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写家乡特产莲藕 家乡的莲藕7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写家乡特产莲藕 家乡的莲藕700字更新时间:2023-01-08 05:01:28

一.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鳌莲藕

新会大鳌莲藕--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新会区大鳌地处西江流域,土地肥沃、水网纵横,适合慈姑和莲藕的生长,同时由于特定的土壤、水质等地理环境,产品品质优良,驰名五邑,成为大鳌镇的特色农产品。 莲藕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大鳌镇种植莲藕时间超100年。大鳌莲藕肉质细,淀粉含量丰富,维生素多,清甜可口,有清热解暑,降血糖等功效,烹调方法炒、煲均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 大鳌莲藕于200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证书编号:WGH0403163)。 2005年10月大鳌牌莲藕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二. 广东省 肇庆 鼎湖区 莲藕排骨汤

肇庆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产藕地,特别是星湖及其周边的池塘和低洼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给莲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肇庆生产的莲藕粗壮、肥厚、浑圆,外皮呈黄褐色,肉白色,微甜而质脆。生吃,松脆爽口,味美香甜;煲熟,细嫩香滑,松化柔润。莲藕排骨汤,是一个很普遍的汤,几乎在哪里都可以吃得到,但肇庆的莲藕排骨汤比起其它地方就有点不一样了,少了一种涩的感觉喝起来粘滑,甜甜的,是美味又有营养的汤!

主料:肋排、莲藕

辅料:葱、姜

调料:盐、油、胡椒粉、鸡精

做法:

1、 将莲藕切成与肋排大小一样的块,葱切段、姜切厚片;

2、 坐锅点火倒水放入排骨,水开撇去血沫捞出排骨;

3、 坐沙锅放入排骨、葱、姜、水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莲藕、盐用小火煮30分钟,出锅前放少许胡椒粉即可。

三.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荷村莲藕

鹤山名。宅梧镇荷村种植莲藕是从南宋咸淳二年(1266)建村开始,至今己有700多年历史,“有村就有藕”。荷村建村前,原是一片沼泽地,当地所产莲藕,茎粗、节少、含糖高、纤维少、粉量大,高产优质,是当地传统。过去一般只种藕150亩(1亩=666.7平方米),现在已发展到900多亩(含附近双龙一带),年总产量达1350吨。产品供不应求,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远销中山、珠海和澳门等地。

四.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晋祠莲藕

“藕瓜瓜”即指莲藕,俗称莲菜。晋祠一带的莲藕种植年代虽说无法考证,但据笔者判断,最晚也应在宋代。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到过晋祠,写有一首《题晋祠》的诗,其中有两句为“千家灌禾稻,满目红香田”(另有“江南田”之说)据晋祠附近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来看,诗中的“红香田”很可能就是指荷花盛开的藕塘,既然能够达到“满目”的境界,可见当时种植的面积已经相当可观了。另据晋祠一带的民间传说所云,晋祠的莲藕原是庙内的一个和尚从南方引种的,先是在庙里的荷塘试种,后来发现长出的新藕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于是便在晋祠附近大加推广了。又据史书记载,晋祠庙里的唐叔虞祠和圣母殿等,大多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既然有庙就有和尚,因此“和尚种藕”的民间传说也就有它的可信之处了。至于当时种藕的情况,大多集中在晋祠附近的南大寺和北大寺村,只是缺乏具体的历史记载。到了清代,太原著名书记法家杨二西曾写有一首《大寺荷风》的诗,诗中云:“……未入莲花国,先闻水面香……莲村千顷色,真作万荷庄。”这就是诗人对晋祠南、北大寺种藕状况的真实描写。而后人所说的《晋祠四宝》中的“藕瓜瓜”,正是南、北大寺两村的产品。据说这里出产的大寺莲藕茎直粗大,切开后丝长尺余,芳香扑鼻,制成的凉菜可放七八日,其色香味不变。因此山西各地的商家逢年过节都要到晋祠来采购莲藕,并将其销往本省及河北、内蒙等地。

五. 安徽省 铜陵 枞阳 鸭儿池莲藕

鸭儿池莲藕

藕,是一种最常见的水生植物,南方各地湖泊水塘最易生长。但产于老洲鸭儿池内的藕与众不同,乃藕中上乘珍品。

老洲、老湾西北边的七圩、鸭河两村村南的长河古称鸭儿池。据考,在明朝前,鸭儿池西抵源子港的双溪河,时为白荡湖水入陈瑶湖到长江的通道。后江家圩、乌泊圩堵双溪河水圈堤垦荒,鸭儿池近十里的长河即变成圩内湖泊,故此段水域又有“鸭八里”之称。鸭儿池河底平坦,河面宽阔,水深变化不大。因受历年江水、湖水漫淹,江沙湖泥堆积,淤泥深厚,泥质肥沃,有机物丰富。河内地下水长年渗出,旱年不涸。河水、河泥温度变化不大,给河内莲藕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故藕质比其它河塘好。即使次年开春采藕,其藕色仍洁白无瑕,其味仍脆嫩新鲜。

莲藕遍身是宝,莲实又称石莲子。据【本草纲目】解读:常食莲实可补中养神、轻身耐老,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利耳目。捣碎和米煮粥饭食,味清香且健体。藕主热渴,散淤血,生肌。久食令人心欢,止怒止泄,消食解酒毒。捣汁服,解胸闷心烦,开胃。藕节是一味使用频率很高的草药,可止咳血、吐血、血痢、血崩等。

藕为灵根,生于污泥而不染,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孔巧玲珑,丝丝内隐。生于嫩芽长为茎、叶、花、实,复又生芽,生生不息,四时皆可食。熟食可将藕与大米相掺和煮熟后可做一日三餐的主食。米粉与肉、藕相拌蒸熟后俗称“通菜炸肉”。因藕俗称“通菜”,寓意事事通顺。生吃选取鲜嫩藕切成圆形藕片,放在盘内撒上白糖即可,此为冷盘名菜。这两道菜主料皆藕,是当地红、白喜事酒席上的传统名菜。由莲藕加工而成的淀粉俗称“藕粉”,是老人、孩子的最佳食品,也是烹饪的上等佐料。

夏日,荷叶如盖、如伞,亭亭如立。居与水中而不被水没,清洁碧绿,兼得群美。红荷、白荷相居其间,次第绽放,相互争妍。香近欲醉,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右亵玩焉”。鸭儿池莲藕宜食宜赏,确是沿江宝地——老洲一绝。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东平莲藕

东平藕

东平藕色泽棕黄,粗大而有结节,粉质多。产于口洋、海蓢、允泊一带自然村。这些自然村靠近海边,受咸潮影响,土质带沙,土壤特别肥沃,适宜莲藕生长。由于藕农种植经验丰富,管理到位,故种出的藕人人喜欢,外地客商到东平常常购卖莲藕带回家,东平藕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七.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青菱莲藕

位于武昌南郊的青菱乡,河渠纵横,大、小湖泊密布,大江南水乡之特色。107国道两侧,荷塘一个接着一个,左侧有烟波浩瀚的黄家湖,右边有一望无垠的青菱湖,还有名不见经传的野湖、柴湖等。湖周围浅水的地方盛产莲藕,每到夏季,荷花盛开,其美景,其雅趣,令人难以忘怀。

青菱乡现有面积68平方公里,黄家湖为6000亩,青菱湖为9000亩,野湖3400亩。所产莲藕原系野生,上世纪70年代后实行人工栽植,产量迅速提高,成为武汉人民日常生活喜爱的佳品,并向国内外开拓市场。青菱莲藕为酿汤的上乘配料,煨出的肉汤颜色纯正,味道甜美,粉烂爽口,故有与月湖藕齐名之说。

八.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家乡炒辣菜

 春节前后,农家菜园中生长最为茂盛的是芥菜,大多数农家食不完则腌制辣菜储食,其味爽脆触鼻,似日本芥辣,乃农家特色美食。
 

九.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南坊莲藕

武阳镇南坊村出产的莲藕淀粉含量高,矿物质元素丰富,特别是钙的含量很高,是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同时,莲藕产业还具有文化底蕴,可以利用莲藕产业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南坊莲藕是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武阳镇南坊村的。武阳镇南坊村出产的莲藕淀粉含量高,矿物质元素丰富,特别是钙的含量很高,是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同时,莲藕产业还具有文化底蕴,可以利用莲藕产业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江西省南昌县武阳镇位于赣江支流抚河东岸。距省会南昌市24公里,离县城莲塘镇8公里。现辖16个村委会(辖武阳、茬港等2个居委会,郭上、茬港、西游、傅家、朱坊、蕉湖、武阳、前进、南坊、大仪、保丰、徐桥、楞上、泗洪、庵前、广丰等16个村委会),50010人,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00亩,沙洲1580亩,可养水面2200亩。平均海拔28米,年平均气温17.5℃,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

武阳镇南坊村出产的莲藕淀粉含量高,矿物质元素丰富,特别是钙的含量很高,是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同时,莲藕产业还具有文化底蕴,可以利用莲藕产业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江西省南昌县武阳镇南坊村(莲藕)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十.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溆浦莲藕

莲藕溆浦种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县城西部莲花洞,是洞庭莲花仙子发迹的种塘。仙女离开时,将自己培育的五色莲子撒在这里,从此溆浦 就广种莲藕。

溆浦藕又白又大又嫩,有小腿那么粗,长几尺。含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万分。滋补身体,又有养心、固精、散淤、安神等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