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岳阳特产萝卜 岳阳十大特产食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岳阳特产萝卜 岳阳十大特产食物更新时间:2023-01-09 07:24:51

一.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南江黄鳝面

凡是吃过南江桥的黄鳝面的人,都惊讶这种吃法真够味。南江黄鳝面的大体做法是,把干净的小黄鳝,趁活拍打,使骨粉碎,再剁成肉末,制成汤羹,佐以芹菜、姜、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料。然后把煮熟的面条掺和一起,既可作菜肴又可作主食。吃起来鲜美异常,风味独特。

二. 湖南省 岳阳市 云溪区 岳阳黄茶

岳阳黄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岳阳黄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岳阳产茶历史久远,茶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湖南茶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尤以君山银针、北港毛尖为最,堪为中国历来黄茶中的臻品。

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娥皇、女英寻夫赶至君山,听说舜帝驾崩,抚竹痛哭,泪洒成斑,并将随身带来的茶籽播于君山,以寄哀思,感谢百姓。这棵茶籽此后经悉心培育,在君山白鹤寺长出了三兜健壮的茶苗,成为君山茶母本,也是黄茶之源。

又经瑶学专家考证,约在炎黄时代,蚩尤部落联盟(蚩为苗族自称,尤为瑶族自称),与炎黄部落联盟相战于涿鹿之野,战败后1南迁。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瑶、苗组成联盟,在“左洞庭,右彭蠡”建立三苗国,部分瑶民进入临湘北部的龙窖山,开荒种茶。龙窖山今日尚存废弃古寨址、吊脚楼、石梯、石门、古茶园等遗址,还有制茶和捣茶入饮的茶具——石盆、石缸、石杯等。

据民间传说,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往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再往杯里看时,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儿,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的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白鹤茶定为“贡茶”。明人张谦德续写陆羽《茶经》中,就有“岳州之黄翎毛”茶的补述。此为君山银针茶的起始。

灉湖含膏为唐代名茶,灉湖即今岳阳市南湖,灉湖贡茶为岳阳黄茶北港毛尖的前身。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公元758年左右)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同时相传,文成公主当年出嫁西藏时,曾带去灉湖茶。唐末诗僧齐已诗云:“灉湖惟上贡,何以惠寻常?”

唐末五代,马殷奖励农桑,提倡纺织,发展茶叶,通商中原。原属巴陵的临湘因茶而设独立县,可见当时茶业盛况。另外,在陆羽《茶经》中提到岳州的茶碗,将岳州瓷与越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并列,事实上这些地方唐代都是名茶的重要产地。

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灉湖诸山旧出茶,谓之灉湖茶,李肇所谓岳州灉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此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茶园地色亦相类,但土人不甚植尔。”

明代黄一正辑注的《事物绀珠》列出了今茶名99个,古制造茶名101个,其中岳州出的“黄翎毛”、“含膏冷”属古制造茶名。明代张谦德《茶经》也有“岳州之黄翎毛、含膏冷”茶的记载。明代的岳阳茶叶,栽培区域已由巴陵(今岳阳县)一带向临湘、平江扩展。据《隆庆岳州府志》载:“临湘县,贡,茶芽十六斤。方物,茶(龙窖山出,味厚于巴陵,岁贡十六斤),巴陵县,方物,茶(四都,五都)。”当时湖南贡茶共70斤,其中龙窖山茶16斤,说明了湖南贡茶以龙窖山茶为主,且品质优良。

清代《致富奇书广集》又有岳州灉湖产含膏茶的记载。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有“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的记载。此时,君山茶为宫廷皇室不可缺少的贡品。《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始,每岁贡十八斤。”同时,清代也是岳阳茶业的鼎盛时期。湘阴、临湘、平江、巴陵、华容等县茶叶相继快速发展起来。至光绪年间,岳阳茶叶面积达到30多万亩,产量20多万担。

岳阳黄茶,从娥皇、女英播茶籽于岳阳君山岛,到文成公主携此茶到西藏;从《巴陵县志》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再到成为国礼茶,演绎了岳阳黄茶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与传奇品质。

如今,黄茶产业成为了岳阳市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魅力湘茶的一张名片。

岳阳黄茶产地范围为湖南省岳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三. 湖南省 岳阳市 君山 君山虾饼

虾饼是湖南岳阳风味小吃,系用洞庭湖一带出产的鲜虾拌以面粉糊炸制成的。具有味鲜香嫩,焦脆可口的特点。其制法是取鲜虾1500克,去掉须后用水洗净,沥干后放入盆内,加入面粉450克、精盐60克、清水30克拌匀。锅中注入菜油3000克,用中火烧至七成热时,分批将拌好的虾面糊舀入直径约13厘米的平底瓢内,用竹筷扒平,匀使虾重叠,然后入锅,炸5秒钟后虾饼便自行脱离铁瓢,抽出铁瓢再炸约4分钟夹起,沥干油即成。

信息来源: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

四. 湖南省 岳阳市 云溪区 云溪西瓜

云溪西瓜是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的。云溪区种植的西瓜含糖量高、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倍受消费者喜爱。

云溪种植西瓜历史较早,上个世纪50—70年代,主要是河南的枕头瓜;到了80年代,普遍种植“蜜宝”、“蜜桂”和“新城早1号”等有籽瓜。1992年以后,开始种植无籽西瓜,品种以洞庭系列、雪峰系列为主,1996年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总产量达4000万公斤。2000年后逐步形成了文桥镇的“文桥牌”、陆城镇的“陆逊牌”、路口镇的“曹峰牌”三大品牌。

五.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 雕屏、竹简

雕屏、竹简产品系微缩现存于岳阳楼二楼的《岳阳楼记》雕屏开发而成,有木制的系列雕屏和竹制的系列竹简,主要雕刻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并配有岳了楼模型画。目前岳阳市又开发了《离骚》和《爱莲说》等系列产品。雕屏制作精美,适于悬挂于娱乐办公场和家庭居室,既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竹简小巧精致,可折叠存放,便于携带,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工艺、旅游价值的馈赠礼品。

六. 湖南省 岳阳市 岳阳楼 岳阳龟蛇酒

湖南岳阳古称巴陵。岳阳龟蛇酒被誉为“巴陵珍品”,素有“仙酒”之美称,从古至今,名扬神州。

正宗的岳阳龟蛇酒是以洞庭香糯米和柳毅井清泉水为原料,采取古代石甑蒸馏法酿酒。然后把洞庭金龟、乌龟、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浸泡于酒缸中,并配以党参、当归、杜仲、枸杞、蜂王浆等二十多味中药,密封陈放于地下贮存空,一至二年后取出。
岳阳龟蛇酒酒度为三十八度,酒液透明、色泽深红,入口绵甜,味道醇厚、香气浓郁,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具有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提神明目、强筋健骨的功能,是珍贵的补品酒。
岳阳酿酒总厂酿制的龟蛇酒曾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现在,岳阳龟蛇酒行销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南斯拉夫等国颇受欢迎。凡是来岳阳的中外游客,都以一尝龟蛇酒为乐事。

七.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平江十大碗

所谓“十大碗”,就是在平江传承了几千年的美食“呷情席”。

“十大碗是我们这乡下宴席的主要形式,乡下没有酒店,办宴席都是在自家里,邀请本地的做菜师傅上门掌勺,乡下家家户户都有柴火大灶,十大碗就是用当地的食材做出的本地菜。”

十大碗其实只是一种招待客人的方式,乡下任何宴席都是十大碗。

“十大碗”上菜很讲究!

第一碗:炸肉、第二碗:羊肉、第三碗:竹笋、第四碗:米豆腐、第五碗:千张丝、第六碗:百合肉丸汤、第七碗:粉丝、第八碗:虎皮扣肉、第九碗:红烧鱼、第十碗:时令青菜。

其中有炸的、有炒的、有煲的、有蒸的,荤素搭配。既有山珍河鲜杂糅,又有南北菜品交融。

自家风干的白萝卜、酸菜干、土鸡、油豆腐、蔬菜,加上乡下做菜师傅不拘一格自成一派的做菜风格,让食物更具有新鲜的口感,也更有乡下土菜的风情。

十大碗的精髓在于新鲜地道的食材,当地师傅独特粗放的手艺,以及邻里乡亲真诚而热闹的宴席。

八. 湖南省 岳阳市 岳阳县 洞庭大头鱼

来自洞庭湖的尖椒剁大鱼头,一个五六斤重甚至是15斤重的洞庭大鱼头,用一个直径60cm的大盘盛装着,“艳装上台”,绿的芫茜、红的辣椒、黑的浏阳豆豉,再配上白的大鱼头嘴,真是“艳丽动人,撩人心胃”。

食这鱼头的最酷之处在于其食的过程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从鱼嘴到鱼骨,都有一个先后次序;而且大鱼头的骨髓可以用吸管吸着吃,在食完了鱼头还觉不够分量的话,你还可以加粉面和青菜等,让他们充分吸收大头鱼的汤液精华,再一口气将其“统杀”,就算是最完美的收场。

九. 湖南省 岳阳市 云溪区 鱼火锅

原料:活鲤鱼或草鱼1尾重1公斤泡酸菜200克金针菇、平菇、嫩冬瓜、黄秧白嫩叶、葱白段、水发蜇丝、海白菜、鳝片、腰片、鹅(鸭)胗等适量鲜汤1公斤泡红辣椒 100克泡姜40克野山椒30克干辣椒节25克花椒5克蒜瓣50克盐、鸡精、胡椒粉、料酒、麻油各适量混合油150克至200克。

制作方法:

1.活鱼宰杀后抠鳃去鳞、除掉内脏清洗干净,剁下鱼头,然后平刀顺背脊取下两扇鱼肉,再剔掉鱼的胸刺成两扇净鱼肉,以正斜刀分别将两扇鱼肉切(片)成厚约0.6厘米的鱼片,并用鸡蛋清将鱼片上浆。另把鱼头、鱼骨剁成块,加姜、葱、料酒、盐调味10余分钟待用。

2.泡红辣椒、泡姜、野山椒、蒜瓣(部分)分别铡成碎末,泡酸菜改刀切小片,另一部分蒜瓣捣茸配制味碟。

3.坐锅下油烧热,投入干辣椒节和花椒,炝出香味后捞出,铡成刀口辣椒待用。锅置灶上将油烧至5至6成热时,下铡碎的泡红辣椒、泡姜、野山椒、蒜米,炒至油色红亮香味溢出时,再放入泡酸菜,炒出香味后加入鲜汤,并放入鱼头鱼骨熬煮10余分钟;下盐、鸡精、胡椒粉、料酒调好味,倒入火锅盆中,撒上刀口辣椒,并用75克沸油浇上即可入席。

4.将上了浆的鱼片及其他荤素涮料分别装盘上桌,并用麻油蒜泥、味精配制味碟以供蘸食。

特点: 咸鲜香辣微麻略酸,质嫩味美,香味浓郁。

十. 湖南省 岳阳市 岳阳县 长寿炸肉

炸肉,是一款带有浓厚地方风味的面点食品,属于湘北古镇长寿街特有的传统美食。年代久远,历史悠长,口味独特,老少咸宜,深受天下食客的青睐,与五香酱干、米豆腐、火焙鱼和黑酸菜齐名,并称为当地五大地方。 炸肉制作,简单明了。只需将调匀的面糊,盛入板瓢,入油锅去“泡”(平声,土话,意味炸)。待面团泡成金黄,掏出即成。因其表皮爆裂而约定俗成,被冠名为“炸肉”。炸肉不同于一般油炸面点,其用料考究、香脆可口和烹调制作工艺等,观者悦其目,食者美其味,口味绵长,一饱口福而盛赞不已。炸肉之美,美在其质。其主料取自本地麦穗、麦籽全干无砂籽,入磨坊后,经大石磨磨成粉末,磨制过程由耕牛奋力完成,粉筛筛选的头几次麦粉即为上乘的炸肉面粉。雪白而有筋润,握可成坨,掷即可散,干湿适中。传统石磨纯麦粉,色泽稍逊于现代精加工的面粉,但麦香扑鼻,味感更佳。辅料中的鸡蛋系入冬后农妇用陶罐贮藏,放在恒温恒湿的床铺下的土鸡蛋,蛋黄金黄带红。一斤纯麦粉六至八个鸡蛋,勾兑少许泉水,加入少许食用纯碱,充分搅拌成面糊,掺入花生籽大小的花油肉丁,再下油锅。花油肉丁取自肥猪大肠旁的优质间油。油锅中用油有茶油和猪油两种,茶油炸肉便于贮藏,猪油稍次,除了考虑贮藏,选油还视各人口味而定。炸肉之美,其美尤在型。油锅火候采用温火慢炸,油九成热即放入面糊,厨娘上下翻动面点,待拳头大小炸肉泡至金黄色,即用漏瓢掏出,其炸肉表皮爆开,松脆可口,掰开来其色呈蛋黄色,麦香浓烈,面粉油光可鉴,且呈蜂窝状,望之口舌生津,垂涎欲滴。炸肉之美,其美在香,除了肉丁香、油香和麦香,面糊中还有放葱花大蒜的,现在还有裹上苹果片、香蕉丁的,各添其香,香甜酥软。炸肉之美,其美更在意。长寿风俗,丰年祥瑞家家必杀猪解牛,年节食品中必备三件传统美食:糯米年糕(谐音年年高),油豆腐和炸肉,三项制作多有讲究,大年二十四,家家洒扫庭院,请灶王老爷后,便杀猪宰羊,猪油入锅将油豆腐和炸肉制好,即请族中年长者品评,与三牲祭品一道上祖宗牌案,祭祀祈福一番。如此,来年的家境、丰歉、人丁在此美食中都有预兆。炸肉开花,来年兴旺。 俗话说,冷炸肉不讨人钦敬。炸肉是不可冷吃的,油腻伤胃而致病。炸肉之妙烹调在于热。长寿炸肉有几种吃法,其一粗吃。即出油锅,你一坨他一坨抢着吃;其二煮汤。即将炸肉切成薄片,与白豆腐,河虾煲成鲜嫩可口的靓汤;其三蒸食。这是最传统的吃法,年节喜庆,八仙桌上,十碗八碗,依次推杯换盏,炸肉作为头一道菜肴,为祈求天宫赐福,厨娘们必将炸肉切成2cm左右薄饼状,垒成锥型塔状结构,像砌墙过码般堆在八寸海碗中,过蒸笼用烈火蒸一柱香功夫后,淋上靓汤和各种材质的菜肴“盖头”,即端上桌分享。“盖头”一般有“雪花盖顶”(加放豆芽百叶丝)、“绿满山川”(加放青菜肉末)等艺名,品尝之余,闻之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岳阳)

推荐特产