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宏州盈江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德宏盈江土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宏州盈江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德宏盈江土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2-12-25 19:20:43

一.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二.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银泡

银泡是景颇族女子特有的一种肩饰。

妇女着盛装,上衣前后及肩上都钉有许多银泡、银片,颈上挂六、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银响铃等,跳起舞来叮叮作响;耳朵戴银耳筒,有的比手指还长;手上带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

妇女以戴银饰多为美,表示能干。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陇川枇杷

陇川枇杷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陇川枇杷是2001年从福建福清市融城镇引进发展起来的,引进的品种主要有“长红3号”、“解放钟6号”和“早钟6号”,陇川县的枇杷品种优质,果大、味甜、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到四川、重庆、贵州等周边省市,为广大果农带来滚滚财源。

陇川县坝区旱地土壤属于赤红壤,土层深达2米以上,有机质2.52%,全氮0.13%、P2O50.06%、K2O 1.97%,pH 5.3~6.5,坝区海拔940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太阳总辐射590.34Kj/cm2,年日照时数2 334小时,年平均气温18.9℃,年积温6 777℃,最热与最冷月平均气温差12.2℃,最冷月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2.9℃,最热月平均气温23.4℃,年平均日较差13.2℃,年平均降雨量1 750m m (冬春季16%、夏季64%、秋季20%),历年平均降雨日165d,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9%,风速为1.5m/s,霜期短,年无霜期长达300d。

陇川冬无严寒,枇杷不存在幼果滞长期,长红3号在春节前后成熟,成熟期相对福建提前约25天,有利于提前上市;冬春季少雨(降雨量约280mm),光照充足,特别是在枇杷果实成熟期的2~5月,日较差达15℃以上,有利于果实着色和碳水化合物积累,品质好;夏无酷暑,有利于树体营养生长。陇川坝区气候、土壤条件很适宜枇杷的生长、发育。

陇川县于2001年6月,先在陇把镇户岛村的旱地种植连片示范种植枇杷450亩,约2.9万余株,栽培品种主要是解放钟、长红3号和早钟6号;到2003年4~5月,解放钟、长红3号品种有部分初花挂果,据测定解放钟最大单果重达104g,其中可溶性固形物11.7%,长红3号最大单果重达52g,可溶性固形物13.8%,可食率约70%。示范种植成功后,2003年陇川国营农场连片种植枇杷约2310亩。截止2004年12月全县枇杷种植面积约3510亩。陇川大规模种植枇杷是按商品生产来定位的,因此实行区域化布局、集中连片种植、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开发思路;大面积枇杷园布局在以陇川农场(陇把镇)为中心,海拔940~l050m、历年耕种的平地和缓坡高产旱地上,其中户岛村450亩示范基地修建了水利设施;种植品种为红肉类的解放钟、长红3号、早钟6号;技术及苗木来源于福建省福清市融城镇幸福果林场,场长林紫钦长住陇川指导枇杷种植开发。

2005年管理最好的约105亩枇杷挂果,春节前后早熟品种长红3号陆续成熟上市,最大单果重75g,充分成熟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6.8%;中晚熟品种解放钟4~5月成熟上市,最大单果重157g,充分成熟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5.7%。枇杷果在陇川售价高达20元/kg,陇川枇杷吸引了省、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内外水果经销商前来参观。2005年4月浙江省金华市果树研究所金根清所长参观后认为,陇川枇杷果大、味甜,品质远远超过福建、浙江的枇杷。种植户杨春刚种植枇杷约2.55亩,收人达1万多元,为带动广大农户发展枇杷生产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

目前陇川户岛枇杷已经注册商标,农户制定章程建立了枇杷协会。2006年是户岛枇杷种植整整4年,同时,4~5月份也是户岛枇杷集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预计2006年户岛枇杷产量约为40吨左右。

四.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景颇族手工艺品

景颇族,一向被称为大山的民族,长刀是景颇汉子的亲密伙伴,山中的奇花异草,古木野生,使他们对雕刻悟性最深,观察最透。潞西景颇族的雕刻作品有山的神韵,有物的灵魂,山石草木,飞禽走兽,惟妙惟肖;其竹刻酒筒,精细至极,上下盖交拢闭合,滴酒不漏。

景颇族织锦刺秀,与傣锦风格迥异。选料多用高级羊毛线,一图一式编织而成,凡生活中的所想所需都可以经过景颇族妇女灵巧的双手编织出来。西山乡景颇族织锦刺秀工艺品中的长短裙、挎包、护腿、包头等产品,色彩艳丽,工艺精巧,图案多达三百多种,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时尚风格,成为市场上的-产品。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梁河帮钙酒

梁河帮钙酒是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的。梁河帮钙酒味道醇香甘冽、绵甜爽口,外形包装小巧玲珑、颇具民族特色。

帮盖村是一个傣族村寨,家家有酿酒的传统。由于沿袭了傣族传统的酿制工艺,在独特的民族文化熏陶下,帮钙酒已超出了“米酒”自身的涵义而被赋予傣族传统工艺的象征,成为德宏傣族文化的响亮品牌,成了德宏的民族旅游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起了良好的形象。

2002年1月,帮钙酒厂荣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同年,成功注册了“帮钙”商标,拥有了自主品牌;2003年7月,帮钙酒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证中心评为“全国酒类行业质量放心、国家标准合格产品”。主要产品从建厂初期单一的“帮钙酒”增加到“帮钙小锅酒”、“帮钙精品”等系列产品。味道醇香甘冽、绵甜爽口,外形包装小巧玲珑、颇具民族特色的“紫糯米酒”、“小锅酒”等品牌的帮钙酒系列一投入市场就倍受消费者亲睐,产品销售覆盖全州各县(市),并销往保山、大理、昆明、北京等地。

六.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德宏水牛

德宏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云南德宏水牛高大健硕,已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如今,它们的家族可谓“牛丁兴旺”,正上演着一出双向发展的好戏。

现在在德宏,德宏水牛的养殖数量有10多万头,几乎德宏所有的地方都养有水牛。

品种特征 德宏水牛皮毛光滑,毛色以褐、黑色较多,颈下有一道半环形白色毛圈。公牛头短、额宽,嘴岔深,鼻孔大,眼大圆鼓而有神,母牛头窄长,嘴较小,眼清秀。角架大而长,最长超过119厘米,两角间宽有超过138厘米的,角向后弯成弧形。公牛颈较宽厚,母牛颈较细长。鬐甲高于荐部,胸深超过前肢长度,背腰短而宽平,膁部小。尾短、根粗,尾帚长过飞节。四肢端正粗壮,筋腱明显,管骨粗大结实,系部短而有力。蹄黑色、大而圆,蹄质坚实。体躯高大,体质结实,骨骼粗壮,结构匀称,具优良役用体型。
品种性能 德宏水牛成年公牛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32.7厘米,141.7厘米,196.2厘米,23.7厘米,506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28.7厘米,134.4厘米,189.8厘米,19.9厘米,450公斤。德宏水牛耕役能力较强,每天使役8小时,德昌水牛的最大挽力为200~215公斤,约占体重的45%,平均挽力106.8公斤,占体重的21.3%,每秒行速0.29米,生产功率0.42匹马力。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景颇“绿叶宴”

绿叶宴是云南德宏景颇山寨中既古朴又带点野性的名宴。以当地极为丰富的山菜和野味为主,采用传统的烤、煮、炸、腌等手法烹制,用肥大的树叶或芭蕉叶包盛饭菜,用树叶叠成勺、盆盛汤,因满席翠绿、全不用碗筷而得名。

逐一打开"绿包":有喷香的糯米饭,有鲜美的鱼腥草,有蜂蛹荷包蛋,还有飞蚂蚁煎饼、舂烤绿斑鸠、帕滚酸菜鱼等,真不知先吃什么好。面对整桌碧色、满席佳肴,再加上醇香的米酒、水酒和景颇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吃过景颇族“绿叶宴”,你对目前最流行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的说法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坐在“绿叶宴”边,没有碗、没有勺、没有铁制的酒具,饭是竹筒烧的,菜是竹筒舂的,盛菜的是青翠的芭蕉叶,喝汤的勺是树叶折叠成的,就连酒杯也是竹节做成的,吃的是山茅野菜、纯香的土鸡,从内容到形式,从视觉到味觉,都远离了现代饮食的概念,仿佛所面对的是一席少数民族“智慧的盛宴”。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 牛肚子果

瑞丽江位于北纬24度线上,与海南岛相差5个纬度线。但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关系,海南岛的许多热带植物也在这里安家落户。菠萝蜜树高大粗壮,它的结果方式与其它果树不一样,在树枝上、树身上结果,在树根上也可以结果。一棵树结果最多可达几百个,大的一个就有几十斤重。由于果皮和形状有点象牛肚子,所以当地人也叫它"牛肚子果"。( 德宏)

九.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油炸食品

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在傣家菜肴中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傣味蜂蛹就是云南昆虫席里的一道名吃,是把精心挑选的蜂蛹炸酥后加入木姜子、洋番茄汁、胡辣椒、柠檬水、茶树、香根等调料凉拌,不仅酸辣爽口,更兼平衡荷尔蒙之功效。而辣子牛皮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制作时将小黄牛皮中间皮层切成条,在食用油中用小火焖煮,至牛皮呈透亮时捞出控油,晒干收存。食时再将其用油小火慢炸至雪白,看起来就像北京人吃的“炸虾片”,口感也是一样的酥脆,只是要蘸“喃咪”或椒盐吃,辛香回甜。

“豪甩”是云南德宏傣家的风味小吃,是当地人日常离不开的一道点心。用料为当地产的干豌豆粉和上等饵丝,制作时先把碗豆粉调制成稀豆粉,把饵丝烫好后放入葱姜末、精盐等调味,再佐以草果、辣椒酱、八角油、白兰花油,连稀带干吸流下去,浑身上下感觉很舒服。

十.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傣族竹篾

傣族竹篾制品名目繁多,选料讲究,工艺精巧,规格多样,图案变化无穷,用途广泛,五彩“卜少”情思斑谰。那编有各种图案的篾桌、篾瓶,那精妙的篾盒、篾帽等,使人爱不释手。竹篾制品既是工艺收藏品,又是家居装饰品,还是中高档商品 的理想包装产品,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要买上几件,也有中外商家成批订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