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阳特产联系方式 德阳有土特产专卖店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阳特产联系方式 德阳有土特产专卖店吗更新时间:2022-12-23 13:09:20

一. 四川省 德阳市 绵竹 绵竹猕猴桃

绵竹猕猴桃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猕猴桃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号称“水果之王”

二. 四川省 德阳 广汉 虾仁酥盒

虾仁酥盒,酥点,特点:色白,酥纹清晰,花边美观,馅心鲜嫩。烹制法:炸。此品可随配鸡丝汤等食用。

虾洗干净挤出虾仁,加盐、蛋清豆粉码好,入温油锅内滑熟后起锅,加冬笋丁、蘑菇丁、葱白花、胡椒末、味精、料酒、盐拌匀成馅。Cmt

油水面包油酥面擀开裹成圆筒,搓长,用刀横切成每片重8克的圆片。用一张圆皮舀入馅心,再盖上另一张圆皮,用手锁上花边,入猪油锅内炸熟即成。Cmt

操作要领:制馅时应保持其鲜嫩;炸制时保证花边的完整。Cmt

三. 四川省 德阳 广汉 汉洲板鸭

汉洲板鸭是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的。汉洲板鸭皮色金黄、肉色红润、色鲜味美、细嫩化渣、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广汉的生板鸭、熟板鸭(俗称烧腊鸭子),系腌卤食品中的精品,是广汉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食品。板鸭系以其在晾晒和腌卤过程中,均采用竹骨绷撑,成品成板状而得名。生板鸭有三类:去骨鸭饼、桶鸭、板鸭。成品可保存三至五月。近年来采取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期更可延长,便利运销。吃法以清蒸为宜。下放蔬菜,不失本味。煮食亦可。

四. 四川省 德阳 什邡 亭江细甲鱼

“五月亭江散绿波,瀑口潜穴细鳞多,纷飞溯浪龙门跃,栉比随群出十河,紫姜佐料调银匙,红椒合脍讶馐罗,杨村酬客无兼味,且听当垆献酒歌”。这是县中山涧一种细甲鱼的赞美。什邡旧志记叙:“山产细鳞鱼,不亚于丙穴、黄河味,背鳞黑,肤理似玉,身脂腴厚,肉极鲜美”。



调查了解,此鱼群一般产于红白、三河至高景关口一带石亭江上源的河道中,春秋散子,繁殖于岩穴深水中,细鳞呈黑色,肉质厚,食无泥土味,其形态均与产于羌江、大渡河的名品“丙穴鱼”相似,一般重1.5至3斤者,间亦有5斤的。过去入山峡谷幽深,凡澄潭汇流的岩壑下,鱼群潆洄,当时只有崎岖小径,可通来往,从今红白乡的观音岩起,到高景关外,原大安王庙前,凡深水区,均可见此类鱼群,产量颇丰,而山中梅子林瀑水落差处,每适桃花水发汛期,当阳光灿烂日,银涛飞溅,可见鱼群溯水上游,乘水上跃,构成奇观,故土人有“小龙门”的称谓,盖当时山内人烟稀少,鱼群生活在怡然无害的自然环境中,遨游欢畅,繁殖也顺乎自然。今则因开山筑路,厂矿大兴,江水污染,加之强行捕捞或施以钉伐性手段,细甲鱼的繁殖已越来越少。原先以售细甲鱼鱼具乡土风情的古杨村镇,也衰落了。



这古杨村镇,即今日朱家桥村,为汉代古村落,处李冰开瀑口的高景关外,后因水患频仍,乃迁移至猴子桥,燕子林等处,逐步下移,最后移至街子场、永兴场,即今天洛水镇这一片地区,一直到1949年,高景雄关仍踞于入山口,而江中的游鱼尚繁盛,亭江细甲鱼这个,也为人津津乐道。

五. 四川省 德阳 罗江区 红油抄手

红油抄手乃是四川成都著名小吃。以面皮包肉馅,煮熟后加清汤、红油和其它调料即可食用。此种小吃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称呼,馄饨在全国各地均有制作,红油抄手是最为著名的品种之一。

其制作原料是:抄手皮20张,肉末50克,料酒、辣椒油、酱油、香油各10克,精盐3克,味精2克,葱20克切末。

红油抄手是四川著名小吃,也是中国传统小吃,在广州称云吞,在江西称清汤,而在中国其它地方主要称馄饨。馄饨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在很多民族及地区都十分盛行,所以名称、吃法也不尽相同,除煮食外,煎、炸均有,风味各异。

六. 四川省 德阳市 罗江区 油酥蛋卷

原料:鲜猪腿肉500克,春卷皮500克,芽菜250克,熟菜油1千克(实耗250克),味精5克,葱花150克,鸡蛋150克。制法:1.猪肉洗净切成小颗粒,油锅内炸酥。加入剁细的芽菜,葱花,味精,拌成馅。2.用春卷皮包馅,卷裹成筒状,放入七成热的油锅内,将其炸至八成熟后捞出。鸡蛋打散,充分搅拌起泡,蛋卷粘上蛋液,再入油锅内炸制成熟。特点:外泡皮酥内嫩,乡情浓郁。

七. 四川省 德阳市 什邡 马井挂面

马井挂面

民国时期,马井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

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评。因此更加注意质量,并推出朱砂、香油、蛋青等特制新产品。同行的“云升号”、“洪顺和”等与之相互竞争,精益求精,马井挂面更为人们所赞赏。

民国三十年,“中国实业协会”专函什邡县政府,征集“马井挂面”样品送重庆展览。马井乡所征得“清泰和”的朱砂面、香油面各一公斤,匣装送展,得到好评。

民国三十三年,驻广汉飞机场“盟军”飞行人员,多携带马井挂面回国馈赠亲龙。广汉城关经营干菜的张照祥、经营猪肉的张诚恩,大批定购马井挂面,赚取外国人的厚利;成都总府街的“大可楼”、春熙路的“味虞轩”、东大街的“华美”等商号,也纷纷订货经销,马井挂面更是名噪一时。

民国三十五年,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派专人持名片来马井订购特制蛋青面二百斤,因要求工艺严格,赶制不及,来人竟座候半月之久,才提货而去。马井挂面每年七月开工,次年三月停产,产量小,需求大,不能满足供应。解放后,偶尔生产。

八. 四川省 德阳 广汉 鲜花饼

鲜花饼,形似牡丹盛开,因似得名。饼馅用鲜玫瑰花和冰糖渣等作原料,油炸 而成。( 广汉)

九. 四川省 德阳市 中江县 中江白芍

中江白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江白芍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四川省中江县瓦店乡、富兴镇、集凤镇、古店乡、石泉乡、合兴乡、南华镇、辑庆镇、兴隆镇、南山镇、清河乡、悦来镇、玉兴镇、永安镇、回龙镇、冯店镇、广福镇、万福镇十八个乡(镇)

特定品质

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根(多为栽培品)供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载,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功效。是我国中医传统常用要药。研究表明,根以含芍药甙(Paeoniflorin)为主要的有效活性成份(3.3~5.7%),还含有少量羟基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芍药新甙等等,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心肌SG的摄取和心营养性血流量,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及降低血压、引起睡眠、反射消失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因血虚肝旺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肋疼痛、耳鸣、烦躁、泻痢腹痛、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血汗盗汗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的治疗。近年来,对白芍与人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白芍与人参均有抗应激、抗疲劳、镇静,增进学习和记忆能力,调节神经内分泌活动,抗辐射,抗肝毒性,抗炎等作用;而白芍却在镇静,治疗乙肝、改善睡眠等方面优于人参。

文化典故

中江白芍栽培历史悠久。四川中江县自然气侯和土壤生态条件优越,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栽植历史悠久、发展快、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一直是中江县出口创汇的道地药材。中江白芍栽培,源于清乾隆时期,始载于公元1812年《中江县志》(嘉庆版)。清宣统二年,县内输出药材岁收白银25504两,1912年,岁产干芍100余吨,1926年种植白芍1000亩,总产近200吨,远销国外,1933年,种1133亩,总产400余吨,亩产250kg,外销150余吨,1949年,种247亩,总产52.75吨,亩产214kg。1956年夏,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植物专家三人到中江辑庆二村考察白芍生产,1959年原石垭公社建立白芍生产队,又称“白芍农场”,1977年种1472亩,总产804.8吨,亩产547kg,为解放后亩产最高年,1985年减为530亩,总产150吨,亩产283kg。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专家和客商又多次来中江考察并签订贸易协议,中江白芍85%出口日本,从此,中江白芍优质商品饮誉东南亚,并成为中江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类型。中江药农世代种芍,经验丰富,四川省计委、医药局、经贸委以(1986)第54号文件批准中江为白芍出口基地。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1999年达到5000余亩,总产量达1500吨以上,2007年达11210余亩,总产近3000吨。

十. 四川省 德阳 什邡 红白豆腐干

红白豆腐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白豆腐干

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蓥华镇。

《什邡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红白豆腐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什府〔2014〕27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682/T06-2015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白豆腐干加工技术规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