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州特产什么石头 凉山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州特产什么石头 凉山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1-01 05:24:42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甘洛县 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彝族自治州沟壑纵横,立体气候明显,自海拔360米的金沙江边到1800米的山区都可栽桑养蚕,海拔360米-1600米之间的低山河谷地区及部分中山地区是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生产区内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旱两季分明、日照时数长、冬暖夏凉、雨量集中等气候特征。蚕桑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14℃-22℃,年降雨量960mm-1143mm之间,降雨时间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季、夜雨昼晴。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2500小时,≥10℃的年均积温5000-7500℃,全年无霜期290天-360天,有利的生态条件使得凉山种植桑树生长期长达290多天,产叶量高,桑树当年生枝条可达4.5米以上,单株产叶量可达4公斤以上。宁南、会东、德昌、甘洛等地区的桑叶36片即有0.5公斤,较四川内地产叶高一倍以上,且一年可养4-5季蚕。凉山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

凉山桑蚕茧茧形大且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以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国内外。凉山桑蚕茧是缫5-以上高品位生丝的首选原料。

凉山桑蚕茧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北纬26°03′—29°18′,东经100°15′—103°52′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凉山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凉山州境内的宁南县、会东县、德昌县、西昌市(含西昌农场)、冕宁县、普格县、会理县、金阳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盐源县、布拖县等 13个县市的211个乡镇895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3万公顷,年产桑蚕茧3000万公斤(60万担)。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越西县 越西苹果

越西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越西苹果久负盛名,是四川省苹果生产基地县。1977年,越西苹果打入国际市场,销往香港的“红苹”吨价达700美元,超过了美国的“蛇果”售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西苹果畅销全国各地,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色泽鲜艳,口感好,甜度高———越西打造的绿色型苹果备受市场青睐,喜获“四川省名优果”、“四川省无公害产品”、“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等多项殊荣。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北连甘洛县、石棉。越西苹果果实中大、质地松脆、酸甜适度、有香味,汁液中多。成熟期较早(8月上旬),外观美,品质佳。由于受生态气候的影响,越西苹果产地春季气温回升早、快,特别是气温稳定通过5℃的初日在于2月下旬,使得果实成熟早。同一品种在越西县于8月上旬成熟比省内主产区提早成熟15~20天,比北方苹果产区提早近1个月,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92D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据《越嶲厅全志方物》记载,越西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已有林檎(花红)栽种。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越西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了红津轻、藤牧1号、红王将等品种,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越西苹果产业开发工作。越西苹果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名优果”,2002年获得“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2004年取得农业部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92D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越西苹果

地域范围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凉山州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0′00″~102°54′00″,北纬28°18′00″~28°53′00″。越西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越西境内25个山区乡镇所属的自然村,具体是大花乡、丁山乡、中所镇、大瑞乡、南箐乡、马拖乡、新乡乡、五里箐乡、越城镇、河东乡、西山乡、大屯乡、新民镇、板桥乡、瓦岩乡、普雄镇、乐青地乡、贡目乡、依洛地坝乡、拉白乡、铁西乡、拉普乡、尔觉乡、四甘普乡、保安乡的山地和山间盆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越西苹果果实中大,圆形,略高桩。果顶萼洼中广、有浅状棱突起,萼片宿存闭合,梗洼圆、较深,果柄短。果面主要着鲜红色条纹,阳面片状着色,果点小而稀,有少量果粉和蜡质。果心小、种子小、五心室,每室着生1-2粒种子。果肉黄白色,质地松脆、酸甜适度、有香味,汁液中多。成熟期较早(8月上旬),外观美,品质佳。 (2)内在品质指标:越西苹果总酸≤0.4% ,总糖≥10%,可食率≥85%,可溶性固形物≥12%,硬度大、耐贮藏。 (3)安全要求:符合《仁果类水果》NY5322-2006质量要求。

三. 台湾省 花莲 石头火锅

石头火锅作法简单原始,举凡食材、容器、饮具、汤勺都就地取材;族人从前出外狩猎、工作时,只要带上一包盐巴,利用简单的素材,就能煮出一锅美味的料理,充分展现出其生活智慧。首先以槟榔叶鞘折成“锅具”,盛满水后将鱼虾、野菜和盐巴一齐投入,一旁则以炭烤石,待石头受热烧成白色时,便将之夹至容器。不久,石头把水烧滚,便成一锅香喷热腾的鱼汤。( 花莲县)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雷波县 雷波脐橙

雷波脐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雷波脐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95 年 10 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 , 雷波县农业局选送的脐橙鲜果“纽荷尔”、“柰文林娜”双双被评为金奖,“锦橙”被评为银奖。从此,雷波脐橙声誉鹊起,成为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远销省内外,中国人民银行曾专门委托四川省分行派人到雷波采购。那么,雷波脐橙究竟“优”在何处呢?省州专家认为,它“果特大、整齐,果形美观,皮薄,无核,肉质脆嫩化渣,汁液特多,糖分高,风味很浓。”

雷波脐橙的繁育是用优质穗条嫁接积壳实生苗或对挂果红桔树高桩换种。在果树生长期既要注意适时施肥、防止虫害,又要保证水分灌溉。采摘前的灌水尤为重要,水过多会裂果,水过少则果汁少。为了使果子的风味不同,还可因树制宜,配方施肥。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101°52′-103°52′,北纬26°05′-28°32′。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雷波脐橙保护范围为凉山州雷波、金阳、宁南、会东、德昌、会理、布拖等七县共计79个乡镇,236个村,幅员面积5839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3333公顷,产量20万吨。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石头饼

石子饼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即传说中的炎帝,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创农业生产,教人食谷。《白虎通》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吕,教民劳作。”然谷物粒食,不宜于火上直接烧烤,先民就发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关于“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载《礼记·礼运》有“其燔黍捭肠人。污尊而杯饮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肠肉加工于烧石之上而熟之也。”

这种方法是将石块烧热,谷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这主要是利用石块传热慢,散热也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以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唐朝时有“石鏊饼”之制,明清谓之“天然饼”。

六. 四川省 凉山州 普格县 螺髻山黑猪

螺髻山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螺髻山黑猪肉被称为猪肉界的“神户牛肉”,可从这称呼中窥见其肉质的鲜嫩与极致口感。

普格,彝语称之为“普基”,意为一个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故文人是这样描述普格的:“普格县是历史悠久的火把节之乡,是一方富饶神奇的山水,普格有引人入胜的民风民俗,有独具风情的旅游文化”普格县距州府西昌市74公里,交通便利,螺髻山AAAA景区和温泉瀑布让人流连忘返。 普格县养殖螺髻山黑猪历史悠久,是优良的地方品种。据《普格县志》、《普格县畜牧志》记:“普格黑猪,属于凉山黑猪,体格中等,偏于脂用……”,螺髻山黑猪肉加工成的猪腊肉、香肠、包腊肉是彝族人民拜年必不可少的礼物,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相传彝族先民以狩猎为生,所获猎物以野鸡等两只脚的小动物为主,野猪和岩羊等四只脚的中等动物较少,野牛等四只脚的大动物最少;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食物来之不易,先民知道将猎物与族人共享、团结互助才能凝聚力量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先民们逐步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食物的丰富,猎物有时吃不完了,于是出现了动物的驯养;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及部族之间的交流驯养的鸡、黑猪、羊、牛等动物成了食物的主角;久而久之彝族招待客人逐渐形成了最尊贵的客人杀牛、较尊贵的杀黑猪(宰羊)、一般客人杀鸡的风俗。 螺髻山黑猪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由于商品黑猪放牧生长期一般都在1年以上,整个生长期无外源性污染,生产出的肉肥瘦适中、品质优良,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品质极高,是符合现代人美食和健康需要的高档猪肉品种。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为庆祝丰收的重大节日,彝历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螺髻山黑猪进行进行祭祀,黑色彝族先民认为是富贵、吉祥的颜色,所以年猪多以黑猪为主。年猪肉制成的腊肉、香肠是传统美食;过年猪比赛,谁家过年猪肥膘厚,谁家就多福多吉祥。 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民族饮食文化多姿多彩。螺髻山黑猪烤乳猪、砣砣肉、猪肚肉、烟薰腊肉、彝家香肠、拜年、赛年猪,这些民族饮食文化无不呈现和闪耀着彝家儿女火一样热情的好客之道,它就象一杯甘醇的美洒醉了西山的月亮、醉了客人的心儿。许多来普格的游客在螺髻山下都要点名品尝以螺髻山黑猪肉为原料加工的菜品,螺髻山黑猪肉制作腌腊制品成为越来越多游客购买的凉山之一。

地域范围

螺髻山黑猪主要分布在则木河、西洛河流域的红莫依达乡、马洪乡、洛甘乡、特兹乡、大槽乡、月吾乡、祝联乡、菜子乡、哈力洛乡、耶底乡、特尔果乡、孟甘乡、甘天地乡、洛乌沟乡、黎安乡、文坪乡16个彝族聚居乡,海拔1800-2500米的高山地区。东起哈力洛乡惹地坡西村,南到洛乌沟乡红旗村,西到黎安乡骆厂河沟村,北到红莫依达乡特莫波石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6′~102°46′、北纬27°13′~27°30′。产区幅员面积1918平方公里,总人口19.1万人。主产区常年出栏3.5万头以上螺髻山黑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螺髻山黑猪被毛多为黑色,额部多有旋毛;头长,嘴筒粗而直;耳中等大小、下垂;体躯较窄,背腰平直,后躯较前躯略高;大腿下部皮肤常有皱褶,俗称“穿套裤”;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耐寒耐粗饲,适用于粗放的敞放生产等特点。 2、品质特征:螺髻山黑猪肉与普通猪肉检测结果对比,部分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 3、风味特色:螺髻山黑猪肌肉鲜红、系水力强,肌肉大理石条纹明显,肌间脂肪含量高,上述特征反映到口感上是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会东县 酸菜坨坨鸡

由彝族自制酸菜、土鸡等为原料做成,其肉块如同“坨坨肉”般硕大,故称“坨坨鸡”。

其汤酸咸适度,口感甚佳,酒后饮之可解酒及除油腻。喝汤所用的勺子系木制,彝人称作“马食子”,一般为一人一只,也有同桌共用一只的情形。

八. 四川省 凉山州 美姑县 白魔芋

魔芋又名蒟蒻,是一种生长在海拔250—2500米的山间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对生长环境有比较特殊的要求,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美洲和欧洲目前还没有种植的记载。从产量和规模上来看,魔芋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日本、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日本有1500多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有100多年的精粉加工史,而中国虽有2000多年的民间栽种历史,但真正的精粉加工只是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

据《本草纲目》记载,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魔芋来治病。经科研人员研究,魔芋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十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丰富的食物纤维,防治结肠癌,乳腺癌有特效;魔芋低热、低脂、低糖,对预防和治疗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可以说是一种上等的既饱口福,又治病健体食品,还可以防治多种肠胃消化系统的多种常见慢性疾病,由此可见,魔芋是一种“天赐神药”,食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国民间种植加工食用魔芋已有200年的历史,但以前只是在少数山区零星食用,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也从过去的饱食营养型转向了现在的美食保健型,魔芋食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现已有十五个省区开始规模种植加工食用魔芋。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食用魔芋食品。其中,日本最盛,平均每人每天要食用0.6Kg魔芋食品。

魔芋主要成分为葡甘露聚糖,这种物质属可溶性多糖类,从营养学的效果看,是一种理想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超低热量。膳食纤维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五大功效:

第一、食物纤维在肠胃吸收水分膨胀,体积增加,增强饱腹感,可溶性纤维形成了胶态,延缓了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逐渐使血糖和血脂水平下降。从而可以有效防治高血糖、高血脂类疾病的发生。

第二、缩短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一般来说,普通食品需要28小时才能从肠道中排空,而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只需要14-16小时,这样大大减少了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第三、食物纤维还能吸附和稀释致癌物及有毒物使之排除体外,从而在一定程度具有防癌的功能。

第四、纤维在肠内酵解,导致肠内PH值下降,影响厌氧菌群代谢活动成为抗肿瘤发生的因子来源。

第五、食物纤维还能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减少胆酸通过肝再循环,从而降低胆固醇,因而能抑止胆固醇上升。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美姑县 裂腹鱼

吻圆钝。口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对,须与眼径等长。鳞细小,臀鳍和肛门两侧各具列较大的臀鳞。背鳍刺弱,后缘光滑或具少数锯齿。成熟雄鱼吻部具珠星。

层鱼类。栖息于山区的河流内,常在砾石河滩上刮食着生藻类。3~4月繁殖。个体较大,常见1~2市斤,最大可长到8~10市斤。分布于长江上游。

十.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宁南豆腐干

利用本地黄豆和优质水源,以传统工艺精心烤制而成,色金黄、味清香、内柔嫩,是佐餐和馈赠之佳品。

曾多次有外地人来宁南学习技术,但该产品与当地水源、气候等有直接关系,至今外地还没有仿制成功的先例。

热气腾腾的加工房内,十字型的支架吱嘎吱嘎地摇晃着,沉甸甸的滤袋往下滴着豆汁,压榨出的乳白汁液从石板的缝隙里娓娓流出……,滴答,滴答,滴答。一阵阵、一声声,如同时光的滴漏。这,就是承袭百年的传统手工工艺,让做宁南豆腐干的场景多了几许岁月的积淀和别样的韵律。

宁南豆腐干,那简直就是宁南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不过巴掌大小,“外如黄金美观,内如白玉细嫩”的吃食,既是得意时和外乡人炫耀的资本,那话的开头总是“我们宁南的豆腐干……”宁南的这三个字故意咬得那么重,还是走亲戚、出远门时必带的礼品。“人家就稀罕这个,好吃!”

是的,好吃!宁南豆腐干出名就出名在这两个字上。然而这个好怎么形容呢?是它醇厚绵长的香味,是它咸香爽口、外韧里嫩的口感,是它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还是它独一无二的传统手工工艺?

反正,这个东西上得了五星级的宴席,也下得了乡野小店的桌案。可热炒、可凉拌,做法天马行空,咋整都能入席。娃儿在街上耍横了,把才买的豆腐干掰开一块塞进他的口里,吧嗒下小嘴,果然不会再哭;家里来了远客,一碟子豆腐干,拌上姜葱蒜,滴上几滴辣椒油,淋上少许晒醋,这就是正好的下酒凉菜。喝一口辣喉咙的烈性白酒,就一口清爽嫩滑的豆腐干,这个滋味哟……

据考证,宁南豆腐干的制作工艺源于清朝年间,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直到今天,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它的民间传说有很多,主题无非是关于爱情、关于勤劳,关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等等。年复一年,种种传说丰润着宁南豆腐干,让它形象、让它生动,甚至让它变得灵气起来。

宁南豆腐干的出名,得益于它独一无二的口味。因其水源、气候等原因,至今外地还没有仿制成功的先例。曾经应邀到成都、西昌等地做过豆腐干的王大富,同样的技术却没有“复制”出同样的味道。他感叹:“外面再好,哪有宁南龙王庙(地名)的这股清亮亮的水好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