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卫特产水果有哪些 中卫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卫特产水果有哪些 中卫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3-01-01 18:15:30

一. 宁夏 中卫 沙坡头区 香山硒砂瓜

香山硒砂瓜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环香山带干旱农作区的西瓜。主要种植生产区和瓜果集散地为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兴仁村及周边地区。当地特殊的干旱和半沙漠化地理条件和昼夜极端温差大气候环境造就了其优良的品质。

中卫市周边地区年降水量仅为189.5毫米,而蒸发量却为2400毫米,干旱频繁发生。并且由于长期受山洪冲刷,这里淤积了大量的沙砾,土地硬化,十分不利于农耕。但这里的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让土地中的水份得以保持不被蒸发,瓜苗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上面结出一个个的西瓜。随后该地区大力推广这种蓄水、保墒、保温的压砂种植技术,发展硒砂瓜产业,用短短的3年时间建成了建成了100万亩硒砂瓜基地,昔日一望无际、寸草难生的荒坡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瓜田,种植区域涉及中卫市中部干旱带上的18个乡镇、65个行政村,直接从事压砂种瓜的农户达到1.46万户。中宁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兴仁村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压砂硒砂瓜生产基地,成为宁夏“王牌”优势特色产业。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兴仁村(香山硒砂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宁夏手工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天下黄河富宁夏"。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物产,为宁夏的清真菜肴及其烹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同时,由于回族风俗习惯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饮食习惯上,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宁夏的风味小吃,无论对原料的选用,还是烹好的方法,在全国来说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宁夏传统的回族风味小吃-------羊肉臊子面,在宁夏既是家常便饭,也是待客必备之饮食,是宁夏和外地群众最受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



正宗的宁夏羊肉臊子面做法分三步



第一步、做汤



做臊子汤在选肉上应选羊后腿的瘦肉最佳,切成一厘米见方的丁状,然后放在锅里进行翻炒,水份炒干时,把羊肉拨开(别盛出来,只是让它腾个地儿),加少许的羊油,将辣椒面儿倒进油里炸一炸,然后翻炒,再放上盐、葱姜、调和面等调料翻炒,再喷少许醋,炒一会儿,然后将切好的西红柿倒进锅里,炒啊炒,西红柿就成了西红柿酱。把切好的青萝卜下入锅中,再炒几分钟,可以加适量水(必须是冷水,热水肉会变红),这时水不要加的太多,以浸过肉稍多些为易,接着进行炖。炖的差不多就可以把水加够。等锅开了,下入适量的菠菜、韭菜、香菜。红的是辣子,绿的是青菜,视觉上红绿,味觉上鲜香,色香味俱全,食欲好强烈呀!



第二步、擀面条



擀面条,这是妇女炊事中的绝技。用精白面粉制作。面的和法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水要一点一点的倒,用筷子或手把面抄匀,注意水不能倒的太多,这样和出来的面叫伤水面,吃着口感不好,而且面也没有筋度。接着就是揉面,面一定要揉到“家”,至到揉的光光的,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再用细长光滑的红红的枣木擀面杖,慢慢地擀呀擀,一定要把面擀的薄且均匀。面擀开是一个圆,把面先对折,再对折,就成了一个扇形。从其中的一个边,用一个手压住面,另一个手握刀“犁”面,擀的面有多大,“犁”出的面就有多长。手艺好的女人切成的面条,薄如纸,细如丝,达到面薄条细。通常人们在过生日也吃这样的臊子面,称它为“长寿面”。



第三步:下面



首先,下面的水里要放一点盐,这样面会更筋道;水开之后,将面条抖散下进去,用筷子搅动,然后盖锅盖。如果是自己和的面自己擀的面条,那么等水开一遍就可以出锅啦!



将面条盛到碗中,把美味的羊肉臊子汤浇在上面。这就是一碗喷香可口的佳肴--------宁夏风味小吃羊肉臊子面。

三.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白豌豆

用途



1: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



2: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和饲料。



营养价值



每100g豌豆含有:能量105千卡、蛋白质7.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1.2克、叶酸82.6微克、膳食纤维3克、维生素A37微克、胡萝卜素220微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09毫克、烟酸2.3毫克、维生素C14毫克、维生素E1.21毫克、钙21毫克、磷127毫克、钾332毫克、钠1.2毫克、碘0.9微克、镁43毫克、铁1.7毫克、锌1.29毫克、硒1.74微克、铜0.22毫克、锰0.65毫克。

四.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决明子茶

决明子是一种中草药材,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除药用成分外,决明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近年来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坚持喝,对便秘有很好的效果。用决明子做的茶,是夏天里一种很好的清凉饮料。一世康决明子茶是以决明子、桑椹子、莱菔子、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绿茶为原料,采用现代国际先进泡腾技术精制而成,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饮用的健康茶饮。既能清肝明目,宣散风热,又能益肾补精,润肠通便。



临床实验证明,喝决明子茶可以清肝明目、防止视力模糊、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胆固醇等,对于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都有不错的疗效;而且决明子富含维生素A及锌,可防治夜盲症以及避免小儿缺锌。此外,决明子茶润肠通便的功能也能解决现代人肠胃及便秘的问题,可以治疗大便燥结,帮助顺利排便。
决明子茶的泡法十分简单,只要用15~20克决明子用热开水冲泡即可,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入适量的糖,当茶饮用,每日数次,若能配上枸杞子及菊花,效果更佳。不过,决明子性微寒,容易拉肚子、腹泻、胃痛的人,不宜饮用此茶。

五.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宁蒿籽面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的丫头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这是流传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首民歌,歌中描述的就是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宁蒿籽面。

蒿籽面是一种民间特色小吃,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曾广泛流传于宁夏中卫、中宁一带。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蒿面子、精盐和香油等,面粉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点当地发酵面粉时使用的碱精粉,将面和好后反复醒揉多次,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极薄的面张,待煮面时按折扇式叠好,用刀切得细如粉丝一般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将豆腐、黄花菜等多种蔬菜切丁制作出的汤菜调入面碗里即可食用,口感爽滑劲道,汤料香气扑鼻,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六.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七.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卫特产苦荞

中卫之苦荞,苦荞--七大营养素完全集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它不属禾本科,而属蓼科,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出产于高寒山区,绿色天然,纯净无染。



特点:味道清苦,荞香浓溢



用途:可以用来泡茶,还可磨成面粉,做面类食品,如:面包、面条、面糊,苦荞还能用来做酒,做粉丝。



药用价值:清热降火、消食化瘀、凉血消肿,能起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还可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八.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水果

清水水果

清水是著名水果之乡,所产梨、桃、苹果、核桃久负盛名,境内种植苹果16万亩,年产果70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国光、红星、富士等,为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重点产区。种植核桃4万亩,年产量300万公斤,曾荣获“97甘肃省首届林产品展销会金奖”。

九. 宁夏 中卫 沙坡头区 素菜豆腐

以阎素莱制作的豆腐最有名,目前经营者为其第二代阎秉义。他家以祖传技术点制的嫩豆腐,用香油炸后,体形膨大,皮柔而中空,容易入味,好似面筋一般。再佐以菠菜、胡萝卜片、辣椒油,红黄绿各色相间,色香味俱佳,老少皆宜,是素食中畅销品种。近年来,他家的油炸制品,已畅销邻近各县。 浑酒小炒肉:浑酒是用黄酒糟再次过滤而成(充分利用米酒营养素)。小炒肉用羊肉丁、萝卜丁、粉条等烩制。吃时将浑酒、小炒肉佐以辣油,冬季还可加酸菜丁,葱花煮开,再下入水饺。

     主打:豆腐

     特点:味道鲜美,口感筋斗,做工细致,色彩亮丽,使人食欲大开,是一道上等的素菜。
     攻略:素菜豆腐的特色,中卫人都十分熟悉和喜爱,但正宗的素菜豆腐以阎素莱制作的素菜豆腐最为出名,目前由阎秉义接管经营,其油炸制品远近闻名,甚至邻县的人都会特地到他那里专程购买。

十.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