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庆特产散装烟丝 云南烟丝散装20一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庆特产散装烟丝 云南烟丝散装20一斤更新时间:2023-01-14 07:21:06

一. 西藏 拉萨 堆龙德庆县 唐卡

唐卡即卷轴画。这种画通常绘在丝绢或布帛上,因多描绘宗教内容,

加上易于携带,所以在藏区广为流行。唐卡是西藏地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唐卡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内容,所以唐卡又被称作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西藏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明清时期,西藏的唐卡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的唐卡,一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画派。大体说来,前藏的唐卡构图严谨,笔力精细,尤擅肖像,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着色浓艳,属于笔彩的画法。

人们现今所看到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她兴起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传,外来文化艺术渗透,为唐卡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她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汉地或印度、尼泊尔等地之艺术精华,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唐卡,是以严麻布或粗布作为底布。较为珍贵者是以丝绸作为底布。

它的制作过程是首先作一木框,将底布四边缝在四条细木棍上,然后用绳穿上细木棍张撑在木框上;用一种动物胶与滑石粉调合而成的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底布上,目的是使底布均匀平滑无洞,光洁明亮,涂完后用一薄质工具将底布的糊状物刮平,刮匀、待底布干后,用炭条纹,绘制图像之轮廓,一般是先里后外,将中间主图像画成后现绘四周的附属部分,最后上色。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这种原料的配方科学,加之西藏高原气候干燥,所绘就的唐卡即使过上数百年之久,依然色泽鲜艳,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除条幅形唐卡外,还可以看到横幅形唐卡,这种唐卡大幅的长1.1米,宽约3.5米。

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一)国唐

根据丝绢的不同材料,“国唐”也有以下五种:

(1)绣像“国唐”:这是一种用各种不同的丝线手工绣制而成的唐卡。(2)丝面“国唐”:制作这种唐卡是将各色的丝绢切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用针将拼成画面的各色布块缝接起来。

(3)丝贴“国唐”:这种唐卡与(2)相似,只不过是将切成各种各样的彩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且成画面(很像今天的布贴画一译者)。(4)手织“国唐”:一种用丝线编织成的唐卡。

(5)版印“国唐”:这种唐卡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绢上,套版主要用木板,偶然也用铜版或铁板。

“国唐”中尺度最大的叫做“国固”,因为太大,也不能随便把客观存它挂出来,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才使用这种唐卡,将“国固”大唐卡挂在寺庙的外墙上,或者挂在专门为挂“国固”唐卡而修建的大墙之上,布达拉宫一幅最大“国固”唐卡。高约55.8米,宽46.81米,这幅唐卡是在著名的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由摄政王桑结嘉措主持制做的,唐卡描绘的是阿弥陀佛。

(二)止唐

由于画法多种多样,这类唐卡也有好多种,人们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

(1)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

(2)金唐:一种用金黄色的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3)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4)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

(5)版印止唐:制作方法与制作水印国唐同,惟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画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

最大的止唐,长3米,宽2米;而最小的止唐仅长30厘米,宽20厘米。

二.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五福鸡

“五福鸡”是德庆县官圩镇独具特色的优质品牌鸡,因其采用山地放养,肉质嫩滑,皮薄骨香,鸡味浓郁而名闻遐尔,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德庆五福鸡,其鸡只烹调方法非常之特别,其鸡肉肉质鲜嫩而有口感,一啖吃下,很有咬口,这与鸡只的饲养方法有关。德庆的鸡只是放在农场中自由走动,有很大的活动空间,所以鸡只肉质结实,令人吃到真正的鲜鸡味道,这是在外地难以品尝到的。

三. 西藏 拉萨 堆龙德庆县 藏红花

西藏藏红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并等地栽培历史也很长。

红花可入药,有活血通络之功效。草红花种子含油量达55.38%,长期食用这种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来治冠心病;由于草红花油中的亚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红花在西藏东部、东南部以及南部地区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国外,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珍贵药材。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胸腹胁肋等疼痛,也治疗创伤肿,特别是它的养血之功能早已闻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红花就传入我国,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当然,就其养血功能而言,要远远超过草红花。

草红花与藏红花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误认为同物异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种栽培的草红花当作藏红花。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红花是属双子叶植物纲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左右,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桔红色。而藏红花是属单子叶植物纲的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花为表紫色或紫红色。它们虽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四.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诰赠贡柑

诰赠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马圩镇镇东北部,全村总人口2860人, 村民经济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果种植,现全村发展贡柑、沙糖桔3500多亩,人均大约1.2亩。

贡柑是马圩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其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为其他柑桔品种难以比拟。该果品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有机酸等,被水果业界称为当今健康、时尚的水果新贵,被誉为“柑桔之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

马圩镇于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贡柑生产专业镇,誉为“中国贡柑第一镇”,诰赠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五.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竹篙粉

一、竹篙粉的来历

竹篙粉,是粤西德庆颇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独特,口感显著区别于普通河粉,且需簕竹篙挂晾制作。近年,德庆城区街头巷尾,竹篙粉已随处可见。

相传从前德庆香山脚下竹海茫茫,竹类品种丰富,其所产簕竹硕大坚韧,山下农民多以卖笋、编制竹制品及晒腐竹等为副业。山脚之村仍曰“孔竹根”村,遗迹尚存。

村民生活艰辛,卖笋编竹有了季节性,于是晒腐竹便成了经常性的副业了。村民将浓豆浆倒到平底锅内细火慢熬,再将凝结的腐皮刮起晾在竹竿上晒干,便成了腐竹。

腐竹在当时的农村也是奢侈品,村民平时多不舍得吃,最多也就是舂米磨浆蒸米制品解谗而已。河粉即是其中之一,但味有别于饭粥,又与腐竹有形似之趣,是村民常食之物。

德庆气候湿热,村民经常将新蒸的热河粉随手晾在晒腐竹的簕竹篙上冻凉再切来吃。菜园田间,村民常就着白粥、自制的榨菜、辣椒酱,“稀里咕噜”一番,风味盎然。

香山泉水清冽,所制河粉柔韧爽口,地气独特,所出簕竹品正性凉。二者结合,竹篙粉便具有。了可口清热的特点。后来周边村落不断仿效流传,更乘旅游开发之风,遂成德庆著名小吃。

二、竹篙粉的特点

爽口,柔韧,清香的特点,真是食过返寻味。

三、竹篙粉的制作

1、浸米,必须要掌握适当的时间,浸到啲米不可太烂,也不可太硬;

2、打磨,将已浸好的米放到石磨(现在已用磨粉机)上磨成米浆;

3、冲浆,将磨好的米浆循环冲撞几次,并加落适当的料(油,淀粉等);

4、崔(德庆话,类似蒸),将处理好的米浆,放到一个铁镗里,倒成薄薄的一层,然后话到镬头里崔;

5、一定的时间后,镬头里的粉已经熟了,马上拿出来,晾一会儿,然后就把已熟的粉放到一条大碗般粗的竹篙上去再晾冻至稍凉;

6、这时候,就可以放到砧板上切成一条条的,然后就可以加上鼓油、花生油拌着吃了,喜者还可以加上一两个酸辣椒,味道更好。

六.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佛手

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德庆县地处西江中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均匀,阳光充足,冬季无明显霜期,十分有利于广佛手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我县已掌握了一整套广佛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产品以武龙出品为最佳。

七.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谢村“鸭头绿”桂味荔枝

每年六七月,蝉鸣荔熟,佳果飘香。荔枝品种甚多,其中大家公认最好吃的当数桂味。而在德庆县官圩镇谢村,有一种被称为“鸭头绿”的桂味荔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肉脆、汁多、清甜、有桂花香味的特质而胜于一般桂味。

谢村桂味荔枝果皮鲜红,呈长心形,有明显的分界线以及墨绿色的斑块,这是它外观上的独特之处,“鸭绿头”之名正出于此。此外大部分果实上都附有一个小果实,形成一大一小的鸳鸯果,因而也有“鸳鸯桂味”的美名。谢村的鸳鸯桂味荔枝,因其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少、品质上乘,一直是当地人喜爱的夏果。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种远近驰名的荔枝背后还有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据说,一百多年前,谢村出了个名中医,名叫谢兰修。他为广州增城一个富人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背痛病。富人十分感激,于是将家中特有的从不轻易送人的荔枝果苗,送了两株给谢兰修带回家栽种。就这样,源于岭南荔枝著名产地增城的优质果苗,被移种到了上百公里外的官圩镇谢村。没想到地处北回归线之南的德庆,十分适宜荔枝的生长,结出了累累果实。

为何谢村的桂味荔枝风味如此独特?为了揭开其中奥秘,十多年前,由省农业厅、华农大、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教授以及德庆本地园艺师组成的鉴评小组,对谢村桂味荔枝的风味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鉴定,包括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对果实糖分等进行分析研究,专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谢村桂味荔枝含糖量达20~21度;焦核率为97.8%,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75%-78%。

当年谢兰修带回的两棵桂味荔枝母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仍然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而整个谢村桂味荔枝园如今有三十多株荔枝树,成为了谢村一宝。据当地老人介绍,早在解放初,作为名优水果的谢村桂味荔枝就小有名气,各地果商争相购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谢村桂味荔枝园中的一株荔枝树,曾创下日采集果实几千斤的纪录,一度成为佳话。

近年,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谢村桂味荔枝的独特风味,该村举办了多届“荔枝文化节”,吸引不少人前来。

如今,这种由清代名仕谢兰修栽培的荔枝极品,经数代人选育优化,已成为德庆官圩镇的品牌水果,并曾在中国农业博览会热带水果产品中荣获优良产品奖,在广东青年“三高”农业博览会荣获优秀产品奖。

(通讯员杨芳记者黄丽君)

八.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四季蜜龙眼

从2005年开始,德庆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多位技术人员和农学院教授对四季龙眼进行反复实验及改良,用时3年最终获得了新一代的优质四季蜜龙眼。

优质四季蜜龙眼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年四季多次自然开花结果的习性,不受天气影响,年年丰收,永不落空。树身受命长,不易得病。易成花结果,时间短,易管理。维生素C含量高、口感比其他龙眼纯正,肉质爽脆、清甜可口、有蜜香味、肉厚、核小、易离核。

由于四季蜜龙眼品质好,同时避开了龙眼上市的高峰期,市场十分畅销,供不应求。

九.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巴戟酒

德庆巴戟天具有补肾壮阳、健筋活络之功效,何首乌具有补肾益肝、固肾益精、强筋骨,乌须发,延年益寿之功效。公司三个药字号产品:巴戟补酒、金樱首乌汁、首乌补肾酒,采用广东省德庆县南药巴戟天、何首乌为主要原料,配以金樱子、肉苁蓉、杜仲、淫羊藿、仙茅、覆盘子、枸杞子、圆肉等名贵中药精制而成。无比古方酒是在国准字号产品——巴戟补酒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改良配方和工艺,精选上等原料,严格按照药品生产的管理要求配伍与生产。据药效分析:无比古方酒、金樱首乌汁、首乌补肾酒和巴戟补酒都有益精血,补肝肾、乌须黑发、缓解动脉硬化、强筋健骨、延嗣益寿的功效。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公司拥有淡爽巴戟王、1.5倍浓缩型巴戟酒、无比凸酒等不同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十.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酥

德庆酥

德庆酥:是广式名点,原产于广东省德庆县,是在桃酥中添加芝麻、花生等原料制成。40年代初期传入上海,现已成为上海糕点中的一个传统名点。

基本材料:熟富强粉3.45千克

猪油1.2千克

白糖粉4千克

鸡蛋0.6千克

熟芝麻0.35千克

熟花生0.35千克

小苏打170克

发粉430克

质量标准:扁圆形,花纹清晰,呈淡黄色,色泽鲜明,松酥,无杂质甘香松脆。

制作方法:

1、将熟花生去衣,与熟芝麻舂研成碎屑,掺入面粉拌和过筛,倒在台上中间开塘,在塘中加入糖粉、鲜蛋、猪油、小苏打、发粉和适量的水,用手将各料搅匀捏成较松散的面团,面团不宜过干或过湿了,若过干了,粉粒间粘结力弱,烘焙时不能包裹住疏松剂释放的气体,成品僵小而难于成形;如过湿了,坯料与模板要粘结,在烘焙时易变形,也难以保持成品的表面光洁与花纹清晰。

2、烘烤炉温应当保持150℃,待表面凸起、呈金黄色即可出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