蜜酒、蜂蜜酒等,并计划研发生产纯发酵枣酒、纯发酵桑葚酒、蜂蜜颗粒等产品。

信息来源:乐陵市党史史志办公室

三.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五. 山东省 德州 德城区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州黑陶是一种无釉陶器,产于德州市,采用运河两岸的红胶泥烧制而成。因土质纯净细腻、密度大,烧制的器皿坚实耐用,色泽协调,轻叩发声,清脆悦耳,阳光照射下黑中透蓝,如金属器,而著称。

德州黑陶是中国黑陶的一种,古老汉族制陶技艺,因出土于山东省德州市得名。中国黑陶距今约有6000年历史,德州黑陶起源于龙山文化,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大汶口,距今约有四五千年。古代汉族先民崇拜黑色,黑陶中蛋壳陶为当时最高规制祭祀用礼器。只可惜这种工艺精致、魅力夺人的远古技艺,至汉代(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间)基本消失无迹。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鲁北大地上,一批年轻德州艺人,在黑陶沉寂几千年后,经多方挖掘和整理,采用京杭运河两岸的红胶泥为原料,用传统的手工轮制成型,使“龙山文化”在德州复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种类很多,但在繁多的陶艺记载中,黑陶的制作工艺却一直是个谜。 德州黑陶选用京杭大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作原料,这种泥土质地纯净细腻,土质密度大。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 德州黑陶在造型上别具一格,它采用手工轮制既保留了传统的单层拉型成坯,也创造出一底双层合成坯。或复制、或衍化、或创新,各种仿商绢简、仿青铜陶鼎,镂空花瓶、浮雕瓶、笔筒、葫芦、香炉、烟壶、挂盘等,简洁酣畅,古朴典雅。 几年来,德州黑陶的品种已达500多个,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1989年,德州黑陶在巴黎第八十届国际技术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章

( 德州)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文化产业协会

12058082

陶器

六.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七.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刘芦圈椅

圈椅为“八仙桌”(方形桌)的配套家具,深受夏津人喜爱,刘芦圈椅为其中上品。其制作史已无可考稽。但因其做工精细,经久耐用而闻名遐迩。选料多用子木柳(一种子生柳树),以桑木尤佳。所用材质须经浸泡、蒸煮后,而-压制成部件,阴干后组装。继之,以桐油涂刷,上漆,光亮可鉴。20世纪80年代,圈椅骤兴,人们多以为时尚。故刘芦、姚庄、朱官屯等村加工户有近百家。

后因沙发、联帮椅兴起,圈椅渐少。

八. 山东省 德州 乐陵 郑店马蹄烧饼

郑店马蹄烧饼是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郑店镇的。刚出炉的马蹄烧饼皮瓤分离,外脆内嫩,酥香兼备,香气四溢,色、味、形俱佳。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

郑店镇位于乐陵市城南三十五公里,处于“四县三市”交界处,是乐陵市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于明代建镇,有着300多年的长久历史。这里有许多地方名吃,其中马蹄烧饼就是其中之一。马蹄烧饼是用面粉、植物油、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岩灰壁炉烤制而成的食品,其形状如马蹄,故名马蹄烧饼。

据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马蹄烧饼和糖酥火烧作贡品呈献给乾隆皇帝,倍受皇帝和大臣们的赞赏。由此可见马蹄烧饼和糖酥火烧早就是远近闻名和倍受喜爱的民间地方名吃了。

据记载,清朝末年,在商河县城经营马蹄烧饼的张氏家族和小街子(今商河怀仁镇的一个村)的康氏家族名气颇大,传入郑店镇得以传承。

马蹄烧饼品质优良,特点突出。刚出炉的马蹄烧饼皮瓤分离,外脆内嫩,酥香兼备,香气四溢,色、味、形俱佳。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马蹄烧饼制作考究,经济实惠,易于储放,携带方便。

马蹄烧饼的制作方法非常考究,从制作到成熟出炉需要十余道工序,其配料严格精细,所用面、油、酥、芝麻均有精确的比例,每个烧饼2两重,但需要两个面剂制成,一个面剂与用油炒好的酥卷制成层层叠叠状,当作烧饼的瓢,然后再用另一个面剂包在外面,当作烧饼的皮。随即在光滑的石墩上搓制成马蹄状,蘸以芝麻和糖色,贴在炉被锅面上烘烤七至八分钟而成。

马蹄烧饼除配料严格精细外,掌握烤制火候也是十分重要的。制作马蹄烧饼所用的锅炉比较奇特,它所用的大平锅面朝下,底朝上,为保持炉内所需温度,锅底需用泥糊好,炉底上下不透气,制成马蹄烧饼最理想的燃料是优质果木屑和谷糠,也可用无味锯末代替。

郑店镇马蹄烧饼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完美,近年来,乐陵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传统名吃的继承和发展,采取措施扩大生产和提高质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开放,马蹄烧饼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不仅在郑店镇内有十几家烧饼铺,还有120余家烧饼铺分布在全县市的乡镇农村,据统计,全市马蹄烧饼年产量可达300余吨。这些遍布全县的烧饼铺,在继承制作的同时又有改进和创新,各具特色,各有风味,互相竞争,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些产品不仅供应本县之需,而且周围县市,以及省城济南市和德州市民也常有人批量购买。

由于马蹄烧饼物美价廉,老幼皆宜,是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佳品,尽管店铺遍及全县市,其产品仍呈供不应求之势,每当节假日,人们更是争相抢购,销路广阔。加之郑店镇具有生产马蹄烧饼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郑店镇是历史上有名的粮面油生产基地,近年来,优质小麦面积不断扩大,生产马蹄烧饼的基本原料均可就地取材,资源十分丰富,这就为马蹄烧饼奠定了基础;二是村镇均有技术熟练的老师傅,形成了一支烤制马蹄烧饼的技术骨干队伍。

九. 山东省 德州 庆云 德州菊花

德州菊花以盆栽为主,也称春盆菊。每年秋冬之际,将菊花芽栽入盆中入室过冬,次年春季按每株一盆分栽,经过倒盆、打头等精心管理,至秋季开花。德州菊花品种繁多,色泽各异,其中“山村0”、“黄鹤云飞”、“七宝楼台”、“仙露蟠桃”、“古都瑞雪”、“紫阁青霜”、“电掣金蛇”、“陶然友”、“旭涛”等优良品种为群芳中的佼佼者。1982年在上海市全国首届菊花展览会上,德州菊花以其棵矮、杆粗、叶茂、花大、花齐、色艳等特点被评为全国第一名。此后,德州市人民公园每年10月举行菊展。菊花为德州市市花。

十.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禹城辣椒

禹城辣椒是禹城的传统出口创汇产品。禹城辣椒特点为味香、皮厚、含油质多。禹城辣椒主产于该县廿里堡、安仁、房寺等乡镇。

【禹城辣椒】 禹城辣椒是做菜调味用的一种辛辣美品,也是一种传统商品,早在1953年首届广

州交易会上即赢得“禹城椒”的美称,至今仍为“王牌”。

禹城椒果实呈细尖型,紫红色,特点是皮厚、籽满、含辣油量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清香不腻的

辛辣味。辣椒成熟后,可晾晒成辣椒干,加工成辣椒粉、辣椒酱等,可供炒食或调味。常食辣椒不但

能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有一定的养生疗病的功能。

禹城辣椒获得优质高产与适时种植关系很大,以用塑料大棚育苗,提前栽种为最好。禹城辣椒适

应性强,耐旱、耐涝,适宜于高坡地种植,每亩可栽种5000棵左右,一般年景亩产辣椒干200公斤,高

者可达300公斤。禹城县种植辣椒早在50年代就发展到1.2万多亩,廿里堡、安仁、房寺、梁家等乡镇

种植尤多。70年代至80年代,年出口量3~4万公斤,最高年出口量到过12.9万公斤。近几年来,虽然

扩种棉花,减种辣椒,但1987年全县种植辣椒仍达6500亩,亩产220公斤,除供省内外需要外,还有一

部分销往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