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梁山有啥特产好吃的 梁山必带送人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梁山有啥特产好吃的 梁山必带送人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2-26 16:13:06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三. 山东省 济宁 梁山县 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鲁西黄牛: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役肉兼用。体躯高大,前躯发育好,肌肉发达,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适应性强,皮薄,产肉率较高,肉质良好,膘肥肉嫩,肌纤维细,大理石状花纹明显,肉质鲜美。

体型外貌:鲁西黄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为役肉兼用。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垂皮发达。公牛肩峰高而宽厚。胸深而宽,体躯明显地呈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母牛G甲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关节干燥,筋腱明显。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小。蹄质致密但硬度较差。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钎状。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黄色为最多,一般前躯毛色较后躯深,公牛毛色较母牛的深。多数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俗称“三粉特征”。鼻镜多为淡肉色,部分牛鼻镜有黑斑或黑点。角色蜡黄或琥珀色。体型结构分为三类:高辕牛、抓地虎与中间型。

生产性能:据屠宰测定的结果,18月龄的阉牛平均屠宰率57.2%净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积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净肉率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积94.2平方厘米。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生长发育快、周岁体尺可长到成年的79%,体重相当出生重的10.1倍。个体高大、公牛体高146.3cm,体长160.9cm,胸围206.36cm,体重685.18kg,最大体重1040kg。皮质好,加工后不出萌眼。性情温顺,体壮抗病,便于饲养管理。

繁殖性能:母牛性成熟早,有的8月龄即能受胎。一般10-12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平均22天,范围16-35天;发情持续期2-3天。妊娠期平均285天,范围270-310天。产后第一次发情平均为35天,范围22-79天。

鲁西黄牛,肉质鲜嫩,肌纤维间均匀沉积脂肪形成明显的大理石花纹,具有无可比拟的良种优势。周总理在世时送给日本友人两头鲁西黄牛,现在日本有大理石花纹的牛肉比普通牛肉价格高一倍还多。我区所产牛肉、牛皮(皮质密,韧性好,先进机器能分割六层),多用于出口,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

【鲁西黄牛】山东地方良种牛,以役肉兼用而著称。主要分布在菏泽、济宁两地,泰安、聊城也有饲养,现存养100多万头。

鲁西黄牛以黄色为主,从残黄到棕红不一。绝大多数具有“三粉”特征,即眼圈、嘴圈、腹下部毛色较浅。鲁西黄牛个大体壮,形体结构匀称、紧凑。公牛头方正,颈短厚稍隆起、前躯发育好。母牛头清秀,颈薄呈水平状,长短适中,乳房发育较好。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8厘米,体重600多公斤,母牛平均体高125厘米,体重400公斤左右。鲁西黄牛平均最大挽力229.3公斤,一般为体重的60%。

鲁西黄牛中的育肥膘牛皮薄骨细,产肉性能好。其肉质鲜嫩,脂肪均匀地分布在肌肉纤维之间,形成明显的大理石花纹,即“五花三层肉”,味道异常鲜美。20世纪30年代就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又出口香港。

鲁西黄牛性温顺,耐粗饲,繁殖力较强。公牛一岁左右可有成熟精子产生,2~2.5岁开始配种,利用年限一般为5~7年。母牛初配年龄为1.5~2岁,妊娠期285天,产后发情期35天,终生可产犊7~8头,多者十几头。

鲁西黄牛的不足之处是后躯狭小,肌肉不发达,因而产肉率较低。为了适应商品生产的要求,山东省已投资在鲁西黄牛的集中产地菏泽地区建设大牲畜冷冻0站一处,引进肉用牛开展鲁西黄牛的杂交改良工作,以弥补鲁西黄牛的后躯不足,提高产肉率。

地域范围

鲁西黄牛分布在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全部,东至韩岗镇东袁口村;西至黑虎庙镇马庄村;南至韩垓镇五里堡村;北至小路口镇孙楼庄村;含12个乡镇、2个街道办、1个经济开发区,共计67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36′36″-35°58′59″,东径115°51′37″-116°21′26″,地面海拔47.6-35.9米的范围内。目前,保护区域内鲁西黄牛规模养殖场5家,现存栏15000头以上。


商家信息:

山东益民牧业大型肉牛养殖场主要从事肉牛良种繁育、科研生产和销售,育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现存栏种公牛560头,纯种母牛6120头,后备种牛2050头。其中: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鲁西黄牛四个品种牛为主。截止2011年7月末已累计改良本地鲁西黄牛40万头,向全国各地提供种牛80000多头。欢迎广大肉牛养殖户、规模育肥场前来选购良种肉牛犊。基地同山东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大学及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多项省市重点科研课题,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向全国出售肉牛犊:鲁西黄牛犊、西门塔尔牛犊、利木赞牛犊、夏洛莱牛犊、三元杂交牛犊等良种苗。

山东益民养殖场郑重服务承诺:

【一】、政府担保,保证客户引种质量。(可签定质量合同)

【二】、我场为购牛者办理全国通用检疫,运输手续和畜禽合格证。

【三】、我场为购牛者提供运输车辆,并派人员押车护送您安全到家。

【四】、来我场购牛的客户,免费提供食宿,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减少客户在异地的诸多不便。

【五】、有专业押车人员跟车以便在运输途中,出现伤、亡、残的牛随车退回及时处理,损失由我场承担。

【六】、如购牛业务量大,数量在30头以上(含30头),我场赠送一台铡草机和牧草种子。

【七】、我场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为客户所购牛进行防疫,打疫苗,以保证我场所售牛的健康和我场的信誉。

【八】、客户初次养殖,畜牧师可随车 免费跟随指导,购30头以上免费指导10天,购50头以上免费指导15-30天。

【九】、免费传授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技术和咨询服务,赠送内部的《养牛高效饲养技术》及光盘和内部饲料配方。

我们是AAA级信誉企业,中央电视7台农广天地和致富经栏目有专题报道!您可放心来场考察指导交流和洽谈业务。

免费咨询电话:400-6900-778

经理手机:15054733888

引种热线:0537-6730222

经理手机 15054733888 18863777222

种畜禽生产许可证:(鲁H090206)

动物防疫合格证(A07-206)

企业注册号:370829300002986

网址:http://www.muye666.com

四. 山东省 济宁 梁山县 水泊梁山菜

“水泊梁山”菜,造型新颖、美观,具有水泊梁山的特点,可谓色、形、味具佳。



制作方法是:大枣去皮、核,勾芡后,油炸至皮硬为止;熬糖汁琉璃,趁微热在大盘中摆成“梁山”造型,并以果汁为水,山水相映。再用多种蔬菜加工成各式树木、花草、帆船和走兽、鱼虾、莲藕等,分别衬托于山、水之中。最后,用柑桔瓣构划成登山台阶,用蛋皮薄饼做成“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直插于山顶,此菜即成,得名为“水泊梁山”菜。



这一综合甜菜,造型别致,美观新颖,外焦里嫩,味道香甜,诱发食欲,适宜下酒,是水泊梁山独树一帜的新创地方名菜。1980年联合国水浒考察团赴梁山时,曾制作了这一道名菜,深受国际友人赞誉。

五. 山东省 济宁 梁山县 梁山麻鸭

梁山麻鸭是山东济宁梁山县的。

梁山麻鸭

梁山县优质农产品推广协会

11871589

鸭(活家禽)

六.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七. 山东省 济宁 梁山县 梁山粥

梁山粥从清康熙1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该粥用大豆、小米、大米熬制而成。粥浓如酱 , 喝似水 , 滑润爽口 , 清香甘甜 , 浸人心脾 , 有独特的糊香味。喝净粥 , 碗如洗 , 不挂一丝粥迹 , 为梁山独有的名吃

八.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